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验动物学习题总结

实验动物学习题总结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i第一章 绪论 1.实验动物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指的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有那三大特点? (1)人为遗传限定 人工培育 遗传背景明确 来源清楚 (2)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 对动物自身的控制 对环境的控制 对饲料、水的控制 (3)应用于科学实验 3.实验动物学的定义是什么? 是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目的是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品种繁多、质量合格的实验动物。4.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它有什么意义? (1)它包括实验动物的 遗传学控制标准、 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 设施环境控制标准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2)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意义 在于在符合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及其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5.为什么说实验动物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基础学科? (1)新兴学科:形成时间短,发展迅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孕育,五十年代形

成,八十年代迅速发展。 (2)综合性学科:综合了遗传学、育种学、悉生生物学、环境工程学、微生物及寄生虫学、医学、遗传工程学、胚胎工程学等学科。 (3)基础性学科: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知识。 6.什么叫比较医学? 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通过对比较医学的研究,达到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控制动物和人类的疾病、延长人类寿命的目的 7.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AEIR Animal 实验动物 Equipment 仪器设备 Information 信息 Reagent 试剂 8.什么是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9.针对动物保护主义,科技界的对策是什么? 1. 坚持原则、坚持科学、坚持动物实验。 2. 为动物福利立法,号召“善待动物”。 3. 进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4. 提倡动物实验的“3R”原则:Replacement,Reduction,Refinement 10.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 1. 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 2. 尽可能的采用替代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 3. 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 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 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11.什么是动物实验的“3R原则”? Replacement 替代;Reduction 减少 ;Refinement 优化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 1. 请说出实验动物种、品种、品系的概念。 (1)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 (2)品种(stock):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由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4.遗传污染后继续近交许多代 5. 请叙述支系的概念。 通过各种非自然繁育技术(包括:人工哺乳、其它品系带奶、受精卵移植等、卵巢移植、冷冻保存)处理的品系称之为支系。 6. 请叙述重组近交系、重组同类系、同源突变近交系和同源导入近交系的概念。 (1)重组近交系: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再经连续20代以上兄妹交配培育成的具有某些生物学特性,能稳定遗传。 (3)品系(strain):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 三大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相似的外貌特性,稳定的遗传特性。 2. 按遗传学控制分类,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哪几类? (1)近交系 (2) 封闭群(远交系)(3)突变系 (4) 杂交群 3. 什么叫近交?什么叫近交系?用近交系动物做实验的优点是什么? (1)近交(inbreeding)即近亲交配。从一个动物群体中有意识地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近亲交配有三种形式:兄妹交配、母子交配和父女交配,最常用的形式是全同胞兄妹交配。 (2)近交系(inbred strain)是指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配(brother-Sister inbreeding)20代以上而培育成的动物。 (3)近交系动物因其基因型高度纯合,等位基因趋于完全一致,近交系数可达98.6%,血缘系数达99.6%,个体间差异极小,因而用于实验重复性好,对各种刺激反应均一,实验结果准确。 4. 请叙述亚系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1)亚系(Substrain):在近交系培育和维持过程中,由于残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以及在不同地区繁育而造成同一品系内不同分支之间在遗传上有差异的动物称为亚系。 (2)亚系形成的原因: 1.近交40代之前,残留杂合基因的分离 2.不同地点繁育100代以上 3.基因突变

近交系, (2)重组同类系: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子代与两个亲代近交系中的一个近交系进行数次回交(通常回交2次),在不对特殊基因进行选择的前提下,再近亲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 (3)同源突变近交系: 指两个近交系除了在一个确定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它遗传基因全部相同。 (4)同源导入近交系:是指通过杂交-互交和回交的方式将个体的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由此形成一个新的近交系。这个新的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不同。 7. 在饲养繁殖中发现一只雄性无毛小鼠,已知无毛基因hr/hr是隐性基因,根据Snell发明的基因导入原理,如何将此基因导入到C57BL/6J小鼠体内?

8. 动物近交可引起哪些变化? (1)近交可以降低基因的杂合性,增加纯合性 (2)近交可以使突变的隐性杂合基因暴露 (3)近交可将群体分离为不同基因型的近交品系 (4)近交可引起近交衰退 9. 近交系动物有哪些特点? (1)基因的纯合性(近交系动物的每个个体) (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一个近交系动物的所有个体) (3)遗传的稳定性(所有近交系) (4)遗传组成的独特性(不同近交系比较) (5)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不同近交系比较) (6)表现型的一致性(同一近交系个体间)

(7)背景资料的可查性 (8)国际分布的广泛性 10. 近交系动物的局限性和缺点是什么? (1)对某一实验刺激的反应缺乏普遍性 (2)对环境适应能力差 (3)生长发育慢,繁殖力差 11. 请叙述封闭群动物的概念。 封闭群(closed colony)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群体。---从群体角度 远交系(Outbred stock):同一种群内无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随机交配所产生的后代称为远交系。---从个体角度 12. 近交系动物和封闭群动物在种群维持和生产时的交配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近交系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配20代以上而培育成,生产时可以随机交配。 封闭群采用循环交配法。最常用的是三级循环交配,即将种群分为A、B、C组,在繁殖下一代时,把不同组生产的♂和♀组合进行交配。 13. 请叙述突变系动物的概念。 由自然突变或经人工诱导,使动物正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表现出某种遗传缺陷、或某种特异遗传性状的动物被称为突变动物。 将突变动物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进行定向培育,保留其突变基因独特性状,并能稳定遗传下去成为一个品系,称为“突变系”动物。如裸鼠、糖尿病大鼠等。 14. 动物基因发生突变有哪两种形式?基因突变可出现那些? (1)形式: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2)表现: ① 可见突变 动物发生了可由肉眼观察到的脏器器官的变异或缺陷以及精神行为异常。如无被毛及胸腺发育不全的裸小鼠、裸大鼠等。 ② 血液生化突变 动物体内表达某一功能蛋白质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该蛋白质的功能障碍,如酪氨酸酶基因缺陷,其催化的生化反应发生障碍,导致白化病。

③ 致死性突变 (4)清洁动物(,CL)定义:微生物控制级别介于SPF动物和普通动物之间的动物 致死性突变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如镰状红细胞贫血症就是隐性致死性突变。也• 饲养条件:屏障系统大规模生产 有一些致死性突变,在某种条件下动物可以存活,缺乏这种条件动物则会致死。 (5)普通动物(CV)定义:不带有严重危害动物自身健康和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动15. 对动物进行诱发突变的方法有哪些,各具什么特点? 物。 (1)物理因素:宇宙射线、X线或γ线 ,x射线诱导突变的频率约13-50×10-5/位点,超过自发性突变频率的20至100倍。但是射线产生的突变常常是大的缺失或其他大的病变,如转位或复杂的重排。 (2)化学因素: ①N-乙基-N-亚硝基脲(ENU)作用于减数分裂前的精原细胞, 引起点突变 ②苯丁酸氮芥(CHL)作用于减数分裂后的圆精细胞, 引起多位点缺失 16. 请叙述杂交群动物的概念和特征。 (1)定义:由两种不同的近交系杂交所繁殖的第一代杂交动物称为杂交群(Hybrid),又称为系统杂交动物,或“F1”代。 (2)特征:①各个个体的基因型相同,是其父母基因型的组合。 ②表型一致,对试验反应均一。 ③具有杂交优势,生活力和抗病力比近交系强。 ④具备双亲的生物学特性。 ⑤由于基因互作,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性状 第三章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学控制 1.根据对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哪几类?各类动物的定义是什么?应饲养在什么环境中? (1)无菌动物(GF)指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未能发现在动物体表体内携带其它种生命体(包括一切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实验动物。 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 (2)悉生动物(GN)又称已知菌动物,指动物体内带有明确的微生物种类的动物。 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 (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指不携带特定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但带有已知和未知的微生物群的动物。 • 饲养条件:屏障系统内大规模生产/隔离器内保种

饲养条件:普通开放环境 2.一般动物实验是否用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做实验,其结果一定比用SPF动物要好? • 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因其制作和维持成本昂贵,虽然没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但也没有存在于体表体内的正常菌群,因而是非生态的,一般仅限用于一些特定的、需要悉生动物才能阐明机理的动物实验研究上。 • 采用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和清洁动物, 则可基本排除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实验的干扰,适用于绝大多数动物实验研究。 • 豚鼠/兔一般只用普通级,但药物安评中过敏原性试验规定要用清洁级豚鼠。 • 犬、猴只有普通级 3.试述无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1)生长、繁殖和寿命 GF动物生长曲线在育成期与普通动物(CV)相似,以后则逐渐减慢,最终GF动物的成年体重小于CV动物。繁殖性能两者相似。寿命GF动物比CV动物要长得多。 (2)消化系统 ①盲肠肥大,故GF动物的粪便比CV动物要稀,排尿量则少。 ②肠壁变薄,绒毛短,肠蠕动缓慢,食物通过肠道时间延长。 ③肠道中胆汁酸含量高。初级结合的胆汁酸在低部肠道更容易吸收,随粪便的排出量大大减少。 ④因没有肠道细菌分解,粪便无臭味。 (3)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相对变小、白血球少、且数量波动范围小,这一特点与无病原体入侵有关。 (4)免疫系统:脾脏小,免疫球蛋白及其合成率低

(5)抗辐射能力强 4.试述传染性疾病对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的危害。 (1)引起动物死亡和质量下降(鼠痘、仙台病毒感染、兔瘟、犬出血性肠炎等)。 (1)小鼠传染性脱脚病(Infectious ectromelia , Mouse pox) 病原学:鼠痘病毒(Poxviridae, mouse poxvirus) 流行病学: (2)人兽共患病(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B病毒感染等)危害动物和人的身体健康。 (3)可干扰科学实验的结果。 5.列举出实验动物中的人畜共患性疾病。 (1)病毒:a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发热、休克、肾功能衰竭 b淋巴细胞脉络丛性脑膜炎病毒—流感样发热、脑膜炎、先天性感染 c狂犬病毒—狂犬病、死亡 dB病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 eMarbarg病毒—发热、呕吐、肌痛、黄疸、出血、死亡 f猴痘病毒—发疹、脓疱、痂皮 g甲型肝炎病毒—黄疸、肝肿大 (2)细菌:a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b痢疾杆菌—水样或脓血性下痢 c鼠疫杆菌—败血症、出血、死亡 d布氏杆菌—周期性发热、关节痛、神经系统症状 e结核杆菌—发热、衰弱、咳嗽 f假结核杆菌—肠系膜淋巴炎、阑尾炎、败血症 (3)其他微生物:a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发热、皮疹 bQ热立克次体—发热、头疼、肺炎 c钩端螺旋体—发热、黄疸、胃肠紊乱、脑膜炎 d白癣菌—手癣、脚癣、体癣 (4)蠕虫:a小型绦虫—绦虫病 b犬蛔虫—蛔虫病 c肠结节虫—下痢、贫血 6.试述传染性脱脚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的病原体和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病鼠、无症状带毒鼠 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 易感动物:小鼠(某些品系易感,某些品系抵抗) (2)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infection) 病原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Bunyaviridae, Hantavirus),主要为汉城病毒型(Seoul virus) 流行病学: 传染源:带毒野鼠和实验大鼠 传播途径:咬伤接触传播,气溶胶吸入 易感动物:大鼠、小鼠、兔等。人易感 (3)弓形体病(Toxoplasma infection) 病原学:弓形体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病动物 传播途径:消化道、皮肤粘膜 易感动物:各种实验动物。人易感 7.试述实验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①从有资质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处采购动物 ②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 ③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④彻底消灭饲养室内外的野鼠 ⑤大动物接种疫苗 (2)控制措施 ①重要传染病感染要及时捕杀、消毒、隔离 ②大动物隔离治疗

③不明死亡原因要剖检明确诊断 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 1.如何理解Russel和Bruch的动物的遗传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和动物对实验处理的反应式R = (A + B + C)× D + E (1)理解:这一学说表现了实验动物的遗传基因型、表现型、演出型与发育环境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型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导致了导致了不同演出型(即生物反应现象)产生。所谓的动物实验就是对演出型施加一定的处理。为了使动物经过实验处理后的反应保持稳定,就必须要求每个动物的表现型和演出型都保持稳定;而要求每个动物的表现型和演出型保持稳定,就必须对动物的遗传和生活的环境进行控制。 (2)式中:R: 实验动物的总反应 A: 实验动物种属的共同反应 B:动物品种及品系特有的反应 C: 动物的个体反应(个体差异) D: 环境的影响(包括实验处理) E: 实验误差 由式中可知,A、B、C是与遗传有关的因素,D是人为控制的可变因素,与R呈正相关而起重要作用。在实验动物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如果将环境D变化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那么动物实验的总反应也就代表了动物自身对实验处理的反应。如果环境条件控制的不好,实验结果就难以稳定一致,甚至导致错误结论。 2.环境温度变化对实验动物有哪些影响? 实验动物的最适环境温度为18-29℃,大小鼠屏障系统控制温度为20-25 ℃ 。 恒温动物在一定的外界温度变化范围内能保持体温相对稳定。 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温度过大,或温度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动物的健康影响很大。 ①影响代谢 ②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 ③影响生理功能

④影响健康和抗感染能力 ⑤影响实验结果:脏器重量、血液生化指标、药物反应 3.空气洁净度和换气次数的定义是什么? (1)空气洁净度: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和粒径大小为指标,并以达到多少级来表示,级数越小表示净化度越高。用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0.5um尘埃粒子数表示,如1万级指的是每立方英尺空气中≥0.5um尘埃粒子数为10 000个。 一般分为10万级、1万级和100级。 屏障系统要求洁净度达到1万级。 (2)换气次数:单位时间的风量/室内容积 4.隔离环境、屏障环境、普通环境各饲养什么级别的实验动物? (1)隔离环境:用于无菌动物、悉生动物的饲养繁殖和SPF动物的保种 (2)屏障环境:适用一般的清洁级、SPF级动物饲养 (3)普通环境:适用于普通级犬、猴、兔、豚鼠 5.什么叫屏障环境?屏障环境是通过控制什么,避免各种可能的传染因子传入屏障环境内? (1)屏障环境:是专门为清洁级、SPF级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设计的环境。 (2)通过控制:气流、人流、物流和动物流,形成控制微生物进入的屏障。通过对温湿度、噪声和换气次数等各种理化因子的控制,给动物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6.在双走廊屏障系统中,人、动物、物品的移动路向是怎样的?

7.国家标准中对SPF动物实验室的环境控制指标有哪几项?其正常范围是多少? 指 标 单 位 范 围 温度 摄氏(℃) 20-25 湿度 相对湿度(%) 40-70 换气量 次/小时 10-20 气流速度 米/秒 0.1-0.2 梯度压差 帕斯卡(Pa) 20-50 空气洁净度 级 10000 落下菌数 个/平皿 ≤3 氨浓度 毫克/立方米(mg/m3) ≤14 噪声 分贝(dB) ≤60 工作照度 勒克斯(Lux) 150-300 8.ABSL-3和ABSL-4对动物饲育室有什么要求? (1)ABSL-3动物饲育室要求: ①应使用感染动物A型隔离器和感染动物负压洁净工作台; ②感染实验时应在1,2级和感染动物专用洁净工作台及在感染动物专用A型隔离器内进行。

③如有窗则窗为非开闭式; ④动物饲育室内相对准备室、前室(缓冲间)为负压; ⑤应考虑停电时的对应方法; ⑥从动物饲育室排出的气体应经过高效过滤器; ⑦感染实验区域的入口应设气锁或设二重门; ⑧室内配管线应内藏,饲育室应为适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的密闭构造。 (2)ABSL-4动物饲育室要求: ① 独立的建筑物,应设置隔离区和一定的相关区域; ② 墙、屋顶应耐水和封闭,排气管、电线、煤气、水管等也应封闭; ③ 作业者进出口处应设气锁和淋浴设施; ④ 实验室内为负压; ⑤ 进入实验室的气体应经高效过滤.排出的气体应经二层高效过滤器过滤后再排出; ⑥ 从实验室内排出的水应经120℃加热灭菌,冷却后再排入普通下水道。 ⑦一切动物饲育实验应在完全密闭、安全的隔离工作台内进行。感染区域应设有双门高压灭菌器、消毒药槽及二重门的器材移动出入口(传递间)。 ⑧ 使用后的笼具、器材、实验试剂和动物死体等都应经高压消毒灭菌后取出,动物尸体取出后应进行焚烧。 ⑨ 病原体应放入完全密闭的小容器内,通过消毒药槽后取出。 ⑩ 动物和试剂的搬入需在器材搬入通道内进行,通道的两个门间的空气能用过氧乙酸等灭菌处理。 实验室和辅助区域之间应设高压蒸汽装置、氧化乙烯(EthyLene Oxide,EO)灭菌、福尔马林灭菌装置。 第五章 实验动物营养学 1.什么叫必需氨基酸?实验动物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哪些? (1)必需氨基酸:某些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这类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2)8种必需氨基酸简易谐音记忆法:(一两色素,本来淡些)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色氨酸 苏氨酸 苯丙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缬氨酸 (组氨酸 精

氨酸) 2.什么叫必需脂肪酸?实验动物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有哪些? (1)必需脂肪酸:在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 (2)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3.不同食性的实验动物在营养素的需求上有什么不同? 根据食性的不同,将动物分为三类: 肉食性动物:犬、猫等——对蛋白质和粗脂肪需求大 草食性动物:豚鼠、兔、羊等——对粗纤维需求大 杂食性动物:小鼠、大鼠、地鼠、猴等 4.什么叫全价营养配合饲料? 全价营养配合饲料:是将各种饲料原料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均衡,能够完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不需添加任何其它成分就可以直接饲喂,并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大鼠、小鼠、家兔和豚鼠都采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 5.试述颗粒饲料的优点。 ⑴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营养素加热易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①加热有烧煮作用,能将粉料湿润软化,并促使组织细胞破裂,纤维撕碎; ②能使生淀粉α化(淀粉糊化),容易被动物消化吸收; ③能引起蛋白质变性,降低蛋白质溶解性,增强蛋白食感优良性。 ⑵ 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还具有以下作用: ①杀菌作用,使颗粒饲料细菌数减少,烘干后提高了饲料质量和保存期,保证了动物健康生长; ②加热能去除对生理代谢有害的物质。例如在未经煮烧过的豆类蛋白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动物生长和生理代谢有影响; ③通过加热,可除去腥味而增加饲料的适口性。 ⑶ 颗粒饲料方便运输储存。能有效地保证其分布均匀。 ⑷ 便于饲养管理。 因减少了饲料加工和饲喂工序,操作方便而减轻了劳动强度。颗粒饲料饲喂方

便,一般大小鼠每两三天喂一次,兔每天喂一次即可,而且饲喂量容易掌握。饲喂过程中能避免动物扒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6.当配制特殊配方饲料时,如何避免饲料中蛋白含量过低? 1. 忽略过量添加成分对总蛋白含量的挤压。解决办法:可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豆粕(植物蛋白质)或鱼粉(动物蛋白质)含量,使整个配方蛋白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2. 忽略有的营养成分的实际粗蛋白含量。解决办法:将饲料配方中各成分的实际蛋白质含量(商品标签上标注)进行累加,计算饲料总蛋白含量,调整配方比例,使整个配方蛋白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保证动物生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求。 根据饲料中含蛋白质的原料的比例计算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提高或增加含蛋白质量比较大的原料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含量。 7.饲料的可能污染来源有那些? (1)生物性污染 A. 细菌、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 B. 寄生虫及虫卵的污染 C. 昆虫污染 (2) 化学性污染 (3) 放射性污染 第六章 常用实验动物 1.什么叫阴栓?检查阴拴有什么意义? 阴拴:雌雄小鼠交配后,在雌鼠阴道口形成白色的阴道拴,有防止精液流出,提高受孕率的作用。阴拴是确认小鼠受孕的标志,有阴拴的小鼠记为妊娠0.5天。 2.什么叫生长曲线?了解动物的生长曲线有什么意义? 生长曲线:以小鼠出生后不同周龄(一般为3-15周)为横轴线,相应体重为纵轴线,得到不同品系小鼠的生长曲线。 在体成熟前,我们可以用体重表示动物的年龄,或用年龄估算动物的体重。 3.近交系小鼠Balb/c和C57BL,远交系小鼠KM和ICR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 Balb/c:白化小鼠主要生物学特征:乳腺癌发病率低,对放射线敏感,有自发性心血管病变,主要用于免疫学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C57BL/6j:黑色主要生物学特性:乳腺癌自然发病率低,对放射线中度抵抗,对结核杆菌敏感,雌性经超排后,排卵数多,遗传背景清楚,基因组测序完成,常用于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和肿瘤学、遗传学的研究。 昆明种KM:白化小鼠 主要生物学特征:繁殖率和存活率高,抗病率和适应性强, 性成熟:♂45-60日龄,♀35-45日龄 体成熟:♂70-80日龄,♀65-75日龄 发情周期:4-5天 妊娠期:19-21天 雌性小鼠乳腺肿瘤发病率25%,广泛用于药理、毒理、病毒和细菌学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检定。 ICR:白化小鼠 主要生物学特征:繁殖力强,母性好,体型较昆明种小鼠大,广泛用于药理、毒理、病毒和细菌学研究,以及药品、生物制品的检定,转基因小鼠的胚胎移植。 4.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的习性和行为及主要解剖、生理学特性 小鼠习性和行为:胆小怕惊,昼伏夜动,喜群居,适应性差,喜啃咬 小鼠主要解剖学特点 1.外观和体型:体型最小,出生时体重仅1.5g,体长2cm左右,6周龄达18-30g,成年小鼠最大时可达30-40g,体长11cm左右。 2.尾长约与体长相等。3.盲肠不发达。4.骨髓为红骨髓而无黄骨髓,终生造血。 5.雌性小鼠为双子宫型,呈“Y”形;卵巢有系膜包绕,不与腹腔相通,故无宫外孕。 6.小鼠皮肤无汗腺,散热靠尾巴。 小鼠主要生理学特点 生长发育指标 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 0日龄:出生时1.5g,体长20mm,赤裸无毛,身体成半透明,眼紧闭,两耳贴皮肤,嗅觉、味觉敏感。 3日龄:皮肤出现毛色 4-6日龄:双耳张开耸立, 7-8日龄:开始爬动 9-11日龄:听觉发育,被毛长齐 12-14日龄:睁眼,开始采食饮水,四处活动 21日龄:离乳

哺乳期:20-22天 生育期:1年 寿命:2-3年 主要生理学参数:中性白细胞:17.9(6.7-37.2)% 淋巴细胞:69(63-75)% 胃容量:1.0-1.5ml,一般灌胃量为0.4ml/10克体重 日摄食量:2.8-7.0g 大鼠习性和行为:昼伏夜动,喜群居,胆小怕惊,喜啃咬,抗病力强,对环境噪声敏感,寿命2.5-3年 大鼠主要解剖学特点 1.外观与体型:体型较大,体重约是小鼠的10倍。新生仔鼠体重约5.5-10g, 1.5-2月龄达到180-220g,其体长不小于18-20cm。雄性大鼠最大体重达300-800g,雌性大鼠250-400g。 2.大鼠汗腺不发达,仅在爪垫上有汗腺。尾巴是散热器官。在高温下靠流出大量唾液调节体温。 3.大鼠无胆囊,胆管直接与十二指肠相连。 4.大鼠食管与胃交界处有皱褶,能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因此大鼠不会呕吐。大鼠主要生理学特点 生殖生理:21日龄:离乳 性成熟:♂45-60日龄,♀35-45日龄 体成熟:♂80-90日龄,♀75-85日龄 发情周期:4-5天 妊娠期:19-21天 哺乳期:20-22天 大鼠无呕吐反射,血压对药物的反应敏感,血液成分呈动态变化,视觉、嗅觉灵

敏,对空气中的尘埃、氨气、硫化氢极为敏感,易患肺炎或进行性肺坏死而死亡。2. 嗅觉、听觉较发达 豚鼠嗅觉、听觉较发达,对各种刺激均有极高的反应,如对噪声敏感,噪声易引起内分泌紊乱,吃仔或死亡。应激反应敏感。对营养缺乏非常敏感。大鼠对湿度要求严格,如空气过于干燥,易发生环尾病。 • 中性白细胞:22(9-34)% • 淋巴细胞:69(63-75)% • 红细胞计数 7.2 -9.6 × 1012/L • 血小板 120(110-138)×109 /L • 胃容量:4.0-7.0ml,一般灌胃量为1.0ml/100克体重 • 日摄食量:75-100g/kg 豚鼠习性和行为 草食性,喜群居,性情温顺,胆小怕惊,用叫声表达要求,不善于攀登和跳跃 豚鼠主要解剖学特点 1.外形:身形短粗,头大,身圆,耳廓大,四肢短小,无尾巴。前足有四趾,后足有三趾,脚形似豚,故名豚鼠。新生豚鼠体重一般在50-150g之间;成年豚鼠体长22.5-35.5cm,体重450-700g。 2.肠管较长,约为体长的10倍,其中盲肠特别膨大,约占整个腹腔的1/3,这是草食性动物的特征。 3.豚鼠的淋巴系统较为发达。 4.豚鼠的浅表静脉很少,不利于实验中采集血样和血管内给药。 豚鼠主要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 母鼠怀孕期较长,为65(59~72)天,胎儿在母体发育完全,出生后即已完全长成,2月龄达到性成熟,体重在400g左右;3月龄达到体成熟,雌性豚鼠重700g,雄性豚鼠重750g左右。

对音响、嗅味等均极敏感,并引起流产,受惊时亦易流产。 3.不能合成维生素C 豚鼠体内缺乏左旋葡萄糖内酯氧化酶,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需维生素C必须来源于饲料中。 4.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抗病能力较差,对抗生素敏感。 5. 自身体温调节能力较差 6. 抗缺氧能力强 豚鼠能耐低氧、抗缺氧能力比小鼠强4倍,比大鼠强2倍。 兔习性和行为 昼伏夜动,胆小怕惊,群居性差,食粪癖,耐干燥不耐潮湿,耐寒不耐热,喜啃咬,草食性,喜穴居 兔主要解剖学特点 1.外观和体型:属中等体型,耳朵大、眼睛大、腰臀丰满、四肢粗壮有力。新生仔兔体重约50g;成年兔体重为1.5-2.5kg,大型的可达4-5kg。 2.上颌比啮齿目动物多了一对小切齿。 3.兔属草食性动物,其肠管长达体长的10倍左右,盲肠特别大,占据腹腔的1/3以上,盲肠末端连有蚓突,长约10cm,蚓突壁较厚,富含淋巴组织, 4.胸腔构造特别,由纵膈将胸腔分为左右两部分,肺被肋胸膜和肺胸膜隔开,心脏又被心包膜隔开。 5.雌性兔有2个完全分离的子宫,属双子宫类型,两个子宫颈分别开口于单一的阴道。 6.兔的甲状旁腺分布比较分散,位置不固定,因此不宜做甲状旁腺切除术。 7.家兔耳廓大,血管清晰,便于血管注射和采血。 8. 颈神经血管束有三根神经,最粗的为迷走神经,较细的是交感神经,最细者为减压神经。 兔主要生理学特点 1. 听觉和嗅觉灵敏 2. 对射线敏感 3. 属于刺激性排卵动物,能准确掌握排卵怀孕时间 4. 体温调节利用呼吸散热维持体温

5. 换毛:100天和130-190天大换毛,春秋两季小换毛 6. 生理数据:胃容量80-150ml,摄食量50g/1.0kgBW/d,饮水量50-100ml/1.0kgBW/d, 犬习性和行为 1.与人为伴,能服从人的命令。受到粗暴对待后丧失对人的信任,难以接近,甚至攻击人 2.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 3.合群欺弱 4.爱活动 5.肉食性 6.寿命:10-20年 犬主要解剖学特点 1.体型:属大型实验动物,根据其体重的差异,又分为大型犬(50kg以下)、中型犬(25kg以下)和小型犬(10kg以下)。 2.牙齿:犬齿、臼齿发达,撕咬力强,但咀嚼力差,是食肉动物牙齿的特征。根据犬齿可估计年龄。犬出生后10多天开始出乳牙,2个月后开始换恒牙,8-10个月恒牙出齐。 3.消化系统:肠道短,仅为体长的3倍。 4.视网膜上无黄斑,即无最清晰的视觉点。 5.生殖系统:雌性犬为双角子宫,乳头4-5对,分列腹中线两侧。雄性犬无精囊和尿道球腺,附睾很大,前列腺极发达,有特殊的阴茎骨。 6.神经系统:犬的神经系统发达,大脑特别发达。 7.皮肤汗腺极不发达,仅趾垫有少许汗腺。 犬主要生理学特点 1 品种众多,体型大小可差200倍以上(0.3kg-100kg) 大型犬:25kg以上 中型犬:10-25kg 小型犬:3-10kg 袖珍犬:3kg以下 2. 神经类型: 多血质(活泼的)---均衡的灵活型 粘液质(安静的)---均衡的迟钝型 胆汁质(不可抑制的)---不均衡,兴奋占优势的兴奋型 忧郁质(衰弱的)---兴奋和抑制均不发达

3. 嗅觉、听觉发达,视力较差,红绿色盲。 4. 生殖生理:春秋发情,发情后1-2天排卵。妊娠期60天,每胎产仔2-8只,哺乳期60天。 5. 有A、B、C、D、E五种血型。6. 汗腺不发达 5.小鼠、大鼠、豚鼠和兔的性成熟和体成熟年龄、妊娠期和哺乳期天数 小鼠 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力强 0日龄:出生时1.5g,体长20mm,赤裸无毛,身体成半透明,眼紧闭,两耳贴皮肤,嗅觉、味觉敏感。 3日龄:皮肤出现毛色 4-6日龄:双耳张开耸立, 7-8日龄:开始爬动 9-11日龄:听觉发育,被毛长齐 12-14日龄:睁眼,开始采食饮水,四处活动 21日龄:离乳 性成熟:♂45-60日龄,♀35-45日龄 体成熟:♂70-80日龄,♀65-75日龄 发情周期:4-5天 妊娠期:19-21天 哺乳期:20-22天 生育期:1年 寿命:2-3年 大鼠 性成熟:♂45-60日龄,♀35-45日龄 体成熟:♂80-90日龄,♀75-85日龄 发情周期:4-5天 妊娠期:19-21天 哺乳期:20-22天 生育期:1年 寿命:2.5-3年

豚鼠 生长发育指标 0日龄:出生时50-100g,有被毛,两眼睁开,有视力,出生1小时后能走动,数小时能吃软料。 4-6日龄:能吃硬料 15-18日龄:离乳 性成熟:70日龄 体成熟:75-85日龄 发情周期:16天 妊娠期:65-70天 每窝产仔:1-7只 哺乳期:16天 寿命:6-7年 兔生殖生理指标: 性成熟期因品种而异,小型、中型、大型品种的性成熟期分别为3-4,4-5,5-6月龄;体成熟时间比性成熟时间晚1个月。 性周期8-15天,妊娠期为30-35d,平均31d;每胎产仔数1-13只, 哺乳期40-50d,。6.什么叫刺激性排卵?哪些动物有刺激性排卵的生理特点? 刺激性排卵是指雌性动物必须通过雄性的交配动作刺激才能排卵。兔子和猫具有这生理特点。 7.说明Beagle犬成为国际上标准实验用犬的理由。 特点:体型适中,成年犬8-13kg,短毛、性情温顺、易于驯服 和抓捕、抗病能力强、遗传性能稳定,对实验反应一致。 8.动物实验所获得的血液生化数据能否参考人的相关正常值来判是否正常?为什么? • 大鼠:白细胞计数 总数:5.0-15.0 ×109 /L 中性白细胞:22(9-34)% 淋巴细胞:69(63-75)% 单核细胞:2.3(0-5)% 嗜酸性细胞:2.2(0-6.0)%

嗜碱性细胞:0.5(0-5.0)% • 红细胞计数 7.2 -9.6 × 1012/L 血小板 120(110-138)×109 /L 小鼠:白细胞计数 总数:8.4(5.1-11.6) × 109/L 中性白细胞:17.9(6.7-37.2)% 淋巴细胞:69(63-75)% 单核细胞:1.2(0.7-2.6)% 嗜酸性细胞:2.1(0.9-3.8)% 嗜碱性细胞:0.5(0-1.5)% • 红细胞计数 8.7-10.5 × 1012/L • 血小板 600(100-1000) × 109/L 成人正常值: 白细胞总数:(4~10)×109/L中性粒细胞:50~70% 淋巴细胞:20~40% 单核细胞1~8% 嗜酸性粒细胞:0.5~5% 嗜碱性粒细胞:0~1% 9.列举二、三例简述豚鼠、兔、猫、犬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大鼠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一)内分泌研究 (二)营养代谢性疾病研究 (三)药物研究 药物安全性评价: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等 药效学研究 (四)行为学研究 (五)老年病学研究 (六)肿瘤研究 (七)感染性疾病研究 (八)心血管疾病研究

(九)中医药研究 豚鼠 (一)免疫学研究 1 过敏反应:是过敏性休克和变态反应的理想动物模型 豚鼠易引发速发性变态反应,过敏原再次进入豚鼠体内引发豚鼠出现发绀、虚脱、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随即窒息死亡。 迟发型超敏反应与皮内注射结核菌素有关,一般在注射后24-48h内发生。 2.皮肤刺激试验:用于研究化妆品和外用药物的局部皮肤试验 3.提供补体 药物研究:平喘药 镇咳药 局部麻醉药研究 (三)传染病学研究 豚鼠对结核杆菌、白喉杆菌、鼠疫杆菌、钩端螺旋体、霍乱弧菌、布鲁氏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十分敏感,可用于病理、诊断等研究。 (四)耳科学研究 豚鼠耳廓较大,听力敏锐,常用于耳科学疾病研究。 兔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发热及热原试验 (二)皮肤刺激试验 (三)制作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四)生殖生理研究 (五)制备免疫血清 (六)心血管病研究 (七)微生物学研究 (八)眼科学研究 (九)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的急性实验研究 (十)遗传学研究 (十一)口腔学研究 猫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猫主要用于神经学、生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一)神经系统的研究 (二)药理学研究 观察药物对猫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作用及药物的代谢过程。常用猫进行冠状窦血流量的测定、观察药物对血压的影响,以及阿托品对毛果芸香碱的拮抗作用等药理实验。 (三)心血管系统实验 猫的血压恒定,能描绘出完好的血压曲线,血管对药物反应灵敏,且反应与人相似,适合作血压方面的实验。 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实验外科学 (二)药理、毒理学研究 (三)基础医学研究 (四)非传染性疾病研究 (五)传染病学研究 (六)肿瘤学研究 10.体内合成维生素C的酶叫什么?哪些实验动物体内缺乏这种酶,需要从饲料中添加? 左旋葡萄糖内酯氧化酶,须食物中补充。猕猴和豚鼠体内缺乏这种酶 11.什么叫性皮肤? “性皮肤”是猕猴属的生殖生理特征之一,表现为排卵前后雌性猕猴生殖器附近以及臀部皮肤,甚至前额和脸部皮肤肿胀、发红,月经来临前消退。 第七章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什么叫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使用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是什么? 是指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理及建立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 使用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是人类的替难者,避免了在人身上进行实验所带来的风险;缩短研究周期;可提供发病率较低的疾病材料;便于样品的收集;实验材料的可比性强;有助于更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2.一个好的动物模型应该包括哪些特点?

1动物疾病表现应与相应的人类疾病有类似之处,尽可能再现所要研究的人类疾病的病理变化; 2动物模型的可利用性表现在是否具有可重复性,最好能在二种以上动物上得到证实; 3所选的动物背景资料要完整,生命史能满足实验需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4动物经济而来源充足,便于转运,易于关养。 5动物体型不宜过大,易获得标本。 3.试比较不同方法制作的动物模型的优缺点。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优点:制作方法简便,短期内可复制大量疾病模型,实验条件比较简单,其他因素容易控制。 缺点:由于疾病是通过人为限定的方式而产生的,所以多数情况下与临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况且很多人类疾病尚不能用人工诱发的方法复制,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因素,因此更接近于自然发病的人类疾病。 缺点:1自发突变自然发生率低,目前所有的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数量有限; 2发现和验证基因突变需要专业知识,培育费时,专业性强; 3有的疾病动物难以饲养繁殖。 4有的疾病没有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 诱发突变性疾病动物模型 优点:可以进行大规模制作筛选,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突变系疾病模型。 缺点:耗资巨大,工作量大,不能有目的的制作某种动物模型。 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 优点 1它是人工在实验室内制作出来的,可打破自然情况下的种间隔离,使外源基因能在种系关系遥远的机体内表达; 2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

3不仅可应用于遗传性疾病,而且可应用于肿瘤学、心血管病、病毒性疾病等的研究。 缺点:1转基因或基因敲除技术属于高新技术,需要高投入;2成功率还不是很高;3有些致病基因是致死性的。

4.自发性动物模型,诱发性动物模型,诱发突变性动物模型的基本概念。 自发性动物模型:在自然情况下正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具有某种遗传缺陷或某种遗传特点的动物,如裸鼠、糖尿病大鼠。 诱发型疾病动物模型的制作主要根据人类疾病的病因,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因素人工诱发而造成动物组织器官的一定损伤,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变化。 诱发突变性动物模型:用人工致突变技术,使动物的生殖细胞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通过交配,使突变基因遗传给子代,通过对动物外形和精神行为的观察、血液的生化、器官脏器的病理检查等,筛选出有价值的疾病动物模型。 5.免疫缺陷动物模型的分类。 1. 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裸小鼠、裸大鼠 2. 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CBA/N小鼠 3. NK细胞功能缺陷动物:Beige小鼠 4. 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人工培育的

联合免疫缺陷动物 5. 获得性免疫缺陷动物 6 裸小鼠、CBA/N,beige和Scid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什么? 1.T淋巴细胞缺陷动物:裸小鼠主要特性: ① 无毛、裸体、胸腺发育不良。随着年龄增长,皮肤逐渐变薄、头颈部皮肤出现皱折、生长发育迟缓。 ② 由于无胸腺,导致缺乏成熟的T淋巴细胞,因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6-8周龄裸小鼠的NK细胞活性代偿性增高,高于一般小鼠。 ③ B淋巴细胞正常,但其免疫功能欠佳。表现在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以IgM为主,仅含少量的IgG。 ④ 抵抗力差,容易患病毒性肝炎和肺炎。因此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 ⑤ 为了提高繁殖率和存活率,一般采用纯合型雄性小鼠与杂合型雌性小鼠交配的繁殖方式,可以获得1/2 纯合型仔鼠。 ♂nu/nu × ♀+/nu ½ nu/nu(♂+♀) + ½ +/nu(♂+♀) ⑥常用裸小鼠品系:BALB/c-nu、NIH-nu、NC-nu、Swiss-nu、C3H-nu、C57BL-nu主要用途: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免疫学、毒理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实验研究。 2. 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CBA/N 基因突变符号及定位:xid,X性染色体 一般特征:性连锁隐性突变,外表无特征。 免疫系统特征:T细胞功能正常;B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降低,对有丝分裂素刺激缺乏反应;血清IgM和IgG含量很少。纯合子雌鼠(xid/xid)和杂合子雄鼠(xid/Y)对非胸腺依赖性2型抗原缺乏体液免疫反应。 与人类Bruton氏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及Wiskott-Aidsch氏综合症相似,是研究B细胞发生、功能和异质性的理想模型。 3. NK细胞功能缺陷动物:Beige小鼠 基因突变符号及定位:bg,13号染色体 一般特征:毛色变浅,耳朵和尾巴色素减少。 免疫系统特征:内源性NK细胞功能缺乏,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趋化性和杀伤作用降低,巨噬细胞抗肿瘤杀伤作用出现较晚,缺乏T细胞的细胞毒功能,对同种、异种肿瘤细胞的体液免疫功能减弱。 对各种病原体较为敏感,必须在SPF环境中才能较好的生存 。 与人类齐-希二氏综合症(Chedian-Higashi Syndrome)

相似。 4. 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 主要特性 ① SCID小鼠外观与普通小鼠无异,体重发育正常。唯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仅为正常小鼠重量的1/3以下。 ② 胸腺、脾脏、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大大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但巨噬细胞和NK细胞功能未受影响。 ③ 骨髓结构正常,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④ 容易死于感染性疾病,必须饲养在屏障环境中。 ⑤ 两性均可生育,每胎产仔3-5只,寿命达1年以上。 第八章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1.试述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一、根据与人的相似性选择动物 (一)选用在整体上与人在结构、功能、及进化程度相似的实验动物 (二)选用在某些系统、器官的结构、功能与人相似的实验动物 (三)群体分布相似性 (四)疾病特点的相似性 (五)操作实感的相似性 二、 根据解剖和生理学特点选用实验动物 三、选用标准化合格的实验动物 四、动物年龄、体重的选择 五、 动物性别的选择 六、 动物品系的选择 七、 生理状态与健康情况 八、动物的易获得性及动物成本、饲养成本 九、动物的体型大小、从动物身上获取的实验材料要满足试验的要求。 2.一般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不选用近交系动物的理由是什么? 近交系动物由于其基因高度纯和,表型一致,因而对试验刺激也一致。但是对于同一种实验刺激,不同近交系由于其遗传组成不同,因而对实验刺激的敏感度也不同,有的品系高,有的品系低,它不能反映人作为基因杂合状态下对实验刺激的反应,因而一般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不选用近交系。 3.为什么如无特殊要求,一般选用雌雄各半进行动物试验? 以避免由性别差异造成的误差。 4.长期毒性试验设定3个剂量组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设定3个剂量组。低剂量组目的是寻找动物安全剂量范围,为临床剂量设计作参考。此剂量下应不出现毒性反应。高剂量组目的是为寻找毒性靶器官、毒性反应症状及抢救措施提供依据,也为临床毒性及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或严重的毒性反应,或个别动物死亡。中剂量组应使动物产生轻微的或中度的毒性反应。 5.实验肿瘤学研究的动物模型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用途? (一)自发性肿瘤模型 利用小鼠生长快、生命周期短、近交品系多、自发性肿瘤与人类肿瘤发病相似等特点,可以选用具有不同的遗传性状特点的近交系动物进行肿瘤遗传学和肿瘤病因学研究。 (二)诱发性肿瘤模型用化学致癌物、射线或病毒均可在各类动物中诱发不同类型的肿瘤。如用强化学致癌物二甲基苯蒽(DMBA)和甲基胆蒽可诱发乳癌,二苯苄芘诱发纤维肉瘤,二乙基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等。 (三)移植肿瘤模型移植肿瘤模型主要利用裸小鼠、裸大鼠及Scid小鼠。将人体肿瘤移植于免疫缺陷动物因能保持其生物学特性,用于研究人体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 6.常用往裸小鼠身上移植人癌肿瘤的途径有哪些? 皮下移植、 腹腔移植、 原位移植、 肾囊膜下移植 5什么叫模式动物?在遗传学研究上公认的模式动物有哪些? 在遗传学上用来研究阐明正常遗传及遗传性疾病机理的动物称为模式动物。 目前在遗传学研究上公认的模式动物有果蝇、线虫、斑马鱼和小鼠等。 第九章 动物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简述动物实验开题前的准备。 1. 知识的准备 掌握有关实验动物方面的基础知识 正确选题立项: 科学性 目的性 创造性 可行性 设定假设 * 查阅文献资料 * 实验研究方案和计划的制订 * 实验方法的选定 2. 实验技术的准备:动物饲养技术、一般动物实验技术、特殊动物实验技术 3. 条件的准备:* 实验仪器* 药品、试剂* 实验动物 4. 预试验 • 预实验是正式实验前的演习,初步摸索试验的

各种条件、药物剂量、试验步骤和人员安排分工。 • 预实验可用少量动物进行。 • 预实验结果不能并入正式实验结果一起分析。 卵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 体外受精:是指成熟精子与卵母细胞在体外环境下完成受精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卵母细胞的收集或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培养成熟、精子的获取、获能处理、受2 简述动物实验设计的原则。 (一)对照性原则 对照性原则是要求在实验中设立可与实验组比较,用以消除各种无关因素影响的对照组。 (二)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除了处理因素不同外,非处理因素基本保证均衡一致。均衡一致是处理因素具有可比性的基础。 (三)重复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是指同一处理要设置多个样本数。 (四)随机性原则 随机性原则就是按照机遇均等的原则来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尽量减少,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五)客观性原则 动物实验设计中要力戒主观偏性干扰,选择观察指标时,不用或尽量少用带主观成分的指标。结果判断要客观,更不能以主观的意愿对结果或数据作任意的改动和取舍。 3 动物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二)按体重分层随机区组设计 (三)配对设计 4 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将动物实验的结果外推到人类? 1.实验动物与人在结构、生理功能、生化、新陈代谢及进化上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因而可以用实验动物作为人的替难者进行试验,这是我们用实验动物进行试验的基础。 2.实验动物与人在结构、生理功能、生化及进化上又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试验结果并不一定在人身上可以重复出来,因此需要谨慎地预见可能在人身上的结果。 3.一种实验处理如在多种动物身上产生共性结果,往往用在人身上也会有意义。 第十章 实验动物胚胎工程技术 1 请叙述超数排卵、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冷冻保存的基本概念。 超数排卵技术:通过注射激素刺激卵巢大量排卵。经超数排卵处理,动物卵巢大量的卵泡同时成熟并排出,排卵数可增加几倍至十几倍,一次可获得大量的

精及受精后胚胎培养等。 胚胎分割技术:是把2至16细胞早期胚胎的胚胎细胞一个个分离开,变成单个胚胎细胞,再将分割好的胚胎细胞经双层琼脂包埋后,在CO2培养箱内(37℃)培养。待发育至桑椹胚或囊胚时再移植到受体子宫内,着床妊娠及产仔。这样一个胚胎就可分割成几个胚胎,且遗传性能完全一样。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克隆技术。 胚胎培养: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在体外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培养,以观察其发育或人工干预某一发育过程的可能性。 胚胎移植:将受精卵或发育到一定时期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动物生殖管道的一定部位,在子宫内继续生长、发育、分娩、出生仔代动物的技术称为胚胎移植。---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胚胎冷冻保存是指在低温(-196℃液氮内)条件下利用低温保护剂保存生殖细胞及胚胎的一门技术。 2 什么叫ES细胞?科学家们对ES细胞感兴趣的理由是什么?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简称ES细胞)是指从囊胚期胚胎的内细胞群分离培养而得到的、可在体外传代并维持分化潜能和正常核型的干细胞系。 理由 胚胎干细胞的应用 1.用于研究哺乳动物个体的发生发育规律 由于ES细胞可分化为胚胎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中任何一种类型细胞,因此可用遗传标记的ES细胞(如标记半乳糖苷酶基因)注入囊胚腔,通过组织化学染色追踪ES细胞的分化特点,探索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组织和器官形成的规律。小鼠的ES细胞已成为研究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规律的重要工具之一。 2.在体外研究细胞的分化规律 ES细胞仅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或白细胞介素-6(IL-6)的培养液中维持不分化状态。当培养液中添加分化诱导剂,如牛黄酸(RA)、二甲基亚砜(DMSO)、丁酰环腺苷酸和3-甲氧基苯甲酰胺等,可诱导ES细胞发生不同类型的分化,通过研究ES的分化特点可揭示细胞分化和凋亡机理。 3.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和制备基因敲除动物 由于用ES细胞可进行基因打靶,容易获得基

因敲除或定向插入外源基因的ES细胞,因此是基因敲除和基因插入的首选细胞。 通过筛选获得阳性细胞,然后用嵌合体或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转基因动物。用于研究未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4. 治疗人类的某些难治性疾病 人类由于细胞坏死、退化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症、少年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等,已成为医学上尚未攻克的顽症。利用ES细胞可以诱导分化形成新的组织 细胞的特性,移植ES细胞可使坏死或退化的部位得以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目前,在动物实验方面,用ES细胞诱导分化出的某些组织细胞已成功地治愈糖尿病、肝衰竭、心衰竭和成骨不良等疑难病症。 5.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ES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还可以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解决目前临床上存在的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 3 根据供体核的来源不同,细胞核移植包括哪几种?一般所说的“克隆”是指那一种? 根据供体核的来源不同,核移植包括以下几种: 1胚胎细胞核移植:未着床的囊胚(未分化) 2胚胎干细胞核移植(未分化) 3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出生前的胎儿(未分化或低分化) 4成年体细胞核移植(已分化)此种也即一般所说的“克隆” 4 外源基因导入胚胎内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1.直接导入受精卵或早期胚胎内 ① 显微注射法:在显微镜下利用玻璃显微注射针将外源DNA直接注入到受体的受精卵雄性原核内。 ② 逆转录病毒载体法:将外源基因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受体细胞时,外源基因可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内。用于转基因和基因治疗。 ③ 精子载体法:将外源DNA与动物精子一起孵育,在体外受精过程中由精子将外源DNA带入卵内。 2.将外源基因转染胚胎干细胞或体细胞,再将转染的细胞作为供体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发育成胚胎。方法有: ① 电穿孔法:细胞暴露于高电压时,细胞膜为高电压瞬时击穿,从而使外源DNA被摄入细胞中。 ② 脂质体法:脂质体是一种人造膜,将外源DNA装入脂质体,与培养细胞一起温育,即可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

③ DEAE-葡聚糖介导法: ④ 磷酸钙介导法: ⑤ 基因枪法: 5 什么叫随机插入,什么叫定点整合? 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 随机插入:外源基因进入细胞后,随机插入到任意的染色体内。如果插入到一个基因内,可能导致该基因的失活。另外,插入外源基因受邻近调控序列的影响,其表达可能高,也可能低。 ② 定点整合:实现定点整合的前提是外源基因的一端或两端带有定点整合部位的同源DNA序列,即所谓的同源臂(Homologous arm)。当外源基因载体进入细胞后,同源臂序列与宿主染色体上的相同序列相互靠近,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载体置换到染色体相应的位置上,实现了定点整合。我们把这种技术形象地称之为“基因打靶”。 定点整合(targeted integration) 同义词: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 是指将基因组的某一基因序列克隆出来并加以改造,再导入同种细胞内。该基因序列可以与细胞基因组内的同源序列(靶基因)发生重组,从而将改造后的基因置换到基因组内,实现靶基因敲除、替换或改造。 6 叙述正负筛选法筛选定点整合细胞的机理。 正筛选用Neor基因:新霉素抗性基因 当带有Neor基因的打靶载体转染细胞,未整合Neor基因的细胞被培养液中的G418(新霉素的衍生物)杀死,而整合到宿主细胞的Neor基因对培养液中的G418产生耐药性,存活下来形成细胞克隆。但是存活的细胞克隆只能证明是整合了Neor基因,而不能区分是随机整合还是定点整合。 负筛选用tk基因:HSV胸腺激酶基因 HSV-tk+基因产物可使培养液中的Ganc转变成一种有毒物质使细胞死亡。如果发生随机整合,tk基因的作用是细胞死亡。如果发生同源重组,由于tk基因在同源区之外不能整合,断裂脱落,因而对细胞没有影响。 这样受体细胞抗G418有正选择作用,对Ganc无转变功能而有负选择作用,因此认为存活的细胞是与导入基因发生同源重组的。 第十一章 遗传工程动物 1.什么叫遗传工程动物?试述遗传工程动物的分类。 遗传工程动物指将特定的外源基因或经改造的自身基因片段导入动物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使之稳定整合于宿主的染色体基因组内,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

物。包括所有用遗传工程技术制备的动物,但有时人5.试述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基因的基本原理。 们常把“转基因动物”泛指为“遗传工程动物”。狭逆转录病毒是一类具有逆转录酶,能将病毒RNA逆转义的转基因动物一般仅指用显微注射法和逆转录病录成双链DNA,进而整合到细胞染色体DNA的病毒。毒法制备的,即“加入”一个外源基因的动物。 利用这个特点,可将逆转录病毒改造成外源基因表达遗传工程动物按照外源基因修饰方式可分为:转基因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研究和转基因动物的制备。 动物(Transgenic animals,加入一个外源基6.试述基因敲除小鼠的制作方法。 因);基因敲除动物(Gene knockout animals, (1)打靶载体的构建 使一个基因功能失活);基因敲入动物(Gene (2)将打靶载体导入到ES细胞内 knockin animals,加入或替换一个基因);染(3)超排卵采集胚囊 色体工程动物(Chromosome engineered (4)向囊胚腔内注入带有外源基因的ES细胞 animals,使染色体片断缺失、易位、倒置、 重复)。 2.试述显微注射法制备的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敲除动物在DNA构件上的不同点 显微注射法制备外源基因构件应包括:启动子/调控序列、基因编码区和poly A信号 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s): 加入一个外源基因  基因敲除动物(Gene knockout animals): 使一个基因功能失活 3.试述供受精卵雌鼠、正常雄鼠、受体(假孕)雌鼠和结扎雄鼠在遗传工程小鼠制作中的作用。 受精卵供体 与供体雌鼠交配 注射卵移植受体 与受体雌鼠交配 4.以显微注射法为例,说明转基因小鼠的制作方法。 (1)制备外源基因的构件 (2)动物的准备:供受精卵鼠、正常雄鼠、结扎雄鼠、假孕雌鼠 (3)超排卵采集受精卵:超排卵和取受精卵 (4)向受精卵雄性原核注入DNA溶液 (5)将2细胞的受精卵移植到假孕雌鼠的输卵管中 (6)外源基因的鉴定

(5)将囊胚移植到假孕小鼠的子宫内 (6)检查嵌合体是否具有生殖系传播能力 (7)导入基因的鉴定 (8)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系 如此获得的基因敲除小鼠是杂合子,因另一条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正常,因而不表现异常。为了研究该基因敲除对小鼠的影响,需要将杂合子与杂合子交配,出生的仔鼠中将有1/2位纯合子,可用于研究,纯合子与纯合子交配产生100%纯合子,由此建立基因敲除小鼠的品系。 ES细胞介导的转基因优缺点 优点:能在细胞水平进行筛选。能加入、剔除或替换某个基因,或进行小到一个或几个核苷酸修饰。 缺点:ES细胞的培养条件苛刻、技术要求高,成本大。不同ES细胞株的生殖系传播能力差异很大。ES介导的转基因需要经过嵌合体这一中间步骤。 • 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 鼠痘病毒自然感染的动物为( c ) A 所有啮齿类动物 B 所有实验动物 C 仅能感染小鼠 D 仅能感染大鼠 • 是非题(每题1分,共15分) ➢ 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同一品系的近交系其遗传组成是完全一致的。(√ ) • 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 ➢ 4.大小鼠的性周期为 4-5 天,妊娠期和哺乳期均为 19-21天哺乳期:20-22天 •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 封闭群 • 问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它有什么

意义?

第二章7. 在饲养繁殖中发现一只雄性无毛小鼠,已知无毛基因hr/hr是隐性基因,根据Snell发明的基因导入原理,如何将此基因导入到C57BL/6J小鼠体内? 12. 近交系动物和封闭群动物在种群维持和生产时的交配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第三章2.一般动物实验是否用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做实验,其结果一定比用SPF动物要好?

第四章1.如何理解Russel和Bruch的动物的遗传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和动物对实验处理的反应式R = (A + B + C)× D + E

6.在双走廊屏障系统中,人、动物、物品的移动路向是怎样的?

第五章6.当配制特殊配方饲料时,如何避免饲料中蛋白含量过低?第六章8.动物实验所获得的血液生化数据能否参考人的相关正常值来判是否正常?为什么?第八章2.一般药物筛选和毒性试验不选用近交系动物的理由是什么?

第十一章2.试述显微注射法制备的转基因动物和基

因敲除动物在DNA构件上的不同点

一点的痕迹,山风呼呼,细雨微微。心韵盈盈。思邃恒古, 人行翦翦,本义使然,让思想的

光芒照亮每个心灵,让身心的热量变作普照大地的明媚,让蠕风的蠢蠢欲动万木复苏的定格。 一念起千山万水,一念灭沧海桑田。念人念心念天念地,随心律动,心随所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色彩是洁净的象征,静物是可修复的抱朴,人境是可绝缘的尘,合沓车马也无喧。吾生有无涯而也无涯,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她也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貌,盛气,都渐渐地消磨去了。她怕见旧时的挚友。她改变了的容貌,气质,无知也以有而随无也,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非添加他们或她们的惊异和窃议罢了。为了躲避,才来到这幽僻的一隅,而花,鸟,风,日,还要逗引她愁烦。她开始诅咒这逼人太甚的春光了。…… 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在暗室的一隅,发出一声声凄切凝重的磬声,和着轻轻的喃喃的模模糊糊的诵经声,(差一段)她心里千回百转地想,接着,一滴冷的泪珠流到冷的嘴唇上,封住了想说话又说不出的颤动着的口。 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摘自于《庄子·齐物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一事,没一事不如了一事,了一事不如空无一事。人之所以不开心,那是因为想要的太多,人之所以不顺心,是因为付出太少,之所以不如意,也是因为,总计较那些得与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