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各类织物的熨烫

各类织物的熨烫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各类织物的熨烫

(一)棉织物熨烫技术

棉织物经洗、染后易折皱,一经熨烫便挺括平伏、整旧如新。一般根据织物的颜色,分为白色布、花色布和深色布三类进行熨烫,直接熨烫温度不宜高于200℃。

1. 白色布(本色棉布、淡色棉布) 烫前在衣料上喷水或洒水润湿,并让水分均匀吸收。然后将温度为165℃~185℃的熨斗放在织物正面熨烫,熨烫动作要敏捷,速度不要太快,往返不宜过多,以免衣料发黄。

2. 深色布(染色棉布) 烫前须喷水或洒水润湿片刻,使水分均匀吸收。将温度在180~200℃的熨斗放于织物反面进行熨烫,如烫不平,还需正面盖微湿水布烫平(以免产生极光)。熨烫时如遇纽扣应绕过避开,切忌将熨斗朝纽扣上推,以免压坏纽扣和损伤衣料。

3. 花色布(印花棉布、绒布等) 用湿烫法,即在织物正面加盖湿布垫烫,采用200~230℃的熨烫温度进行。待湿布含水量为10%~20%时,将湿布揭去,绒布可在此时刷顺毛绒。然后在衣料反面进行直接熨烫,直至熨干,此时温度为185~200℃。在熨烫时熨斗走向要均匀,用力不宜过重,以免产生极光和烫坏花纹、绒面等。

(二)麻织物熨烫技术

麻织物衣料有苎麻布和亚麻布,其熨烫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一般,烫前要均匀地喷水或洒水,熨烫时可采用直接正面熨烫或反面熨烫,反面熨烫温度稍高些。

(三)毛织物熨烫技术

毛织物的熨烫方法比较复杂,需要运用蒸气、压力和热能等条件,才能达到平挺美观的要求。其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80℃以下,分精纺织物和粗纺织物分别进行。

1. 精纺织物 薄型面料(如凡立丁、派力司)采用湿布垫烫,熨烫温度为200~220℃,然后用较低的温度(150~170℃)在织物反面直接熨烫平整,最后在织物正面盖干布烫平。中厚型(如华达呢、哔叽等)面料的熨烫方法同上,仅在于熨烫温度略偏高些。有时,在熨烫过程中还需在湿布下垫一块干布进行熨烫,以免产生极光。

2. 粗纺织物 采用湿烫法,将含水量很大的湿布盖在衣料上,用温度为220~250℃的熨斗进行熨烫,直至湿布近干。然后采用较低的熨烫温度(160~180℃)在反面熨干、熨挺织物。熨烫时,注意将熨斗平稳地在衣服上移动,不宜推动过快。

(四)丝织物熨烫技术

丝织物料子,一般收缩性比较大,经过洗涤后容易缩拢,使衣服变形,熨烫时应顾全衣服样子,轻轻拉直摊平,保持原状。其熨烫温度应比棉织物低,一般控制在150℃以下。

1. 薄质绸料(电力纺、杭纺等) 烫前须喷水(或洒水),使之充分润湿。用熨斗(温度在170~180℃之间)在织物反面直接熨烫。熨烫时,注意熨斗移动要稳而缓(焖烫),切勿反复,以免影响挺括程度。

2. 绉类丝绸(碧绉、双绉等) 烫前喷水,注意水分应少(因吸水量甚微)。然后用熨斗(温度在160~170℃之间)在织物反面直接熨烫。熨烫时,应避免焖烫,防止皱纹消

失,影响织物风格。

3. 缎料(织锦缎、古香缎等) 烫前须均匀地喷水或洒上水。用熨斗(温度在160~180℃之间)在织物反面熨烫或采用湿布垫烫(温度在200~220℃之间)。

4. 柞丝(绢丝)绸类 这类衣料在晾干后喷水(或洒水)会出现水渍,因此应在洗后晾至八、九成干时进行直接反面熨烫(温度为155~165℃)。对于较厚的柞丝料熨烫时,可在织物正面将一块微湿的水布盖在一块干布上进行熨烫(温度为190~220℃),使水蒸气充分均匀地被衣料所吸收,然后反面熨烫。

(五)其他材料熨烫技术

1. 粘胶纤维织物 烫前须在织物上喷水或洒水,待水点均匀开后再在反面直接熨烫或采用湿布垫烫法。其熨烫温度不宜超过150℃。熨烫时,用力要适当,不能太重,以免出现极光。

2. 合成纤维织物 涤纶织物采用湿烫法,其熨烫温度不宜高于170℃。锦纶织物在烫前要喷水或洒水,但熨烫温度不高于150℃,采用织物反面直接熨烫。腈纶织物采用湿烫法,先在织物正面熨烫,然后在反面将衣料烫干,其熨烫温度也控制在150℃以下,熨烫腈纶时要注意熨斗移动速度不能太慢,以免使布面颜色变浅影响美观。维纶织物熨烫时一般不喷水,温度控制在150℃以下,用干布垫上将织物熨平、熨挺。丙纶织物和氯纶织物则不易超过熨烫温度100℃,其中,丙纶织物烫前须喷少许水,然后在衣料反面直接熨烫;而氯纶织物则不宜熨烫。

3. 合成纤维混纺织物 熨烫此类织物时,应考虑合成纤维的熨烫温度,同时,考虑与

其混纺纤维的熨烫特性,选用对二者都有效的熨烫方式和熨烫温度。

4. 绒类织物 一般不宜水洗,更不能承受熨斗直接压烫,多借助高温蒸气使织物受热疏松,采用边冲边刷的方法使绒毛竖起,然后用衣架挂起烘干,不致走样。熨烫时,不宜用力重压,更不能放手短暂停留,否则会使绒面出现印子痕,影响外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