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分)试比较棉纤维经酸和氧化作用的异同点,如何全面的了解纤维在漂白过程中所受到的损伤程度?
2、(25分)何谓纺织品的防污整理?易去污整理?试分析涤纶纤维上的油污不如棉纤维上的油污易被去除,且易发生洗涤再沾污的原因?
3、(25分)定型是指纺织品(纤维、纱线、织物等)的一些形式(如状态、尺寸、结构等)获得稳定性的处理、加工过程。棉织物的丝光和涤纶的热定型是非常经典的定型工艺,请分别说明各自的原理,并指出他们的异同点。
4、(25分)结合结构特点说明X型、K型和KN型活性染料的活性,并简述活性染料染纤维素纤维的过程。
5、(25分)何谓吸附等温线。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的吸附等温线属哪种?指出这种吸附等温线的特征,染料在纤维中的状态。选用什么性质的阳离子染料拼色才能获得均匀效果,解释之。
6、(25分)从印花设备来讲,近几年以圆网印花为主,约占印花设备总量的60%。另外,平网、滚筒、转移印花及手工印花共占约40%。举例说明(至少两例)生态印花新技术的发展。
2008年东华大学染整工艺原理真题
一、(10分)术语和名词解释 1、拒水拒油整理 2、乳化糊 3、限氧指数 4、浊点
5、定向摩擦效应 6、染色标准亲和力 7、表面张力 8、移染
9、吸附等温线 10、印花粘度指数 二、(10分)试分析酰胺-甲醛类整理剂整理织物后甲醛释放的原因,并说明如何才能降低甲醛的释放。 三、(10分)直接染料染色加入元明粉的目的是什么?解释其作用机理。元明粉的加入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四、(10分)试述涤纶织物碱减量的目的和原理。比较碱减量处理前后涤纶的结构和性能有何变化。 五、(10分)还原染料染色体浸染有几种染色方法?其染色温度主要根据染料的哪些因素决定?实际染色时如何获得较好的匀染性? 六、(10分)为什么经亲水型含氟嵌段共聚物整理后的纺织品具有防污和易去污的双重功效? 七、(10分)试述棉纤维经丝光处理后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八、(10分)何谓断键牢度?比较X 、K及KN型活性染料的酸、碱断键稳定性,请说明原因。 九、(10分)阐述棉纤维中杂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它们在精炼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和物理变化?这些杂质的存在对成品质量有何影响? 十、(10分)简述硅酸钠在过氧化氢漂白中所起的作用。分析在轧蒸工艺中使用硅酸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十一、(10分)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纤维属于哪类吸附等温线?分析该类吸附等温线的物理意义。指出染料与纤维之间可能存在哪些分子间的作用力。 十二、(10分)写出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亲和力与染料浓度的关系。染色温度影响染色亲和力?比较染色亲和力和染色饱和值有何不同? 十三、(10分)何谓粘着剂?分析粘着剂的粘着过程和成膜过程。影响粘着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十四、(10分)试述涤纶织物热定型的目的和基本原理。 十五、(10分)说明阳离子染料染腈纶的基本条件,影响其染色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释之。
东华大学
2009年 硕士 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染整工艺原理
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180分钟
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作零分处理
一、(15分)试以“能量最低原理”阐述涤纶热定形机理,并分析热定形温度对涤纶染色性能的影响。
二、(15分)何谓树脂沉积理论、树脂交联理论?防皱整理后棉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试分析其变化原因。
三、(15分)试解释防污和易去污的概念。为什么用含氟聚合物整理后的亲水性纤维纺织品虽有较好的防污效果,但易去污性能不好?如何加以解决?
四、(15分)分析棉布缩水的主要原因,举例说明防缩整理的方法和机理。
五、(15分)试述棉纤维经丝光处理后性能发生的变化,分析其原因,并写出棉织物布铗丝光的工艺流程。
六、(15分)何谓染色标准亲和力?写出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纤维染色亲和力的计算公式。温度对亲和力有何影响?解释原因。
七、(15分)说明并解释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纤维时酸及中性电解质的作用。何谓配伍指数?酸性染料拼混染色时染料的配伍指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八、(15分)何谓温度效应与盐效应?对直接染料染色有何指导作用?
九、(15分)哪些因素影响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的匀染性?如何提高腈纶纤维的匀染性? 十、(15分)何谓活性染料的固色效率?固色效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效率?
注:这些题目对以后复试时的笔试及面试很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