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 Fe:56 Cu: Al:2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冬天,持续“雾霾”笼罩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关于雾和霾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工厂废水的任意排放是引起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B. 只要带口罩,就不怕雾霾天气对人体产生伤害
C. 雾霾天气成因复杂,可能与工地扬尘、工业燃煤、汽车尾气排放有关 D. 焚烧垃圾,能有效防止“雾霾天气”出现 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蔗糖溶解 B. 滴水成冰 C. 花香四溢 D. 铁器生锈 3. 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贫血症 A. 碘 B. 钙 C. 铁 D. 锌 4. 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4 C. +2 D. +4
5. 地质考察人员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能在氧气中燃烧,主要反应是4X+11O2
2Fe2O3+8SO2。则X的化学式为
A. FeS2 B. FeSO4 C. FeS D. Fe2S3
6. 下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7.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物质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1
A. 用铜丝做导线 B. 稀硫酸除铁锈
C. 稀有气体做金属焊接保护气 D. 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8. 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酒精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 酒精分子的体积变大 B. 酒精分子的数目增多 C. 酒精分子的运动减慢 D. 酒精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将红热铁丝插入氧气中,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C. 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黑色物质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 B. 该反应中
与
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CO+O2
点燃
2CO2
1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D. 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C.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氧气
D. 用50mL酒精和50mL水配制100mL消毒酒精
2
13. 下列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 碳酸钠、、硫酸锌 B. 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硫酸 C. 氯化钙、碳酸钙、氧化钙 D. 盐酸、氢氧化镁、硫酸铜 14.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某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 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 C.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 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15. “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A. 加水稀释NaOH溶液
B.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BaCl2溶液
D. 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
16. 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03)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2:3 C. 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 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17.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减小的是(不考虑水的蒸发)
3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钙溶液 18.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的是
A.
收集H2 B. O2验满
C.
配制45%的NaCl溶液 D. 除去CO中的CO2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9. 下列4组实验中的操作均能..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 区分软水和硬水 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固体 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 操作1 操作2 通过灼热炭粉 通过灼热铜丝网 加入肥皂水 加水 观察颜色 过滤 加稀盐酸 加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20. 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混合物为Fe、Cu,m一定小于0.2g B. 若混合物为Fe、A1,m可能是0.2g
C. 若混合物为Fe、Cu,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3% D. 若混合物为Fe、A1,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7.3%
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
21. 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填空:
4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2)3个氨分子____________ (3)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4)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湿法炼铜 _________;(2)铜绿受热分解_________;(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_______;(4)氢氧化铝中和胃酸过多_______。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 B.氮气 C.武德合金 D.氢氧化钠 E.石墨 F.氖气 ”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1)可制作保险丝的物质是_______;(2)可用于医疗急救的物质是_______; (3)常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_______;(4)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 (5)能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6)能用来制霓虹灯的是__________。 23. 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
(1)水是生命的源泉.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属于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生活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双氧水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产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①上图操作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改正错误后,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⑤②①③④ B. ⑤①②③④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①④②
③所得为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
24.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CO可作冶金工业原料,却对人体健康有害;O2可用于急救病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却参与钢铁的锈蚀过程。
(1)写出高炉炼铁中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黄铜(含铜和锌)、生铁都属于____________。钢和生铁由于
5
___________元素含量的不同,使得钢和生铁的坚韧性有较大差异。
(3)将黄铜和生铁分别放人足量的稀盐酸中,浸泡后都有残留固体,其中前者固体中一定含 _________,后者固体中一定含______________。
(4)铁浸泡在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品包装中,有一些是用铁粉做双吸剂,铁粉既可以防腐又可以保持食品干燥,是因为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
(2)t2 ℃ 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 (3)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
26. 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6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利用下列流程分离并回收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m和操作n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操作m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在分离并回收剩余固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③若测得回收到的氯化钾固体质量比理论值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一点)。
(4)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准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若用如图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__________(填“a”或“b”);
(6)用图2中I所示的矿泉水瓶进行对比实验,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应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7.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7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3)甲同学反应后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__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为验证猜想甲同学需测定___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4)乙同学重复甲同学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所得试管中溶液pH大于7。发现实验与甲同学实验不同的是,反应后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乙同学猜想可能是镁与热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乙同学为验证猜想,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5)金属氯化物溶液pH值大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则氯化钾溶液显___________性;
(6)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研究三: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如图2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原子结构示意图.已知其中Ba的活动性最强,据此推测,金属的活动性除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研究四:确定镁条的成分:
称取3.2g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放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0.2g.求: (8)此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9)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