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牙齿的重要性,热爱刷牙。 2、知道正确的刷牙方式,做一个爱清洁的宝宝。 3、喜欢听故事,体验童话故事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契合故事内容的PPT课件。 2、刷牙歌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PPT出示闷闷不乐的小狮子) 教师:今天是小狮子生日,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看(出示闷闷不乐的小狮子)小狮子高兴吗? 幼儿:„„
2、学习文学作品(教师讲述上半段故事)。
教师:讲述上半段故事(小狮子不讲卫生不爱刷牙„„小狮子闷闷不乐的回家了。) 教师:小朋友们,故事中,小狮子都找了哪些小动物玩? 幼儿:„„
教师:小狮子遇到小熊、小兔、小象的时候小熊、小兔、小象分别是怎么说的? 结合PPT请幼儿表演:小熊(捂住鼻子)什么味道啊,“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小兔(头晕晕)“好臭”,“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小象(阿...嚏)“摇摇晃晃”,“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教师:那这些小动物有没有和小狮子一起玩呀?这些小动物都怎么样了?(为什么这些小动物们都倒在地上了呢?) 幼儿:„„
教师:教师继续重复讲述上半段故事,幼儿可以用动作表演。(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防止压伤同伴)
教师:请幼儿来帮小狮子出出主意,小狮子怎么做才能找到小伙伴一起玩? 幼儿:„„
3、继续讲述故事的下半段 教师:什么是“闷闷不乐”,它是什么意思?(让幼儿在自己的位置上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表演一下“闷闷不乐”是怎么样的,教师可以观察一下哪位幼儿表演的比较到位,可以请他上来表演,然后在向幼儿简单的解释一下“闷闷不乐”的意思。) 幼儿:„„
教师:小狮子最后有没有找到小伙伴一起玩?为什么? 幼儿:„„
教师:那小朋友们有没有每天刷牙?(让小朋友们露出小白牙看看!) 幼儿:„„
教师:如果小朋友们不刷牙的话会怎么样? 幼儿:„„
教师:简单讲讲不刷牙的后果,出示蛀牙的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吗?(发放牙刷道具,让幼儿在位置上刷刷牙!) 幼儿:„„
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幼儿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学。)
教师:放学后,小朋友可以把你刷牙的好方法介绍给你的小伙伴! 4、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课堂气氛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因为作为一个实习老师,初上讲台,有一些紧张,所以上课的时候普通话不够标准。还有因为太紧张的缘故,有一些教案上写了的教学过程被我给忘记了,所以我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不够完整。再者,就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没有把我课前准备的教具充分的利用起来,幼儿的兴趣没有被完全激发起来,从而我的课堂气氛没有预想当中的热烈。另外,在上课过程中,我的一些提问幼儿回答的不是很完整,而且语序也有些不太符合逻辑,但是我没有提醒幼儿把话说说完整或者说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而是自己把他们的回答完善了一下,事后通过与指导老师的交流,我知道了我这样做是不太好的,因为这样做不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提醒幼儿让他们把话说完整,说的有逻辑。最后,我在这堂课的最后播放刷牙歌,让幼儿跟着歌曲随乐运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巩固一下刷牙的正确方法,可是我的这首歌时间太长了,到后来幼儿都失去了兴趣,还有就是我没有在歌曲中充分和幼儿互动起来,所以幼儿的兴致不是很高。以上就是我对本堂课的总结与反思,希望我在下次课中能有所改进,取得更大的进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