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试题带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0年5月一、选择题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

B.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一些野草。

C.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D.尤其是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等……

二、字词书写

2.成语填空,并将所填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相得益(_____)不能自(_____)自怨自(______)变(______)莫测

3.根据上下文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字。

胖嫂听说孩子病了,急忙气(________)吁吁地跑回家,一脚(________)开门,先(________)起水杯喝了几口水,然后赶快抱起孩子,在兜里(________)上钱,冒着漫天飞舞的瑞雪,急匆匆地向医院跑去。

4.给加点字注音。

虐.待(________)颓.唐(________)嫉.妒(________)负荷.(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5.根据解释将合适的成语写在题后括号中。

(1)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少有人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声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讶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横线画出文段中使用不当的成语,并将其写在文段后面的括号中。

按照惯例,我们早餐喜欢吃地瓜粥。今天因为地瓜卖完了,妈妈只好黔驴技穷地削些芋头来滥竽充数。没想到那些种在阳台的芋头很好吃,全家都贪得无厌地自食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写 7.诗词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2)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噪自纷纷。(《孤雁》)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苦竹丛深日向西。(《鹧鸪》)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7)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其一)》)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10)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观刈麦》) (1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辛弃疾)

(1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

(14)在《鹧鸪》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

(15)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为千古名句。

五、诗歌鉴赏 诗歌欣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8.诗的最后两句隐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据你所学,同样是表现环境优美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

9.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做点赏析。

六、文言文阅读 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0.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字。 普少习.吏事(______) 手不释.卷(______)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_____) 卒.用其人(______)

1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用法含义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A.太祖常劝以.读书/跪而拾之以.归 B.读之.竟日/跪而拾之.以归 C.虽.多忌克/虽.乘奔御风 D.及为.相/项为.之强 12.文言语句解释。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13.从选文看,宋太祖异常恼怒的具体表现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14.结合全文,说说你觉得赵普这个人物有什么性格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2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

在树叶里长吟,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身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一块雪,地面,用一枝短棒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住了。但所

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5.依次应在空白处填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肥胖B.肥硕C.轻捷D.轻快E.短短F.长长G.莲蓬H.莲房J肥大K.臃肿(填字母符号即可)

16.甲文中的静态景物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 甲文中的动态景物描写顺序是:______________。 17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18.根据课文把适当的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19.用原文回答:

捕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鸟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捕鸟的过程用了一系列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以下问题。 饭盒里的头发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很多同学往往连带个象样的饭盒到学校上课的能力都没有,我邻座的同学就是如此。

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毫无油水的菜叶,我的饭盒里却经常装着火腿和荷包蛋,两者有着天壤之别。而且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饭盒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饭菜。这个令人浑身不舒服的发现一直持续着。

“可见他妈妈有多邋遢,竟然每天饭里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着。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现出来,但总觉得好肮脏,因此大家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

有一天学校放学之后,那同学叫住了我,“如果没什么事就去我家玩吧。”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不过自从同班以来,他第一次开口邀请我到家里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绝他。随朋友来到了位于城外最陡峭地形的某个贫民村。

“妈,我带朋友来了。”听到同学兴奋的声音之后,房门打开了。

他年迈的母亲出现在门口。“我儿子的朋友来啦,让我看看。”

但是走出房门的同学母亲,只是用手摸着房门外的梁柱。原来她是双眼失明的盲人。我感觉到一阵鼻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同学的午餐虽然每天如常都是豆豉、菜叶,却是眼睛看不到的母亲,小心翼翼帮他装的饭盒,那不只是一顿午餐,更是母亲满满的爱心,甚至连掺杂在里面的头发,也一样是母亲的爱。

2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两个词语的含义。

天壤之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对文中同学的穿着进行简单的描写。 23.“虽然心中不太愿意”,我不愿意去同学家玩,原因是什么? 24.我在看到同学的母亲是一位盲人之后,“感觉一阵鼻酸,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个时候我会想到些什么呢?(至少写出2件我想到的事)

25.文章标题叫《饭盒里的头发》,用这个作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

八、综合性学习

26.以下是某校政教处的会议通知,但因为粗心大意,通知存在一些问题,你能找出来吗?

通知:

今天下午,在政教处办公室召开学生会干部和各班班长会议,筹备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捐助活动,望准时参加,请勿缺席。

此致 敬礼! 政教处

4月14日下午5时问题:(1) (2) (3)

27.这则通知应该怎样写才准确无误呢?请代政教处从新拟写这则通知。

九、作文

28.作文。(1)从小学到现在,同学们接触到很多老师,他们各有特点,也许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2)在同学们十多年的人生旅途中,应该经历过不少事啦!拿出来与老师同学分享一下吧。以《我的那些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若选题2,先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词语,如淘气、难忘、尴尬等,使题目完整。(2)作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不少于5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句号应在引号内。

B.“七、八年”是约数,不用顿号。D.等和省略号不能同时用。故选C。2.彰已艾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不能自已,意思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自怨自艾,拼音是zì yuàn zì yì,本义是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变幻莫测,读音是biàn huàn mò cè,解释是指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3.喘踹端揣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形似字。可根据字义辨析字形。 (1)喘:[chuǎn]①急促呼吸;②气喘。

(2)揣:①chuāi,藏在衣服里,如“揣在怀里”。②chuǎi,估量,如“揣测”。③chuài,挣揣(挣扎),动词,往怀里揣。

(3)踹::chuài脚底用力猛踢。

(4)端:①用手平拿着:端饭。②规矩;正:五官端正。③东西的一头;事情的开头:发端。④方面;项目:弊端。⑤原因;起因:无端。

4.nüètuíjíhè 【解析】 【详解】

虐待:[nüè dài] 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注意“嫉妒”中“嫉”的声调是二声。“荷”是多音字,这里读四声。

5.轩然大波人迹罕至人声鼎沸面面相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的把握。做本题时注意根据词义揣摩涉及的词语。(1)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2)人迹罕至:解释为很少有人到的地方。(3)人声鼎沸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人声喧闹的意思。(4)面面相觑:miàn miàn xiāng qù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6.黔驴技穷滥竽充数贪得无厌自食其果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黔驴技穷是一个成语,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句中形容“妈只好黔驴技穷地削些芋头”不恰当。(2)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3)贪得无厌,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贬义词。感情色彩有误。(4)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望文生义。

7.(1)吴楚东南坼(2)非是藉秋风(3)野鸭无意绪(4)相

呼相应湘江阔(5)征蓬出汉塞(6)芳草萋萋鹦鹉洲(7)带月荷锄归(8)一代天骄(9)已是悬崖百丈冰(10)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11)吏禄三百石(12)赢得生前身后名(13)我挥一挥衣袖(14)雨昏青草湖别过花落黄陵庙里啼(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 【详解】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坼”“藉”“蓬”“萋萋”“鹦鹉”“鞍鞯”“辔头”等字词的书写。

8.万籁俱寂鸟语花香、芳草如茵等

9.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或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表达远离世俗,融入自然的情感。

【解析】

8.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成语的积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读懂古诗,

把握诗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成语。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隐含着一个成语“万籁俱寂”。根据积累写出“表现环境优美的成语”即可,如:百花齐放、青山绿水、万紫千红、姹紫嫣红、湖光山色、山清水秀、江山如画等。

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再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这句诗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表达了作者欢悦、宁静的心情。“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排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此情此景,诗人仿佛摆脱了尘世的一切烦恼。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对人的熏陶作用以及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陶醉之情。

10.熟悉放下曾经最终,终于 11.B

12.到第二天处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 13.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14.(1)能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不因自己年纪大,官位高就不读书,反而刻苦用功;(2)为国家举荐贤才不惧权势,哪怕皇帝发怒也坚持不退缩;(3)综合2段选文,看出赵普胸怀天下,以天下事为己任。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注意本题中“习(熟悉)、释(放下)、卒(最终)”的解释。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很多,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解释。11.A. 用/表承接。B. 都是代词。C. 虽然/即使。D. 称谓/因为。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这里应注意“及(到)”“临(处理)”“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等关键词的理解。

13.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在疏通文意、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按照题

目要求,细读文段,从中筛选提取出“宋太祖异常恼怒的表现”语句“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书写正确即可。

1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人物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文中的抒情议论的语句等来整体感知。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在原文中找到依据。从“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可以看出赵普勤奋读书。从“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

有其比”可以看出他刚正不阿,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品质。从赵普四次上奏推荐人才,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举荐人才的超人毅力和坚定意志。

15. A D E G J L 16.由下到上由上到下 17.排比拟人比喻

18.扫、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

19.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20.详细记录了捕鸟的全过程,表现冬天的百草园同样趣味无穷,同时也可看出捕鸟对“我”来说充满吸引力,记忆非常深刻。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5.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可根据对课文的识记背诵默写。也可根据词语的意思运用。如“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臃肿的根”等词语搭配。

16.本题考查概括描写顺序的能力。首先应通读文段内容,找出关键语句,根据描写内容概括出描写顺序。文段的景物描写层次十分鲜明,“不必说”侧重于事物的静态的描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其描写顺序是由低到高(由下到上),“也不必说”则侧重事物的动态的描写,“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其描写顺序是由高到低(由上到下)。这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整体的描写。

17.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是排比的修辞;“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

18.本题考查的是动词的辨析。联系语境及上下文来辨析,也要

注意多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如积雪覆盖地面,应是扫开雪后,地面露出;竹筛是用短棒支起的,第三空填“支起”;秕谷是撒在地面,所以第四空填“撒”;长绳要系到短棒上,故第五空填“系”;人要牵着绳子,到时一拉,就能罩住鸟雀,所以分别填“拉”、“牵”、“罩”。后面应该选择“牵”,人远远地牵着,因为要等鸟儿进去才拉绳子,所以这里用“牵”字;“拉”,强调使用手的力量。依次填入的词语为:扫、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乙文是从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五个方面来写捕鸟的。捕鸟的条件是“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捕鸟的结果是: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摘抄原文即可。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优美语言的能力。答题模式: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文段中扫、露、支、撒等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的活动中写出了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21.指同学带的饭菜和我的相比,数量种类差别极大指同学并不在意饭盒里有头发,没把饭盒里的头发放在心上

2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能抓住同学贫穷,但自尊自爱、并不因家庭条件不好就自卑的特点展开描写即可

23.(1)因为同学的饭盒中常有头发,觉得同学家应该比较邋遢,对他的印象不好不想去;(2)同学的邀约事出突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第一反应就是不去

2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能抓住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合理想象即可。

25.(1)标题有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能很好地概括文章内容,表现文章主题——头发也是母亲爱心的体现

【解析】

2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天壤之别,高天和平地的区别。极言差别之大。结合语境“他的饭菜永远是黑黑的豆豉,毫无油水的菜

叶,我的饭盒里却经常装着火腿和荷包蛋”分析,这里意思是同学带的饭菜和我带的饭菜相比,差别极大。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结合语境“这个同学,每次都会先从饭盒里捡出头发之后,再若无其事地吃他的饭菜。”分析,指这位同学没把饭盒里的头发放在心上。22.这篇文章讲的是:在一个很贫困的年代,一个同学的同桌每次吃饭都要从饭盒里拣出几

根头发。这个班上的人都说他的妈妈很无用。有一次,同桌邀请我到他家里玩。到了他家后,我愣了,原来他母亲是个盲人。她母亲的眼睛都失明了,还为自己的儿子做午饭。那不仅仅是午饭,而是母亲装满的爱心。掺杂的头发,也一样是母亲的爱。这位同学并没有因为家庭的贫困而自卑,他自尊自爱。围绕他的这些特点展开描写即可。答案不唯一。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为了顾及同学自尊,又不能表现出来,但总觉得好肮脏,因此大家对这同学的印象,也开始大打折扣。”“虽然心中不太愿意,不过自从同班以来,他第一次开口邀请我到家里玩,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绝他。”理解作答即可。2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能抓住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合理想象即可。如:他的母亲居然是个盲人,怪不得他的午饭里有头发呢!他的午饭虽然是黑黑的豆豉,但那是他妈妈亲手做的,又是亲手为他装上的。看来之前我们不能说他母亲无用,应该说他母亲很伟大。她的眼睛都失明了,还为自己的儿子做午饭。那不仅仅是午饭,而是母亲装满的爱心。母亲的爱是伟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孩子。我长大以后一定要爱母亲。

25.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解答此题可先分析标题的含义,然后从其所蕴含的情感来分析绝妙之处。结合全文内容来看,“饭盒里的头发”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现了全文的主旨“头发也是母爱的体现”。正是这“饭盒里的头发”将母爱这看不见的情感具体化,以此来集中地表现母爱的多少。理解了含义,再分析作用,很明显,标题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6.(1)“通知:二字应位于首行正中。(2)开会时间不应放

在落款处,应写在通知正文中。(3)通知不需致敬语,因此“此致敬礼”应删去

27.根据修改内容写出即可 【解析】

26.本题考查学生对通知的修改。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1、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

2、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4、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且先署名后日期。这则通知格式上有3处错

误:①“通知:二字应位于首行正中。②开会时间不应放在落款处,应写在通知正文中。③通知不需致敬语,因此“此致敬礼”应删去。

27.本题考查对通知的拟写。根据通知的格式及上体中修改内容写出即可。

28.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她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但是朴素大方,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让我们敬佩,一听到“唯恐天下不乱,就怕没笑话看!”,就知道是我现在的数学老师——唐老师来了。

她年近五十,个子高挑,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炯炯有神,中长的头发夹杂了一些白发。她穿着简朴,虽然貌不出众,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很爱笑,我感觉她的笑是那么得灿烂、那么得慈祥。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唯恐天下不乱,就怕没笑话看!”

唐老师教课方式与其他老师迥然不同。她常常利用课上大部分时间给我们讲一些小故事,或联系实际动手实践,从而大大提高了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连我们班学习不好的同学也渐渐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课上经常积极发言,因此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随着上课铃声短暂而又急促的响声,唐老师走进了教室。刚跨上两步,便站住了,有力地说了声:“上课!”但是同学们还是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的,唐老师便说:“你们可不要让我抓住典型,都安静点!”但是,有两个人还是窃窃私语,不幸被唐老师抓个正着。唐老师叫他们站起来,说道:“我现在就杀鸡给猴看,让你们再猖狂!”说完,教室里哄堂大笑,有一些女同学捂着嘴偷笑。这使唐老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就大声说道:“你们再闹,就叫班主任来收拾你们!”此时,大家都不吵闹了,喧闹的气氛就这样平息了,教室里格外安静。被唐老师叫起来的两个同学也羞愧的低下了头,唐老师看见我们都安静了,便昂着头说:“你们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就怕没笑话看!”过了一会,唐老师又开始认真的以她独特的方式开始讲课。在我的印象中,唐老师每次上课都能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之后我才明白,这是唐老师在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得我们更好地接受知识。

唐老师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每次我们交上去的作业,她都认真批改。同学们遇到不会的题唐老师直到给我们讲明白才放心。有一次,我们因为贪玩,作业写的很烂而且有许多题目不会,唐老师就把作业里的所有题目给我们讲了一遍,直到我们全部明白为止。

有一次测验,她告诉我们最后一题很难,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前面的题。做着做着,我忽然发现有两道应用题在作业本上做过,不知怎么的,我那不争气的手怎么竟会放到了作业本上!可还没等翻开,心跳就加快,手也颤抖得厉害,同时感到有一双异常严厉的眼睛盯着我。我一抬头,正与那目光相遇。那犀利的目光里充满了责备,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

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使我的背上像遭了芒刺一般,让我无法动弹;又像一个正在偷东西的小偷当场被人抓住一样惶恐、窘迫、难堪。我的手无力地从作业本上滑落,胆怯地垂下眼睑。我不

知自己是怎么交的卷,只觉得脸上红得厉害,发高烧也从未这样难受过。下了课,唐老师问我刚才想做什么,我无言以对,也无力辩解。我偷偷地看了唐老师一眼,突然从那目光中看出一种期待,迫切的期待。我不敢正视那目光,慌乱的地低下了头。在那充满期待的目光的注视下,我羞愧地,但又是勇敢的承认了错误。唐老师托起我的头又帮我整好衣领,温和的说:“这才是个好孩子呢!去吧,好好复习功课,祝你下次考好!”我又望了望那双眼睛,那里留露出的是欣慰与抚爱的善意。我不知为什么竟会对老师笑了笑,真想对老师说声:“谢谢您!”可不知为什么,却没说出来。

因为唐老师的到来,让我们班的学习进步了;因为唐老师的到来,让我明白了该如何做人;因为唐老师的到来,我才能有今天的进步。我感激唐老师,是她带给我鼓励的微笑。

每当我取得好成绩时,总忘不了唐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旨。分析题目,明确关键词语的含义,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对“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本题作文“我的老师”,关键词“老师”,其他限制很少,因此,学生可以选择一位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接触过的老师,在和他(她)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哪些有意义的事情,选择一件或两三件记叙下来,表现这位老师的特点即可。组织材料时,如果是一件事情,要重点刻画,仔细描摹;如果是两三件,要有线索或过渡的语句,把材料有机地连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文章适宜写记叙文,描写要细致生动,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要有一定的刻画描写。(2)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来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

没有什么两样了。此题补题非常自由宽泛,为节省考场时间,可参考作文提示语中的词语“淘气、难忘、尴尬”补题。注意遵循“避生就熟、扬长避短”的原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本题不难,这个题目比较大众化,很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很宽泛。我们所写的“那些事”可发生在“家里”“教室里”“宿舍里”等地点,作文的内容,看写同学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事,可以通过所写的事抒发自己的情感、对同学的愧疚和感激、对老师、父母的尊重和感恩。写

作时把发生在教室里、家里的最难忘(快乐、悲伤、逗笑......)的事写下来,注意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等。写作时注意细腻的描写,善于捕捉生活中最为典型的细节,精心打造。若将细节描绘与情感表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文章就会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