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管内沿程阻力系数测定
(一)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管内沿程阻力的测试方法。
(二) 基本原理:
流体沿内径均匀的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的粘性沿程水头损失hf的大小与管长l、管径d、管壁粗糙度Δ、流体的平均流速V密度和粘度有关。跟据相似原理分析,hf可由以下关系式表示:
LV (8—1) hffRedd2g2令 fRed2 (8—2)
则 hfldV2g (8—3)
沿程阻力系数是雷诺数和管壁对粗糙度Δ/的函数,它可以由理论推导及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曲线或经验公式求得。对于层流流动沿程阻力系数是用分析方法推导出来,并且以为实验所证实,而对于湍流流动, 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则是人们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某些假设,经过分析和根据实验进行修正.而归纳出来的半径验公式,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用公式:
1. 层流区: Re <232
2.湍流光滑管区:
d 2320Re26.98 (8—5)
73Re (8—4)
3.湍流粗糙管过渡区:
dd 26.98Re41612730.85
0.0096/d2.88Re (8—6)
式中 代表一种正比于圆壁平均凹凸的粗糙长度。
/6-1
4.湍流粗糙平方阴力区:
d Re416020.85
2d 1.74282 (8—7)
d在教学实验条件的下,只能就一种特定
的管道,在不同的Re下做若干个实验点,把这些实验点
联成一条fRe曲线,这条曲线的某一段可以用一个经验公式来表达。
本实验中流速V可由流量计测得流量后经计算而得,沿程损失hf可用差压计测得,水平安装的管道,沿程损失水头损失与管道两端压差关系为:
hfp1p2 (8—8) g用所求得的流速V和沿程损失hf及管道直径d,管道长度L即可求得管道沿程阻力系数,同时也可求出ReVd,即可画出与Re的关系曲线。
(三) 实验设备
如图8-1所示,主要由保持恒定水位的水箱,实验管段和测量Ⅰ, Ⅱ两处阻力损失的差压变送器以及测量水流量的涡轮流量计, 显示仪表等组成。
8 1 3 2 4 62 Ⅰ Ⅱ 7 6 11 5
10 9
1-显示仪表 2-差压变送器 3.4-排气阀门 5-流量调节阀门 6-涡轮流量计 7-水泵 8-高位水箱 9-地下水池 10-地沟 11-实验管段
图8—1 沿程阻力实验
6-2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前应开启3,4阀门排除差压计连接软管中可能存在的空气,使显示仪表的读数为零。
2.将阀门5开至最大,使管中尽可能通过最大流量,等到水流平稳后记录差压仪表读数U1及涡轮流量计读数f,由U1值可求出压差P50U1(KPa),f值可以求出流量Qf(L/S),称为仪表常数。
3.逐次关小出水阀门5,当管内通过不同流量时,分别记录差压计读数U1和流量计读数f,共进行十次。 4.测量水温,并通过查表计算求得液体粘度。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每次调整流量的幅度应使十次的实验点能较均匀地分布。
2.每次调节阀门改变流量后,为使水流稳定,须待2-3分钟再读数据。 (六)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段直径d CM 实验段管长L CM
水温T C
实验次数 名称及单位 差压计读数U1(mV1 2 3 4 5 6 7 8 9 10 涡轮流量计f(次/秒) (七)实验结果处理:
1.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Q、、和Re,并把计算结果列成表。
2. 从求得的和Re,绘制纵坐标为,横坐标为Re的f(Re)曲线。
(八)思考题:
1. 从实验曲线f(Re)判断流动属哪一种流动区域,并与相应区域的理式比较。 2.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