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春节文化的浅析

关于春节文化的浅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关于春节文化的浅析

陶立璠:春节文化仅有表演是不够的

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华人世界。对于影响中国人,又传承了几千年的春节文化,这一活动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的目的,是要中国人充分认识它的人文价值,同时使春节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但是要回答中华春节文化为什么走出去,怎样走出去,走出去以后会怎样,却是很难的问题。难就难在如何通过春节符号征集活动,取得春节文化在全球,或某个地区、某些国家、某些民族对它的认同感。中国人对自己的春节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并积极地参与创造并传承了这种文化几千年;全世界的华人对中华春节文化也有同样的认同感,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将它带到了世界各地。但是对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华春节文化完全是一种陌生的异文化,是很难有认同感的,也就很难接受这种文化,使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离开了它的生长土壤,在别人看来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已,对这种表演形式产生好感就已经是最好的回报。

一种文化走出去,在异地传播是有许多条件的。中国周边有所谓汉字文化圈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这些国家与中国相邻或一衣带水,民俗文化的传播随着长期以来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彼此互相影响、接受和传播,这就是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春节文化的原因。可见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历史上造成这种传播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种文化包括像中国的春节文化,首先总是在相邻的地区和国家传播,逐渐扩展开来。历史上东亚各国和中国比邻,文化的交往历史悠久。特别是中国的汉字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日本、韩国、朝鲜、越南都曾经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许多文化现象通过

.

.

文献记载,通过书面文化的方式,被介绍到国外,得到传播。

文化的传播取决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华春节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和中国毗邻的东亚各国也是农业社会。节日文化是一种时序文化,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不同,人们创造了相应的节日文化。时序文化的产生在于历法的确立。中国从汉代起,颁布了今天仍在使用的夏历,一个个节日文化被设定在一个个节点上。东亚各国移植了中国的历法即农历,所以春节都在正月初一。越南、韩国、朝鲜都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改用公元历,将春节移到元旦,但是过春节的仪式、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时间的前移而已。

文化的传播从来都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我们将这种传播方式称之为采借传播,即在和平的环境中,通过异文化的自然交流和影响,当一方的文化引起对方的兴趣时,采借才能开始。就如我们在花园里采摘花朵,最引起你感兴趣的那一朵你才会采下来,可见采摘是有选择的。所谓文化的采借本身就含有选择的意思,也就是对方的文化中,选择对自己最有意义和使用价值的部分,加以改造,然后植入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完成文化的传播过程。战争、灾荒、人群迁徙也可能造成文化的传播,但这种传播是带有强制性的,接受的一方是被动的,而采借则是主动地接受。和中国周边汉字文化圈各国的春节文化相比较,虽然时间上都是正月初一,内容都是祈祷农业丰收、祈求阖家平安,但具体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比较而言,在这些国家中,越南的春节更像中国的春节,如忙年、扫尘、贴对联、请门神、燃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和中国的春节文化如出一辙。而日本、韩国、朝鲜的春节文化则有了许多变异。比如日本春节不贴对联,而是用门松装饰门面,迎接春天的到来。

当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接受、改造、传播以后,就变成它的一部分。民俗是一种靠口头和行为传播的文化,它的传播是不受国界的,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播是没有国

.

.

家主权之争的。就如我们不能指责韩国的端午祭是侵犯了中国的文化主权。韩国的端午祭完全是他们民族接受中国端午文化加以改造,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和中国的端午节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化,只是在时间上和中国的端午节重合,内容完全是变异了的。春节文化也是一样,不能说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的春节是中国的春节文化。

除了东亚各国春节文化的传播方式之外,还有世界各国华人社会的春节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作为移民文化,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在移家过春节,最典型的是新加坡。新加坡人管春节叫华人新年,届时要吃团圆饭,送红包、拜年,被禁放的烟火爆竹35年后又燃放起来,年俗沿袭广东、福建习俗。此外世界各地凡是华人聚居区,如有些国家的中华街,春节文化气氛就很浓。中国移民社会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所以当我们提出中华春节文化走出去时,不要忘记那里的移民。他们才是中华春节文化走出去的先驱。和中国内地的春节文化相比,世界华人社会的春节文化可能更有特点,比如敬神、祭祖,是中华春节文化的灵魂。华人社会大都虔诚地信奉神灵和祖先。每个移民群体,当其离开故土时,总是将祖先的牌位带在身边;当其发家致富时,不忘记故乡,要返回故土,回报祖国。这就是春节文化造成的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今天我们提倡中华春节文化走出去,虽然晚了几百年,还是有意义的。但是走出去如果只是组织文艺团体的表演是不够的,要和早已走出去的华人移民团体相融合,壮大他们的力量,尊重多样性的世界文化,使中华春节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中,才能得到弘扬和发展。

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有收获也有不足。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上也比较刻苦努力,现将我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性的汇报。

.

.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纪律性强

加强理论学习,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继续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配合支部的组织生活计划,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今年我顺利转正,成为一名正式,这给了我无限的信心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压力。时刻提醒着我注意,什么是一个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更促进了我的进步。首先,我深刻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在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改善,一个人改正错误和缺点的过程我想不会再一朝一夕。所以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尤其,在组织生活会上,同志们再次提出了我的不足之处,这使我感到自己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是要学,当然自己的努力是少不了的。我有信心明年总结的时候可以完全改正一些不足和缺点。因为我是一名了,就应该拿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连自己的缺点都不能克服还谈什么先锋模范作用。这一年里,我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多次活动,配合当前的理论前沿,为自己补充新鲜血液。

当然,加强理论学习仍将是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主要的内容。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学习刻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作为新世纪的高等学府的学子,我很骄傲,当然压力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并不是很重,但是老师的宽松对我来说就像是无形的压力。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有好

.

.

多东西需要学习,所以我不敢放松学习,希望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更多地学到点东西,为将来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作准备。所以,我从来不旷课,课上也是认真听讲,当然学习之余也应该劳逸结合。

在今年学校的运动会上,我报名参加了舞蹈队的表演,从这次活动中,不但认识了不少同学,也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交际能力的场所,增加了自己的群众基础。自己从这次活动中收获不少,就是从这次活动中,我知道了,只要有决心,没有做不到的事。

三、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进入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对来说环境比较宽松,我刚开始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接的表现就是早上起床经常不叠被了。在一次学习马祖光院士的活动中,我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一位院士有着如此节俭的生活,对一件事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完成,多么伟大的人格啊!这使我反省自己,连起码的生活礼仪都不注意,在关键时刻也许想注意都难了。从那一天起,我就再也没有不叠被,感觉自己从那时起,就有了生活原则,有了自我监督机制,每天都会想想今天还有什么没有干好,或是还有什么原定计划没有完成。我深刻地感到,一个好习惯一生受益。注意将工作、学习、娱乐、休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将8小时以外的时间合理的利用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