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学校名字 校徽]

经济贸易系

《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1.

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物流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是物流管理相关专

业群的知识拓展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处于先导地位,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在学习了《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的功能及环节、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就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术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经济管理物流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设计理念,确立《物流管理》课程的设计思路:以企业的经营管理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为拓展,彻底打破原有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本课程在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1.明确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突出自主探索式学习。引入目标式教学法的先进理念,提出课堂教学价值目标的原则,即: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集成和创新能力为中心 ;以将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为目标。

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自主探索式学习放在了与理论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两者并重,并且课程中包含大量的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

2.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本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充分利用我系的实验室平台作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硬件支持,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4.建立系统的、动态的评价制度,综合考查学生能力。

1 / 6

经济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学校名字 校徽]

经济贸易系

为了从根本上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式学习,开发其创造能力,课程组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系统动态的评价制度,增加了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创新能力的考题,并结合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案例分析时的表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测评。新的考试方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一流的员工来自一流的职业素养,我们重点培育学生具备物流管理6R服务规范的职业素养,处处以成本为核心做好物流管理,爱岗敬业,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自己赢得机会。

2.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企业物流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拓展情景教学的空间,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2.1知识目标

2.1.1掌握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念;

2.1.2物流七大功能要素及各功能要素的合理化方法 2.1.3了解第三方物流;

2.1.4掌握企业生产及购销物流基本管理技巧 2.1.5了解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

2.1.6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法律法规。 2.2能力目标

2.2.1能够进行入库、搬运、储存、盘点、出货、流通加工等作业管理; 2.2.2能够分析库存状况、制定库存管理计划、合理地控制库存; 2.2.3能够编制分拣、配送作业计划,优化配送线路,组织实施配送作业; 2.2.4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设施,能进行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2 / 6

经济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学校名字 校徽]

经济贸易系

2.2.5能够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对各种运输工具进行选取; 2.2.6能够进行运输工具配载,优化运输路线,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2.9 能熟练掌握物流信息技术,能熟练操作物流管理系统; 2.3素质目标

2.3.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2.3.2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2.3.3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2.3.4具有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协商能力; 2.3.5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2.3.6遵纪守法,按规矩办事、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

3. 参考学时

本课程参考学时36学时

4. 课程学分

本课程建议2学分

5. 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学习任务 ➢ 1 认识物流管理 ➢ ➢ ➢ 2 掌握仓储管理 ➢ ➢ 知识要求 了解物流的概念、功能及现代物理管理趋势 了解物流管理基本功能模块 了解物流系统概念及物流合理化建议 ➢ 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功能会使用简单的和分类 物流设施 掌握仓储作业流程管理 ➢ 掌握仓储管理的合理化方法。 流程 ➢ ➢ 3 掌握库存管理 ➢ ➢ 掌握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 掌握库存业务管理 掌握库存成本管理 ➢ 会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设计采购计划 能够进行库存管理流程优化 3 / 6

经济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6 能够进行仓储4 认识仓储设施, 4 技能要求 课时 [学校名字 校徽]

经济贸易系

➢ ➢ 4 了解运输管理 ➢ ➢ 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 掌握各运输方式及其选择依据 掌握运输管理的合理化方式 ➢ 能够根据企业需要选择运输方式 能够优化企业运输管理 ➢ ➢ 5 掌握配送管理 ➢ ➢ 了解配送功能及分类 掌握配送业务设计与管理 掌握配送管理的合理化方式 ➢ 能够根据企业需要设计配送方案 能够优化企业配送管理流程 ➢ 了解包装、装卸6 搬运与流通加工作业 ➢ ➢ ➢ 了解现代包装技术与包装标准化管理 了解装卸搬运作业技术管理 了解流通加工作业技术管理 ➢ ➢ 能够合理运用现代包装技术 能够优化装卸搬运作业技术 能够优化流通加工作业 ➢ 掌握企业生产7 及购销物流管理 ➢ ➢ 掌握MRP的原理及应用 掌握JIT的原理及应用 能够运用MRP、JIT管理方式优化企业生产购销物理 ➢ 8 认识第三方物流 ➢ ➢ 了解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 掌握第三方物流经营效益原则 能够根据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 9 了解供应链管理 ➢ ➢ 10 复习 了解供应链管理发展概况 掌握供应链管理基本方法 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方法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2 4 2 4 4 4 2 掌握库存成本管理

6. 教学建议

4 / 6

经济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学校名字 校徽]

经济贸易系

6.1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依据中小企业物流岗位技能要求而采取项目教学的方法,整个课程由项目和实际工作任务驱动,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环境,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奥派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将其中的物流环节做为学生的实训项目,充分利用学院物流实训中心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老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有关的知识、职业道德、情感态度等与技能培养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6.2评价方法 6.2.1考核方式

期中考核为技能测试,期末考核为笔试 6.2.2考核分值比例

平时成绩:占比20%(考勤30%,作业完成30%,课堂表现40%)。 其中技能测试:占比20%。 期末考试:占比60%。 6.3教学条件 6.3.1教师任职条件

教师熟知物流管理工作内容,熟知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点,能够熟练的对物流管理相关岗位作业进行操作。

6.3.2实践教学条件

物流网络平台,主要模拟供应链过程中的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物流运作,展现了现代物流领域先进的信息化物流管理手段和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实际应用场景。通过实训,学生可以掌握常用物流软件的使用,熟练掌握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实际运作,使学生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 6

经济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学校名字 校徽]

经济贸易系

6.4教材建议

使用教材:《物流管理》,韦佳明,李东,江卫华;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参考资料:

《物流基础》,宋文官,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 《现代物流概论》,吴清一,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 《现代物流基础》,彭麟,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学习网站:

1.www.chinawuliu.com.cn。2.www.caws.org.cn。 3. www.cla.gov.cn。 4. wlgl.jxcfs.com

经济管理专业《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2010。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