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时,我颇有感受。 “后进生”这个词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不陌生,不管哪一个学科,也肯定有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后进生”。当然作为教师的我,有的时候也因为自己无法消除所有的后进生而感到惭愧。看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后进生详细的分析,我觉得,也许不是孩子们有问题,而是我没有真正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真正的面向全体,而是面向了大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但是,他善于从心理学和哲学的高度对一般认为的“差生”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生”观。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它的觉醒”。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差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前两类“差生”实际并不是“差生”。只不过他们的潜力或天赋暂时没有被教师发现罢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天赋”上的差异。他们往往表现出强列的学习兴趣而成为优秀生;另一些学生的“天赋”则呈“隐性”,由于还没有被发现,再加上教学方法方面的因素,而被认定为“差生”。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作为一个心智尚待开发的“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这种学习潜能需要教师去挖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提示各种概念、结论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该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教师,这是对他们进行智力开发的十分重要的条件。在他看来,就是第三类学生,也
不是不可转变的。他说:“但愿你循序而进,持之以恒,同时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习困难的儿童那种迟迟不肯开窍的局面,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能够到来。”
如果我们真的能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忍受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迟迟不肯开窍的局面,那么我想时间久了,我们一定会看到奇迹。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想要开启后进生的心灵就是要找到他的“闪光点”。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变得越聪明”的观点,对“后进生”是绝对行不通的。要通过对“后进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后进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的“后进生”都能被教师发现。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从激发“后进生”兴趣入手进而转变“后进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后进生”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塑造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教育在于发展智力、智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的规律,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是保证“后进生”转化工作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的比较。 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 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请你们在各题○里填上“>”、“<”或“=”。(口答)
832○799 6124○6214 1003○999 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小结:当整数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较,按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哪一位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就不再比下一位了。 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二、明确目标:
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小数大小的比较的哪些知识? 2、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我要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正确进行小数的比较。并能根据要求排
列几个数的大小.
下面我们就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新授课
(一). 比较整数部分不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比较3.25元和4.05元的大小。
你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看哪部分比较? 学习同桌讨论,汇报。
师生明确:整数部分3比4小,小数部分就不用比了,所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看“整数部分”(板书),从而得出3.25元<4.05元。
引导学生概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2、 目标检测:比较每组数的大小。(填上“>”、“<”或“=”)
6.4○5.9 12.4○13.08 2.99○3.14 5.2○6.3 9.14○8.3 30.6○29.98 (二)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 自学提示:
①它们的整数部分各是多少?表示多少? ②整数部分的数相同,该比哪一位? ③十分位上的数各是多少?各是几角呢? ④十分位上的数哪个大? ⑤还用比百分位上的吗?
⑥那么可以判断哪个数大? 引导学生说出:2.35元<2.41元。
师:在什么情况下看十分位上的数比较大小?
引导学生明确,当整数部分相同的情况下,看十分位上的数比较。
板书:看十分位。(写在2.35元<2.41元后面)。
学生概括: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目标检测:
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3.21○3.12 0.86○0.92 4.83○4.59 12.4○12.5 5.17○5.09 6.27○6.31 3.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
讨论,试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两个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例题类推出: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0.01米,5表示5个0.01米,因此0.07米>0.059米。
让学生观察米尺上这个长度的长短加以验证。 目标检测:
4.36○4.37 3.064○3.065 12.147○12.14 2.189○2.198 0.832○0.831 8.352○8.36 这几组题你是根据什么比较的? 通过这个练习,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明确: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板书:看百分位。
师启发:刚才我们研究了各种情况的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谁能把这种比较的方法完整地概括一下?
全班议论后,总结出: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教师强调:一要注意从高位比起,按照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这一点是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是相同的,比到能分出大小就不再往下比了;二要注意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还有不同的地方,整数比较大小当整数数位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而小数比较大小与位数的多少无关,是要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比较。 目标检测;
1.完成10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7,10题。 (三)知识拓展:
出示:把3.34,4.1,3.4,3.399几个数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先让学生独立比较,再让同桌议论方法,全班交流, 为了容易比较,分成这样几个步骤:(边叙述边板书) (1)先把这几个数竖着排列起来,相同的数位对齐;
(2)从高位开始比较,先挑最大的,再挑次大的,……一一标出序号; (3)按要求排列。(注意是由小到大,还是由大到小的顺序) 3.14 ④ 4.1 ① 3.44 ② 3.399 ③
排列:4.1>3.44>3.399>3.14
请你们按照这个步骤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教师巡视,指导后进生。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9,11,12题。
板书设计:
小数大小的比较
整数部分 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起来 3.25元<4.05元 竖排 3.14 ④
4.1 ①
十分位 2.35元<2.41
元 3.399 米 3.44
③
百分位 4.1>3.44>3.399>3.14
②
.07米>o.059
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