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4 5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重氮岗位 作业人员操作过程中劳动防护用品 致癌 穿戴不齐,长期接触亚硝酸钠 重氮反应前若未确保加入冰块,在重 冲料,重氮液分解爆炸 氮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温度剧烈上升 反应过程中如果搅拌停止、搅拌器断 重氮液分解爆炸 裂等现象会使反应失控 重氮反应过程中如亚硝酸钠溶液加 爆炸危险 入速度过快,也会使反应温度剧烈上升 42 126 1 3 6 6 7 7 Ⅳ Ⅲ 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严格操作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加强操作,认真巡回检查,设备科认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在重氮化工段新加超温电磁阀自动切断亚硝酸钠流量、超温报警设施重氮化工段的自动控制设施符合要求 严格操作纪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80 6 1 15 Ⅲ 6 240 3 6 15 Ⅱ 7 8 重氮反应前如果没有确定尾气吸收 污染作业环境,长期吸入63 系统运行良好,操作人员没有正确佩会产生职业危害 戴劳动防护用品会导致氧化氮气体外泄 3 3 7 Ⅳ 其中: 级危险 项,Ⅱ 级危险 1 项,Ⅲ 级危险 2 项, Ⅳ级危险 2项, 级危险 项。
第 2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9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偶合岗位 开对甲酚的桶盖过快易照成对甲酚 灼伤 贱出 108 6 6 3 Ⅲ 10 吊装对甲酚的包装桶时不遵守操作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 108 规程物料桶脱落 毒、灼伤 11 偶合过程中冰的加入量过少或重氮液的滴加速度过快,超温,导致重氮 爆炸危险 液分解 12 调节PH时加液碱的过程泄露 13 压滤过程中板框、滤布安装不好,滤 灼伤危险 液贱出 54 3 6 3 Ⅳ 灼伤 18 1 6 3 Ⅳ 240 3 6 15 Ⅱ 6 6 3 Ⅲ 认真教育员工正确佩戴 劳动防护用品 开对甲酚桶盖时要缓慢 严格执行吊装作业操作 规程 在重氮化工段新加超温 电磁阀自动切断亚硝酸 钠流量、超温报警设施重氮化工段的自动控制设施符合要求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加强责任心,精心操作 第 3 页 共 29 页
14 吹风时不注意阀门开启大小如过大, 板框有冲破可能 54 3 6 3 Ⅳ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吹风 时注意控制阀门开关大小 15 安装板框时麻痹大意 16 压滤机旁地沟盖不严 17 偶合釜设备密封不好,生产过程中 中毒窒息 氮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18 偶合釜取样口口径比较大,操作人员取样时若注意力不集中会照成人员 人员伤亡 坠落 108 6 6 3 Ⅲ 人员有扭伤脚的可能 54 3 6 3 Ⅳ 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 物体打击可能 54 3 6 3 Ⅳ 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 加强操作,认真巡回检 查,设备科认真做好设备 维护保养工作,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精心操作,加强责任心 18 1 6 3 Ⅳ 其中: 级危险 项, Ⅱ级危险 1 项, Ⅲ级危险 3 项,Ⅳ 级危险 6 项, 级危险 项。
第 4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还原岗位 设备密封不好,易燃液体泄露与蒸汽 火灾、爆炸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 液碱在计量、加料过程中若泄露 灼伤、腐蚀 135 3 3 15 Ⅲ 19 20 108 6 6 3 Ⅲ 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 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精心操作 严格操作规程,精心 操作 21 稀硫酸配置或投入过程中会产生大 冲料事故 量的热量,若违反操作规程 锌粉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 燃烧和爆炸 接触能放出易燃的氢气,遇明火 240 3 6 15 Ⅱ 22 252 6 6 7 Ⅱ 23 升温过程若不注意夹套压力、温度、引起冲料、物料堵塞甚至 240 冷却水压力等参数 爆炸危险 3 6 15 Ⅱ 严格操作规程,精心 操作 在防空管道上加装阻火器 严格安全操作规程, 保持冷却水系统完好 其中: 级危险 项, Ⅱ级危险 3 项, Ⅲ级危险 2 项, 级危险 项, 级危险 项。
第 5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抽滤、离心岗位 二次还原结束,趁热放料抽滤,抽滤 火灾爆炸 管线为塑料,会照成静电积聚, 24 108 6 6 3 Ⅲ 严格控制放料速度和放料温度 25 氯苯在抽滤是容易挥发,可与空气形 火灾爆炸 成爆炸性混合物, 滤液抽滤后结晶离心机无盖,产品内含有氯苯易燃液体、刹车时产生摩擦 火灾爆炸 火花、使用不防爆的工具、作业产生明火等 离心机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离心机超负荷运转、时间过长转鼓磨损或 机械伤害 腐蚀,启动速度过快、离心机防护装置不良 108 6 6 3 Ⅲ 严格安全操作规程, 遵守遵守 ,岗位上配备灭火器材 严格安全操作规程, 遵守遵守 ,岗位上配备灭火器材 严格执行离心机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 设备科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保证离心机防护装置正常使用 26 240 3 6 15 Ⅱ 27 126 3 6 7 Ⅲ 第 6 页 共 29 页
28 离心母液氯苯分层回收,分层时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把氯苯分入水槽或下 火灾爆炸 水道,遇明火 108 6 6 3 Ⅲ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 不违章操作,岗位上配备灭火器材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 不违章操作,岗位上 配备灭火器材,操作工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 不违章操作 禁止操作工站在离心机上工作, 29 离心操作时设备都无盖,氯苯易挥发,操作工不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 长期接触易慢性中毒 品, 126 3 6 7 Ⅲ 30 人站在离心机上处理物料, 会导致人员高处坠落、摔54 伤 3 6 3 Ⅳ 其中: 级危险 项, Ⅱ级危险 1 项,Ⅲ 级危险 5 项,Ⅳ 级危险 1 项, 级危险 项。
第 7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漂白岗位 回流脱色过程中不注意夹套蒸汽压会使物料冲料、超压甚至 126 力、温度、冷却水、压力等参数 爆炸危险 若发生冲料事故,物料管线堵塞,作业人员在处理物料堵塞过程中母液 由中毒、火灾、爆炸危险 108 使用防爆工具、或劳动防护用品不正确穿戴 循环过滤时如不注意过滤器、管路密遇明火由火灾爆炸危险遇 126 封、会使物料泄漏、甚至贱出 人有烫伤、中毒危险 3 6 7 Ⅲ 31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 不违章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严格使用防爆工具处 理物料管线堵塞,教 育员工认真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 32 6 6 3 Ⅲ 33 3 6 7 Ⅲ 34 作业人员长期吸入氯苯 会导致中毒可能 108 6 6 3 Ⅲ 作业过程中加强劳动 防护用品的使用认真佩戴 第 8 页 共 29 页
35 操作工带压拆卸过滤器 易导致带压物料贱出伤人 54 危险 3 6 3 Ⅳ 检修前认真做好设备 的清洗、置换、排净、泄压工作 在压干物料时若不使氮气压送,而用物料中有氯苯溶剂存在, 126 空气 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严格操作纪律,禁止使用空气压送 36 3 6 7 Ⅲ 在投活性炭、漂土过程中,作业人员由职业危害的可能,有烫若不注意相应的防护,处理过滤后的 54 伤的危险 活性炭杂质 作业过程中加强劳动 防护用品的使用认真佩戴 37 3 6 3 Ⅳ 其中: 级危险 项, 级危险 项,Ⅲ 级危险 5项,Ⅳ 级危险 2 项, 级危险 项。
第 9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溶解、高真空岗位 离心后物料采用加热的方式,升温去除甲醇,若冷凝器的冷却水中断,未遇明火会发生容器内或室 108 冷凝的甲醇蒸汽泄露出,均可形成爆外的燃烧爆炸 炸性混合物, 空气进入釜内与高温物溶解蒸馏过程采用负压操作,在蒸馏 料、高温气体接触会有意108 过程及蒸馏结束后破真空时, 外事故发生的可能 物料切片过程中, 切片后的物料在包装过程中 高温物体可使人烫伤 由粉尘的危险 54 126 6 6 3 Ⅲ 38 严格操作纪律,加强 岗位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 6 6 3 Ⅲ 39 40 41 3 3 6 6 3 7 Ⅳ Ⅲ 作业过程中加强劳动 防护用品的使用 作业过程中加强劳动 防护用品的使用 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不违章操作 42 违反操作规程 机械伤害的危险 54 3 6 3 Ⅳ 第 10 页 共 29 页
43 高真空蒸馏结束进入釜内清理残渣 有烫伤危险 时 操作过程中使用高温导热油加热, 导热油管线保温措施不好 126 3 6 7 Ⅲ 44 若导热油泄露遇明火有着126 火的可能、烫伤的危险 3 6 7 Ⅲ 加强进入容器作业管 理,采取安全措施, 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其中: 级危险 项, 级危险 项,Ⅲ 级危险 5 项,Ⅳ 级危险 2 项, 级危险 项。
第 11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干燥岗位 干燥前或干燥后没有开启排风扇进甲醇气体遇火花有燃烧爆 108 行引风 炸的危险 6 6 3 Ⅲ 45 46 干燥系统的排风装置及其他电器设甲醇气体遇火花有燃烧爆 108 备如为不防爆 炸的危险 加强操作纪律,严格 工艺纪律,按照要求 干燥前后开启排风扇进行排风 生产现场不防爆的设 备全部更换为防爆设备 作业过程中加强劳动 防护用品的使用认真佩戴 6 6 3 Ⅲ 47 作业人员在粉碎、包装过程中劳动防 由粉尘机械伤害的危险 护用品不正确穿戴, 126 3 6 7 Ⅲ 其中: 级危险 项, 级危险 项, Ⅲ级危险 3 项, 级危险 项, 级危险 项。
第 12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蒸馏岗位 蒸馏时若投入量过多,不注意温度、会引起冲料、液泛、超压 108 流量等参数, 爆炸危险 蒸馏过程中若不注意循环冷却水的会使气体溢出遇明火由火压力、运行状况,出现压力不足供应 108 灾爆炸危险 中断 在包装残渣过程中,残渣由堵塞底部剩余溶剂遇火花也会有火 240 阀门的可能,若使用不防爆工具 灾爆炸危险 釜内物料如果蒸的太干,溶剂中存在 有分解保证的危险 一些高沸点的有机物 蒸馏塔的防雷防静电装置不定期检 失效会 雷击危险 测 108 6 6 3 Ⅲ 48 严格工艺纪律,认真 操作,严格控制投料量。 严格工艺纪律,认真巡回检查 49 6 6 3 Ⅲ 50 3 6 15 Ⅱ 严格使用防爆工具作业 51 3 6 6 Ⅲ 认真控制蒸馏的时间 认真做好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检测 52 54 3 6 3 Ⅳ 其中: 级危险 项, Ⅱ 级危险 1 项, Ⅲ级危险 3 项, Ⅳ级危险 1 项。级危险 项,
第 13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公用、辅助设施岗位 将会降低电气设备绝缘性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安装不当,保养 能或保养失效,可造成漏108 不善及接地、接零线损坏或失效, 电,引起触电事故 生产装置的电气设备若触电保护失效、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可能产生电气火灾、甚至 108 气隔离、屏保、电气安全距离不足设爆炸造成全厂停产 备超负荷运行电缆安装敷设缺陷 可能造成雷击,产生火灾厂区内防雷防静电设施或接地损坏、 爆炸事故设备损坏、人员240 失效 触电伤害事故 是产生电气火花的直接原在防火防爆生产区域内,部分电机为 因,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252 不防爆型 的可能 制冷站内可燃气体氨泄露后积聚,有 氨气遇明火引发事故 毒气体报警仪失效未能及时报警 6 6 3 Ⅲ 电工加强巡检工作,加强维护保养, 53 54 6 6 3 Ⅲ 电工加强巡检工作, 加强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认真做好防雷、防静电检测 3 6 15 Ⅱ 55 56 6 6 7 Ⅳ 防爆区域内所有设备全部更换防爆电机 57 108 6 6 3 Ⅲ 认真做好可燃气体探 头的检测工作,保证处于良好状态 第 14 页 共 29 页
58 积碳在高温过热、意外机氨压缩机长期在汽缸盖,活塞端面、械撞击、气流冲击等条件活塞环槽、气阀、排气管道上形成积 108 下可能导致自燃而引起燃碳 烧 6 6 3 Ⅲ 定期做好压缩机的维 护保养工作,预防减少积碳 59 室外的液氨罐没有防高温及降温的液氨储罐有压力容器爆炸 240 措施, 的可能 3 6 15 Ⅱ 新加装喷淋冷却系统 液氨储罐加遮阳棚,减少高温暴晒 60 空压站内制氮机旁有富氧产生,平时 有引起火灾、燃烧等事故 42 若存放某些易燃物质, 1 6 7 Ⅳ 消除现场的易燃和可燃物, 61 空气储气罐、氮气缓冲罐设置在露容易发生腐蚀,使壁厚变 54 天,周围环境差 薄,降低承压能力, 3 6 3 Ⅳ 定期进行压力容器检测 62 储气罐受到脉冲压力,使罐体晃动支使罐体与支撑的焊接处因 126 撑不牢会加剧罐体的晃动 疲劳而拉裂 会造成机械伤害事故,产空压机、制氮机的转动部分在今后的生的高噪音对作业人员的 108 运行过程中出现防护不当 听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3 6 7 Ⅲ 加强巡检工作,加强 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加强设备管理,在运转部位加装防护罩 63 6 6 3 Ⅲ 第 15 页 共 29 页
64 操作人员失误、保温隔热层的破损或 高温灼烫 没有,设备管道破裂导致蒸汽泄漏 108 6 6 3 Ⅲ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 作,加强员工劳保用品佩戴检查 蒸汽使用时注意送气 的速度,及时排水,减少水击 经启东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整改后,经江苏省特检院南通分院启东所检验合格, 安全质量符合要求 蒸汽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使用压力,不超压,对系统安全阀定期校验和检测 65 造成管道水冲击,严重时热力管道投运时蒸汽中带水或管道 造成管道扭曲,甚至破裂,108 产生冷凝水,其疏水未排净或未排 引发重大人身伤害事故 6 6 3 Ⅲ 66 压力管道没有经过有资质的单位进造成超压,将导致管道破行安装,管道运行时压力控制不力, 240 裂 或超压报警失效 3 6 15 Ⅱ 其中: 级危险 项, 级危险 项, Ⅱ级危险 3 项, Ⅲ级危险 8项, Ⅳ级危险 3 项。
第 16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设备 搪玻璃反应釜长期使用易使用的搪玻璃反应釜生产过程接触被酸腐蚀,遇骤冷骤热,硫酸、盐酸、烧碱等强腐蚀性液体交 252 会发生反应釜穿孔引发意换使用,而且温度相对较高 外事故的可能 反应釜上的安全附件如压力表、安全安全附件失灵会导致意外 108 阀不定期进行检验检测 事故的发生 6 6 7 Ⅱ 67 日常操作加强操作纪 律,不违章操作,预防减少骤冷骤热 定期对反应釜安全附件检验、检测 68 6 6 3 Ⅲ 69 如果反应釜填料函漏油, 漏进釜内与硫酸等强氧化240 剂接触会引起燃烧的危险 3 6 15 Ⅱ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修 70 蒸汽、空气、氮气、液氨管道及其他易燃液体管道,有部分没有经过有资这些因素会引起管道破质单位安装、运行前未进行安装质量 裂、人员误操作,从而导252 检验、部分管道物料标识不清、物料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方向不明确 6 6 7 Ⅱ 经启东工业设备安装 有限公司整改后,经江苏省特检院南通分 院启东所检验合格,安全质量符合要求 管道流向重新标识清楚, 第 17 页 共 29 页
71 压力管道上的安全阀、温度计、压力会引起超温超压运行,而 126 表、减压阀、截止阀等安全附件失效 引起事故发生 3 6 7 Ⅲ 安全阀、温度计、压 力表、减压阀、截止 阀等安全附件定期检验检测 72 氯苯、甲醇、甲苯、硫酸、烧碱、盐遇碰撞会破碎,导致物料酸等储槽或计量槽有的液位计无防 泄露,引起中毒、火灾、252 护套 爆炸等事故 6 6 7 Ⅱ 对氯苯、甲醇、甲苯、硫酸、烧碱、盐酸等 储槽或计量槽检查,全部加装防护措施 73 造成腐蚀,造成管线连接工艺管线选材不当部分易燃液体采处松动,引起物料泄漏,用塑料软管,易燃液体的管线部分缺 产生静电人员误操作,导126 少静电跨接 致人员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选用符合要求的材 质,对无静电跨接的检查加装 3 6 7 Ⅲ 其中: 级危险 项,Ⅱ 级危险 4 项,Ⅲ 级危险 3项, 级危险 项。级危险 项
第 18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仓库 物料储存场所,平时桶装、袋装物料等有引起物体打击,高处 126 堆垛不好、通道不畅 坠落危险 仓库内有锌粉,如果锌粉仓库内没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 遇水等会发生反应,产生210 置,也无烟感报警装置, 可燃气体 仓库内与部分助剂、石油醚等可燃物及活性炭等易燃、自燃、可燃物品的 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存在 3 6 7 Ⅲ 74 认真做好仓库危险化 学品管理,严格物品摆放 保持仓库通风良好, 防止可燃气体积聚,锌粉存放在干燥处 严格公司危险化学品 管理 保持仓库通风良好,防止可燃气体积聚 严格公司危险化学品管理 互为禁忌的物品、不同性质的物品分开存放 75 3 10 7 Ⅱ 76 210 3 10 7 Ⅱ 77 仓库内互为禁忌的物品不同性质的物品没有分开存放 会导致火灾、爆炸的发生 210 3 10 7 Ⅱ 第 19 页 共 29 页
78 会导致物料泄漏,储存区盐酸、液碱、硫酸、甲醇、氯苯、甲防泄漏部分存在缺口,流苯储罐若管线、泵、阀门、罐体、液 入附近水源有引起环境污210 位计等破损 染可能,遇明火有着火、爆炸的危险 硫酸与烧碱接触反应,会液碱储罐遇硫酸储罐间无防护隔离 产生热量,引起灼烫,中210 堤,一旦泄漏 毒等危险 稀硫酸与铁会生成氢气,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氧化性、吸动火作业前若没有进行气水性,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及其氧化 126 体分析,有发生火灾爆炸物、氢氧化物、盐类等发生化学反应 危险 失效会有雷击、火灾、爆储罐区的防雷、防静电装置若不定期炸事故的发生 检测 体积膨胀物料溢出有火240 各储罐没有喷淋降温措施 灾、爆炸、中毒、灼伤等 危险 甲醇、氯苯、甲苯储罐的没有设置高液位报警,一旦液位超高,在加上各甲醇、氯苯、甲苯蒸汽遇 210 储罐上部排气管若没有采用阻火器明火有火灾、爆炸危险 或阻火器失效, 3 10 7 Ⅱ 储存区防泄漏部分缺口进行封堵 80 3 10 7 Ⅱ 改造储罐区,在酸碱罐区间装隔离墙 3 6 7 Ⅲ 动火作业前认真进行 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储罐区的防雷、防静电装置定期检验、检 测,保证处于良好状态 81 82 3 6 15 Ⅱ 83 3 10 7 Ⅱ 各储罐上新增高液位 报警设施,一旦液位 超高能自动停泵,并在各储罐排气口新加阻火器 第 20 页 共 29 页
84 易燃液体甲苯、甲醇、氯苯在管道输易产生静电危险,造成火送过程中,流速快或管道静电接地不 240 灾爆炸 牢 造成包装桶、包装袋破损,桶装、袋装物料装卸时若采用滚、拖、 有火灾、爆炸、中毒、灼108 摔等方式、方法 伤、粉尘等危险 装卸酸、碱腐蚀性物品时,若操作不 遇酸、碱有灼伤危险 当或不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3 6 15 Ⅱ 定期做好防雷防静电检测 85 6 6 3 Ⅲ 严格危险化学品装卸 管理制度,不违章操作 严格劳动防护用品管 理,认真检查员工的正确佩戴情况 86 108 6 6 3 Ⅲ 87 利用槽车装卸甲醇、甲苯、氯苯时,若槽车没有静止一段时间、没有采用而直接装卸会产生静电积 240 静电消除措施 聚,有火灾爆炸的危险 3 6 15 Ⅱ 严格规范危险品原料 的装卸管理。 卸料区装了静电消除 设施,所有车辆须停放30分钟以上才允许卸料 其中: 级危险 项,Ⅱ 级危险 9项,Ⅲ 级危险 4 项, 级危险 项。级危险 项
第 21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日常危险、检维修作业 因为公司多数原料易燃、易爆,如在生产现场动火作业,或没有采取安全 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 措施 88 210 10 3 7 Ⅱ 89 若缺乏良好的防护措施,可能伤及员工的手、脚、检修时没有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职 头部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在108 工在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 检修时也可能造成物体打击等事故 6 6 3 Ⅲ 严格动火审批,没有 办理动火证严禁动火,动火现场采取适 当的安全措施,有监护人准备好消防器材方可进行作业 加强检修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安全文 明检修,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按照要求配备 90 在施工、安装作业生产巡查和设备维修时,若员工注意力不集中,登高作 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业没有带安全带,违反十不登高原则 108 6 6 3 Ⅲ 严格危险登高作业的管理,严格遵守十不 登高的原则,不佩戴安全带禁止登高作业 第 22 页 共 29 页
91 检修过程中起重吊装作业,电动葫芦 易造成各种机械伤害事故 54 在使用中不按操作规程操作, 6 3 3 Ⅳ 加强检修前的安全教 育工作,做到安全文明检修,加强危险作 业起重作业票管理,电动葫芦按照规定不准超载超重,按期进行检测 加强厂内动土作业票 管理,严格按照规范作业, 92 生产现场动土作业不规范 私自在生产区域动土易挖 破生产管线、电缆等造成140 事故 10 2 7 Ⅲ 93 这些介质和因素与装置、液碱、硫酸、盐酸、氨基磺酸等腐蚀设施长期共存于生产过程物料,在一定温度下对设备、管线、 中,综合作用加重了腐蚀108 阀门、泵会产生内腐蚀,加之有含腐的发生,逸出在空气中,蚀物的清洗液、水、高温水、蒸汽等 更增加了大气腐蚀性 易造成中毒、窒息、,在容 器内作业易发生火灾爆炸140 的危险 6 6 3 Ⅲ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 作,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94 进入容器作业如果不规范 10 2 7 Ⅲ 加强进入容器作业票 管理,严格按照规范作业, 95 设备检修前没有认真做好设备清洗、易造成人员灼伤、腐蚀、 140 置换,排净、泄压等 火灾、爆炸 10 2 7 Ⅲ 认真做好设备检修前 的交接工作,做好设 备检修前的清洗、置换、泄压、排净工作,填写交接单, 第 23 页 共 29 页
96 厂内机动车辆管理不当、厂内叉车操易造成机械伤害,车辆伤 108 作不当 害, 6 6 3 Ⅲ 加强进入厂内机动车 辆管理,不戴阻火器禁止进入生产区,教 育叉车操作人员加强叉车管理认真遵守叉车操作规程, 严格用电审批, 认真做好设备检修前 的交接工作,做好设 备检修前的清洗、置换、泄压、排净工作,填写交接单, 加强危险作业厂区盲 板作业票管理,严格规范作业、 97 临时用电不规范 私拉乱接,出现触电,伤140 人,或电气火灾 10 2 7 Ⅲ 98 设备检修前没有认真做好设备清洗、易造成人员灼伤、腐蚀、 140 置换,排净、泄压等 火灾、爆炸 10 2 7 Ⅲ 99 ,易造成在检修期间发生设备检修前没有按照要求加盲板,或 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中140 者盲板加的不规范 毒窒息的危险 10 2 7 Ⅲ 其中: 级危险 项, Ⅱ 级危险 1 项, Ⅲ级危险 10 项,Ⅳ 级危险1项,级危险 项
第 24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安全管理方面 易造成危险化学品运输事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管理不规范 故,发生着火爆炸、危险108 使用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无资质 品泄漏等事故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发生若不向危险化学品原料的供应商索着火爆炸、危险品泄漏等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 事故,无法及时的了解所140 标签等 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特性,不能及时的处理 易造成施工单位在生产区厂内承包商管理不规范,没有签订安域无序作业,发生各种施 108 全施工协议 工事故,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 易造成安全管理人员有职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无权,造成安全管理混乱,140 造成各种事故的发生 易造成公司安全管理工作140 无章可循, 6 6 3 Ⅲ 100 101 10 2 7 Ⅲ 102 6 6 3 Ⅲ 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 单位管理,不使用没 有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 加强供应商的管理, 及时向供应商索取相 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标签 加强承包商的管理, 严格承包商的预审和入厂前的安全教育, 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和 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 认真制定和落实各安 全管理制度,教育员工认真遵守执行 103 10 2 7 Ⅲ 104 未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10 2 7 Ⅲ 第 25 页 共 29 页
易造成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使生产操作过 140 程无序进行,发生各种事故 认真制定和落实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教育员工认真遵守执行 认真制定和落实公司的应急预案,教育员 工认真学习,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预案的评审修订 105 未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10 2 7 Ⅲ 106 使公司应急工作无章可循,发生各种事故时不能有备无患,不能有效的减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应急预案不定 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140 期演练 对编制的应急预案不能在实际中检验实用性,员工更不能熟练掌握, 10 2 7 Ⅲ 107 公司没有按规定开展各种安全检查 不能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 患,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整108 改, 6 6 3 Ⅲ 按要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及时发 现事故隐患,认真整改,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按期召开公司安全生1产委员会会议, 及时4部署和总结安全生产0 工作 108 没有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 公司不能有效的对安全生140 产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10 2 7 Ⅲ 第 26 页 共 29 页
109 公司危险废物如缺乏管理,污水处理易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系统,尾气吸收装置不正常或者不使 140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用 10 2 7 Ⅲ 加强公司危险化学品废物的管理, 110 使员工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公司的安全教育工作缺乏管理,特种 制度和安全常识不了解, 140 作业人员管理不规范 特种设备操作过程造成超温、超压等事故的发生 10 2 7 Ⅲ 加强公司员工安全教 育管理工作,严格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认真进行各 种日常性安全教育 严格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定期复审,持证上岗 严格公司食堂的卫生 管理工作,作业人员严格进行体检合格 111 如公司的食堂管理不规范,作业人员易造成公司员工事物中毒 140 没有进行严格的体检 的发生 10 2 7 Ⅲ 112 易造成采购的各种原料无如供应科管理不规范,采购的防护用 资质和购买的防护用品不108 品无安全合格证或安全鉴定证 合格 6 6 3 Ⅲ 严格供应科的管理, 不向没有许可证的公司采购各种防护用品
第 27 页 共 29 页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汇总表 序号 工作场所/作业方式 危险、有害因素 D= 风险评价 L E C 等级 防范处置措施 备注 会造成病情的严重性和职员工疲劳带病作业,操作人员平时不业病几率增加,如果有病注意身体,发现有病时不及时治疗, 108 作业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还继续上班 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车辆进出厂区没有进行登记检查,或者因为道路缺陷,安全标志缺少或没 均有可能引发车辆事故, 108 有,驾驶员违章超速行驶 进出公司的车辆如果没有严格管理 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机动车不戴阻火器进入厂区, 6 6 3 Ⅲ 113 加强员工教育,为员 工每年进行体检,不带病工作 114 6 6 3 Ⅲ 115 108 6 6 3 Ⅲ 加强进出厂区车辆管 理,设置必要的安全 标志,厂区内限速行驶 加强机动车辆管理不 戴阻火器车辆禁止入厂 116 117 其中: 级危险 项, Ⅱ 级危险 项, Ⅲ级危险 12 项,Ⅳ 级危险 项,级危险 项
第 28 页 共 29 页
风险分析汇总
危险有害因素合计
其中:
Ⅱ级危险 Ⅲ 级危险Ⅳ级危险
制表
第 29 页 共 29 页
115 项24 项, 70 项, 21 项, 占 20.8%
占 61% 占 18.2%
审核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