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建议思考
“幼儿教育有其特殊的规律,不能机械地套用其他年龄 阶段的教育规律,更不能套用成人教育规律。”这是我国教 育史学者任钟印对学前教育规律的准确定位。多年来,“学 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摧残了孩 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快乐,危害 了孩子们健康发展的身心。遵循学前教育规律,防止拔苗助 长危害,应当引起社会、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高度重视 和关注。
一'遵循学前教育规律
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规律,最大限度为受教育者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空间,对 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 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因此,我们 要遵循学前教育规律,
就是要遵循学前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 外部规律、适应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内部规律、适应孩子们最 佳性趣的活动规律。
(一)
遵循学前教育外部规律。随着学前幼儿慢慢成长,
他们将渐渐离开家庭步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洗礼,在社会中 学习、发展、成长,但他们心灵比较幼稚、思维比较简单、 接受比较缓慢,难以理解复杂的关系,不易掌握抽象的知识。 因此,幼儿园必须遵循学前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外部规律安 排教育活动,通过讲童话故事让孩子们逐步分清好与坏、善 与恶、丑与美的界线;通过看动画片让孩子们逐步懂得人际 关系、简单生活、自我防卫自我保护的知识;通过做游戏让 孩子们逐步懂得团结友好、互帮互助、齐心协力的重要。
(二)
遵循学前教育内部规律。孩子们的需求和爱好有
自身内在的发展秩序、发展特征、发展空间,学前教育内部 规律就是学前教育要适应和促进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兴趣、 特长、性格等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遵循学前教育适 应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内部规律组织教育内容,通过传授语言、 数字、科学等知识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拼图、变 形、组装等玩具游戏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通过参加音乐、 美术、舞蹈等学习增强孩子们广泛爱好。
(三)遵循学前教育活动规律。学前教育的一切活动要 以孩子们集体活动、自主活动、趣味活动为主,给孩子们快 乐活动的
空间和合理安排的时间。因此,幼儿园必须遵循学 前教育适应孩子们最佳性趣的活动规律,合理安排孩子们每 一天的活动内容和时间节点,做到动与静、室内与室外、集 体与个体、自选与规定的有机结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到 不乏味、不孤单、不疲劳。
二' “学前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提升学校知名 度,提高经济效益,迎合部分家长拔苗助长的错误需要,违 背学前教育规律,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知识教育。学前阶段 的幼儿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期,身体机能、神经系统、接受 能力都比较弱,如果强制他们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处于听 课、写字、做题等超负荷状态,就会使幼儿身心健康受伤害、 兴趣潜能受扼杀、家庭情感受破坏,给幼儿茁壮成长带来无 法挽回的损伤和无法估计的危害。
(一)身心健康受伤害。天真、活泼、好动属于幼儿的 天性,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这成长规律,剥夺幼儿享受天性的 权利,伤害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幼儿正处于发育期,大脑、 肌肉、骨骼等发育还不完善,如果要求幼儿长时间坐下来全 神贯注听老师讲授拼音、汉字、加减法等抽象性知识,大脑 容易疲劳,时间过长会造成幼儿神经系统伤害,使幼儿变得 反应退钝、思维退缓、表情呆板,给大脑带来严重损伤;如 果要求幼儿长时间坐下来一丝不苟完成老师布置的写字、做 题、答卷等规范性作业,幼儿视力、手臂肌肉、颈椎脊椎没 有很好控制,久而久之会导致幼儿视力下
降、手臂肌肉僵硬、 颈椎脊椎变形,给幼儿视力肌肉骨骼带来严重伤害;幼儿心 理发展正处于朦胧期,学习兴趣、掌握能力、智力开发都还 不成熟,如果要求幼儿过早接受小学教育,让他们背上了沉 重的作业负担,违背他们心理发展水平、抑制他们心理正常 发育、危害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受 到摧残,开朗、自信、积极的心灵受到伤害,严重危害了幼 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兴趣潜能受扼杀。幼儿集中注意力较弱,据测试, 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 — 5分钟,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 0 一1 2分钟,5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5 — 20分钟,如果按 照小学教育每课时4 0分钟来要求学前幼儿,他们注意力就 受压抑,把学习当做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损害幼儿兴趣、扼 杀幼儿潜能、伤害幼儿信心。幼儿教育是人生学业的启蒙教 育,在启蒙阶段,着力培养幼儿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 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对知识的好奇、渴望、获取作 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如果釆取强制性的“学前 教育小学化”,就容易使幼儿对学习产生讨厌、抵触、叛逆 等情绪,损害他们学习兴趣;“学前教育小学化”只注重拼 音、汉字、数学、外语等看得见的知识灌输,而忽视了玩具 给幼儿带来的创新想象能力、游戏给幼儿带来的人际交往能 力、讲故事给幼儿带来的语言逻辑能力、音乐舞蹈给幼儿带 来的欣赏运动能力、饲养小动物种植小植物给幼儿带来的爱 心细心能力等潜力,扼杀了幼儿全面发展的潜能;“学前教 育小学化”要求幼儿
与小学孩子一样,写字、写拼音、做题, 如果写不好做不对,就会被老师批评,处罚重新抄,就会被 家长打骂,处罚做不好不给饭吃,因为违背了幼儿成长规律, 不是现阶段该幼儿该干的事,幼儿就想不清楚,弄不明白, 我努力了,尽力了,怎么还是做不好,就会挫伤幼儿的自信 心和上进心。
(三)家庭情感受破坏。学前阶段的幼儿智力、能力、 坚持力都比较弱,“学前教育小学化”知识大部分幼儿学不 好,有的幼儿即使勉强学好了,但进入小学一年级后,感到 这些知识已经学过,毫无新鲜感,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 养成听讲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完成作业马 虎等不良学习习惯,在老师和同学眼里,他们就是不听话的 讨厌学生。许多家长就埋怨自己孩子不争气、不聪明、不能 干,各方面都比别人孩子差,既伤害孩子自尊,又激发亲子 矛盾,孩子对自己父母就很反感,会把外面的怨气发泄在自 己亲人身上,亲子关系受伤害;部分孩子的父母认为自己孩 子在读幼儿班的时候非常乖很听话,到了学前班和小学就变 坏了,学习不主动、作业不完成、考试不理想,夫妻双方就 相互埋怨,认为对方没把孩子管好教育好,常在孩子面前吵 吵闹闹,夫妻关系受损害;部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 外婆溺爱自己的孙子,不愿听到孩子的父母天天埋怨孩子, 更不想看见孩子的父母为孩子学习的事常常吵闹,老人们也 会骂孩子的父母,整个家庭为孩子的事弄得乌烟瘴气,家庭 情感受伤害。
三' “学前教育小学化”形成的原因
目前,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一部分公立幼儿园,“学前 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并呈蔓延之势,造成这种现象 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原因。
(一)社会原因。新时代是知识、科技、能力比拼的时 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压力要求孩子们起步早快步跑,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高考指挥棒要求孩子们以分数论英雄, 一分之差就是差一辈子;社会漫天海报和电视节目的忽悠误 导孩子们跟着神童走,短时间内就学会拼音、汉字、单词、 珠心算等知识。
(二)学校原因。部分民办幼儿园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不注重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只注重招生人数, 为抢生源只好在“学前教育小学化”上做文章,以开设声母、 韵母、整体认读、汉字、外语、珠心算等小学知识为办学特 色,来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部分公办幼儿园,特别是 农村公办幼儿园没有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配齐教具、 玩具、器具,配足教室、师资、场地,课堂上只有满是文字、 数字、图片的书本,为了老师有讲的、学生有做的、家长有 看的,只好把小学知识纳入学前教育课堂;部分幼儿教师不 爱岗敬业,没有在让孩子们乐中学、玩中学、趣中学下功夫, 没有把精力放在拓展智力游戏、编排优美舞蹈、创新科技玩 具等方面,认为“学前教育小学化\"不花精力、不费时间、 不考手艺。
(三)家长原因。家长错误的心理,缺乏对学前教育规 律的全面了解,不知道学前教育是在遵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学习兴趣培养、社会逐步适应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全面健康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学前教育中认识 的字多、会算的题多、背诵的诗多,孩子就聪明将来一定成 才,老师就优秀应该获嘉奖,“学前教育小学化”正满足了 家长们的错误观;家长急切的心理,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 很多家长就为孩子规划好了时间表、成长图、成才梦,二岁 要背多少唐诗、三岁要说多少外语、四岁要写多少汉字、五 岁之前要参加多少培训班等等,“学前教育小学化”正满足 了家长们的期望值;家长攀比的心理,家长们通过手机、电 视、网络等看见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同龄就成为样样精 通的神童,看见邻居的孩子在不同的学前班学习,读、写、 算样样都会,就给自己的孩子和老师施加压力,“学前教育 小学化”正满足了家长们的攀比心。
四、“学前教育小学化\"化解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 “学前教育小学化\"整治力度,出 台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幼儿 园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为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 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方案,提出了学前教育的标准和要求,为“学前教育小学化” 问题的化解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措施。针对上述“学前教 育小学化”形成的原因,提几点化解建
议。
(一)强化社会职能,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社会环 境。国家虽然制定《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 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但部分幼儿园执行不到位, 相关部门务必要采取强制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加强社会执法、 监管、治理职能,整治“学前教育小学化”社会环境。严禁 网络、电视、海报等公众宣传媒体,以个别“奇才”儿童为 典范,夸大其词脱离实际、高于生活、违背规律,举办一些 “神童”才艺展示和比拼节目,来误导教师、家长、孩子; 严禁出版社,特别是地下非法出版社,出版学前教育拼音、 识字、计算、珠心算、英语等教材教辅和影像制品;严禁书 店,特别是地下交易教材教辅黑书店,销售“学前教育小学 化” 教材教辅和影像制品;严禁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 园从非法渠道订制和购买学前教育教材,杜绝“学前教育小 学化”教材流入学前课堂。
(二)强化学校职能,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学校环 境。目前,很多幼儿园学前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小学化的 问题,应当引起所有学前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 视,强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职能,治理“学前教育小学 化”学校环境。转变教育观念,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错误的 教育观念是“学前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 化解“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必须要转变幼儿园管理者和 教师教育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学前教育是孩子们为今后学习 奠定学习基础、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的启
蒙教育, 应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幼儿天真、活 泼、好动的身心成长规律,按照智、德、体、美全面发展的 方向,制定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案;提 升教学素质,学前幼儿教师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多交流 等方式,转变观念、转变方式、提升素质,教师们要围绕启 蒙教育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让孩子们享受快乐的同时获得 知识、智力、兴趣等启蒙,教师们要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 织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获得游戏、玩具、 舞蹈等潜能,教师们要根据启蒙教育的特征安排教育活动, 让孩子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获得团队、集体、协作等精神; 强化学校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对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教 育教学工作要同等管理、同等指导、同等督查,不能一手软 一手硬,要把“学前教育小学化”化解工作纳入各幼儿园平 时工作考核和巡查范畴,并釆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明察暗 访,严厉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学校环境,同时要加强城 乡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改善城乡幼儿园办学 条件和师资力量。
(三)强化家庭职能,改变“学前教育小学化\"家庭环 境。化解、纠正、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需要强化 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职能,改变家长急功近利、拔苗助 长的观念和家庭育儿环境。通过幼儿园活动教育转变家长的 观念,获得家长的理解,幼儿园在园内通过定期组织家长参 与教育讲座、现场观摩、亲子活动,让家长们明白幼儿在学 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说话、学会礼貌、学会交往、学会 自理,规范行为、懂得规矩、培养兴趣,
而不是写写算算、 读读背背;通过小学现场教育转变家长的观念,获得家长的 支持,让小学一年级老师给幼儿家长现场讲解,小学一年级 的教学安排对于刚入学的孩子,不管在学前教育中是否学习 小学知识,都会从头逐步学起,但“学前教育小学化”给孩 子带来的拿笔姿势和汉字笔画不正确,拼音发音声调和书写 不规范,自以为是、课堂捣乱、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已养成 习惯,难以纠正,让家长们明白“学前教育小学化”带来的 危害,明白学前教育规律。
“学前教育小学化”属于一种超前教育,过度强调知识 的灌输,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对孩子百害而 无一利,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髙度关注和重视,遵 循学前教育规律,纠正学前教育错误,走出学前教育误区, 防止拔苗助长危害,还给孩子健康、快乐、自由的天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