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财全通孔・综合(下)2009年第2期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曾繁荣潘灵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在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中,盈利能力是一个核心要素。本文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上海普 天邮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上市公司为例,选取了 目前应用最广的盈利性指标ROE、lq.OA,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ROA与所有财务指标相关,是全面反映企业盈利质量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盈利能力财务分析企业利润 一、弓l言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趋于规范和投资者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来选择投资对象,而不再盲 目跟涨。于是,如何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价就成为投资者和诸多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的话题。在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中,盈利能 力是一个核心要素,通过企业当前收益水平的高低以及今后收益的持久性和增长性表现出来。盈利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其盈利 水平越高,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条件。对于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通过一些盈利性的指标.特别是净资产收 益率、净利润率、权益乘数指标。而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解,可以看到企业利润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二、ROE评价体系 本文以目前最广泛的盈利性指标ROE(净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净利率)为主,加上净利润的绝对值及相对指标分析通信行 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性能力。ROE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企业资本运营 的综合效应。而R0E和R0A又有着密切的联系:ROE=ROA 。而R0A又可分鳃为:R0A= × 豁。所以,ROE= x 资产平均总额 圭耍些箜 × 表 或R0E=净利润率×资产利用率×权益乘数,式中的 每一个比率代表了企业运营的不同方面。ROA主要作为管理效率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转化为净利润的能力。ROE则是衡量公司股 东的收益率,能估算出股东投资在企业的资本所获得的净利润。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NPM)反映的是费用管理即成本控制与服务定 价策略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控制的方向,企业可以通过成功地控制支出以使收入最大化,从而增加收益,提高股东收益 率。同样将资产恰当地配置到收益最大的贷款与投资上,避免额外风险,提高资产的平均收益率。总资产周转(Ats)反映的是企业资 产总额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综合能力,说明企业资产的使用是否合理、资产结构是否恰当。权益乘数(EM)反映的是杠杆或融资政 策,即企业融资政策的选择,牵涉的是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EM反映的是企业的风险问题,是财务杠杆程度的直接体现,即每一元 股本必须支持多少元的资产,使企业的资产中有多少需要通过债务来获得。这个指标越大,企业的破产风险也越大,但是乘数越大, 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杠杆利益,潜在的收益率也会越高。以上比率的任何一个开始减小,都应该引起管理者的注意,管理者应该 研究这种变化的发展趋势和原因。这三个比率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买证分析 自从加入WTO,中国通信业与世界通信市场相互开放,中国 通信企业可以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近几年,中国通信业迅猛 收 × 权益乘数(EM) 发展,我国的通信业水平得到巨大发展,通信业在当今全球经济一 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所以本文选取了中国联合通信有 限公司、上海普天邮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 净利润率(NPM) × 总资产周转率(AU) 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四家通信业企业 图1 均为中国大陆上市公司。根据四家公司2002~2006年所公布的年 报,分别将2002—2006各年的ROE进行分解计算,结果如(表1)至(表4)所示。 ・ (1)中国联通的盈利能力分析。从中国联通近五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升高与降低。 作者简介: 潘灵桥(1976一),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曾繁荣(1968一),男,湖南邵东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127 曾繁荣潘灵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 表1 年份 20O2 2oo3 2o04 主中国联通(600050)2002~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解表 ROE(%) 5.71 5.93 5-34 2002~200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947.9、2327、2471.1、2842.2、 3644.6(单位:百万元),五年来净利润率几乎持平,说明其主营业 务收入没有大幅提高,而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亦没有得到明显改 善。其总资产周转率逐年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而权益乘数五 营业NPM(%) 4.93 3.89 3.49 AU(%) 28.41 39.87 47.98 EM 4.O8 3.83 3.19 营业2005 2006 5.83 735 3.73 4.53 53.75 57.31 2.91 2.83 年来呈下降趋势,中国联通的负债程度有所降低,但没能很好地利 用财务杠杆,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 表2 年份 2002 2003 2004 2O05 2006 上海普天(600680)2002~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解表 RoE(%) 5.56 8.47 0.97 1.04 18.58 管NPM(%) 2.O5 2.57 0.41 0.64 17 41 AU(%) 84.81 97.26 74.23 57.16 55-3O EM 3.2O 3-39 3.19 2.81 1.93 (2)上海普天的盈利能力分析。纵观上海普天的净资产收益率 分解表,ROE指标在2004年至2005年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净 利润率较低引起的,2002年至200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1.5、 51.5、65.2、29.2、163.5(单位:百万元)。但在2006年则净利润大幅 度提高,相应地,ROE也大幅增加。资产利用率、企业乘数下降均 表现出下降趋势。2004年是上海普天产业结构调整之年,更由于 其下属子公司的净利润大幅下降以及亏损,造成利润大幅减少。 2006年,上海普天推进经营模式的创新及产业结构的梳理,针对 导致公司前两年利润大幅度下降的对外投资问题进行清理整顿, 务表3 年份 2002 烽火通信(600498)2002-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解表 RoE(%1 2 86 NPM(%) 4.23 AU(%) 50.05 EM 1_35 2o03 2O04 2005 2006 1.22 1 53 1.77 2_-32 1.91 2.27 2.68 2 80 39.86 42.43 41.47 45.O3 1.60 1.59 1_59 1.84 表4 年份 2002 2003 2004 2OO5 2006 中兴通讯(000063)2002-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解表 RoE(%) 13.93 16.15 11.O0 11.80 7.56 卜 M(%) 5.15 4.69 4.44 5.54 3 51 AU(%) 93.27 110.O1 109.14 99.O7 88.70 EM 2.9 3.13 2.27 2.15 2.43 增加主营业务收入并减少了费用支出,减少经营风险,利润率加 大,盈利能力好转。同样,上海普天在资本结构优化方面有待提高。 (3)烽火通信的盈利能力分析。烽火通信2002年至2006年的 净利润分别为:65.1、25.7、35.2、42.2、51.3(单位:百万元)。2003年 与2002年相比,由于公司光纤光缆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有较大幅度下降,200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l3.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 降12.65%,实现净利润2565.1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0.62%,导致2003年利润率减少了将近3%。从ROE分解表来看,2003年 ROE最低,此后的几年,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三个比率均略有增长,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4)中兴通信的盈利能力分析。中兴通讯2002年至200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67、752.5、1008.9、1194.3、807.4(单位:百万元), 2003和2004年中兴通讯扩大销售,服务收入增加,其净利润每年大约35%的增长。2003年的ROE达到16.15%,是近五年来的最高水 平。2006年,全球电信业在经历了2004年和2005年的大幅增长后,从2006年开始增长速度放缓,进入一轮小幅增长的调整期。中兴通 讯ROE各项分解指标几乎全部减小,直接影响ROE的比率。ROE、NPM、AU均为五年中的最低,盈利能力随之下降。通过以上分析,四 家上市公司中,中兴通讯的盈利能力最好,各项指标值均高于其它三家公司,获得相对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而中国联通是则较为平 稳,各项指标在一定的区间内小幅波动,既没有出现令投资者满意 的提高,也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滑。上海普天与烽火通信在最近五 年里,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经营业绩下降,虽然受到客观因素的影 响,但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当然,还可以再做进一步的 分析,再将R0A进行分解(如图2)。 四、结论 , 从以上分解计算可知,ROA与营业收入、费用支出、成本控制 主 务 外技 以及资产质量有关,ROA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ROE的高低,二者 互 成正比关系。从企业的ROE和ROA的分解中,可以了解阻碍盈利 能力提高的原因,该从哪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各家企 业而言,若能恰当使用各类杠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营业收人、扩大 销售、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优化资本结构、控制风险损失并加以企 业的自主创新,盈利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本文系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旅游企业财务预警研究”(桂科青0542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德红、吴文平:《企业财务分析技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蒋义宏、魏刚:《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与财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朴愚、顾卫俊:《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虹云) 1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