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跨越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跨越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关于跨越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内容提要:大幅度提高跨越式教学质量,试验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遵循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整合两个资源,修炼教学功力,坚持教、研结合,优化教育生态。

关键词 跨越式 教学 思考

在开展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过程中,实验教师如何能够较快地把握跨越式教学内涵,高效地运用跨越式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各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面临的共性问题,笔者通过一年多来对课堂教学的观、评、研、析和深度思考,认为试验教师要高效地实施跨越式教学,必须在以下八个方面着力提升。

正文

一、转变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自己教学理念的外化,要自觉、恰当、有效地运用跨越式教学模式,首先就得理解、认同跨越式理论,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跨越式理论是与新课改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相一致的。因此,试验教师要较快地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牢固地确立跨越式教学理念,应该在学习何克抗教授《语觉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等论著的同时,广泛研读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外教育家的教育专著以及名师名家的教学案例。在自主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和各类教研活动,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及研讨,树立现时代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在自己思想认识的纵深之处,把传统教学中的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

上来。

二、遵循教学模式

理论是灵魂,模式是躯体;理论指导模式,模式体现理论,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之中。跨越式教学模式就是一个由跨越式理论、学科教学规律、学生学习规律融合而成的有明确的教学时间分配的课堂教学流程,按照这个流程实施教学,课堂才能成为真正的学堂,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才能在跨越式理念的引领下一步步地走向本真,走向精彩。因此遵循跨越式模式即“入模”,应当是实验教师实施跨越式教学必须走好的第一步,只有“入模”,才能真正告别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才能在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逐步享受教学成功的快乐和师生生命成长的幸福。

三、面向全体学生

“ 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实施新课改以来深入人心的办学理念,但长期以来在一些学校的教育中却未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致使“宝塔型”的教育现状一直未得到大的改观。表现在课堂上,面向一部分好学生的教学一直经久不衰。数学课堂上做练习题,教师让几个学生板演,多数学生坐在下面看;以问题为主线进行讲解,回答问题的学生始终只是那几个;语文课上,调板写生字,组词造句子,示范读课文等活动,一直都由一部分好学生表演,大多数学生旁观。这样的教法,不是不可用,用到恰当之处是有益的,但如果作为一种习惯性的方法常用、久用,定会形成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因此,跨越式教学应当以此为鉴,将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个教学原则,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多选用一些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深度参与的策略和方式。如语文课上让学生自主读文,自主(打)写话,写短文,开火车读字词,小组交流合作等;数学课上让学生做游戏,做实验,做活动,小组互动探究等,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还可用小测

试、小竞赛等策略来激励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通过大量的高效课堂来实现,而矢志不渝地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学、都乐学、都能学好,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性举措。

四、发挥主体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跨越式教学中称为“双主”)

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跨越式教学质量实现跨越的基石。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凡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好的课,效果就好,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是如饥似渴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引领学生走向学习的核心地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要相信学生能学会,能学好,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核心在于如何定位自己的“主导”角色,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主导”不是主讲,而是指导、引导、辅导、疏导、因势利导。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说的最为切中肯綮,可以启发我们如何定位自己“教”的角色,发挥“教”的作用。他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五、整合两种资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这两种教学资源的整合是跨越式教学实现高质高效的一个重要凭借。这是因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能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煤体、教学内容这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从而有效地改变“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建构新型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性目的,我们就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更有实效。就不会再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教具而使用,就会在依据学情、学科特点及课标要求处理,加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图文并茂,音像兼备、形象逼真、内容丰富的特点,营造出一种能够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传统教具的使用并不矛盾,二者的关系应是一主一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尤其在电教设施发生故障或停电的情况下,黑板、粉笔、图片等教具的作用更不能忽视。

六、修练教学功力

跨越式教学呼唤教师不断修练、提升教学的基本功力和基本技能。主要是:

1、优化(解读、加工、呈现)教材内容的功力。一是要多视角理解教材,如知识视角、能力视角、文化视角、生活视角、情感视角。二是要理性地使用教材。即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钻研教材是对教材的理解和认同,“跳出教材”是对教材的拓展与提升。三要以生为本,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通过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2、分析、掌握、学情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奥斯贝尔指出:“如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

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明确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哪些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内容是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以记忆的,哪些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或容易混淆的,以了解到的这些情况作为加工处理教材的依据,优化教学内容。

3、设计教学的能力。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好的教学设计虽然不一定成为好的教学,但粗略的教学设计一定不会是成功的教学。 一年多来,实验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水平整体上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为非试验教师作出了示范,但也存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一元化和教学过程的简单化以及问题设计的肤浅和无价值等问题,需要认真纠正。

4、教学语言的功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竭力主张“把言语修养的问题跟其它重要的问题一样,作为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试验教师要重视语言的修练,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够简洁通俗,饱含真情,生动风趣且语速适中,节奏分明,语调抑扬顿挫。

七、坚持教、研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长期不懈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当前我们开展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是一项以教师为研究者,以教学的相关活动为研究内容,以课堂教学的改进为目的的教科研活动。这对于实验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首先要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教师成为研究者,虽然说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但教师却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拥有大量真实,鲜活、丰富的研究材料,所以说“进化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研究,

都不得不承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其次要增强科研意识和反思意识,学习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充分利用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有利条件,从细微之处入手,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把过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自觉、无意识的研究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转变为现在自觉、主动、有意识的教育科研活动。如把教学方案当作实验研究的方案来撰写,修正;把教室作为实验室,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事件”作为研究的对象,把学生的作业、作品、试卷及其学习活动中的种种表现、状态作为实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同行的帮助下,不断地总结、反思,不断地实践创新,不断地改进提升,真正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只要我们运用智慧,留心观察,认真记录,勤于思考,适时调整,不断创新,这种融教学与研究于一体的教科研活动,一定会取得实效。教育将会因研究而高质高效,师生将会因研究而焕发生命活力。

八、优化教育生态

跨越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主张,更是实施新课改,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选择,它需要广泛的社会理解、支持和配合,需要广大民众达成共识,形成一种文化自觉,需要合力营造尊重学生学习天性,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氛围,全方位优化教育生态。

实施跨越式教学,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场攻坚战。正如叶澜教授指出的那样,“已有教学理论传统之长,深入实践主根之深,形式硬壳之坚,传袭的可接受之强,都会使今日的教学改革面临强劲的真实‘对手’,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实验校校长、教师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排除干扰,以干克难;建立跨越式教学的激励机制,以持续有效的校本教研为抓手,在班级管理等多项教育活动中开展素质教育,为跨越式教学创建良好的教育生

态环境。

跨越式教学的实施过程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享受育人快乐的过程,实验教师应以激发师生潜能,发展和提升师生生命为目标,用踏踏实实的做事态度,科学严谨的教研风格,把跨越式教学备课,上课,展示课等各项工作做真实,做朴实,做扎实,做到极致,为跨越式教学在更高层次上有序、有效实施开启不渴的动力源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