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下列字注音
( ) ( )( ) ( ) ( ) 蒙 眬 澎 湃 搁 板 勉 强 ( ) ( )( ) ( ) ( )
蜷 缩 忐 忑 魁 梧 摇 曳
二、选词填空。
简便、简单、简朴、简陋、简练
课文( ) 生活( ) 操作( ) 语句( ) 陈设( ) 方法( )
浏览 审阅 询问 简单 简朴 咨询
1. 夜很深了,爸爸还在认真( )稿子。
2. 我只把这本书很快地( )一遍,并没有认真阅读。
3.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南京时,仔细地( )了国营企业的情况。 4. 星期日,哥哥和爸爸一起参加了高考( )活动。 5. 爷爷是个老红军,但是一直过着( )的生活。 6. 不要把问题想得太( ),应从多方面思考。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尽管……还是……
5.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6. 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抚养。
三、按要求做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
3、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改为陈述句:
4、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我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四、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的用法。
(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 4、“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5、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回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五、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A 动作描写;B 心理描写;C 外貌描写;D 环境描写;E 语言描写;F 神态描写。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2、“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
3、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4、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 5、显然,母亲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旧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
六、阅读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作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雀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的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那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 )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 )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的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没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的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摘自《文化博览》2006年第11期)
1、 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礼让---( ) 承担---( ) 哭泣---( ) 忽然---( )
3、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句。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