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策略
软土,众所周知,就是比较松软的土层。它主要由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因其在底下土层中特殊的位置,所以,在软土层中,含水量极大,要想在此种路面上建设道路难度极大。方法处理不到位,将困扰到建设及道路的稳定性。此种地基在南方的沿海城市中比较常见。近些年来,因其常见性,市政部门逐渐认识到此种路面的建设的重要性,有效的处理此种地基,既能保证道路施工的顺利开展,又能保证建设的质量。
标签: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策略
1、软土地基为市政路桥施工中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当今社会,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这不仅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更是施工环节不可或缺的重点项目,这是因为路桥本身的施工质量与地基稳定性存在较大关联,如果路桥是建设在软土地基上的,将会为后续使用埋下安全隐患,不仅如此,软土地基在施工环节或者后续工程结束路桥正式投入使用后,都会随时发生各类质量问题,后续经济损失的总体数额也将难以预估,因此,这就需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指标,为工程质量的提升夯实基础。
在路桥施工环节其质量会受到多项因素的直接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地基,这在施工流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地基施工能效对于整体施工质量来说意义重大,只有不断提升地基稳定性,才能促使施工质量与预期目标高度符合,从而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路桥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后续使用中它需要承载较多车辆,一旦施工环节软土地基没有处理,在车辆碾压后,部分区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道路安全通行指数也会有所下降,因此,提高路桥施工质量的关键点就在做出软土地基的处理上。一般情况下,市政路桥在受到软土地基的不利影响后,都会伴随沉降及滑坡等问题,导致这类问题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地基硬度及强度与预期目标难以相符,工程施工质量也会不断下滑,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十分必要。
2、市政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2.1砂垫层
在软土地基上覆盖一层砂垫层也能起到吸附水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其厚度都会控制在0.5m以上,最厚不超过1.2m,这一措施的主要功能就是要使砂垫层充当排水层的作用,并且起到加固的效果,在施工时需要注意事先预留出一条通道,保证施工设备能够顺利的通行在现场,否则不但无法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又会带来额外的影响。在这一环节的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是对机械设备自身重量的有效控制,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合理性与科学性,如果单独施工势必会增加成本,但是如果与其他的施工技术共同使用,则会达到
“1+1>2”的效果。重视施工的相关细节,实际上也就保证了整个工程的质量。2.2挤淤砂石处理方法
此方法在处理软土地基的问题是,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含有砂石的挤淤,二是抛石挤淤,这两种处理方法在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时都比较常见。使用前一种处理方法是因为在处理表层没有硬壳的地基时,水分并不容易被抽干,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而使用后一种方法时,极有可能造成下沉的问题,并且呈现出一种不均匀的趋势,所以在采用这一方式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施工顺序以及操作过程是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首要前提,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起来,为实现良好的路桥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贡献。
2.2表层排水法
采用表层排水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在地表挖设一条沟渠,主要用作排水之用,当含水量过多时,就可以顺着沟渠流出,这样能够尽量降低地表中的含水量,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挖沟的过程中对地形的考虑是首要前提,尽量实现盲沟的效果,并且在沟渠中填充一些碎石,起到吸水的作用。碎石的透水能力需要具备较高的水平,这样才能与地形进行有效的结合,由此实现对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这一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对坡度的控制以及排水能力的形成,这就需要对沟槽的间隔进行加密处理,即使切断对排水效果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沟槽的挖设规格为0.5m×0.5m,或是0.5m×1m,在內部多安排几个排水管,方便积水的排出。
2.3添加剂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表面粘性土的软土地基,通过加入添加剂提高了地基的强度和压缩性能,为工程机械的安全作业带来了保障。一般所添加的材料通常为水泥和熟石灰,量的需求也要根据工程量来决定。添加剂中的石灰材料能够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产生化学式的固定,更加保障了土壤的稳定性,一般使用改良土壤、水泥稳定等。如果为了改良土壤,可以在土壤中添加6%的石灰,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经济实惠;如果为了水泥稳定,可以在黄土中加入3%到6%的水泥,这个造价相对较高,在黄土中添加10%到12%的石灰土是较为常见的。
2.4深层搅拌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将软土或沙等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基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该方法适用于软基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成桩、墙等。深层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淤泥、砂土、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冬季施工时应注意低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5粉喷桩加固法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在粉喷桩施工中,应该注重对钻机下钻深度、喷粉高程及停灰面进行控制,
保证粉喷桩的长度,并且,要严格禁止使用没有粉体计量装置的喷粉机,防止在使用中出现量的偏差影响施工。同时,要经常对粉喷桩的成桩直径及搅拌的均匀程度进行定期的测量和检查,也应定期对钻头进行检查,保证其直径磨耗量不超过两厘米。在施工进行的时候,如果钻头提升到了地面以下半米的时候,应该停止喷粉机喷粉;当喷粉过程中出现故障而停止喷粉的时候,应该在第二次喷粉接桩时保证与第一次喷粉重叠的长度不超过一米。进行粉喷桩施工时,要保证持续泵送水泥,防止出现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
3、结束语
在路桥建设施工中软土地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地质问题,目前来说,我国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逐步成熟。在不同的地域都有着不同的地理和地质情况,那么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必然存在着差异性,那么我们在架设桥梁铺设道路时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土质对应不同的处理措施,在保证以上的同时尽量降低对软土地基处理时的成本,还要保证建设的路桥的结构稳定,以此来促进和发展道路和桥梁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祥真.论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新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
[2]张剑浩.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8(05).
[3]梁国林.浅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1(21).
[4]马伟才.关于路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5]陈晓霞.探究路桥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策略[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06).
[6]区柏熹.浅谈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