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作者:毛凯林
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17期
摘要:随着我国财政管理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被提上财政改革日程并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财政部“两令”的制定并出台,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跨入了新的阶段。因此,探索并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未来深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和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必路径。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改革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根据最终清查结果统计,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达到8.01万亿元,行政事业性国有净资产总额为5.31万亿元。据2010年财政部门决算报告统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高达11.968万亿元,扣除负债后净资产总额为7.7635万亿元。据2012年财政部门决算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高达14.77万亿元,扣除负债后净资产总额为9.60万亿元,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约占全部国有净资产总额的三分之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财政管理遵循的是“重预算、轻资产”的管理思路,甚至将财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管理等同于预算管理,严重忽视了资产管理对整个财政管理的重要性。2006年9月4日,温家空总理在部署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指出“绩效评估是引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要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实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促进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二、借鉴国外政府公共资产绩效管理的时间经验
(一)美国实行严格地政府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一是成立了若干政府资产管理委员会,提出改进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的建议;二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对政府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由管理委员会讨论评定各机构资产管理业绩,并在互联网上公布绩效评价结果,以促进各联邦机构提高政府资产管理水平。
(二)澳大利亚政府资产管理的绩效规划与责任机制
首先,构建严格、规范的内部控制结构对政府资产进行分级管理。在资产管理局内部建立包括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程序等科学的量化控制结构;其次,在全面评估资产使用周期内不同阶段成本费用和制定经济合理地项目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资产日常管理和经常性成本的监管提出总体要求。最后,通过严格地财务绩效责任制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绩效监督。
(三)新西兰政府资产的绩效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确保有限的政府资产使用在政策规定的用途上,新西兰对政府资产实行绩效管理,以绩效为导向,追求“3E”(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效益)目标。新西兰绩效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政府管理的重点由投入转向产出和效果。新西兰政府资产的绩效管理主要依靠以下四种机制来实现:第一,执行主管与主管部长之间的绩效协议。第二,阐明部门绩效标的自主化计划。第三,面向产出的预算、拨款制度。第四,绩效报告制度。
三、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探索
(一)基本思路
第一,要以着力构建起一套安全、规范、高效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理体制为总体目标,同时,相应的确定合理地近期目标(使资产管理评价有据可循,通过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寻找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继而实现增量管理和存量管理的有机协调)和中长期目标(通过将“绩效理念”渗入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效地绩效评价手段的运用,改善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方式,优化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提高资产使用和管理效率)。第二,以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绩效评价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绩效评价与信息公开相结合、绩效评价与奖惩机制相结合、绩效评价与政府改革相结合为绩效评价原则。第三、以行政评价为主、社会评价为辅;外部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为辅;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为绩效评价方法。
(二)体系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了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公正性和专业性,我国应当着力构建一个由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与第三方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并实行年度绩效评价与跨年度的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始终围绕“需求目标——保障条件——运行水平——实际效果这条主线确定绩效评价的点,根掘实际工作设汁规范、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
(三)指标设计
我国应当分类别和分层次的设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增强各个单位加强资产管现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通过对各个单位上报的资产管理绩效信息的汇总整理分析和判断资产管理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题和风险,继而为未来财政部门的宏观资产配置和管理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提供方向和思路。
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配套措施
为了更加顺利地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应当同步推进各项配套工作,包括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统一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组织架构、推进政府会计标准的制定与出台、尽快研究并实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本预算制度、建立严格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问责机制和搭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信息平台等。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谭静.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邓子基.试论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新思路[J].财政研究,2013(4).
[3]胡川.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1).
作者简介:
毛凯林,山西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