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育文化论坛 2016年5期

􀅰高等教育􀅰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高 林1ꎬ2ꎬ吴桂义1ꎬ邹义怀1ꎬ刘 勇1ꎬ康向涛1

(1.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ꎻ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当前ꎬ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ꎬ煤炭前期投资产能释放等原因ꎬ导致煤炭供求失衡ꎬ煤炭价格下跌ꎬ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ꎬ从而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和招生压力增大ꎮ行业内有关人士指出ꎬ此种形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煤炭行业的一种新常态ꎮ为应对煤炭“冰冻期”ꎬ提高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未来就业竞争力和扩大就业面ꎬ有必要对当前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进行探讨ꎬ以适应未来煤炭行业发展ꎮ通过分析探讨ꎬ认为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可采取拓宽专业领域、加强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培养与提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采矿工程与其它交叉学科科学研究以及加强就业引导力度等对策ꎮ关键词:新形势ꎻ采矿工程ꎻ复合型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6)05-0043-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6.05.010

一、引言

表2 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近三年招生情况统计当前ꎬ由于宏观经济不景气、前期煤炭投资产能招生年级2012级2013级2014级释放以及企业追求短期效益等原因ꎬ导致煤炭市场供人数/人

156

117

100

给量不断增加ꎬ同时进口煤炭也在一定程度恶化了国内煤炭供求关系ꎬ煤炭供求关系平衡被打破后必然导致煤价下跌ꎮ加之煤炭生产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施定或接近2012100%ꎬ年以前从表ꎬ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就业率一直稳

1可以看出ꎬ从2012届开始ꎬ加给企业不合理费用等不利因素的存在ꎬ导致我国煤近三年来就业率持续降低ꎬ另据就业负责老师介炭企业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经济效益持续下滑[1-2]绍ꎬ2016届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ꎮ受就业形势影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冲击ꎮ同时也使采矿工程专业ꎬ响ꎬ近几年来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也在逐步削减招生就业和招生形势日渐严峻ꎬ以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人数ꎬ从表2可以看出ꎬ较2012级相比ꎬ2014级招为例ꎬ近三年就业和招生情况统计见表1ꎬ表2ꎮ

生人数下降约1/3ꎮ

表1 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近三年就业情况统计毫无疑问ꎬ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及清洁利毕业年级2012届2013届2014届用将是未来煤炭行业发展的趋势ꎬ这也给新形势下就业率/%

98.90

97.46

92.81

煤炭行业的主题专业—采矿工程提出了更高的发

收稿日期:2016-01-05

资金项目:贵州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贵大自青基合字(2013)09号)ꎻ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2064)ꎮ作者简介:高林(1986—)ꎬ男ꎬ湖北宜昌人ꎬ讲师ꎬ博士生ꎮ主要研究方向: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ꎮ

􀅰4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文化论坛 2016年 第5期􀅰高等教育􀅰展要求ꎮ作为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桥头堡ꎬ一些煤炭院校相关人士针对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或优化途径进行了研究ꎮ如李桂臣等[3]认为开采深度的延深、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及对经济投资效益的重视是新形势下我国煤炭开采发展主要趋势ꎬ从而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相应能力提升提出新的要求ꎮ新形势下ꎬ应通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体系和优化专业考核标准的策略ꎬ积极面对煤炭开采发展新趋势ꎮ赵光普等[4]从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三个方面针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煤炭产业进步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讨ꎬ提出以先进的理念培养出高端适用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ꎮ范军[5]针对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进军国际矿业市场ꎬ煤炭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形势ꎬ认为应尝试进行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ꎬ包括试点成立采矿工程专业国际班、强化学生外语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着重培养合作、管理、实践、研究和创

新等多方面的能力ꎬ从而提升毕业学生就业和深造国际竞争力ꎮ笔者试图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ꎬ结合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一些做法ꎬ对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进行探讨ꎮ

二、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面对新形势带给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压力ꎬ煤炭院校不应当只是传统方式上的被动应对ꎬ如单纯削减招生人数等ꎬ而应当以积极的心态面对ꎬ将当前煤炭行业的新形势看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ꎬ对学科培养体系等进行优化或改革ꎬ以适应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健康有序发展ꎮ

2.1 拓宽专业领域是指在现有采矿工程专业培养

拓宽专业领域

体系下ꎬ采用“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ꎬ树立“大采矿”学科思想[6]多种相关领域进行择业ꎬ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在ꎮ

业的院校有四十所左右(1)专业内拓宽ꎮ目前国内开设有采矿工程专

ꎬ专业侧重点各有不同ꎬ有􀅰44􀅰

JiaoYuWenHuaLunTan

些院校仅以煤炭地下开采为主ꎬ专业领域相对较窄ꎮ当前新形势下可考虑将原有的«煤矿开采学»主体课程拓宽为固体矿床开采学ꎬ覆盖煤矿、金属矿以及非金属矿床开采ꎬ同时包含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ꎬ从而扩大学生毕业择业范围ꎮ

识都有一定的共性(2)专业间拓宽ꎮꎮ例如采矿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对于工科专业ꎬ专业基础知

中的地质学、井巷工程、爆破工程、测量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等课程也是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专业所需掌握的知识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煤炭低迷时期ꎬ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作为改革的先行者ꎬ根据采矿工程是庞大复杂的岩土工程的事实ꎬ从1995年开始尝试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7]了采矿与岩土工程学科的知识体系、人才培养计划ꎬ研究以及就业的相通性ꎬ将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拓宽为“采矿与岩土工程”专业ꎬ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ꎬ获得成功ꎬ证明了采矿工程人才和岩土工程人才可以双向流动ꎬ具有一定的等效性和可合并性ꎮ

随后ꎬ2004年以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煤矿专业主体院校ꎬ也对采矿工程专业领域拓宽进行了改革尝试ꎬ将采矿工程专业拓宽到采矿、煤层气、交通、材料充填等几个方向交叉大学科ꎬ新增了煤层气、地下气化、矿山岩体力学、交通工程、充填开采等专业[8]当前ꎮ

ꎬ与采矿工程同属地下工程其它一些专业却呈现出紧缺和大受欢迎之势ꎮ以贵州省为例ꎬ目前正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建设ꎬ急需岩土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相关专业毕业生ꎮ因此ꎬ2015年贵州大学新增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ꎬ而省外其他高校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也开始申请增加该专业ꎮ作为最先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中南大学ꎬ该专业就是由该校采矿工程专业派生出来的ꎮ说明以采矿工程专业为基础ꎬ纵向往其他专业领域的拓宽是可行的ꎮ

通过专业内、专业间的横向和纵向拓宽ꎬ形成宽口径“大采矿”培养模式ꎬ不仅拓宽了采矿工程毕业生就业渠道ꎬ也有助于适应当前学科交叉发展的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高等教育􀅰趋势ꎮ

2.2 打造一支优秀师资队伍是实现新形势下人才

加强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培养与提升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ꎬ而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ꎬ加强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培养与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ꎮ矿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1)加强新进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ꎬ作为专业教师除ꎮ采

了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之外ꎬ还应当了解和熟悉现场施工工艺、机械设备运转等知识ꎮ当前众多高校都在朝着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ꎬ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ꎬ其中以应届博士毕业生为主ꎮ存在的问题是ꎬ尽管有些高层次人才理论研究水平很高ꎬ但工程实践能力较弱ꎬ个别博士甚至坦言在读博期间没有一次深入现场ꎬ全部是实验室理论研究ꎬ这显然与当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是不相匹配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ꎮ因此”ꎬ形势下教师的执教能力要求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ꎮ例如一些院校尝试“双师型”

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等方法ꎬ收效甚好ꎮ

来每年开展学院(2)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学校两级“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ꎮ贵州大学近年功比赛”ꎬ通过聘请资深教师作为专家点评ꎬ同时邀请学生代表现场参与评分ꎬ极大地促进了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ꎮ

本无所谓新课和老课(3)鼓励青年教师开新课ꎬ而且他们知识新颖ꎮ对于青年教师ꎬ接受新ꎬ基知识能力强ꎬ在教学任务明确之后ꎬ能够很快进入角色[7]往均是邀请外院老师进行授课ꎮ如我院采矿工程专业ꎬ«而从今年开始则由弹性力学»课程以一位新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开设该门课程ꎮ要想培养一批采矿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4)鼓励中青年教师跨专业读博ꎮꎬ新形势下就必须首ꎬ先要有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ꎮ根据采矿工程专业与其他相关领域工科专业的相通性ꎬ可鼓励中青年教师跨考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ꎮ一方面可以造就一批采矿工程专业复合型专业教师ꎬ强化“大采矿”的

高 林ꎬ等: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对策探讨

思想ꎬ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ꎮ同时ꎬ顺应学科交叉发展趋势ꎬ有助于促进采矿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融ꎬ在科学研究领域拓宽教师知识面和研究思路与方法ꎮ

2.3 实践能力的强弱始终是衡量采矿工程专业学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ꎬ但一直以来因各种原因特别是受实习条件限制ꎬ导致毕业学生理论水平高但实践能力弱ꎬ因此为煤炭企业所诟病ꎮ新形势下煤炭行业发展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学生综合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ꎬ因此更需要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ꎮ当前ꎬ相继有部分煤炭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ꎬ应以此为契机ꎬ大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力度ꎮ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从2011级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ꎬ首批入选学生30人ꎮ按照制定的培养方案ꎬ卓越工程师班学生在第七学期进行矿山企业实习ꎬ实行“双导师”制ꎬ即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成立指导小组ꎬ进行现场教学及工程实践ꎬ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ꎮ

2.4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学家钱伟长先生曾

加大采矿工程与其它交叉学科科学研究经说过ꎬ“很多关键性的新东西不属于哪一个专业ꎬ常常是两个专业或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产生的ꎮ”新形势下煤炭安全、高效及绿色开采技术的发展必然要求采矿工程专业与更多交叉学科结合研究ꎬ将其他一些专业领域的先进研究思路及技术引入采矿工程专业ꎬ将会极大促进采矿工程专业技术的发展ꎮ如一些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与岩土工程专业展开合作ꎬ进行了诸如“煤矿长距离斜井TBM(盾构)施工基础理论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ꎬ将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引入煤矿巷道施工ꎮ除此之外ꎬ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团队ꎬ不仅能够促进采矿工程学科内的发展ꎬ也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科学研究ꎮ

2.5 加强就业引导力度

程专业就业因素(1)加强就业指导ꎬ除了行业发展不景气等客观因素ꎮ当前形势下ꎬ影响采矿工

之外ꎬ还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ꎬ比如怕吃苦ꎬ不想吃

􀅰4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文化论坛 2016年 第5期􀅰高等教育􀅰苦等思想在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学生心中滋生ꎮ面临当前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ꎬ应加强对学生就业引导ꎬ树立“先就业ꎬ后择业”的思想ꎬ同时鼓励学生到西北、西南等矿业人才紧缺的地方就业ꎮ

竞争力(2)ꎮ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目前ꎬ我国已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ꎬ提升学生国际化

国ꎬ给我国工科专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ꎮ2014认证并通过认证年贵州大学采矿工程专业首次接受工程教育ꎬ意味着有效期内我校培养的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国际上是被承认的ꎬ这为毕业生到国外从事采矿工作或深造提供了便利条件ꎮ以此为契机ꎬ煤炭院校一方面应当加大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力度ꎬ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ꎬ提升学生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竞争力ꎬ另一方面ꎬ就业过程中鼓励学生将简历投向跨国企业ꎮ

行“博学计划(3)多种措施促进就业”ꎬ引导和鼓励学生考研深造ꎮ如贵州大学近年来推

ꎬ不仅可为煤炭行业培养造就一批更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ꎬ防止煤炭行业复苏时人才断层的局面再次出

现ꎬ而且也在一定程度缓解当前本科生就业压力ꎮ同时ꎬ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ꎬ响应国家号召以其他形式如参军入伍、自主创业、考公务员等就业ꎮ

三、总结

为应对当前煤炭行业发展低迷的新形势ꎬ煤炭院校应以积极的心态面临这一挑战ꎬ变被动为主

􀅰46􀅰

JiaoYuWenHuaLunTan

动ꎮ首先ꎬ拓宽采矿工程专业领域是关键ꎬ与此相适应的ꎬ注重加强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培养与提升ꎬ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ꎬ加大采矿工程与其它交叉学科科学研究ꎬ同时加强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引导力度ꎮ总体来讲ꎬ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对人才培养体系等进行优化或改革ꎬ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新形势下煤炭行业发展的采矿工程复合型人才ꎮ

参考文献:

[1] 管馨析[J].ꎬ李文臣煤炭工程.我国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分

ꎬ2015(1).[2] 究宋明达ꎬ2014(9).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研究[J].煤炭经济研[3] 本科生培养探讨李桂臣ꎬ卫英豪ꎬ[J].万志军煤炭高等教育ꎬ等.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

ꎬ2014(3).[4] 赵光普体系的构建与探索ꎬ张勇.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精英人才培养

[J].中国校外教育ꎬ2013(3).[5] [6] [J].范军.张向林中国电力教育谈新形势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ꎬ2013(4).

就业对策研究.煤炭行业[J].“黄金十年科技视界”ꎬ13后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

-14.

[7] 古德生养模式实践ꎬ吴超[J]..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

现代大学教育ꎬ2004(3).

[8] 弓小平革现状与问题ꎬ木合塔尔[J].􀅰高等理科教育扎日ꎬ黄滚.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

ꎬ2010(3).

(责任编辑 蒲应秋)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