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畜牧兽医专业 · 一年制)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基础强化培训背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要求,适应职业教育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需要,着力提高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自治区教育厅研究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基础强化培训工作(新教职成办〔2011〕17号)。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县(市)成职教中心、农广校及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课教师,通过为期一年的培训,使受训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企业生产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为加快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通过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使学员了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前沿和改革实践进展,贯彻“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的办学方针,学习畜牧兽医专业“建立并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开发并实施以行动为导向专业核心课,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长效机制\"的方法和途径.使学员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返回教学岗位后,能快速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开展一到两门基础课程和一到两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骨干教师。 三、培养对象和学制
(一)培养对象
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县(市)成职教中心、农广校及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课教师。培训教师要求具有初级以上教师职称,专业对口或相近;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工作责任心强;原则上从事职业教育教学时间不少于1年,年龄不超过40周岁;少数民族
1
教师汉语水平测试等级(HSK)需达到6级以上(含6级)。
(二)学制
培训采取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培训时间为十个月(1200学时). 四、培训要求及内容介绍
针对职业教育教学特点,采取专题讲座、模拟教学、交流研讨、现场观摩、技能训练等多种形式,突出示范性,注意发挥学员在培训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实行小班教学、分组训练,每个教学班一般控制在30人左右。培训内容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具体分三个部分:
“教学理论与方法”(占总学时的10%左右,共计140学时):学习职业教育现行、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教学实际,重点进行专业教学法和课程开发的训练。
“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占总学时的80%左右,共计960学时):学习专业领域的最新理论知识、前沿技术和关键技能,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企业实践活动\"(占总学时的10%左右,共计120学时):学习并熟悉相关企业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进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技能训练等.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系统化构建以下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
(一)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相关课程简介
1.国外职业教育概论 12学时
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有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发等的最新理论及模式,使学员了解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
2。中国职业教育概论 12学时
通过介绍我国近几年来示范院校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最新实践成果,使学员对我国职业教育取得的最新成果有一个了解。
3.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改革实践 40学时
通过介绍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在国家师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精品课建设以及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的一些尝试以及取得的经验,使学员了解农业职业教育的动态。
4.职教论坛 20学时
2
参加学校开展的职教论坛,了解职业教育的相关动态。 5.教研活动 20学时
参加所在专业方向教研室每周的教研活动,与我院专业教师一起讨论日常教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经验,相互学习.
6.学校学期初、末集中培训 36学时
参加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初和学期末的集中培训,通过聆听国内知名职业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提高职业教育理论水平。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简介 专业基础课程
7.家畜解剖与生理 82学时
学习动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及组织学、胚胎学基本知识;学习动物机体代谢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畜体解剖操作能力.
8. 兽医基础 56学时
学习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发生发展和转轨的基本规律。了解基本病理过程的病理反应、形态变化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掌握主要器官系统的常见病理和动物主要疾病的病理特征;掌握动物尸体剖检及病理检验技术;学习兽药性状,体内作用过程与机理,兽药分类及临床应用;掌握处方开写,兽药调剂技术等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药品作用于畜体毒理学理论,掌握药品中毒及预防方法,兽药毒理检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各系统和各器官病理生理分析和病理解剖变化微观、大体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兽医临床药物应用能力和动物中毒解救能力。
9. 动物微生物 56学时
学习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方法、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变异等生物学特性;掌握免疫学基本知识和免疫反应及其在预防医学上的运用;掌握主要病原体的染色,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培养学生的微生物分析能力和疫病防控基础知识.
专业课程 畜禽饲养模块
10.养鸡技术 30学时
学习掌握鸡的品种、种鸡的繁殖技术、种蛋孵化、育雏、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11.养牛技术 30学时
学习掌握牛的品种,牛的选种选配方法,人工授精技术,犊牛培育、奶牛饲养管理,肉
3
牛饲养管理.
12.养羊技术 30学时
学习掌握羊的品种,羊毛及羊肉基础知识,羊的选种选配方法,羊人工授精技术,羔羊培育,绵羊饲养管理,山羊饲养管理.
13。养猪技术 30学时
学习掌握猪的品种、猪的选种选配方法,种猪繁殖技术、幼猪培育、种猪饲养管理,肉猪育肥生产。 兽医临床课程模块
14。兽医临床诊断技术 50学时
学习病畜一般检查法,实验室主要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及其原理;病理状态下各种临床表现的主要特征,产生原因,形成条件及临床意义;掌握诊断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兽医一般治疗技术能力。
15。 家畜产科病 30学时
学习动物常见产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症以及诊断和防治方法,培养学生家畜产科病防治能力。
16。畜禽传染病 40学时
学习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终止的一般规律,预防机制、预防和扑灭的一般措施,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分布、病原体、流行病学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畜禽传染病防治控制能力。
17。畜禽寄生虫病 30学时
学习畜禽寄生虫的基本知识,寄生虫病的基本理论,寄生虫病的一般防治措施,人畜共患病和与畜产品有关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发育史、流行病学特点、症状、诊断、治疗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寄生虫病防治能力。
18。中兽医 70学时
学习中兽医阴阳经络学基本理论、中草药药学基础知识、针灸学理论,掌握中兽医畜禽疾病基本诊疗技术,培养应用中兽医方法防控动物疾病的能力。
19.实验室工作 66学时
协助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实验室管理、实验准备等工作,了解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验室工作开展方法及其原理。
(三)企业实践锻炼 120学时
4
学员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兽医站春季防疫工作或者到畜禽养殖企业开展实践锻炼,学习并熟悉相关企业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进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技能训练等。
与培养模式适应的课程教学安排(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进程计划安排
课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实习 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考核 学时 实训 一 二 考试 考查 (周) 理论 12 12 40 20 20 36 82 56 56 30 30 30 30 50 30 40 30 70 66 120 860 考试门数 12 12 40 20 20 36 56 46 44 26 26 26 26 34 24 34 24 50 556 2 2 4 1 国外职业教育概论 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2 中国职业教育概论 3 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改革实践 4 职教论坛 5 教研活动 6 学校学期初、末集中培训 7 家畜解剖与生理 8 兽医基础 9 动物微生物 10 11 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 12 14 畜禽饲养养鸡技术 养牛技术 1 1 1 1 1 0。5 1 1 1 1 1 1。5 12 26 10 12 4 4 4 4 16 6 6 6 20 66 120 304 7 5 3 3 3 3 5 29 7 4 3 4 3 8 30 8 养羊技术 模块 13 养猪技术 兽医临床诊断 15 兽医家畜产科病 16 临床畜禽传染病 17 模块 畜禽寄生虫病 18 中兽医 春季防疫或者畜禽养殖企业实践锻炼 合计 周学时数 主课门数 19 实验室工作 企业实践 锻炼 20
五、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组织实施
(一)校内实训
目标是培养学员基本专业单项操作技能和实践认知的能力。 (1)畜体结构观察与剖检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知畜体系统形态学结构及组织学构造,准确识别标本,掌握畜体剖检技术。
5
(2)动物微生物检测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细菌及病毒的形态结构,掌握菌群培养、分离、移植、鉴别技术,疫苗保存使用技术。
(3)家畜病理变化检查技术 0。5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家畜疾病病理变化标本,学会病畜尸体剖检、病理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技术。
(4)兽药使用技术 0。5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知分类兽药的药性、保存、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液剂、膏剂等的配药技术,处方开写技术和门诊病畜病历填写.
(5)养鸡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鸡的饲养管理程序,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6)养牛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牛的饲养管理程序,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7)养羊技术 0。5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羊的饲养管理程序,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8)养猪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悉猪的饲养管理程序,掌握相关技术技能. (9)兽医临床诊断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病畜保定、临床一般检查、系统检查的方法,同时掌握病畜给药技术。
(10)动物传染病预防、诊疗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依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特征进行畜禽传染病鉴别,熟知传染病的封锁隔离及消毒方法,掌握畜禽传染病免疫疫苗的保存、正确使用技术。
(11)动物寄生虫病诊疗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寄生虫标本及常见病畜寄生虫病病理变化,掌握虫体鉴定技术、预防治疗技术。
(12)家畜产科病诊疗技术 1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诊断家畜常见产科病以及掌握相应治疗技术。 (13)中草药与中兽医诊疗技术 1.5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中草药的种类、药性、采集加工方法,掌握中草药处方开写、
6
依方配药、煎药、灌服等技术。
(二)生产实习
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兽医站或者畜禽养殖企业完成1个月的实践锻炼,学习并熟悉相关企业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与文化、岗位规范、用人要求等,积累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培养良好职业素质。
1。生产实习流程建立
(1)学员按照畜牧兽医专业——养牛与牛病防治、养羊与羊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养鸡与鸡病防治等方向,以及利用兽医站春季防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一个方向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实践锻炼。教学在组织安排上,由校企“双导师\"指导学员生产实习。
(2)在由专业与具体企业成立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企业、学员建立教学、生产合作关系。
(3)根据学习目标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召开实习计划研讨会、实习动员会,分发实习手册和学习资料,做到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熟知学员顶岗实习教学计划,企业了解学员在企业生产岗位上的学习任务,学员牢记在企业学习目标.
(4)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岗位群特点,在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员、技术工人指导下学员编组进入养殖企业技术岗位畜禽饲养技术、畜禽育种技术、畜禽疾病防治技术大岗位各生产技术环节以学徒身份进行实践操作训练。
2。教学组织安排
在这里我们力主将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融合,理论融于实践技能训练中,在学生不间断的实践锻炼中通过岗前培训、岗位技术指导教学来完成技术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岗位技能操作的规范化培训.
(1)岗前培训,学员在企业进入岗位前校企指导教师利用岗前培训教材(技术规程等)进行岗前专业技术规范和一般操作技能的培训。
(2)岗位技术指导,通过校企指导教师现场教学传授岗位技术理论和岗位技能指导、企业内训等形式提升学员综合能力。 六、教学学时比例表
7
表2 教学学时比例
项目 专业基础课 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 专业课 教学实习 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企业实践锻炼 合计 时数 194 406 360 140 120 1220 理论 146 270 416 实践 48 136 360 140 120 804 理论:实践=1∶1。9 百分比 七、成绩考核与评价
(一)取得证书
1.经过培训合格的教师,自治区教育厅将在“中等学校骨干教师资源信息库\"中给予备案,并颁发自治区教育厅“中等职业教育青年骨干教师资格证书”。
2.学员自愿报名,根据学员学历和资历,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学院为学员办理农业部颁发的家畜人工授精高级技师、技师、高级、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之一种。
(二)考核办法
1。按照培训计划各位学员在培训结束之前,必须进行两节工学结合课程实施方案设计,同时开展教学,同时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写4篇学习心得:学习职业教育新理论心得、学习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开发心得、学习“以行动为导向”进行专业核心课开发与实施心得、进行畜牧兽医专业相关技能训练心得等,发表一篇较高水平专业论文.
2.学员考核考勤10%, 理论成绩20%,工学结合课程实施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20%;技能操作考核20%;学习心得10%,论文答辩20%。具体要求见表3。
8
表3 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考核办法
序号 考核项目(分数) 1 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及要求 授课知识 1.授课内容 2。课堂组织 3。教学方法 4.考核方法 按相应级别工种要求考核 体现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专业建设过程 体现“以行动为导向”课程建设开发的过程 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 1.论点明确 2.论据充分 3.条理清晰 4。结构严谨 5。结论正确 请假一次扣5分 理论成绩(20分) 闭卷或开卷 2 工学结合教案设完整的书面教案,并组织实施 计与实施(20分) 畜牧兽医技能考核(20分) 3 现场操作考核 畜牧兽医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 4 学习心得(10分)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春季防疫后者企业实习心得 书面文稿选题: 1.本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2。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研究 3。顶岗实习教学及管理研究 4.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研究 班主任考核 5 论文(20分) 6 考勤(10分) 八、教学条件建设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计的“工学一体,三岗四向定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反映了畜牧兽医重点专业教行的规律.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随人才培养模式变化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有机的计划安排。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改革办学,创建专业建设大平台——昌吉畜牧学院办学理事会,在这个平台上研究“校企合作\"下开展教学条件建设。 (一)专业办学和机制创新,构筑专业建设平台
2003年创建昌吉畜牧学院,成立办学理事会。由昌吉州牵头,学院和昌吉州畜牧局联合11家畜牧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昌吉畜牧学院办学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昌吉州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州长担任组长,大型龙头企业的董事长担任理事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昌吉州畜牧局任首任院长。学院组
9
建后,建立理事会章程,签订“政校企”合作办学有关协议,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与具体合作企业建立“一对一\"教学管理委员会,制定理事会、委员会工作制度,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管理办法、校企双方人员互兼互聘管理规定,设计学院建设发展规划等,在和运行机制方面不断探讨和健全.
“政校企”合作办学,具有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企业具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与之相适应的人的发展理念,学院具有优秀的师资、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这种结合是一种最佳组合。至2007年9月,参与层次由昌吉州提升到自治区,牵头行业主管厅局由昌吉州畜牧局提升到自治区畜牧厅;办学理事会由最初参加的11家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56家,并且成立了养牛与牛病防治、养羊与羊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养鸡与鸡病防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5个办学理事会分会,覆盖地区由昌吉州延伸到其它14个地州。
昌吉畜牧学院组建以来,依靠当地,实现与畜牧企业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共同研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和实训实习条件,并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共同完成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立
在昌吉畜牧学院办学理事会构建的专业建设平台上,专业长期坚持以“双专业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建立和专职教师“双师”素质提高为重点,坚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三个层次的以提高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和加强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经过多年建设努力,现已形成具有专兼职教师120人的教学团队,专兼比例达到1:1.15。其中专任教师55人,副教授/高工占11人,为专任教师的20%;讲师/畜牧师(兽医师)/技师33人,占专任教师的60%。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4岁,获硕士学位的有37人(其中在读11人),获农业部、劳动部开办的动物检疫员、兽医防治员、家畜繁殖工等职业工种高级考评员资格的有11人,中级考评员33人。兼职教师队伍中来自企业的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有63人,其中高级畜牧师19人,占兼职教师的30%;中级畜牧师、兽医师38人,占兼职教师的60%.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师资能力及水平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三)实训实习条件建设
近年来专业争取学院领导支持,筹措足够的建设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引入校企合作机制,目前专业拥有设施设备先进齐全,集教学、生产服务、科研于一体的开放型的动物病理分析、兽医临床诊断、畜禽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动物疫病检测中心5个校内实训室,动物胚胎移植应用技术中心、动物医院2个校内实训场;在校内与泰昆集团合作建成“动物疫病检测中心”,与昌鼎饲料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
10
\".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数达到129家。为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4 校内实训室实训场一览
实训室及实训场 名称 动物病理分析实训室 兽医临床诊断实训室 实 训 室 畜禽养殖实训室 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中心 动物疫病检测中心 校内 实训 场 动物胚胎移植应用技术中心 动物医院 养鸡与鸡病防治实训场 可鉴定主要仪器设备 实训功能 工种名称 荧光显微镜、全自完成血液循环障碍、尸家畜饲动去离子水发生体剖检的实训项目 养工 器等 畜禽繁自动尿液分析仪、完成动物临床常见病殖工 兽用超声诊断仪的诊断和治疗技能的 等 实训项目 家禽饲微电脑智能控制完成各种畜禽类型识养工 全自动孵化机、自别、畜产品品质鉴定与 动纤维素测定仪分析的实训项目 兽医防等 治员 全自动凯氏定氮完成动物饲料营养成 仪、脂肪测定仪等 分分析及饲料配方的兽医化设计的实训项目 验员 对流免疫电泳仪、完成动物微生物分离、饲料检ELISA分析仪、API培养、鉴定的实训项目 验化验细菌鉴定仪等 员 家畜人工授精、胚完成家畜人工授精、动 胎鉴定设备、妊娠物胚胎培养、移植的实挤奶工 诊断仪等 训项目 可升降手术台、便完成对各类动物疾病孵化工 携式B超仪等 诊断、治疗的实训项目 种鸡笼架、鸡舍环完成养鸡及鸡病诊断雏禽性别鉴别境自动控制设备、防治的实训项目 工 孵化机、鸡病诊断 仪器等 地点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 学院、呼图壁县 泰昆集团 校外实训场 表5 校外校企紧密合作自治区设牧十佳龙头企业一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企业名称 金牛生物股份公司 泰昆集团 昌吉佳宏奶牛场 大成牧业公司 呼图壁物华奶牛场 昌吉三原养殖公司 乌兰乌苏养殖基地 华新畜牧公司羊场 天山种牛场 可提供的实训项目 养牛、牛病防治、育种 养鸡、鸡病防治、饲料与营养分析 养牛、牛病防治、育种 养鸡、疾病化验 养牛、牛病防治、育种 养鸡、鸡病防治、饲料与营养分析 家畜普通病的防治、流行病的预防 养羊、羊病防治、育种 养牛、牛病防治、育种 养猪、猪病防治 11
一次可接收实习生数 30 30 15 10 15 10 5 15 10 10 10 天康畜牧股份公司
序号 企业名称 合计 可提供的实训项目 一次可接收实习生数 150
九、校内与校外教学管理措施建立
(一)建立课程标准体系,完善课程教学资源
综合多年教学经验,结合专业实践特点,制订了专业教学课程标准,突出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养鸡技术》、《养牛技术》课程标准、《养羊技术》课程标准、《养猪技术》课程标准、《动物微生物》课程标准、《兽医临床诊断》课程标准、《家畜产科病》课程标准、《中兽医》课程标准、《畜禽传染病》课程标准、《畜禽寄生虫病》课程标准等专业课程标准。同时,开发出配套的课程资源,完善了图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材料,使专业教师教学有具体的依据可循。
(二)加强生产实习教学质量考核
生产实习的考核内容包括实习态度、实习理论、操作能力和实习总结,分数分别占总成绩的10%、15%、60%和15%。专业教师编写了生产实习技能训练考核标准,教研室设立实习考核小组,在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考核采用抽签,由考核小组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当场给分。有效加强了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和教学结果监控。
(三)建立生产实习管理“三导师\"制
学员顶岗实习阶段既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畜牧兽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更强调能力培养,强调实验技能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在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实行 “三导师”制:即学校实习指导老师(也是学员顶岗实习主要技术理论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企业综合技能指导教师(负责学员在岗上的综合技能指导),素质教育指导教师(学员班主任,深入学员实习企业,利用学员每周班会时间,围绕学员职业生涯教育定期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三位导师全程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学员。加强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作业文本管理。制定学员实习手册,全程记录学员学习、工作的收获及指导教师反馈评价。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