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慕课的教学功能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邵雪原
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11期
摘 要:本文着重讨论了慕课的四大理论教学功能,分别是慕课汇聚了全球名师名校课程、慕课具有优秀的教学设计、慕课持续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以及慕课多元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并综合现实因素探讨了慕课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慕课;教学功能;问题
慕课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开放的网络课程,具有易于使用、费用低廉甚至免费、覆盖人群广、支持自主学习和学习资源丰富等优点。2012年,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高等教育里掀起了一阵热潮。慕课在中国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2013年Coursera上注册的中国用户共有13万人,位居全球第九。 一、慕课的内涵
慕课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汉语表述,翻译过来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具有大规模、免费性的特征,Coursera、Edx、Udacity是三大著名的慕课平台,其用户注册量已经突破千万。慕课不同于传统的网络课程,以往的网络课程只是资源的汇聚,慕课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仅有课程视频等资料,学员还可以在平台上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最后学员通过考试还能取得结业证书,有的学校甚至认同慕课的学分认定制度。
慕课属于新媒体,自身具有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当一个新的事物进入到人类社会当中,随着网络、电视、报纸等对它的大肆报道介绍,人们对待新事物的关注度就会急剧上升,直至达到巅峰状态,然后随着人们对该事物认识的深入,该事物将会曝露出自身存在的弱点和缺陷,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就会下降直到恢复正常状态。慕课始于美国,自2012年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目前还处于上升状态,因此,为了避免慕课今后出现剧烈下滑态势,使慕课扬长避短,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分析慕课的理论教学功能以及它在实际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二、慕课的教学功能 (一)汇聚全球优质课程
慕课平台有非常严格的评审机制,要想在慕课平台开设课程,就必须满足一系列硬性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慕课是学校之间优质课程的比拼,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在当今世界,教育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然而自从有了慕课,只要是在有网络的地方,任何人几乎都可以学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课程,与此同时,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同时面向成千上万的学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授课,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这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是做不到的。学员根据慕课的要求完成慕课的学习之后,会有考核,考核通过的学员可以获得结业证书。 (二)优秀的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研究,慕课通常是由一系列2~20分钟的微视频组成的,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掌握一个知识点。在这些微视频的连接处通常会设置随堂提问,学生只有答对了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种类似游戏通关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慕课相比于以往的网络课程更加人性化,它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比如国外的优秀课程虽然很好,但是由于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不够就很难持续性的去学习,而在慕课里,则通常将外语翻译成学习者的母语或者官方语言,极大地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此外,慕课课程的教师和助教还会定期发送邮件告知学习者课程的更新进度,同时督促学习者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向学习者发放问卷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以及学习的困难所在,以便在接下来的课程制作当中有所改进。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学习慕课的学习者不会有孤单感,在慕课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可以在慕课平台上或者其他社交平台上进行交流。学生把自己的心得分享到平台上面,其他学生都可以看得到,有利于学生接收更多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思想碰撞。 (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依靠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通过慕课,教师可以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在慕课上的学习数据会被后台记录下来,教师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学员对知识点的总体掌握情况与具体掌握情况。根据记录下来的数据,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再加上课程结束时的考核,就可以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此外,慕课还规定了学生互评的制度,一个学员只有对其他学员做出评价之后才能看到其他学员对自己的评价,再加上教师的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学生。 三、慕课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证书可靠性和学分认证方式遭质疑
在如今还没有建立起诚信体系的社会,很难保证坐在电脑前学习慕课的人和最后拥有结业证书的人是同一个人,毕竟我们不能保证学习过程中不出现这种替学或者替考的现象。当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慕课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方式,比如采用生物击键技术和脸部识别技术来确认学习者身份,有的地方还会组织学习者到专门的考试地点进行考试。 (二)课程缺乏整体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目前慕课课程的种类来说,虽然种类繁多,但缺少学科的顶层设计,缺乏学科的整体规划,大多数课程显得单一零碎,不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性地学习。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慕课,因为慕课还在发展,今后课程体系会发展的越来越完善,比如北京大学的慕课“计算机微专业”就是很好的尝试。
(三)慕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由于慕课本身具有免费性,这一特点为它吸引大量粉丝的同时又制约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慕课的投入大都由学校企业进行投资,而它的获利方式却不明显,虽说慕课本身也是高校社会责任的彰显,但教育经费的紧张很有可能制约慕课的发展。目前慕课主要通过学员付费获取纸质结业证书以及向其他企事业单位租借慕课平台获取收入,其他收入途径尚不明显。无论如何,为了慕课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找到一条可以使慕课受益的商业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慕课的可持续发展之忧。 参考文献:
[1]叶俊民,王敬华,李蓉等.《MOOC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转型》[j].计算机教育,2014/09.
[2]花一朵.《中国MOOC,2015你能否走好?》.腾讯教育,2015-02-15. 作者简介:
邵雪原(1991~),男,汉族,籍贯:河南商丘,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