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2-33综合性学习之古诗苑漫步

32-33综合性学习之古诗苑漫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沿 庄 镇 中 学 电 子 教 案

课 题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知识与技能目标: 总课时 32--33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教学目标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分门别类集古诗——诗集展示 根据课前准备,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制作的诗集,并介绍制作过程、诗集特点等。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围绕主题,说出相应古诗句 1、感悟四季 2、品味乡愁 3、话说友谊 四、声情并茂诵古诗——诵读《水调歌头》 五、别出心裁赏古诗——唐诗“素描” 1、欣赏两篇《唐诗素描》,分别说出是哪两首诗,并朗读。 2、学习上文的写法,为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一篇素描。(作为课后作业) 六、诗苑漫步乐其中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读诗心得或参与这次活动心得等。 沿 庄 镇 中 学 教 科 室 制

沿 庄 镇 中 学 电 子 教 案

七、醉月听花唱古诗 集体唱李叔同的《送别》。 八、欣赏: 古诗中的成语: 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古诗中也有成语。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②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描写春天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夏天: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沿 庄 镇 中 学 教 科 室 制

沿 庄 镇 中 学 电 子 教 案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秋天: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锅《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冬季: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 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沿 庄 镇 中 学 教 科 室 制

沿 庄 镇 中 学 电 子 教 案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见心。--------杜甫《春望》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 洋》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古诗词中的离情别绪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依次类推,要求学生按照上边要求搜集关于各个主题的古诗词,然后分组整理成诗集。 4、品评 要求学生分成六祖,然后每组从规定的主题里任选一个主题,准备2----3首诗词,并有组长推荐人选对该诗进行赏析。 老师举例:《水调歌头》 一轮皎月当空,他看了,勾起无限悲愁,于是,他倒上一杯酒,一夜无眠.天上宫阙,此时如何?手足亲兄,此时如何?我反正是醉了,永远地醉吧世间百态,难求完美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观沧海》 站在最高处,他英姿飒爽,豪气冲天,日月星辰都从这片海上升起,更确切地说,是从这位英雄广如大海的胸襟中升起! 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沿 庄 镇 中 学 教 科 室 制

沿 庄 镇 中 学 电 子 教 案

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因学生事先都有准备,所以这个环节可以灵活掌握,可以根据时间规定每组学生赏析几首诗词,或者还可以以擂台赛的形式进行赏析古诗词比赛,由老师做最后的点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懂得表现美,创造美。 5、创作 目的就是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要素,激发创作才情。 1、给学生一些参考题材,迅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A、 游记篇 (曾经游玩过的景点) B、 自然篇 (风、花、草、雪、月等) C、 情感篇 (亲情、友情、送别、怀念等) D、 感悟篇 (人生、生命、读书、学习等)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说说你本次活动的收获,或你在生活中读诗的体会 六、、结束语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生动形象,脍炙人口,灿烂辉煌。了解古诗,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古诗,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我们留连忘返。让我们步入古诗的王国,让我们品味古诗的芬芳,让我们沉浸在古诗的海洋,汲取古诗的营养,健康茁壮地成长! 板 书 设 计 1、感悟四季 古诗苑漫步 2、品味乡愁 3、话说友谊 4、知识欣赏 沿 庄 镇 中 学 教 科 室 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