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宋代诗人叶适近体诗用韵研究

宋代诗人叶适近体诗用韵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21卷第2期 voL 21 No.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11年4月 Apr.2011 宋代诗人叶适近体诗用韵研究 施马琪,刘通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诗人用韵的研究对于研究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历史语音特点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首先对南宋诗人叶适近体诗的韵 系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其韵部和用韵特征。叶诗的近体诗韵系分析、韵部和特征归纳分七组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叶适;用韵;韵部 中图分类号:I2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O11)02-0051-04 叶适,字正则,号水心,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市)人,十 数的百分之十,即认定有同用的趋向,囝。从表一可以看出,通 摄中的东钟通押3次,冬钟通押2次,故定东冬钟同用。宕摄 三岁随父迁居温州永嘉县,晚年定居城南水心村(今温州市 鹿城区水心街道)①。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 150),卒于宋 理宗嘉定十六年(1223),《宋史・列传》称其“为文藻思英 发”。叶适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是与朱 熹(道学代表)、陆九渊(心学代表)鼎足而立的大思想家。另 中的阳唐通押5次,亦可定为同用。 与《广韵》同用独用一致的是宕摄的唐阳二韵,而通摄中 的东冬钟三韵则突破了《广韵》。 (2)遇摄 表二:遇摄 外,叶适文名素著,四库馆臣称其“文章雄赡,才气奔逸,在南 渡后卓然为一大宗旧。相对于文章方面的成就,叶适的诗名 韵日 鱼 鱼模 模 平声 鱼虞 模虞 并不是很盛,研究叶适诗者更是寥寥。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叶适近体诗的用韵,通过对其近体诗 的韵系分析,归纳其诗的韵部及特征。探讨叶适近体诗韵主 要根据《全宋诗》,同时参考《四库全书》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 次数 l0 1 1 4 1 由表二可见,遇摄用韵情况如下:鱼模虞共出现17次, 其中鱼韵独用1O次,模韵独用1次,鱼模通押1次,鱼虞通 押4次,模虞通押1次,余韵未见。 独用情况:遇摄未见有独用韵。 《叶适集.另0集》。叶适的诗,多有散佚。经查点,现存叶适诗共 387首,其中古体诗150首,近体诗237首,另外,有目无诗 者4首。 1叶适近体诗韵系 1.1叶适近体诗韵系的分析 叶适近体诗韵系的分析,先分八组(通宕二摄、遇摄、止 蟹二摄、臻山江三摄、效摄、果假流三摄、梗曾二摄、深咸二 摄)整理成通押、独用表,然后系联并描写通押、独用、同用的 情况。表中韵目连排表示通押。 (1)通宕二摄 同用情况:从表二中可见,遇摄中的鱼模通押1次,鱼虞 通押4次,模虞通押1次,可定鱼模虞同用。与《广韵》有异。 (3)止蟹二摄 表三(1):止蟹二摄 表三(2):止蟹二摄 表一:通宕二摄 韵日 东 束钟 钟 平声 冬钟 阳 脚阳 韵目 哈 灰 哈灰 齐 平声 哈灰支 脂微皆 佳皆支 次数 15 3 1 2 3 5 次数 3 3 6 3 1 l l 由表一可见,通宕二摄用韵情况如下:通摄东冬钟共出 现21次,其中东韵独用15次,钟韵独用1次,东钟通押3 次,冬钟通押2次。 由表三可见,在先不考虑跨摄通押的情况下,止蟹二摄 用韵情况如下:平声韵中,止摄的支脂之微共见24次,其中 支脂之三韵共出现14次,支韵独用2次,支脂二韵通押1 宕摄唐阳共见8次,其中阳韵独用3次,唐阳通押5次, 余韵未见。 独用情况:通宕二摄中未见独用韵。 同用情况:根据张世禄先生所主张的“同用次数超过总 次,支之二韵通押4次,脂之二韵通押2次,支脂之三韵通押 5次。微韵独用4次,微支二韵通押3次,微之二韵通押1 次,微支之三韵通押1次。除此之外,上声纸与平声微之二韵 通押1次。 收稿日期:2010-10—29 作者简介:施马琪(1987-),男,浙江乐清人,广西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先秦汉魏六朝文献学方向。 刘通(1986-),男,吉林通化人,广西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 ・ 51 ・ 施马琪,刘通 宋代诗人叶适近体诗用韵研究 蟹摄齐韵独用3次,灰哈二韵共出现12次,其中灰哈二 韵通押6次,哈韵独用3次,灰韵独用3次。 独用情况:止摄未见独用韵,蟹摄齐韵独用3次,未见通 押情况,故定为独用。 同用情况:止摄中支脂二韵通押1次,支之二韵通押4 次,脂之二韵通押2次,支脂之三韵通押5次,微支二韵通押 3次,微之二韵通押1次,微支之三韵通押1次,故可认为支 脂之微四韵同用。蟹摄灰哈二韵通押6次,明显同用。 魂痕三韵、先仙二韵、山删二韵,不同的是臻摄的真谆文欣四 韵、山摄的元寒桓三韵。 (5)效摄 表五:效摄 韵同 豪 平声 宵 囊宵 次数 S 2 l 由表五可见,效摄的用韵情况如下:效摄的豪宵二韵共见 特殊情况:止摄上声纸与平声微之二韵通押1次,止摄 8次,其中豪韵独用5次,宵韵独用2次,豪宵二韵通押1 支韵分别与蟹摄灰哈二韵以及佳皆二韵通押1次,止摄脂微 二韵与蟹摄皆韵通押1次。 。 . 与《:J一韵》同用独用一致的是蟹摄的齐韵以及灰哈二韵, 不同的是支脂之微四韵。 (4)臻山江三摄 表四(1):臻山江三摄 表四(2):臻山江三摄 韵目 平声 仙 寒 先 山 先仙 寒桓 山删 元仙寒仙元寒桓 次数 1 l l l lO 3 7 l l l 表四(3):臻山江三摄 韵目 平声 元魂元魂痕先仙江 次数 5 2 l 由表三可见,在先不考虑跨摄通押的情况下,臻山二摄 用韵情况如下:平声韵中,臻摄的真谆文欣魂痕六韵共34 见,其中真韵独用10次,文韵独用3次,魂韵独用5次,真谆 二韵通押12次,魂痕二韵通押1次,文欣二韵通押1次,文 谆二韵通押1次,魂谆二韵通押1次。山摄的寒山删桓先仙 元七韵共27见,其中仙韵独用1次,寒韵独用1次,先韵独 用1次,山韵独用1次,先仙二韵通押1O次,寒桓二韵通押 3次,山删二韵通押7次,元仙二韵通押1次,寒仙二韵通押 1次,元寒桓三韵通押1次。由于元韵在格律诗中的特殊性, 元魂二韵通押5次,元魂痕三韵通押2次。仄声韵,臻摄中的 入声质术二韵与平声真谆二韵通押1次。 独用情况:从表四看出,此二摄均未见独用韵。 同用情况:由表四可知,臻摄中的真谆二韵通押12次, 明显同用。魂痕二韵通押1次,元魂二韵通押5次,元魂痕三 韵通押2次,可认为元魂痕三韵同用。文欣二韵通押1次,文 谆二韵通押1次,故可认为真谆文欣四韵同用。山摄中,先仙 二韵通押1O次,显然同用。寒桓二韵通押3次,元寒桓三韵 通押1次,故元寒桓三韵同用。山删二韵通押7次,定为同 用。元仙二韵和寒仙二韵各通押1次,通押次数均未占它们 出现总数的10%,故不定为同用。 特殊情况:山摄中的先仙二韵与江摄中的江韵跨摄通 押,臻摄中的入声质术二韵与平声真谆二韵通押1次。 与《广韵》同用独用一致的是臻摄的真谆二韵、山摄的元 ・ 52 ’ 次。余韵未见。 独用情况:效摄未见独用。 同用情况:豪韵独用5次,宵韵独用2次,豪宵二韵通押 1次,故可认为豪宵同用。与《广韵》的同用独用有异。 (6)果假流三摄 表六:果假流三摄 韵目 平声 歌 戈 歌戈 麻 尤 尤侯 次数 l l 5 8 1o 4 由表六可见,果假流三摄的用韵情况如下:果摄中的歌 戈二韵共7见,其中歌韵独用1次,戈韵独用1次,歌戈二韵 通押5次。假摄中的麻韵独用8次。流摄中的尤侯二韵共见 14次,其中尤韵独用10次,尤侯二韵通押4次。余韵未见。 独用情况:假摄中的麻韵独用8次,显然独用。果流二摄未 见独韵。 同用情况:果摄中的歌韵独用1次,戈韵独用1次,歌戈 二韵通押5次,可定为同用。流摄中的尤韵独用1O次,尤侯 二韵通押4次,亦为同用。 以上情况与《广韵》同用独用相一致。 (7)梗曾二摄 表七:梗曾二摄 韵目 平声 青 清 庚清 清青 庚清青 庚耕 登 庚清蒸 次数 2 3 l2 2 l 3 2 l 由表七可见,梗曾二摄的用韵情况如下:在不考虑跨摄 通押的情况下,梗摄中的庚清青耕四韵共见23次,其中清韵 独用3次,青韵独用2次,庚清二韵通押l2次,清青二韵通 押2次,庚清青三韵通押1次,庚耕二韵通押3次。曾摄中登 韵独用2次。 独用情况:梗摄中未见独用。曾摄中登韵独用2次,可定 为独用。 同用情况:庚清二韵通押12次,明显同用。清青二韵通 押2次,未超过它们出现次数的10%,庚清青三韵通押1次, 亦未超过10%,则庚清青三韵不同用。庚耕二韵通押3次,故 可认为同用。 特殊情况:梗摄的庚清二韵与曾摄的蒸韵跨摄通押。 与《=广韵》同用独用相一致的是梗摄中的庚清二韵、庚耕 第21卷第2期 vo1.21 No.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11年4月 Apt.2011 二韵,不同的是曾摄中的登韵。 (8)深咸二摄 韵例:《次韵喻书寄九日》,韵字:茫强皇觞忙(阳唐通押)。 (10)庚清部(《广韵》庚清青耕韵) 韵例:龟送郑丈赴建宁五首》(其一),韵字:敬荣明轻英 (庚清通押)。《送王宗卿二首》(其--),韵字:茎明(庚耕通 由表八可见,深成二摄的用韵情况如下:深摄中的侵韵 独用12次。咸摄中的覃谈严盐添咸衔七韵共见4次,其中覃 韵独用1次,覃谈二韵通押1次,严盐添三韵通押1次,严咸 衔三韵通押1次。 独用情况:深摄中的侵韵独用l2次,显然为独用。咸摄 未见独用。 同用情况:咸摄中的覃韵独用1次,覃谈二韵通押1次, 可认为覃谈二韵通押。严盐添三韵通押1次,严咸衔三韵通 押1次,故严盐添成衔同用。 与《广韵》同用独用一致的是深摄的侵韵,咸摄的覃谈二 韵。不相同的是咸摄的严盐添咸衔五韵。 1.2叶适近体诗韵部 通过对叶适近体诗韵的分析,我们将叶诗用韵反映的当 时的韵部归纳为17部,其中阴声韵7部,阳声韵9部,入声 韵1部。下面分别列举韵部及其韵例,每部指出在《广韵》中 所包含的韵。 1.2.1阴声韵 (1)支微部(《广韵》支脂之微韵) 韵例:《高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二)》,韵字:师知移时(支脂之 通押)。 (2)皆来部(《广韵》齐皆灰哈佳韵) 韵例:《戴肖望挽词二首(其二)》,韵字:迷犁凄鸡(押齐 韵)。《钱知县挽词》,韵字:来回材哀(灰哈通押)。 (3)鱼模部(《广韵》鱼虞模韵) 韵例:《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其二)》,韵字:儒书驴 须(鱼虞通押)。 曹潜夫》,韵字:徂都符壶涂(虞模通押)。 (4)尤侯部(《广韵》尤侯幽韵) 韵例: 稽杜幼高》,韵字:头秋愁流(尤侯通押)。 (5)歌戈部(《广韵》歌戈韵) 韵例: 除灵渊挽词》,韵字:多荷歌梭(歌戈通押)。 (6)麻蛇部(《广韵》麻韵) 韵例:《西山》,韵字:家花茶霞(押麻韵)。 (7)豪宵部(《:广韵》豪宵韵) 韵例:《3枣|会昌桥》,韵字:遥招挑(豪宵通押)。蟹何参政挽 歌三首(其二)》,韵字:骚桃高号(押豪韵)。《=王通判挽诗》,韵 字:超招消标(押宵韵)。 1.2.2阳声韵 (8)东钟部(《广韵》东冬钟韵) 韵例:《看柑》,韵字:中穷风童(押东韵)。《赠瑞鹿莹老化 缘铸05>,韵字:钟中风。(东钟通押)。《题费校书遗事》,韵字: 恭峰从松(冬钟通押)。 (9)阳唐部(《广韵》阳唐韵) 押)。 (11)蒸登部(《广韵》蒸登韵) 韵例:《送范文叔知彭州》,韵字:能腾曾灯(押登韵)。 (12)寒山部(《广韵》寒桓先仙山删韵) 韵例:《孝宗皇帝挽词二首》(其--),韵字:宣年权前(先 仙通押)。好包颐叟挽词》(其--),韵字:残难乾漫(寒桓通押)。 《玫政通直钱公挽歌词》,韵字:还间攀山(山删通押)。 (13)元魂部( 一韵》元魂痕韵) 韵例:《宿觉巷》,韵字:存门吞言(元魂痕通押)。 (14)真文部(《广韵》真谆文欣韵) 韵例:《哭郑丈四首》(其--),韵字:人民春尘(真谆通 押)。《送郭黄中》,韵字:云纷闻欣馈(文欣通押)。 (15)侵寻部(《广韵》侵韵) 韵例:《;孝宗皇帝挽词二 (其二),韵字:襟深沉金(押侵 韵)。 (16)覃盐部(《广韵》覃谈严盐添咸衔韵) 韵例:《曾晦之挽词》,韵字:骖蓝甘谈南(覃谈通押)。《送 潘德乡 ,韵字:严潜添奁(严盐添通押)。钓隧彭泽县尉亭林壑 之胜》,韵字:缄严衫芟(严咸衔通押)。 1.2.3入声韵 (17)质术部( ~韵》质术韵) 韵例:《送刘晋卿》,韵字:疾黜人沦(质术真谆通押)。 2叶适近体诗特殊用韵分析 (1)通摄:通摄平声东冬钟同用,异于《=J 韵》。 (2)遇摄:遇摄平声鱼虞模同用,说明在叶诗时代,此三 韵已合流。 (3)止蟹二摄:止摄支韵分别与蟹摄灰哈二韵以及佳皆 二韵通押1次,止摄脂微二韵与蟹摄皆韵通押1次,支微部 与皆来部通押,即钱毅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宋代江浙诗韵研 究》第五章《宋代江浙诗韵的特殊用韵》中提到的“支皆通 押”。钱先生认为:“江浙诗人用韵中支微部和皆来部之间多 有牵涉,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支微部韵段中夹杂个别 皆来部韵字,二是皆来部韵段夹杂个别支微部韵字。……支 皆通押这种押韵现象在宋代南方闽、赣、蜀诗词用韵中普遍 存在,江西诗词27例,福建诗词l8例,四川诗5例,北方仅 见山东词人l例,可视偶然合韵,因此可确定为宋代南方方 音0。”支脂之微四韵通押,说明当时的实际语音支脂之微已 很接近,逐渐合流。 (4)臻山江三摄:山摄中的先仙二韵与江摄中的江韵跨 摄通押,钱毅先生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江阳部与寒先部通 押,所举的韵例即叶适的《陈待制挽诗》(其二),韵字为“边茫 全”。据钱先生调查:“温州话中,寒先、江阳两部字韵尾脱落, 部分字音同或音近@。”叶适作为温州人,其诗中山江二摄通 押便有其方言影响的原因,且现代温州方言亦可作为证明。 ・ 53 ’ 施马琪,刘通 宋代诗人叶适近体诗用韵研究 臻摄中的入声质术二韵与平声真谆二韵通押,此处的韵例是 注释: 《送刘晋卿》,韵字为疾黜人沦。疾,秦悉切,反切上字属从母, ①周梦江.叶适年谱[J].温州: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为全浊声母,根据“入派三声”,全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黜, 版),1994,(2). 丑律反,反切上字属撤母,为次清声母,入阴平、阳平、上声、 ②永珞.四库全书总目[I1].北京:中华书局,1965.1382,,1410. 去声。这也反映了宋代后期“入派三声”的趋势。臻摄的真谆 ③罗立方.陈子昂诗歌用韵考口口.成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 文欣四韵混押,说明真谆二韵与文欣二韵有混同的趋势。山 社会科学版),2002,(6). 摄的元寒桓三韵混押,说明到宋代元寒桓三韵已开始合流。 ④钱毅.宋代江浙诗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效摄:豪宵混押,说明宵豪二韵的界线可能开始模 2008年5月,117. ⑤钱毅.宋代江浙诗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糊,这是实际语音的反映。 2008年5月,127. (6)梗曾二摄:梗摄的庚清二韵与曾摄的蒸韵跨摄通押, ⑥钱毅.宋代江浙诗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根据钱毅先生的统计,“南宋浙江词人用韵中深臻梗曾四摄 2008年5月,127. 通押的次数占它们入韵总数的36.4%,说明‘三个鼻韵尾在 ⑦鲁国尧.宋代宋代辛弃疾等山东词人用韵考中国语言学报第四 南宋时期的浙江方言里就已合流’。”又,他认为其‘‘研究对象 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是整个宋代江浙诗人,所得出的臻梗曾三摄通押次数只占三 摄押韵总数的2.4%。”两个不同的百分比,说明就整个宋代 参考文献: 江浙诗人而言,臻梗曾三摄还没有达到合并的程度@。由于宋 [1]周梦江.叶适年谱[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代江浙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用韵就有可能不同,处于吴 1994,(02). 语方言区的叶适,其诗中梗曾二摄的跨摄通押己然体现出了 [2]永珞.四库全书总目嗍.北京:中华书局,1965. 江浙地区梗曾二摄合流的趋势。曾摄中的登韵独用,应是叶 [3]罗立方.陈子昂诗歌用韵考[J].四川i师范学院学报(哲 诗中曾摄诗韵出现太少的缘故,并不能准确反映叶适近体诗 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用韵情况。 [4]钱毅.宋代江浙诗韵研究[D].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深咸二摄:咸摄的严盐添成衔五韵混押,明显突破 2008. 功令,说明它们有混同的趋势。事实上,宋词用韵则覃谈盆添 [5]夏先忠.宋代诗人宋祁近体诗韵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7, (O4). 咸衔严凡八韵通押0。 [6]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总之,叶适近体诗用韵,基本上遵守格律诗功令,因为受 [7]鲁国尧.宋代辛弃疾等山东词人用韵考[c]//中国语言学报第 到当时当地的方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语音合流和跨摄混押 四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的现象较多,使得当时的韵部有所简化,反映了当时的实际 [8]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语音现象,为我们研究南宋时期的汉语语音提供了宝贵的材 [9]傅璇琮,等.全宋诗(第50卷)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料。 1998. 责任编辑:周哲良 ・ 5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