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拥有家一样的班集体
电会15班班主任 王晓玲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可以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在学校学生处的倡导下,我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班级管理与建设上,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温暖、和谐的集体氛围,使他们感受到“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大家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一、班主任要确立“同饮一杯水,同是一家人”的观念。
一个班级的学生同一师门,分享同样的思想源泉,犹如一个锅里摸勺子,勺子总会碰锅沿,难免有些磕磕绊绊。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上有一个重大的变化,用爱对待学生,化干戈为玉帛,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爱的存在,使学生在无形中对这个家有一种归属感、幸福感。而这种爱,来源于班主任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宽容大度、博爱有加、责任在身。同一个班级里,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尤其在学习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作为“一家之主”的班主任须用一双赏识的眼睛去看待他们,“人各有才”,每个学生总有他可爱的一面。他们犯了错,班主任且收起横眉冷对、冷嘲热讽;面对着这扇因犯了过错而紧锁的心门,“家长”是否应该试着用宽容的钥匙轻轻打开。爱学生,自然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者最怕什么?就是对学生没有一点情感,整天板着一副冷面孔。 “家长”温情了,孩子们自然对朝夕相处的“家”萌生好感,兄弟姐妹一条心,进而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了——那种责任感,是来自内心的。
1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管理好班级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几年来,我和我的学生关系非常融洽,课上我是他们的良师,课下我又是他们的慈母、益友。他们有了难题,我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直到他们明白为止;他们有了困难,我就用爱心打开他们的心扉,化解他们心中的疑团。使他们感到,老师与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使得班级的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无论老师有什么号召,大家总能一呼百应。因为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于接受他的教育。
目前我担任电会15班班主任工作,为了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每次开学的第一天我都会在黑板上写上“欢迎回家”,并写上我的名字;全班同学为当天生日的学生唱生日歌,并在每期举办集体生日晚会,为每人准备精美的小礼物;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全班同游韶山、一起包饺子等;时刻嘘寒问暖,特别是当学生生病时……总之,班主任的心理要时刻装着学生,让学生感觉你就是他的父母。
由于有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习能力因此也有所提高,班级的纪律、班风也会有明显的好转,从而集体荣誉感会逐步增强。我深深感到师生关系越和谐,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越高,号召力就越大,班集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荣誉感也就越强。它能使班集体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局面,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三、用“家”的氛围营造班级
2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肥沃的土壤是种好树木的首要条件。对于一个集体来说,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学生成长的有力保障。
1、日常常规从美化家庭环境说起。对于新入学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好习惯的培养,因此养成性教育尤其重要。现在学生大多动手能力差,干起活来眼高手低,尤其是新生初入校,新学校新生活必定要适应一个阶段。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扑下身子抓学生的习惯养成。譬如卫生打扫一项。一个干净的班集体势必给人一种清新扑面的感觉,给人一种斗志昂扬的精神。若班中地面脏,桌椅斜,你还有心情在这个“家”中为着前途而奋斗吗?窗明几净,并不是一个奢望,这是主人们应该尽职做的事情。人人以班为家,美化家庭环境不是空话。
2、树立“家中风”。“家中风”即班风,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外因条件。一个学生可能在这个班中待过一年半载,但现实告诉我们,出自什么样的班就有什么样的人。可见,班风绝对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树立一股浩然正气之风,是一个班级必需的。班主任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给学生榜样的力量。
3、找好“当家人”。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班干部队伍,是班集体这个“家”温馨而兴旺的重要组织保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但要有良好的班风,还要有一支得力的干部队伍,才能带动全班同学不断进步。班干部们是班主任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是建立优秀班级体的骨干力量,班干部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班里的每一位同学。
一年半来,本班的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明辨是非,遇事能够谦让,已经形成了团结和谐的班级气氛。无论在什么活动中,我们班的学生都会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力争把每件事做得
3
最好,因此在学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中,多次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绩的取得只能代表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把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更出色。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