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直接融资模式
作者:周海燕
来源:《中国经贸》2011年第22期
摘要:近阶段由于通货膨胀高企,货币政策收紧,国内信贷形势极其紧张,不仅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连国有大中型企业同样存在资金捉襟见肘的局面,同时市场利率大幅飙升,直接影响企业资金成本,增加企业负担。
关键词:拓宽融资;吸收风险投资;发行融资工具;分离交易;资产证券化
在这样的金融背景下,企业要思考: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企业筹资方式是不是也要转型?过去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特点是时间短,方式灵活,适应不断新增的项目建设需求,因而发展极为迅猛;但是未来以高端技术、高端服务和风险管理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将导致企业自有资金需求增加、股权、债权分散防范风险,巨额资金支持企业并购扩张等,社会融资体系也将因此而转向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融资体系。
因此,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如十二五期间,要确立对外筹资方式由原以间接筹资渠道为主,转为以间接筹资渠道和直接筹资渠道并重方式,制定详细可靠的筹资规划,积极进军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从企业实践运用角度看,股票IPO上市及后续增发配股、吸收风险投资、在债券市场上发行融资工具、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及优先股、企业资产证券化等是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的重要方式,符合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特点,也符合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要求。 一、股票IPO上市及后续增发配股
股票IPO上市目前已经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国内大型企业基本已完成或正在上市,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纷纷登录中小板和创业板,发行新股上市已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发行新股上市可以帮助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及时获取发展资本,同时进一步增强间接融资能力;也可以帮助企业调整股权结构,规范公司治理,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发行新股还可为企业创立一个可持续的融资平台。企业上市后,只要盈利能力和IPO资金使用情况符合要求,可继续采取增发、配股等方式筹集股本。如对需要通过资本扩张进行资产重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已上市公司来说,通过定向增发收购母公司或其他关联企业、同类企业的优质资产是非常好的融资方式。国家政策导向十分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优质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国家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改善国内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并预计会逐步减持部分国有股,将资金应用到养老、医疗等方面去,因此国家对定向增发的审批是积极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批准的可能性都较大,整体上都各有所得,皆大欢喜。如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质上市公司急需资金购买资源、进行扩张或者扩充资本金、提高净资产,选择公开增发也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同时也要严格履行相应义务,如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收益复利增长等,企业要全力维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保持良好的信誉,方能保持可持续融资能力。
二、吸收风险投资
吸收风险投资即让风险投资基金参股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又叫创业基金,是当今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新型投资机构。它以一定的方式吸收机构和个人的资金,投向于那些不具备上市资格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无需风险企业的资产抵押担保,手续相对简单。它的经营方针是在高风险中追求高收益。风险投资基金多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投资,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所投资的企业尽快成熟,取得上市资格,从而使资本增值。一旦公司股票上市后,风险投资基金就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转让股权而收回资金,继续投向其它风险企业。
对于风险企业而言,吸收风险投资不仅没有债务负担,还可以得到专家的建议,扩大广告效应,加速上市进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通过专家管理和组合投资,降低了由于投资周期长而带来的行业风险,使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和高收益得到有效的平衡,从而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稳定的资金供给。此外,作为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者,也可以从基金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与成功的投资运作中获取丰厚的投资回报。 三、在债券市场上发行融资工具
近年来,国内企业纷纷发行债券融资。如国有企业可通过发改委发行企业债,上市公司可通过证监会发行公司债,但发展最迅猛的还是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债等,适用于国内大多数企业。
上述债券各有特点。企业债主要用于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期限多为长期(5年以上),需要担保,但审核时对项目适用产业政策要求较为严格;中期票据可用于项目建设,也可用于生产经营,还可用于归还贷款,用途灵活,期限为中期(3-5年),不需担保,但审核、监管对资金用途要求较为严格;短期融资券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或置换短期贷款,期限多为短期(1年以内),不需担保,对企业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私募债是一个刚推出的新产品,目前只运用到国字头企业,预计会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该融资工具为非公开发行,信息披露范围不广,且不审核只备案,类似委托贷款,方便灵活。
发行债券价格较银行贷款有较大优势。相对于当前较高的贷款利率,债券发行利率也只是到基准利率,正常情况下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还要下浮10%-20%,且一次融资量还大,额度有保证,可谓是价廉物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及优先股
可分离交易可转债是一种附认股权证的公司债,可分离为纯债和认股权证两部分,赋予了上市公司一次发行两次融资的机会。
如马钢股份在2006年发行了55亿元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每手1000元,共550万手,每手马钢股份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最终认购人可以同时获得发行人派发的230份认股权证,即权证总量为12.65亿份。债券与认股权证分别上市交易。
债券期限5年,因为附股,所以年利率极低,仅1.4%,按年付息;权证存续期自认股权证上市之日起24个月,行权比例1:1,行权价3.4元,如全部行权,届时可再次融资43亿元,两次共计融资近百亿元。
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因为认股权证行权与股票价格息息相关,因此融资风险也很高。如市场行情较发行时高涨,行权价低于市价,则投资者会积极行权,企业很容易再次筹到资金;但若市场行情较发行时低靡,行权价高于市价,则投资者会放弃行权,转而要求企业到期偿还债券本金,则企业届时不仅不能再次融资,还债压力还会大增。
优先股本质是一种固定收益债券,因其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计入权益,故可称为固定收益股本,投资者每年向企业收取固定利息,但不参与企业经营决策。
在当前市场资金极为紧张情况下,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完全可采取该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只要对项目有信心,就会有动力与企业合作,同时只要从中长期看资金价格有优势,合作就能基本谈成。此外,投资者主要目的是在未来几年获取高收益,并不想长期持股,因此会主动提出若干年退出,则投资者以优先股形式注入资金是双方最佳合作方式。 五、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它将优质资产打包、处理,向市场发行证券进行交易,并最终实现融资。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商业票据、有抵押债券等凡是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本质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美国在前十年的金融活动基本是上围绕资产证券化在开展,但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很多人对这种在美国盛行的金融工具大加批判,实际上这是因噎废食。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监管部门只要有效控制金融系统风险,真正将风险防范落到实处,这种融资方式与贷款、债券和股票一样对企业、对社会都将是利大于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