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作者:张德虎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04期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会,使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注重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重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经常得到鼓励的孩子大胆、自信、开朗、快乐。赏识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心理自由。 关键词:信任;观察;情景化;赏识幼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47-0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会,使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从而,真正享受到活动的快乐。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活动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让孩子机械地学知识,而是注重发现知识的过程、情感的体验态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营造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一定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耐心倾听——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善于观察——感受孩子心里要什么;学会欣赏——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引导鼓励——支持孩子想做什么。只有充分尊重幼儿,才能够保障每一个儿童过一个快乐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将让他们的未来充实而精彩。

我们将如何把新的理念内化并转为教育行为呢?它虽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操作起来肯定存在着一定差距,但是,通过我们的主观努力,这个差距一定会缩小倒最低限度。由此可见,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们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以便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一、信任幼儿,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只有得到信任,才能拥有自信,拥有了自信才能有利于激发幼儿潜在能量的发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幼儿,发现其闪光点,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位幼儿,不失时机的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切记教师语言要轻声、亲切。轻声:声音不要太大,特别是个体教育就更不需要大声,同时,也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亲切:这是教师对孩子的一个态度的问题。作为教师每时每刻要让孩子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某种爱,在一个宽松、温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验到平等尊重。当孩子感觉和老师没有距离,很亲近的时候,他的情感处于放松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更敏捷,学习的效果会更高。特别是对胆小、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弱、怕陌生的孩子要更加亲切。所以,要想孩子快乐,自信,健康的成长,就要以每位幼儿的个性特征作为立足点进行教育,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 二、教学过程中要对孩子观察入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细致的观察力每时每刻都要观察孩子的表现,如表情、神态、动作等,这些方面都有可能反映了孩子此时此刻的心态和情感。比如,通过孩子的目光、眼神可以判断它是紧张,还是放松,是害怕还是愉悦,是理解还是疑问。还有一些孩子的小手也可以反映一些问题。那么,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孩子,不时地与其交流。当你作出了准确的判断之后,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还可以通过孩子的表情判断他理解、掌握的程度。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均衡发展愉快的成长。 三、教学要情景化,避免枯燥、单调的说教

幼儿时期实际上也是一个自主、自由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不健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注重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重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他喜欢置身于某种环境之中,感到自己是环境中的一个角色。在幼儿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孩子一边玩游戏一边自言自语,这就是将自己置身于一定情境中而乐之。有一次,我上电脑绘画课(房子),当乔明宇把房顶和房体画的分离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这样的房子会不会漏雨啊”孩子马上改正过来。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可它反映了一个生动的语言情境,非常适合幼儿的特点。特别是电脑教学活动,老师可以更多的用“挑战通关”“神秘迷宫”这些语言制造一个氛围,让孩子感到自己置身于一个游戏的情境中。这样他就可以兴趣盎然。当孩子学习的兴趣点被激起的时候,那学习效果是最好的,孩子也是最开心、最快乐的。

四、要赏识每一位幼儿,激励点滴进步,避免伤害孩子

赏识、激励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体现。赏识和激励可以增强孩子自信心,促使孩子不断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用语言鼓励“你真棒”“你有进步了”“你的字写的真好看”,从多方面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来赞美他;也可以用体态语言:如用赞许的目光看孩子一眼,给孩子一个微笑,抚摸一下孩子的头。特别是对那些能力差,胆子小、怯弱的孩子更要鼓励“老师相信你今天一定能做好”“没关系,下次会更好的”等等。对能力强的孩子应给他一个高度,让他跳一跳再够到,从而使之能力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千万不能对孩子说“怎么又错了”“今天还不如昨天呢”等。因此,经常得到鼓励的孩子大胆、自信、开朗、快乐。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要尊重孩子,赏识孩子。赏识孩子,就是尊重孩子的心理自由。尊重儿童的心理自由就是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他们敢于辩论、勇于挑战、善于创造和探索。教师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感受,走进他们的心灵,并且和他们一起插上翅膀,无拘无束地畅游在自由自在的想象王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会赏识,抓住了教育的本质。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人的精神生命最不可缺少的营养是被赏识、被看得起。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让人自信、快乐。教师只要赏识孩子,尊重孩子才能使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