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育叙事

--育人无边乐行舟

从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屈指算来,已有18个春秋。身为教师的我总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成绩不够辉煌,但我有一颗真心,向孩子们无限敞开的胸怀。随着自己的成熟,那份爱更加醇厚,更加博大。特别是自己有了孩子以后,角色的变换,令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感悟,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说以前的我象孩子们的大姐姐,那么现在的我则象孩子们的另一个妈妈。

于是,我以我的孩子作为一面镜子,对自身的辅导员工作进行深刻反思,发现以往的我虽然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免不了急燥,免不了专断,于是——我怀抱着母亲的情怀,时刻进行自我反思,学会阅读孩子们的需求,了解孩子们的心思。古人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但我却从18年的辅导员工作中读懂了“我爱学生,学生爱我”的真谛,2013年暑假,我参加市优秀班主任培训,在为期一周的班主任培训学习结束后,有三句普普通通的话总是在我心中萦绕。这三句话朴实无华,却成了我辅导员工作中的座右铭。

一、“孩子,你能行!”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树实用而冷落了花;也不会因为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了草。每个家长教孩子呀呀学语、学走路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每个家长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于是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成功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闪光点,作为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让学生找到自信,快乐生活。

12学年,学校领导安排我担任七(1)班班主任和辅导员,这个班升学上来的语数期末成绩在平行班中全部都排在最后,记得有人说:“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于是我就从重塑孩子们的自信心开始做起。 要想当好孩子王,就必须和少先队员们打成一片、干到一起,与少先队员交朋友、信任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走进队员的世界,让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真实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记得有一名叫王迪的队员,上课经常讲话、打架,班里的同学都怕他。细心观察之后,我发现王迪的组织能力特别强,就大胆启用他来当“纪律班长”,并且经常暗中鼓励他、帮助他。渐渐的,他变了,工作积极主动了,热心帮助同学了,后来他的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在实践中我发现,队员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当队员敢于对辅导员说悄悄话的时候,辅导员就已走进了队员的心中,在他们的心底里打上了一层暖融融的爱的红色印记。

二、“孩子,我爱你!”

作为少先队中队辅导员,我关心学生从点滴做起。今年我对我班特困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特困学生的家庭境况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特别是我班的李萍同学由为突出,爸爸也是一身病痛,但为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只能到外面打工,她没有妈妈,没有自己的家,只能借住在伯父家里。我在班中开展了“春蕾行动”的中队活动 。同学们心灵也受到震撼,积极踊跃献出自己的零花钱,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次,我发现一位女同学在课上总是目光呆滞,在课下,不和任何同学玩耍。我通过和她单独交流后得知,这孩子的父亲最近因车祸负伤失去劳动能力,孩子的母亲体弱多病,孩子伤心所致。于是,作为中队辅导员的我耐心开导孩子,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班内组织中队会,号召少先队员向她伸出友爱之手。并组成爱心小组,经常到家中帮助她。就这样,这位学生渐渐地走出了阴影,并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

三、“孩子,要爱他人!”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集体意识薄弱。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做到“心中有他人”,我总教育孩子们:“成功与人分享,快乐便会加倍;痛苦与人分担,痛苦便会减半。”

我们学校的科研课题就是家校结合。通过研究学习,我深深的认识到家庭是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的第一站,所以首先要加强学校联系,让家长与学校统一步调,共同教育好孩子。因此,我常常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络的机会询问学生在家里的情况。有些家长工作忙,为此,我还建立了班级家长交流的QQ群。成为我们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平台。

“身教”重于“言教”。有一次我领几个学生参加彩排,回来正碰上下大雨,学生大多淋成落汤鸡了。回到学校我急忙取来毛巾,帮他们把头发擦干,并给他们端来热水。事后,有学生偷偷对我说:“老师,你知道吗你那天的举动在我们心里引起极大的震动,大家都说以后要向你学习。”我听了心里一震,没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举动到收到这样的效果。平常总是说的多,做的少,须知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不光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做。因此,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带好班,我惟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先要以身作则。如:要求学生不缺席,自己就不能误课;在学校只要我发现卫生区、教室里有纸屑、果皮时,总是悄然无声地弯腰拾起,发现哪儿桌椅不整齐就亲自调整好。久而久之,每当我往教室门口一站,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在看自己周围有无纸屑,桌椅摆得是否整齐。正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应注重挖掘同学当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并在班上大力宣传,形成榜样的带动效应。有一次,我听到一个家长说他的孩子虽然成绩不大好,但还是比较懂事,父母工作回来了,他端茶送水;爷爷奶奶生病了就急急去探望``````我在班上表

扬了这个同学,并告诉大家,关爱别人,首先要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邻居,关爱不仅体现在发生重大事件时,也融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如体贴父母、尊敬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等等。每当班上一个学生某一方面有了进步,我总会让全班学生郑重其事地为他鼓掌;同学中有忘了带什么学习用品的,总有同学慷慨相借。值日的学生中因要赶时间搭公交时,总有同学替代值日。同学之间互相体谅,彼此宽容。

现在一部分独生子女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任性、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不能吃苦、缺乏毅力、懒惰虚荣、贪图享乐,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适时教育学生:作为个人你是弱小的,但我们50人组成的集体是强大的,你付出一点爱就可以拥有更多的爱。集体是你的,是我的,是他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让集体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我们都应该为集体的发展而尽可能地发挥个人的能量。

上学期队员们提议改选对干部,我同意了,并把大全交给他们。他们选任海月为负责人,从计划到筹备都由队员自己负责。到了改选那一天,我只是作为旁观者,每位竞选队员都上台发表竞选演说,所有竞选者演说完毕,由队员投票选出自己支持信任的小干部,最后当场公布投票结果。通过改选活动,我意识到作为辅导员,有些事多做不如少做,应该放手让队员去干,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将内心深处的闪光点迸发出来。在我们中队,每个孩子都能发展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能感受成功。我经常对他们讲:“要尽可能地向别人展示你的才华。”我们班每个孩子都“各司其职”。就连我们班最淘气扬旭也毛遂自荐当上了地理老师的小助手,负责收发作业,因为他喜欢帮老师做事。可以说在我们班,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班上找到施展的天地,为集体发挥能量。队员个人的能力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也随之增强,我们的集体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着。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我班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都自觉地把自己当成集体的一员,在集体中找到坐标位置。

现如今,我的学生渐渐的都懂得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了。我相信,他们会越来越懂事的,因为爱的种子以已在他们心中开始抽芽,生长了。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我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我将继续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分分秒秒地珍惜宝贵的时间,真真切切地爱着所有的学生,踏踏实实地做着该做的工作,这,就是我的平凡人生平凡路。套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作为我的结束语——一个好老师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误人子弟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骄傲地说: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孩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