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教学心得 ART EDUCA丫lON RESEARCH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口李菲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充分体现了生活 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从美术教育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素材、活动经验运用四个方面阐述了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 可能性和实施策略。实践证明,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有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性。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指在幼儿美 术教育中,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 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紧密结合, 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与想象,使幼儿美术 教育体现生活化特征,实现生活化价值,让美术真正融入幼儿的 生活。 生活化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把生活中 常见的、幼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材料充实到美术教学中,有 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其体验美感。生活化的活动材料、 活动形式,有助于幼儿的自我表达,体验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助 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笔者结合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谈谈对 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的一些体会。 一、立足幼儿生活经验,美术教育内容生活化 幼儿园美术教育要适合幼儿,应基于幼儿的内在需求选择 教育内容。幼儿在家庭及社会生活中积累了动作技能、知识经 验、情感体验等大量鲜活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幼儿学习美术 的不竭源泉和内在动力。如果美术教学内容脱离儿童生活,让 幼儿机械地跟着教师的范画学画一些陌生的、枯燥的图案,幼儿 在学习中就会处于服从和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做法会严重压 抑和挫伤儿童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选择美 术活动内容时,教师应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幼儿对自然 界中的自然物、植物、动物、景物进行观察,将本地具有特色的建 筑物、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作为“活教材”。如,让幼儿画自己的 妈妈,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妈妈画得五彩缤纷,因为在 他们眼中妈妈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因此,这些教育资源只有 贴近儿童的生活,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有利于 幼儿的发展。 对于教学内容教师还应该注意:教学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 的。陈鹤琴先生认为,注重儿童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观还体现 为课程内容要随儿童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提醒教师在教学 活动中发现并顺应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焦点,生成符合幼儿当前 兴趣需要的有价值的美术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不仅要 引导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还要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学会用敏 锐的眼光捕捉幼儿生活中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如,动画片 《喜羊羊和灰太狼》中一系列可爱的动物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 教师可以把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作为教学活动内容,引导幼儿 通过改变它们的服饰、道具、背景提升绘画技能,让幼儿在充满 兴趣与欢乐的氛围中开展美术活动。 二、创设生活情境,美术教育形式生活化 皮亚杰说过:“儿童学习的途径应具有生活性,更多的是在 生活或类似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而不是在美术情景中学习。”生 活本身为美术教育提供了很多的资源,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包 含大量学习美术的机会。凡是幼儿每天经历的衣、食、住、行、 学、玩以及与人交往等实践活动,都是可被利用而且应该恰当被 利用的美术教育契机。因此,美术教育不能游离于生活情境而 抽象说教或机械操作,教师应精心创设现实的生活化情境,丰富 幼儿美术教育形式,让幼儿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境中获得美的 熏陶。 1.利用环境熏陶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 环境熏陶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若能为幼儿创设富 有美感的环境,就会给予幼儿启发,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激发 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欲望。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氛围的营造,通 过实物、图片的收集、展示,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各种 途径,创设富有情趣性的生活化的美的情境,激发幼儿热爱生活 的美好情感。如,在“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活动中,教师通过环境 布置、作品展示渲染喜庆、热闹的氛围,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手工 艺品如剪纸、蜡染、年画布置活动室、走廊,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美 的元素,体会人们过新年时互相祝福的美好情感,这样不仅提高 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还有助于幼儿形成热爱生活的态度。 2.利用主题活动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 主题活动中的生活话题对幼儿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可成为 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重要形式之一。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 幼儿通过亲身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体验和感知美的 机会,大胆地运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自我表达,激发幼儿把自身对 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 的美好。如主题活动“我骄傲——我是上杭人”,幼儿通过实地 参观与观看图片、录像欣赏家乡的名胜古迹——古田会址、临江 楼、西普陀,再用写生画、拓印画、装饰画等美术活动形式表现出 这些秀丽的风景。这次活动不仅使幼儿获得了相关的美术知识 与创作技能,还激起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利用生活资源,美术教育素材生活化 源于生活的材料因具有具象性、熟悉性、丰富性的特点,容 易与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亲切感,让美 术活动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物、食物、生活 用品、废旧物品等,通过被创造与利用,就能成为美术活动的材 料。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多元的美术教育资源和 工具材料,提供丰富而有层次的真实材料,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 155 譬 讯唷 开充 化美术活动,让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1.从大自然中寻找美术素材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 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石头、沙、果实、树叶、贝壳……这些随手可 口 摘要:幼师美术教育既重“美”,又重“术”。 J土教师应挖掘美术教育中的关学特征、艺术本质,彰 显其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美术与音乐、文学、戏 剧等诸多艺术形式存在交集,因此幼师美术教育应 形成“大美术”的开放性结构。 得的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 望。因此,教师要从大自然中寻找美术素材,拓展幼儿的美术视 野,使其受到自然美的熏陶,为创造美打下基础。如,利用上杭 有丰富石头资源的优势所开展的系列美术活动:参观石展一欣 赏奇石一收集奇石一装饰石头一石子连环画,每一次活动都带 给幼儿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收到很好的活动效果。 2.从废旧物品中寻找美术素材 关键词:幼师美术美学特征人文内涵大美 术 幼师美术教育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技巧性,因 而技巧性训练在幼师美术教学中颇受青睐,但部分 教师对这门课的艺术性特质和人文色彩往往关注 不够,甚至将其变成技术课,重“术”而轻“美”,技能 固然很重要,技巧也是艺术创造中的必要因素,而 富的人文特色更是给美术教育带来深沉的艺术感 将幼儿生活中既熟悉又新奇的废旧物品作为活动材料,进 行再创造活动,有助于调动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幼 儿在活动中的兴趣、主动性,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又 能提高其想象力。一些被丢弃或忽略的生活材料如包装盒、器 皿,在图案、色彩、造型上往往很独特,只要通过仔细挖掘、精心 挑选,进行适当加工、改造,它们将重放异彩,变成幼儿美术活动 幼师美术教育的艺术性与人文内涵初美术中的“美”——艺术性,则是最灵动的部分。丰 染力与强大的传播生命力。而美术本身既是造型 的艺术又是情感的艺术,因此幼师美术教育应加强 艺术性,挖掘丰富的人文色彩,增强对学生的吸引 的新亮点,这不但利于环保,促进幼儿养成废物利用的良好习 惯,又可为美术活动增添生活的气息。如,收集各种包装盒(茶 叶罐、牙膏盒、月饼盒、酒盒子),引导幼儿经过组合、变形,设计 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楼房、机器人、人造卫星等。 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全 面提升幼师生的艺术素质和创造技能。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而幼儿阶段是人认识客 观世界的最早、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幼儿园的美术 应是当之无愧的“主科”。幼师的美术教育与中学 四、回归生活运用,美术教育实践生活化 有价值的活动应从生活中来,并回到生活中去。美术活动 的生活化目的就是要引导幼儿把通过美术活动所获得的技能与 经验运用于实际。因此,教师不仅要从生活中选取有教育价值、 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还应该让幼儿通过学习相关 知识,彼此分享,获得经验,为真实生活服务,使教学活动生活 化,在帮助幼儿提升有关美的经验同时引导幼儿将获得的经验 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以及大学的美术专门院校的美术教育应该有极大 的区别。幼师的美术教育既要突出美术的教育性 意义,又要兼顾技能技巧的可操作性。笔者在长期 的幼儿美术教育实践中重点尝试突出以下几点: 一、加强审美,突出学科的美学特征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学科,美学对 美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人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 如。“新年礼物”制作活动就充分体现了美术活动回归生活 的理念,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利用一些生活废旧物进行设计, 当这些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工艺品”展现在活动室里时,它们的 华丽变身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幼儿感到无比骄傲,幼小的 愉悦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美术学科的教育意义 之一是受教者的审美需求被满足。美术教育是培 养幼师生审美素质的主要途径,即注重从东西方不 同审美体系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东西方美术有自身不同的传统与体系,自南朝谢赫以来形 成的“气韵论”是东方美术重神韵、轻造型的主导审美传统。《古 画品录》提出“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因物象形、随类赋彩、 心灵里进发出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总之,美术教育生活化是美术教育的创新与革命,犹如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有利于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让幼 儿在生活中“动”起来,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 趣,而且有利于促进幼儿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 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被放在首位,可见,传神写 照、气势神韵、艺术作品内在的精气神韵是传统审美的精髓。中 展,培养具有个性生命的人。 国现代美术带有东西方美术融合的鲜明特色,西方美术的写实 (作者单位:福建上杭县实验幼儿园) 性和绚烂的色彩也极易激起世人的审美共鸣。美术是“有意味 的形式”,“意味”即是广义上的内容,即意境和神韵,也是艺术家 编辑王树凯 表现的有着丰富情感投入的艺术世界。“形式”则是艺术作品的 1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