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背诵与积累知识梳理
一、词语积累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每个成语里都有一对近义词,每个成语里都带有身体部位: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百发百中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七上八下 七嘴八舌 七手八脚
二、名句背诵
1.关于“理”的名句
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2.关于“团结协作”的名句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关于“爱”的名句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三、古诗背诵
1.《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在《司马光》中,当小孩落水时,其他孩子的做法是“众皆弃去”,司马光的做法是“光持石击瓮破之”,最后的结果是“水迸,儿得活”。由此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11、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回大地 桃红柳绿 鸟语花香 和风细雨 草长莺飞 春暖花开 生机勃勃 春光明媚
12、描写夏天的词语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枝繁叶茂 海天云蒸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13、描写秋天的词语
金风玉露 秋风萧瑟 果实累累 满山红叶 秋收冬藏
秋风送爽 北雁南飞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14、描写冬天的词语
银装素裹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粉妆玉砌 寒冬腊月 数九寒冬
寒风刺骨 大雪纷飞
15、咬、叼、嚼、啃、咽、吞、含:跟吃东西有关。
16、叫、喊、嚷、吼、啼、吵、唤:跟说话有关。
17、吱、呜、嘀、嗡、嘟、啪、哗:都是用来形容声音的。
18、修改病句。
1.把这幅画用绳子挂在钉子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和年轻的青年都爱看体育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漫山遍野到处开满了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增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难道这不是很有趣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人打死了凶恶的狼。(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熟了的柿子挂在枝头。(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