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精神成长
美国著名遁世作家J.D.塞林格的唯一一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誉为美国二十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成长小说”。小说于1951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他那敏锐的青春感受已经成为许多美国青少年敏感的代名词。塞林格在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主人公霍尔顿不愿随波逐流过平庸生活,渴望儿童般的纯洁,并试图逃避卑劣世界的故事,但他最后明白了童年般的天真无邪是短暂而易逝的,他接受了现实,并与社会和解。
塞林格抓住了青年一代的精神特征,反映了他们在成人世界中所感到的迷惘,揭示他们渴望真爱、却又无处可寻的苦闷,成功描述了二战后青少年的成长困惑以及内心世界从单纯、无知到成熟、世故的孤独、艰难的旅程。本文拟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的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理论分析霍尔顿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与挫折,以及最终接受成长并融入主流社会的感情经历,探讨霍尔顿的心路历程和精神成长进程。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对小说的梗概、创作的时代背景、该小说的评论史做了简要叙述,并由此引出全文主旨。第一章主要对以霍尔顿为典型的二战后五十年代青年人的精神危机进行分析。
第一节讨论在战后精神危机普遍存在的大环境下,霍尔顿产生的纯真意识及其原因。第二节意在分析主人公霍尔顿成长过程中的痛苦以及他个人精神上出现的危机。
他为失去儿童世界的单纯,简单和童贞而感到痛苦,同时他也处于即将跨入的成人世界和梦想永远不要长大的儿童世界的困境之中。霍尔顿的这种痛苦是由于他的自我没能调和好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所致。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霍尔顿对纯真的渴望和追寻。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冷漠,霍尔顿试图寻找童年那单纯的美好。
他的本我无意识的要求得到满足、追寻快乐原则。第一节主要论述霍尔顿力图保护和挽救孩子们的纯洁和童心。
他把希望寄托在纯真的儿童世界,他要做一个守望者守住天真的孩子们不受侵犯、避免堕落。第二节主要阐述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抗拒。
霍尔顿与战后的美国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矛盾,他企图通过反抗虚伪的成人世界来守卫孩童般的纯真。第三节阐释了霍尔顿对自然的向往。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避难所和理想中的生活,他要去西部。然而,他始终逃避不了现实生活,在一次次的否定中也逐渐意识到回归现实的必要性。
在追寻自由的过程中,本我受到了来自自我和超我的巨大压力,他的自我也在试图调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紧张。第三章分析霍尔顿决心融入社会、接受成长、走向成熟,及其对青少年的现实启迪意义。
第一节阐释了经过他的妹妹菲比的爱的拯救,还有他自己心灵上的觉醒,都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因为他所追求的真爱就存在人与人组成的社会之中。
经过痛苦的心路历程,霍尔顿最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本我和超我之间最终获得了和谐,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自我成功的规范了本我的行为。
第二节阐述了霍尔顿成长的普遍意义,以及对当今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启迪作用,并鼓励青少年勇敢面对不可避免的成长烦恼。逃避是无法解决成长的困惑,同时也呼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引导青少年走出成长困境,身心健康地成长。
从年轻走向成熟,从天真走向经验的历程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霍尔顿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的展现,反映出青少年成长普遍面临的精神上的困境。
与霍尔顿一样,许多青少年都面临着走向成熟和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青少年的共性问题。霍尔顿的精神成长过程启示我们以坚定的信念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