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大题命题探源8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松嫩平原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南以松辽分水岭为界,北与小兴安岭山脉相连,东西两面分别与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接壤。松嫩平原面积约18万km,超过东北平原面积的一半,其中耕地面积约5.6万km。松嫩平原盛产大豆、小麦、玉米、甜菜、亚麻、马铃薯等,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长期的耕作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根据松嫩平原西部资源环境特点,当地人们建立了“稻—苇—鱼”种养模式。
2
2
(1)分析松嫩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松嫩平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3)结合上图分析“稻—苇—鱼”种养模式的生态意义。
解析:(1)农业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2)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不合理排灌等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等环境问题。(3)结合剖面图,主要从资源、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气候等方面分析。
答案:(1)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面积广阔;河流及支流众多,灌溉便利。
(2)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造成草场退化、沙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化;过度开垦,造成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3)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稻田排水中携带的肥料被苇田中芦苇再次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苇田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饵料;苇田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为稻田和鱼池提供了清洁的水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将湖中肥沃的底泥施入稻田,提高了稻田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含盐量;调节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2.阅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丝猴多栖息于海拔1 500~3 000 m的山区,植食,有垂直迁徙的习性。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人为捕杀,数量变得稀少,已经成为我国濒危珍稀保护动物。贵州梵净山(海拔2 494 m)有着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有2 600多种生物,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便是其中珍稀物种的代表。
(1)与三百万年前相比,19世纪金丝猴分布范围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2)说明梵净山成为黔金丝猴生存繁衍之地的有利条件。
(3)对于“设置生态走廊,将甲、乙两个金丝猴生存区域连成一体,以扩大其生存区域”的建议,有的学者赞成,有的学者反对,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解析:(1)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19世纪与三百万年前相比金丝猴分布范围的变化。(2)结合材料从自然环境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作答。(3)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分布范围明显减小;由大块连片分布转变为分散的小块。
(2)纬度较低,全年气温适宜;山间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山区植物种类丰富,食物来源广;山地有利于垂直迁徙;原始丛林,人迹罕至,受外界影响小;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3)赞成。理由:甲、乙两区域距离较近;两者之间有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可以利用,工程量小,成本低,易于开发建设;扩大了金丝猴生存和活动空间。
或反对。理由:甲、乙两区域之间是重要的农业、工业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建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设难度大(或答移民数量大,降低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