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班健康《玩转竹竿》活动反思

大班健康《玩转竹竿》活动反思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精品文档 .

大班健康《玩转竹竿》活动反思

大班健康《玩转竹竿》活动反思

一、准确定位,体现集中活动的价值和必要性。 自从《指南》颁布以来,我们在设计组织体育活动计划 时,应首先思考要发展幼儿哪些而身体素质来增强幼儿的体 质,然后再考虑围绕这些身体素质应该选择哪些事宜的身体 活动。《指南》围绕幼儿身体素质提出了“具有一定的平衡 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 展目标 , 以上表明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 核心目标。因此,本次活动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以“控制、协调、灵敏”为切入点,依托身体移动这一运动 方式,借助本土材料——竹竿,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在 与同伴多样玩竹竿的配合分享中,不仅提高移动中的本体感 受力,而且控制、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都能得到极大的锻 炼,同时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重要性。

为了能发挥集体教学的价值,在活动中,教师创设了多 层次幼儿集体移动的活动情境,让幼儿借助以往个体移动的 经验,学会与 5 个、20 个同伴一起协作移动, 在尝试、 讨论、 再尝试的过程中,逐步积累集体协作的经验和方法,从而获 得控制、协调等方面的发展。

总的来说, 本次活动目标定位准确, 内容贴近幼儿生活,

.精品文档 .

符合幼儿兴趣需要,同时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二、教学方法恰当,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

1. 游戏贯穿始终。 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体移动发展的

特点创设了三个循 序渐进的游戏:巧过竹竿 --- 与竹共舞 开汽车。巧过竹

竿游戏,引导幼儿 5 人这一组用各种方式同时过竹竿,让幼 儿获得“和同伴商量好方法, 根据口令, 同时过竿” 的经验。 与竹共舞游戏,则通过小组、集体两个层次游戏,获得“每 组组员要朝同一个方向一起移动,移动的速度也要一样。 ” 的经验。开汽车游戏,也是通过小组、集体两个层次游戏, 获得“ 4 辆汽车要整齐的行驶,不仅大家要看着图示,同时 改变方向,而且还要互相看齐,保持同一速度前进。 ”的经 验。

2. 给予幼儿自主尝试的机会。 在以往的体育活动中,我

们较多采用老师教学一种动作 技能,而后幼儿通过个体自由练习,集体游戏练习来完成。 而本次活动,教师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发展,给予幼儿充分自 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每个游戏中,都提供了一次幼儿和同 伴协商配合自主尝试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以观察者、 引导者的身份陪伴幼儿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尝试探索,允许 幼儿在失败中习得合作移动的经验。并且通过集中交流分享,

.精品文档 .

组织幼讨论尝试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梳理出集体移动的方法。

3. 教具、学具具有特色,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 活动中,

教师采用了本土材料 --------- 长笔直不能弯曲的竹 竿,创设了一种需要幼儿克服困难的情境,幼儿必须与同伴 配合,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并与同伴分享 快乐。

在活动中,教师利用图片讲解游戏玩法和注意事项,这 种方式不仅能让幼儿直观形象地了解游戏的玩法,而且也避 免了户外教学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小图片的使用, 不仅让小组合作的内容更加清晰,而且也为其能朝同一方向 协调移动提供了支持。

三、活动环节清晰,师幼互动有效。 本次活动环节清晰,有针对性、层次性,重难点突出。

首先活动是按三个游戏开展的脉络来进行的,其次在每个游 戏中,教师也都以介绍游戏规则 --- 提出要求 --- 幼儿游戏 --- 交流分享 --- 小结的程序进行的,可谓结构清晰、明确。 在重难点环节,教师不仅通过两个层次的游戏来解决,而且 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如结合图片讲解、幼儿示范、讨论梳 理等,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

在活动中,教师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学习需要,用亲 切、大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采用师幼、幼幼互 动的形式, 积极调动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整个活动气氛活跃。

.精品文档 .

四、不足与改进策略 因为集中活动容量及时间的控制,

在第三个游戏 ------------------------------- 开 汽车中,幼儿集体移动转弯的体验还不够丰富,且挑战性也 不够。

建议:

1.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继续尝试玩集体移动的游 戏。 2. 开展第二课时活动,主要定位幼儿从 4辆汽车 --- 两 辆

汽车 --- 一辆汽车的整体移动中经验的获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