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PEST分析法的阆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PEST分析法的阆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理论与研究西部皮革

2018年7月

基于PEST分析法的阆中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何沁书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前,对于旅游产业分析多采用SWOT分析法。此方法对于分析旅游产业内在因素具有现实意义,然而,产业发展 的宏观外部环境也不能忽视。本文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因素分析阆中市旅游业发展外部环境状况。结果 表明:政策的支持对阆中市旅游产业发展起了较大推动作用。经济基础仍需要加强,特色文化知名度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科技 竞争能力较弱。要促进阆中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为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要吸纳专业 人才,利用技术促进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宣传特色文化,开发与保护并存。

关键词$ PEST分析法;阆中旅游产业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 -1602 (2018) 14-0044-01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它通过政治因

素(Politics)、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ety)和技术 因素(Technology)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 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旅游产业发展也具有不确定性。该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当前旅 游业发展的宏观外部环境,找出其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 战略对策以谋求更好的发展。本文以阆中市旅游产业发展为例,运用 PEST分析法分析该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并提出发展建议。

1阆中市旅游产业发展的PEST分析1. 1 政治因素国家“十一五”旅游业规划目标表明了我国越来越重视旅游业 的发展。2000年,四川省出台的[2000] 48号文件,明确指出把 阆中划为全省旅游业重点发展地区之一[1]。2013年,国家旅游景区 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阆中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加快 阆中的发展进程,推动实现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宏伟目 标。2016年,阆中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坚持绿色发展特色发展为 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政策支持为阆中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 了机遇和政策优势。对于该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经 因素

截止2016年,阆中的EDP约193. 89亿[2],比上年增长7. 76, 人均GDP为26615元,位居全川第66位。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分别为14. 36、15. 46和70. 36,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 拉动。全市共有星级饭店7间,星级饭店客房数658间,星级饭店 床位数1157张。2016年旅游总收入约79. 23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 入79. 12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080. 07万美元[3]。接待游客人数达 885. 39万人,境外旅游人数10. 39万人。2016年全市招商引资项目 共计23个,投资总额2234000万元,解决就业人数4400人[3]。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较好,稳中有增,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 质基础。然而阆中市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总量不大、产业支 撑不强、经济结构不优等经济发展问题突出。旅游产业发展背后经 济支撑力量不够,是阆中旅游业发展外部不利环境因素之一。

1.3 社会文化因素

截止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 859192人[4] (2010年阆中总人口 88. 19万)。境内居住着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苗族等19个 民族。汉族人数居多。1986年,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据考证,阆中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发源地。该地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风水文化、科举文化、三国文化、春节文化等。近年来,阆 中旅游业的多元品牌建设大力加强。如:阆中金沙湖水利风景区、 蟠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构溪河湿地国家公园的打造。在抓旅游景区硬 件建设的同时,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民俗文艺节目如《张飞巡城》

等,向游客展示当地传统特色文化。随着旅游宣传力度大大加强,知名

度相比前几年有较大提升,但仍然和丽江古城等其他三个古城知名度相 差较大,对于旅游宣传和打造特色旅游仍需要继续努力。

1.4 技 因素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在旅游行业竞争中,科技竞争地位越来 越重要。旅游行业需要先进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性较强素质 较高的人T[5]。阆中坚持旅游兴市战略不动摇,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 建设。迄至2016年,兰渝铁路通车,阆中机场正在筹建中。市内外水 陆旅游环线12条,有8条公交车专线,公交车100辆。国内旅行社由 2000年的2家发展到13家,有高素质的解说员、导游近100余人。从具 体情况可以看出,阆中旅游业基础设施发展较好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 才,这就导致了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完善、资源浪费、创新不足。

2阆中市旅游发展建议2.1 稳 经 稳 快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日渐加大,经济 的各个领域发展都要“稳中求进”,特别是要稳住三次产业的增长, 扩大投资需求,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2在“互联网+旅游”背景下,加快旅游发展转型升级 “互联网+旅游”模式的旅游,即通过搭建旅游线上平台,提升 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旅游交通体系等方式来实现旅游服务转型升级。诸 多线上旅游平台的产生,为游客提供了海量的景区资料,包括景区的景 点,历史,酒店,交通线路等等。阆中旅游不能止步于线下,好好利用 互联网的广泛性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大力提高景区知名度。

2.3开发与保护并存,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任何旅游地区都有其游客承载量,过度开发不利于景区持续发展, 在旅游旺季可以实行“限客令”,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古城也是为了游客 有愉快舒适的旅游环境。古城作为人文景观,重点在于古建筑的完整 性。不可为了城市发展占用,拆毁古建筑。山地、湿地等地区生态环境 较为脆弱,一旦毁坏难以恢复。在锦屏,蟠龙山等山区以及构溪河生 态湿地在开发同时一定要适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参考文献:[1] 刘长秀,杨霖.四川省阆中市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J].绵阳

师范学院,2010,29(11):115 -119.

[2] 阆中市人民政府.阆中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Z]. 2017.[3] 阆中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全市旅游情况.郑长春

总编,阆中年鉴,2017 ,558 ,年鉴.

[4] 人口附表3:全市人口年龄构成及变动情况.郑长春总编,阆

中年鉴,2017,64,年鉴.

[5] 董鸿安.基于PEST框架的宁波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特区经

济,2007(09):53 -54.

作者简介:何沁书(1997.05—),女,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