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测试
历 史
2007.5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工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就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依据最有说服力的是 ( ) A.古籍记载 B.屈原作品 C.神话传说 D.学者解释 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出我国古代对外交往史实的是 ( )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3.纸张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在 ( ) A.西汉 B.东汉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
4.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这反映了 ( ) ①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②江南经济地位上升 ③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④南北经济交流加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1368年朱元璋定都应天。“应天府”、“应天”分别是今天的 ( ) A.商丘、南京 B.开封、南京 C.商丘、北京 D.开封、杭州 6.使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今江苏境内的近代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7.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逐步取代洋务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B.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泛传播 C.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光绪帝夺权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8.孙中山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富民思想,这主要体现在 ( )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帝国主义压迫 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各民族一律平等
9.国民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其表现不包括 ( ) A.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B.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武装 C.广大群众接受了一次革命洗礼 D.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0.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表现有 ( )
①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并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②从实践和理论上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③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④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正确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1946年初,“美国计划将中共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地位,纳人一个实际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中,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材料反映出美国的真实意图是 ( ) A.改组国民政府,成立联合政权 B.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C.调解国共冲突,避免内战 D.要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12.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提前完成 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情景出现在 ( ) A.建国初的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福建被确定设置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是 ( ) A.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B.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大 C.近代是最早开放的地区 D.资源丰富、劳动者素质高 15.1972年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B.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关系进一步改善
16.下面两幅作品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D.反对宗教思想和封建等级观念 17.下列关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 B.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 C.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D.都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下图是(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一书中记录的英国在1760~1825年问申请技术专利数的变化情况,图中反映的现象与下列事实有因果关系的是 ( )
A.标准化生产方法出现 B.工业革命进行
C.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D.建立三国协约
19.能体现19世纪末
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新特点的是 ( ) A.朝鲜义兵运动 B.中国义和团运动 C.印度国大党成立 D.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20.下列关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B.都由少数大国操纵 C.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D.都对战败国进行了处置
21.导致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自由放任政策影响政府调控 B.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供需矛盾 C.金融市场混乱导致经济崩溃 D.法西斯势力兴起并推波助澜 22.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呈现的基本趋势是 ( ) A.控制一竞争一扶植 B.扶植一竞争一控制 C.竞争一控制一扶植 D.控制一扶植一竞争
23.二战后出现的新科学技术中由中国等多国科学家协作完成的是 ( )
A.电子计算机诞生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公布
C.克隆羊“多利”成功 D.重组 DNA 生物基因工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1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12分,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共39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
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清)杨鸾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招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清)赵翼 材料三 史载:唐太宗时有人奏请修筑长城,太宗一笑置之,日:“安事劳民。”
材料四 (针对明朝修筑长城的举动,清人评日)即论胜国何能守,说到秦人更可嗤。毕竟成城需众志,皇图巩固在于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试从两图中长城分布的变化,说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变化。(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胡曾、杨鸾、赵翼对秦朝修筑长城的各自观点。(3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唐太宗和清人对修筑长城看法的异同。(3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长城的认识。(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由国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五种经济成分组成。1949年,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合作社工业占34.7%,公私合营工业占2%,私营工业占63.3%。到1952年,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合作社与公私合营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已占到50%以上,与其它经济成分比较已占优势。
材料二1956年,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占100%。至197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4%,个体、私营经济几乎不存在。 材料三1.992年、1999年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概括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建设在所有制结构上发生的深刻变化,简要分析各时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影响。(1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也正因为如此,二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来,欧洲人为了实现“统一的欧洲”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联盟,从50年前的6国到明年即将实现的25国,从最初仅局限于经济合作到目前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大欧洲”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地成为现实。
——《光明日报》2003年8月5日
材料二 欧洲的模式是成功的,所以世界其它地区也正在效仿,比如拉丁关洲的巴西、乌拉圭、阿根廷、智利等国家正在建立一个名为Met—OSUr(西班牙语)或lerCOSUl(葡萄牙语)的共同市场。 ——伦敦《经济学家》2003年12月30日
材料三四分五裂的欧洲逐步整合成一个统一体,并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联合走一体化道路,永久避免大规模战争,在欧洲大陆实现稳定和繁荣,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与实力相当的重要作用是欧盟创始者的愿望,也是几代欧洲各国领导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参考消息》2003年8月14日
材料四 美国学者向美国政府进言,美国对欧政策成功的关键是“不要逼英国在美国和欧盟之间做选择”。有英国追随,政治上对美国固然重要,但让英国留在欧盟,更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一旦英国选择美国,英国对欧洲的影响就会丧失,它对美国的意义也就不大了。“英国效应”也许会成为美欧关系浮现“双重遏制”后,欧盟在深化的道路上必须面对的又一难题。
——《中华读书报》2004年1月2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欧共体与欧盟发展目标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模式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统一体”对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 (3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对欧盟发展所持的基本态度及其根本原因。(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题12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4分,共42分。
27.教育机会的均等和考试的公平公正是实现教育公平性的重要内容,考试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1)举例说明春秋、隋唐、北宋时期能够体现教育公平性的主张或措施。(8分) (2)简述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对科举考试所作的改革或调整。(4分)
28.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爆发于欧洲,但其发展和影响却波及整个世界。在讨论“一战”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影响时,班上同学明显地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1)“一战”给近代中国带来发展契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一战”没有给近代中国带来发展机遇,反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16分)
(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29.17、18世纪的法国和19世纪中期的德国,都曾产生过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理论或思想成果。 (1)指出法、德两国产生的伟大理论或思想成果分别是什么。(2分) (2)简要分析两大理论或思想成果产生的社会条件。(7分)
(3)概述两大理论或思想成果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5分)
宿迁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69分。
1.A 2.A 3.C 4.C 5.A 6.B 7.D 8.C 9.D 10.B 11.D 12.B 13.C 14.A 15.B 16.C 17.D 18.B 19.C 20.D 21.A 22.D 23.B 二、材料解析题:共39分。
24.(1)目的:抵御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侵扰;变化:由分散到连接,反映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3分)
(2)各自观点:胡曾认为修筑长城,滥用民力,造成秦朝速亡;杨鸾充分肯定修筑长城对抵御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的积极作用;赵翼指出修筑长城给当时人民带来灾难,是秦亡的主要原因,但对后世却产生了深远影响。(3分) (3)同:都认为修筑长城没有必要。异:唐太宗不愿以此扰民;清人认为收聚民心比修筑长城更重要。(3分) (4)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见证,在一定时期里对抵御游牧民族进 攻、保障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起了积极作用,但修筑长城也加重了人民负担。(3分)
25.建国初期,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公有制经济渐占主体地位。(2分)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对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积极作用。(2分)1956~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2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一段时间内推动了工业发展,后来也产生严重弊端。(3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2分)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建设快速发展。(3分)
26.(1)变化:由经济合作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原因:经济发展需要和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4分) (2)影响: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2分)
(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美国霸主地位遭严重削弱;两极格局解体后,欧盟成为多极化世界中重要的一极。(3分)
(4)态度:分化、遏制;原因:美国的国家利益。(4分) 三、问答题(42分)
27.(1)春秋时期,孔子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2分)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选拔官吏,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参加政权;(2分)北宋时期,进一步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增加录取名额,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4分)
(2)王安石变法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和断案等。戊戌变法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每方面能答出2点即可,4分) 28.(见下列要点,持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看法(一)要点:
“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出现“短暂的春天”;(3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共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分)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愿望更加强烈,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分)“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并使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成为改造中国社会新的思想武器;(3分)“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合理要求,尽管遭列强拒绝,但中国政府始终未在和约上签字;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收回了日本在山东的主权。(4分) 看法(二)要点:
“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仅是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并未放松,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3分)日本、美国趁机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投靠日帝国主义,同意“二十一条”,使日本一度独霸中国;(3分)“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萧条;(2分)巴黎和会上,列强拒绝中国政府提出的合理要求,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3分)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使中国重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分)帝国主义支持各派军阀,使军阀割据混战更加激烈,统治更加黑暗。(2分)
29.(1)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2分)
(2)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摆脱封建统治和等级观念束 缚,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催生理性主义思想。(4分)工业革命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3分)
(3)启蒙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确立,并为亚洲等地的仁人志士改造传统社会提供了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无产阶级运动的迅速发 展,十月革命胜利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新纪元。(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