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大学生情绪管理及民办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探讨大学生情绪管理及民办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智库时代 智者论道 探讨大学生情绪管理及民办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陈 艺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情绪管理问题,并且许多学生在产生不良情绪时不能够积极面对,为此必须要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指导,而目前辅导员定位存在着管理权限宽泛,角色不明确、职责不明确,定位模糊、辅导员人事变动较多等问题,所以必须要从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大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的抗压训练、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能效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辅导员;角色定位中图分类号:B84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51-0245-002

学生普遍认为情绪管理很重要,但是从

图2中可以看出,在实际面对负面情绪时,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对自身情绪的管理效果也不显著。

三、民办高校辅导员定位的现状(一)辅导员管理权限宽泛,角色不明确

现阶段民办高校辅导员管理职责非常宽泛,对辅导员角色的定位也不明确,准确的说辅导员既不是学生的课程授课老师,也不是学生的全权负责管理人员,但是一直和学生保持着密切联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在高校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般是由辅导员主持,但是辅导员并不是专职的思想政治老师,只能算是辅导人员或者替补人员。在对学生的管理上,辅导员也不参与到学生管理条例的制定中,对学生的管理更多的处于被动的位置,只能依照条例严格执行,这样的状况使得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困难重重[3]。

(二)辅导员职责不明确,定位模糊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在许多民办高校

一、引言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有效的对我国教育事业进行补充。大学生是高校教学的重要成员,在高校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经济能力以及生活水平也逐渐好转,尤其是新时代下的“90后”“00后”大学生更是不愁吃穿,然而现代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生活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使得许多大学生出现较强的情绪波动,不能够有效的管理自身的情绪,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更是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发展。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是连接大学生与任课老师、高校的重要桥梁,在帮助大学生管理自身的情绪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难题,缓解大学生的焦虑、不安情绪。本文探讨了大学生情绪管理现状以及民办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分析了解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现状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也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大学生群体非常庞大,加强我国大学生的情绪管理非常有必要。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出现了许多悲剧事件,并且产生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在关注事件的同时也不断推动着社会对大学生身心状况的思考,究其本质依旧是大学生欠缺成熟的心理活动以及负面情绪严重,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1]。

情绪管理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中出现阻碍与困难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

的心态,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化解矛盾,驱除自身所笼罩的负面情绪,从而确保情绪波动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2]。本文对某个民办高校240名大学生进行实验,通过采集和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大一到大三各个阶段的大学生对情绪管理的必要性有不同看法,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对情绪管理持否定的态度,多数学生认为不重要,从大二开始,学生普遍认为情绪管理有必要,这是因为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就业压力逐渐增加,怎么样将各种压力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成为了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与此同时对大一到大三学生面对不良情绪时的态度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图2的图形,从图形中可以看出,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在面对不良情绪时的积极态度都要低于50%,由此可以表明,被调查的学生中绝大部分都不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有效的化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可以推断出现阶段民办高校许多大学生都没有较好的抵抗负面情绪能力。此外,从上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

图1 大一至大三学生对情绪管理认知对比图

·245·

智者论道 图2 大一到大三学生不良情绪发生时的态度

中辅导员重点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以及中出现较多的“绝对化、糟糕化”等不活动主持,从而造成主次颠倒、职责不良想法,辅导员需要将学生的错误理念明确。在高校工作划分中,学生的生活转变为正确的思维方式[6]。也可以通过管理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辅导员更多的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学生座谈会等是配合相关人员开展活动,但是在民办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身的情绪。

高校中,辅导员成为了这些事务开展的(二)大学生需要加强自身的抗压核心力量和领军人,极大的分散了辅导训练

员的工作精力,从而不能全身心的投入通过抗压训练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学生出的情绪管理能力,首先可以通过基础的现心理问题而辅导员不知情的状况[4]。

放松训练来加强学生对紧张情绪的控制,(三)辅导员人事变动较多

其次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抗压游戏转移民办高校许多辅导员都对自身职位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减缓学生压力的未来发展抱怀疑态度,导致许多辅导的目的,不断加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最员在面对较好的去处时就会辞去辅导员后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团队游戏中,让一职,造成辅导员职务人事变动较多,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增加彼此的好感度与许多学生在大学四年时间内更换了好几熟悉度,不断的消除人与人交流中的心个辅导员,使得辅导员不能够全面了解理隔阂。当学生面临较大压力时,可以每个学生的状况,也造成学生不能够和采用体育锻炼的方式加强身体劳累度,辅导员建立良好的感情。

让学生在大量活动中放飞自我,从而降四、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与辅导员低自身的压力[7]。也可以利用幽默小故角色定位

事、搞笑段子等主题元素增加生活中的(一)辅导员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乐趣,从而实现调节自身压力的目的。疏导

此外,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抗压力意志培我国心理学家对色彩和人们的情绪养,鼓励大学生在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的色上睡觉前给自己打气,从而形成良好的彩能够给予人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通心理暗示。

常情况下,色彩比较艳丽的颜色能够给(三)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人们带来激情,能够有效开发人们的大实践活动

脑;冷色系则使人们产生负面情绪,不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利于人们大脑的发育。持续面对黑色的践活动,通过变换生活环境降低学生的环境容易让人们产生烦躁的情绪,不利心理压力,在参加活动过程中也能够有于身心健康,而长时间处于白色氛围中效的分散注意力,改变学生一成不变的会让人产生头疼症状等[5]。高校辅导员枯燥生活,此外学生在活动中也可以更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容易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加学生的平,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积极的自信心,提高学生抵抗不良情绪的能力。应用色彩对情绪的影响,通过美学暗示比如说某个民办高校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的作用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

健康研讨会,让学生在会议上各抒己见,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运用情绪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叙述的方式降低自身ABC理论法加强学生的情绪控制,将学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多方面的沟生的混乱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学生在学通交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习和生活过程中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题,当大学生在处于情绪低谷时,思想与学习,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认

·246·

智库时代 真倾听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选择经典的活动项目和学生一起去实践探索,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让学生明白事情的原委,也能够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校园外的世界,学生能树立更长远的目光以及更加宏伟的目标,树立为之奋斗的坚定理念,从而铸就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8]。

五、结语

综上所述,许多高校大学生都存在情绪管理能力差的问题,并且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也愈加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辅导员作为高校辅导学生的重要职位,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才能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高、抗压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屠家宝,范元辰.手机MOBA游戏对大学生情绪管理影响的调查研究——以“王者荣耀”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4):106-107+140.

[2]孔夏萌.大学群体文化博弈中的辅导员角色定位——从角色尴尬到身份认同[J].江苏高教,2019(1):97-101.

[3]温欣.情绪抗逆力: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应用研究——以A高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J].青少年学刊,2018(3):22-27.

[4]杜建军,罗琳.自我效能在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与体育锻炼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4):76-81.

[5]戴锐,肖楚杰.职业社会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再定位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4):105-112.

[6]杨国文,彭金玲.情绪管理在大学生亲子依恋和交往焦虑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64-1366.

[7]杨启梅.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及应避免的问题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62-63.

[8]杨广平,谈在祥,高嘉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教育探索,2011(10):130-131.

【作者简介】陈艺(1989-),女,本科,研究方向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学生就业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