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 A.外界→咽→食道→肺 B.肺→气管→鼻→外界 C.外界→鼻→气管→肺
D.肺→气管→咽→外
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3、图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A.1-2-3 B.2-1-3 C.3-2-1 D.3-1-2 4、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5、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所有生物
6、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民田间松土的主要目的是防止( ) 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缺少水影响蒸腾作用 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缺少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
7、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 A.燕子育雏 B.子女与父母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8、“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 )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9、请你选出对相关植物正确的描述( ) A.肾蕨、墙藓、满江红都靠孢子繁殖
B.苔藓植物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银杏和卷柏都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 10、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 6
1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12、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 A.尿素
B.多余的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20、油桃是大家熟悉的水果。油桃的可食用部分和种子分别由油桃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
A.子房和胚珠 C.胚珠和子房壁
B.胚珠和子房 D.子房壁和胚珠
13、把一粒玉米放在火上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 ) A.无机物、有机物 C.无机物、无机物
B.有机物、无机物 D.有机物、有机物
21、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22、“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4、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在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下列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是( ) A.唾液、胆汁、胃液 C.胆汁、肠液、胰液
B.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
23、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A.先感觉烫后松手 C.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
B.先松手后感觉烫 D.没有一定的顺序
16、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24、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7、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水中
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由一个细胞构成 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8、“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A.分布最广的是①,其次是③,最少是② B.管壁最厚的是①,其次是②,③最薄 C.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2 / 6
19、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D.①中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25、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神经系统由脑、________和神经组成、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________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2、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4、当肋间肌和_______收缩时,胸廓扩张,气体被人体吸入。
5、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贮藏着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 ACDF 和 BE 两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 (2)请写出动物 A 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
(3)比较 B 和 E 两种动物,从外部形态看,它们身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动物 E 在
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 (4)动物 C 在个体发育方面的突出特点是____。
(5)动物 D 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动物 F 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
(7)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 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_,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填文字)
(2)甲图中结构E名称是__________,它是进行_________的场所。 (3)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质中含有液泡和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5)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保护支持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__。
3、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3 / 6
(1)图1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___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淀粉分别被消化成氨基、_________,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2)图2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_________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_________结合。
(3)图3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_________ ]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___途径(选填:体循环/肺循环)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为探究肾脏功能,科学家运用微穿刺技术,以小鼠肾脏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见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小鼠离体肾脏仍具有生命活性,首先将肾脏置于特殊的容器中(见图一),并用浸泡了______(蒸馏水/生理盐水)的棉花覆盖在肾脏表面,然后在棉花上覆盖琼脂及矿物油,起到保温和保护作用;此外,不能扭曲、挤压与肾脏相连的血管和________,以免对肾脏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
(2)在实体显微镜下,放大150倍后,能观察到肾脏浅层的肾小囊。科学家用毛细玻璃管刺入肾小囊并注入染液(见图二),染液随着原尿进入与其相连的[A]_______
中。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A的①②③④处分别进行穿刺,并检测抽提出的液体,发现某物质的含量在不
断降低,最终为零,该物质是______(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说明该物质被________进入循环系统。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村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______,装置B______。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______(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______]______的强度大于[______]______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种。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______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4 / 6
1、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甘蔗是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6米。它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和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 (1)组成甘蔗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
(2)甘蔗可食用的部分是茎,属于____________器官;吃剩下的甘蔗渣属于________组织,是细胞____________的结果。
(3)甘蔗含有的大量糖分主要储存在细胞的____________中,这些糖分是甘蔗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制造的。
(4)给甘蔗施肥主要是为甘蔗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
(5)甘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区;水分通过____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叶等器官,其中绝大部分水分通过____________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可提高大气湿度。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C 3、A 4、D 5、C 6、C 7、D 8、A 9、A 10、D 11、D 12、C 13、B 14、D 15、C 16、B 17、C 18、C 19、A 20、D 21、B 22、A 23、B 24、C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脊髓; 大脑皮层; 反射 2、无机盐 无土栽培 3、叶绿体 线粒体 4、膈肌
5、子叶 胚乳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体内有无脊柱 前肢特化为翼,身体流线型 身体分节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生长 变态发育 胎生哺乳 鳃、鳍 AD
2、甲乙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光合作用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线粒体 3、小肠绒毛 葡萄糖 2 血红蛋白 ⑤ 体循环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生理盐水 神经 肾小管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 葡萄糖 肾小管重新吸收
2、变浑浊 不变浑浊 气孔 C 光合作用 A 呼吸作用 3 18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细胞 营养 输导 分化 液泡 光合 无机盐 成熟 导管蒸腾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