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及体前变向运球》课的设计与构思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的设计始终围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主线来贯穿全课。从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能力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的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的伙伴,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去,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通过开始部分的篮球随意拍和游戏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在落实主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小组长和体育骨干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个性,使每一位学生能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掌握技术、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及体前变向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之一,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在以往的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身心已接近成熟,具有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脑和动体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本课技术的动作要领以及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运球急停、急起及体前变向运球的学习,初步掌握运球急停、急起及
.
.
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并能运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
3、情感目标:学生能乐于参加各项练习,学习技术动作,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技术、技能,
乐于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球急停、急起:跨步急停的动作要领及急停后要低运球;
变向运球:体前变向换手动作,身体重心转移迅速。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对球的控制。 六、教学策略
(一)教法:(1)直观教学法:讲解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由老师亲自示范,作到讲解和示范
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学生一目了然。
(2)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
(3)分层递进法:基本练习部分由徒手——持球练习、由原地——行进间练习
——利用标志物作为假想的防守队员的练习。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递进方法。
(二)学法:(1)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尝试法:使学生在多次的尝试练习中掌握技术、改进技术。
(3)评价法: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组织策略:在组织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分组练习和集中练习相结合的
方法,结合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积极练习完成教学。
七、教学过程
1、引起注意阶段:(1)学生按要求集合整队(2)向学生问好(3)检查着装(4)宣布课的
.
.
内容及任务(5)安排见习生
2、课题导入与热身阶段:(1)课题导入:①教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课前的CUBA主题音乐《相
信自己》②教师调动学生情绪。
(2)慢跑热身:①教师说明跑的形式和要求 ②教师在学生慢跑时
给出信号。
(3)球性练习:①讲解、示范练习内容,同时在学生练习中提出要
求②语言提示学生练习③教师积极参与并加以语言鼓励。
3、学习掌握阶段:(1)学习运球急停、急起:①教师讲解示范同时设疑(提问:运球急停、
急起在什么时候采用?)②组织学生徒手练习 ③组织学生持球进行练习④组织学生运用标志物运球练习 ⑤组织优秀学生展示 ⑥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学习提前变向运球:①讲解示范 ②组织学生练习(原地换手运球、
原地左右手交替运球、利用标志物做体前换手运球的练习)③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④集合讲解并请优秀同学展示。
4、巩固提高阶段:运球急停、急起及体前变向运球的组合练习
①讲解练习方法并做出示范动作 ②给予分组练习 ③巡回指导,发现问
题及时纠正 ④提示学生:急停时,降重心,拍球前上方,急起时,用力蹬地,拍球后上方;变向运球时动作要快,运球高度要降低,蹬跨、转体探肩要迅速。
5、调整恢复阶段:(1)放松练习:做身体拉伸的练习(教师示范领做、语言提示简单放松
(2)整队小结(针对本课情况进行总结)(3)布置课外练(4)回收器材
八、场地器材
.
.
音响设备一套,篮球场一个,标志物数个,篮球数个。 九、预计运动负荷
全课练习密度预计:40%-50%,运动负荷为中上。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最高心率为170次/次。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及体前变向运球》实践课教案
教材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及体前变向运球 .
.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本课技术的动作要领以及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运球急停、急起及体前变向运球的学习,初步掌握运球急停、急起及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并能运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 3、情感目标:学生能乐于参加各项练习,学习技术动作,并在练习中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乐于表现自我能力,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 重点:运球急停、急起:跨步急停的动作要领及急停后要低运球;变向运球:体前变向换手动重点作,身体重心转移迅速。 难点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及对球的控制。 内容与时间 引起注意阶段 教师活动 1、学生按要求集合整队 2、向学生问好 3、检查着装 3、宣布课的内容及任务 4、安排见习生 1、教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课前的CUBA主题音乐《相信自己》 2、教师调动学生情绪 1、教师说明跑的形式和要求 2、教师在学生慢跑时给出信号 学生活动 1、学生迅速按要求集合整队 2、向教师问好 3、明确本课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4、见习生随堂见习 1、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 3、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 1、学生由排头带领一路纵队绕球场跑进 2、听教师给的信号按要求练习 次数 1 重点与 要求 强度 教学组织 常规教学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1、课题导入 课 题导入与 热 2、慢跑热身 身 阶 段 8′ 3、球性练习 1 激发兴趣 小 调动热情 学生在练各习中能认小 真参与并1~2 积极动脑 1、讲解、示范练习内容,同时在学生练习中提出要求 2、语言提示学生练习 3、教师积极参与并加以语言鼓励 1、教师讲解示范同时设疑 2、组织学生徒手练习 3、组织学生持球1、认真听讲、积极观察、主动模仿练习 2、充分体验,达到球性练习目的 3、激情高涨、气氛活跃 1、学生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2、根据要求分组练习 3、进一步探究学积极配合 动作协调小 3~4 规范 各 学 习 . 一、学习运球急停、急起 提问:运球急停、急起在什么时候采用? 重点:急停时,降 重心,拍3-4 球前上方,急起 中 .
掌 握 阶 段 22′ 1、徒手练习 2、进行有节拍(一、二起、一二三)的练习 3、利用标志物急停急起的运球练习 进行练习 4、组织学生看标志运球练习 5、组织优秀学生展示 6、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1、讲解示范 2、组织学生练习 3、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4、集合讲解并请优秀同学展示 习运球急停、急起的技术动作 4、主动参与练习,乐意接受指导 时,用力蹬地,拍球后上方 要求:积极思考、主动回答 导入主教材 重点:变 向运球时 动作要 快,运球高度要降 低,蹬跨、中 转体探肩 要迅速,注意保护球 二、学习体前变向运球 提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什么时候采用? 1、原地换手运球(左手3右手3次) 2、原地左右手交替运球 3、利用标志物做体前换手运球的练习 1、认真观察并积极模仿 2、根据要求分组练习 3、主动参与练习,乐意接受指导 4、相互帮助,相3-4 互评价,共同进步 巩固 提 运球急停、急起及高 体前变向运球的组阶 合练习 段 8′ 1、讲解练习方法并做出示范动作 2、给予分组练习 3、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提示学生:急停时,降重心,拍球前上方,急起时,用力蹬地,拍球后上方;变向运球时动作要快,运球高度要降低,蹬跨、转体探肩要迅速。 1、教师示范领做、语言提示简单放松 2、针对本课情况进行总结 3、本课感悟 1、认真领悟练习要求 2、及时对比发现自身问题所在并积极改进 3、相互合作、讨论探究、默契配合、共同提高 4、不断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 × × 3-4 合作巩固 中 调 整 恢 复 阶 段5′ .
1、放松练习:做身体拉伸的练习 2、整队小结 3、布置课外练 4、回收器材 1、跟随教师提示放松 2、学生自我评价,完成学练目标的反馈 3、学生回收器材 1 融入练习 意念放松 小 反思感悟 .
生理指标 平均心率 125—135次/分 练习密度 40%—50% 教具 篮球40只、标志物若干 预计效果 心率曲线 课后反思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