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悬壶济世”的故事

“悬壶济世”的故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悬壶济世”的故事

*导读:悬壶济世的故事,悬壶济世是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为什么叫悬壶济世?下面一起来看看悬壶济世的故事。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於楼上覩之,异焉,因往再拜遂能医疗众病。后因以悬壶谓行医卖药。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君子要知医,悬壶旧家世。孙中山《革命原起》:及予卒业之后,悬壶于澳门、羊城两地以问世,而实则为革命运动之开始也。端木蕻良《乡愁》五:我之悬壶问世,多半都是志在济世活人。

*悬壶济世的故事之一

传说世有壶翁(约公元2世纪),不知其姓名,一称壶公。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民间传说多有

第 1 页

其神话故事。壶翁曾传医术于费长房。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壶公的事迹传之甚广,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几乎无不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或于诊室悬葫芦为医之标志,今仍有不少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

老酒以为,壶疑由葫、瓠因同音通假而来。后世药房有以葫芦为幌子者,药厂亦有以葫芦为商标图案者,又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其典概源于此。

*悬壶济世的故事之二

译《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

第 2 页

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行医者悬葫芦在诊室当作行医的标志,

第 3 页

这种做法更被众多药店、制药厂等沿用。

第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