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大多数的学生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听课时都听得懂,看书、看笔记也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做题时却经常出错,而且找不到原因。
2.经常犯相同的错误,同一个类型的题目,第一次做错了,也做了订正,可再做这种类型的题目,还会再错。这不是个案,很多同学对此困惑不已。
二、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
1.对基础知识点仅限于知道或了解层面,对它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太清楚,对它的应用也知之不多,因此各知识点之间不能融会贯通。那么,解题出错也就成了必然。
2.对错题分析不到位,没弄清到底错在哪,订正时只是写出了正确的答案,没有详细的解析过程。过一段时间后,再做此题又不知从何下手了。
三、解决方法
(一)做好知识点提纲
在每一节学完后为学生做好知识点提纲,提纲是以节为单位,把各知识点细化,并提
出具体要求。而且把各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和有关应用都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个知识点提纲,没有各知识点的解析,各知识点的解析由学生自己来做,且不能写在知识点提纲上,写在提纲的背面或另外的本子上。复习时,看提纲想内容,想不起时再看解析。
(二)做好错题分析
提纲是解决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是否到位,同时用于学生自我检查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使学生知道自己哪里会、哪里不会。错题分析则是解决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解题能力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下面用几个事例进行说明。
事例一:物质的量
1.知识点提纲内容
规定标准(两个数据,0.12 kg、6.02×1023)
(1)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公式及变形(n表示什么、M表示什么、m表示什么)
与指定粒子的数目关系——公式及变形(N表示什么、NA表示什么)
定义(标签:单位物质的量、质量)
(2)摩尔质量:单位(能否由此可以得出M与n的关系式?)
数值(标签:相对原子质量;注意:相对原子质量与摩尔质量单位)
定义(标签:单位物质的量、体积)公式(V、Vm的含意?)
(3)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能否由此得出V与n的关系式?)
标准状况下(温度和压强)的数值(标签:约为、22.4)
……
2.以上知识的应用
物质的量、已知量
①题给出某气体物质的质量,求: 组成该物质的粒子数
标况下的体积
所用公式、物质的量
②题给出物质的粒子数,求物质内某元素原子或原子团的: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气体物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③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方面的应用:
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比例式中上下一致、左右对应的含义。
……
事例二:钠及其化合物
1.知识点提纲内容
(1)钠单质
物理性质:色、态、熔点、硬度、密度(从外观、操作和反应现象中提取);
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常温下:现象,化学方程式。
A.钠与氧气的反应
加热:现象(火焰、产物颜色),化学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钠着火的扑救方法是?
B.钠与氯气反应
现象、化学方程式?
②钠与水反应:现象(浮、游、熔、响、红)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③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推测反应现象。
④钠与盐溶液(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的反应:现象、离子方程式?
用途:冶金、光源……
2.对以上知识的要求
熟记以上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离子方程式)及其反应的现象,并对以上化学反应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以及反应物中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
四、知识点提纲的应用
1.把提纲内不熟的、模糊不清的、不会的做上标记(如×、○、△等)。
2.把做标记的内容解析,写在提纲的背面或记录在本子上,千万不要在提纲上直接注释,否则就失去提纲的作用了。
3.过几天后,再检查做标记的内容,是否还是模糊不清或不会,如果是则需再做标记。这样往复三次如果没有不清楚的了,就说明你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注意:不是一次清楚,是三次都清
楚才行。)
4.做一些典型的练习题加以巩固。
五、错题分析
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解题能力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一些知识应用不够熟练,还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些错题,如何对待这些错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这是对知识融会贯通不好所致,解决办法是进行错题分析:
1.建立错题本,将错题收集到其中。
2.分析错题,找到错点,分析错因,并找出自己这什么为在此出错,在细节上做足功课,记录分析过程和结果。
3.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复查,以确保不犯相同的错误。
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点提纲和错题分析,检查学生的具体实施情况。对不合格的要求其整改。因为,此法既可以解决学生看书会,不知道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也可以解决知识的融会贯通,少做错题,所以很有效,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会自觉地去应用。希望此文对学者和教者有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