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侦探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乌篷摇梦到春江 教案

乌篷摇梦到春江 教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乌篷摇梦到春江 叶文玲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描写富春江景物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独有特点。

2.学习作者语言生动,传神,得到没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富春江美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感悟美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女作家叶文玲到浙江的富春江去游玩,在她眼中富春江是她心中的一个“美”梦,梦里有些什么?我们一同去看看。

(板书题目)《乌篷摇梦到春江》

教师边讲边板书:叶文玲,当代小说家和散文家。

《乌篷摇梦到春江》是叶文玲的散文代表作。本文以梦为线索,以“五想”为内容,编织了春江娇俏和美妙的图画。

文章标题“乌篷摇梦到春江”,这是全篇的文眼,暗示船载着梦将洒满春江。“梦”的展示是通过春江的自然景观与春江流域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来显示的。

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正音

濡( )染 遂( ) 棹( ) 袅( )娜( )

毕肖( ) 千舟百舸( ) 钟灵毓( )秀

2 探讨

(1)作者的“梦”虽贯穿始终,但具体落笔时,却把“梦”化为“五想”来写“梦”,而梦与想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梦”是通过“五想”来实现的。

(2)请同学们找出\"五想\"其中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教师要求学生首先分析)

“奇想”(中文开头处):写作者当年在青海戈壁滩时对春江的奇想,渴望之情不言而喻;

“始想”:春江的俏,恐怕全在于江流的曲折多姿,委婉袅娜,令人遐想无穷,美感呼之欲出;

“还想”:描绘春江的“娇”,着重突出其色泽——绿,使人想到了朱自清的梅雨潭的绿,但又各有千秋。

“再想”:写富春江的“美”,浓墨置于“静”字上。

(小结:上述“四想”,向世人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春江的俏、娇及美。描写层次极为清晰。行文至此,人们不禁要问,除了富春江的自然景观的“俏”、“娇”、“美”,那么人文景观又如何呢?于是,很自然地便有了第五想——

“又想”:以汉代隐士严子陵的不媚世俗的傲骨为代表,颂扬了富春江人们的神魂。

通过“五想”,揭示了富春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 小结:本文线索清晰,结构紧凑。例如富春江的自然景观,是通过“始想”、“还想”、“再想”句来写的,这“三想”句就分别是展示富春江各种景观特点的关键句,只要抓住了全文各层的关键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特色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三、再读课文 特色赏析

要求学生找出本文的引用.

本文一大特色是作者善于巧妙地引用古今诗句,为文章增色不少。

(1)引用郁达夫的诗句“屋住兰江梦亦香”一句,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的魂萦梦绕;

(2)通过“临流鼓棹,帆飞若驰”的动景遇“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亲”的静态对比,突出了富春江的无与伦比的美景。

四、教师总结 回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天地很大,然而再广大的天地也能收藏进一颗小小的心灵,但,倘若发现的眼睛被锁住,梦想的翅膀也会断翼.何处春江无月明,但愿君心灵似水,定能够,发现真与美,觅得梦想归.

板书

梦 → 五想

↓ ↓

自然景观 → 俏 娇 美 →自然美

人文景观 →严子陵(不媚世俗) → 神韵

五、作业

课本P47 金榜行动

六、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xiaozhentang.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