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17期 南方农业 Vol.12 No.17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8年6月Jun. 2018贵阳市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刘秋廷(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农业局,550018)摘 要 贵州省贵阳市是全国蔬菜重点发展规划区域,近年来贵阳市蔬菜产业发展迅迅,种植面积逐年加大,标准体系日趋完善,蔬菜品质显著提升,综合产能进一步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总产量产值逐年攀升。基于此,简要分析了贵阳市近年来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关键词 蔬菜产业;产业化经营;贵州省贵阳市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7.0731 贵阳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1.1 种植面积逐年加大,总产量与总产值逐年攀升近年来,贵阳市蔬菜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逐年加大,总产量与总产值逐年攀升。据统计,2017年全市累计蔬菜种植面积11.7万公顷,实现总产量242万吨;累计食用菌种植规模9 410万棒,实现总产量5.3万吨(以上数据为农情数)。据统计,2017年蔬菜实现总产值 10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32%,为保障蔬菜市场有效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单个品种播面在 0.1万公顷以上的蔬菜有36种,播面10.6万公顷,占总播面的90.3%,产量209.9万吨,占总产量的90.1%。按周年上市和季节上市两个供给时段分,周年上市品种有18种,播面6.1万公顷,占总播面的52%,产量122.76万吨,占总产量的51%;季节上市品种有18种,播面4.6万公顷,占总播面的39%,产量97.6万吨,占总产量的40%。1.3 标准体系日趋完善,蔬菜品质显著提升近年来,贵阳市大力推广蔬菜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蔬菜产品质量得到较好保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等“三品一标”产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品质显著提升,生产从注重产量向确保均衡供应和提质增效并重的方向加快转变。各地突出地方特色,规划引导,重点扶持,形成了一批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于一体的标准化、规模化蔬菜种植高效农业示范园和生产基地。随着贵阳市蔬菜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与之相配套的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升,基地产品经国家农业部例行抽检,每年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2017年基地蔬菜自检合格率达99.97%,农业部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截至2017年底,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4.7万余公顷,无公害蔬菜认证个数539个,绿色食品认证27个(有效期内3个),有机产品认证36个。1.2 基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近年来,贵阳市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努力加强和夯实蔬菜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在重点保供蔬菜基地建成生产设施大棚(温室)30万余平方米,露地喷灌333.3余公顷,分拣车间1万余平方米,冷库近2万立方米,管网到田333.3余公顷,机耕道20余千米,基地生产便道50余千米,沟渠40余千米等,覆盖蔬菜基地0.2万余公顷,基地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新阶段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7年底,贵阳市共引进培育蔬菜企业、合作社和大户190家,基地面积达0.6万公顷,占全市蔬菜基地面积的13.71%;指导建设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0.2万公顷,省级蔬菜高效示范园区7个,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蔬菜基地0.5万余公顷,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截至目前,贵阳市相对集中连片在20公顷以上的蔬菜种植基地有180余个,种植品种主要有萝卜、大白菜、莲花白、速生叶菜、番茄、辣椒、豇豆(棒豆)、大葱、香葱和折耳根等。产品销售品牌化程度显著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产、加、销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收稿日期:2018-05-10作者简介:刘秋廷(1984—),女,重庆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高效农业园区。E-mail: 1274959715@qq.com。2 贵阳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2.1 加强良种种苗统供能力建设,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各区市县相关业务部门及企业要紧密建立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间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快蔬菜新品种选育,加快培育出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蔬菜优良品种;依托全市蔬菜技术推广部门,推进市和主产区县(市)、重点乡镇三级蔬菜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骨干技术人员和农村蔬菜专业人才培训计划,确保新品种、新技术及时到位。各区市县要依托技术推广系统和科研院所,加大技术组装配套和试验示范力度,大力推广蔬菜生态化栽培技术。2.2 实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贵阳市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环境良好的优势,打开蔬菜产业向粤港澳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通道,把蔬菜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1)加强标准和“三品一标”认证。贵阳市要抓好技术引进、试验和集成示范,修定蔬菜标准,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通过标准引领,推广集约化育135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刘秋廷:贵阳市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苗、高效生产模式、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机械化耕种收等生态化、轻简化栽培技术;以规模化基地和园区为平台,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示范区,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2)加强安全生产和监控,严格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依托相关农产品质检机构及乡镇农业服务机构,及时对基地进行抽检和上市检测。3)建立健全生产档案、产地准出、上市检测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从生产、加工到运输、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生贵阳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2)引进有实力的蔬菜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创新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蔬菜产业“三变”模式和建立与农户(低收入困难户)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和带动一批蔬菜种植企业、专业合社及农户通过发展蔬菜种植致富,创造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2.4 推行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蔬菜深加工是延伸蔬菜产业链、推动蔬菜商品化和提升蔬菜附加值的重要途径。1)加强蔬菜采后分级、包装、深加工等商品化处理以及配套冷链贮运设施的建设,逐步提升蔬菜由单一种植向商品化蔬菜转化水平,稳步提升蔬菜产品的质量。2)加强蔬菜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大力推广外观形状好、耐贮运、保存时间长的蔬菜鲜食品种和加工专用优良品种。3)引进蔬菜深加工企业,推动传统蔬菜种植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加工转化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责任编辑:刘昀)2.3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高产业整体效益1)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拓展蔬菜产业的观光、品尝、体验、休闲、度假和教育等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和旅游村寨,提升“周末菜园”品牌建设,挖掘整理农耕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进3大产业相互融合和渗透,在拓展蔬菜产业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功能的同时,培育和催(上接第134页)率。高玉红、吴兵等探究了水肥耦合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3]。从产量方面来看,无机肥、有机肥与自然降水的结合能够使玉米产量达到最高,此时籽粒含水量往往较低。无机肥、有机肥与充足水搭配作用下产量实测达到最高,但其籽粒伴随较高含水量。而在不施肥的条件下,充足灌水能够对水分胁迫作用下造成的产量损失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当处于充足灌水的条件下,肥料的投入量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由于水肥不平衡引起产量下降。有学者针对旱棚防雨实施了田间微区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次回归拟合,经过建模分析,发现氮肥的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影响最为显著,然后为灌水量与磷肥施用量,且研究证明当施用较高氮肥、高磷肥与丰富灌水量的条件下,玉米产量能够达到最高。进蛋白质的积累,当水分充足时,无机肥与有机肥的使用则会对蛋白质积累起到制约作用,促进脂肪积累。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发现水分资源能够对肥料施用起到促进作用,相应的,肥料应用也能够对水量起到调节作用。针对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长环境,应注重水肥比例搭配,使两者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提升作物品质。5 结语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然而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及水资源的匮乏,水肥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日渐突出,针对上述现象,必须致力于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融入水肥耦合效应,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水肥耦合、科学管理理念,改善我国粮食主产区作物的产量与品质。4 水肥耦合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作物品质的影响水肥耦合对农作物品质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合理的施氮量及适宜的土壤水分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植株的含氮量,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磷、钾含量。研究表明,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与作物品质、性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部分作物的品质性状与氮、钾含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适当的水肥耦合不仅能够提升植株氮素的营养水平,而且能够确保作物生长、发育后期磷钾水平的平衡,对籽粒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有学者在研究中做出了不同灌水、施肥处理,探究了水肥耦合对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发现在干旱的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与合理搭配使用能够促136参考文献:[1]吴玲,刘腾谣.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影响效应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8):116-123.[2]徐优,王学华.水肥耦合及其对水稻生长与N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7-22.[3]高玉红,吴兵,牛俊义,等.水肥耦合对间作胡麻氮素养分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2):69-75.(责任编辑:赵中正)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