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本会计试卷二答案

成本会计试卷二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成本会计试卷二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以下项目中不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C )。 A、生产消耗的原材料 B、销售产品的广告费支出 C、购买机器设备支出 D、以各种方式支付给职工的薪酬

2、下列各项中,属于销售费用支出的是( B )。 A、利息支出 B、广告费支出 C、购买材料的运杂费

D、偿还应付款

3、下列属于要素费用的是( B ).

A.直接材料 B. 外购材料

C.直接人工 D。 制造费用

4、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分配转入( A )账户。 A.基本生产 B。辅助生产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5.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手续费,应借记( B ). A.“制造费用\"账户 B.“财务费用”账户 C.“管理费用”账户 D.“销售费用”账户

6.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不包括

1

( D )。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

B.修复废品领用材料 D.实行“三包\"损失

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7.停工损失中,应由过失人或过失单位和保险公司赔偿的款项应从“停工损失\"账户的贷方转入( D )账户的借方。

A.营业外支出 C.原材料

B.制造费用 D.其他应收款

8.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A )。

A.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B. 直接分配给其他辅助生产的方法 C. 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单位的方法 D. 直接分配给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9.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 C ).

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B.按年度计划分配法

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10.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 B ). A.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B.约当产

2

量比例法

C.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方法 D.定额比例法 11、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 )。

A.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B.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

C.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比重较大 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12、 连环替换分析法与差额计算分析法的差别在于( B ) A.原理不同 B。计算程序不同 C。目标不同 D.计算结果不同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需求与竞争决定,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可比产品所占比重会( A ) A。 越来越小 B。 越来越大 C. 保持不变 D。 随环境而定 14、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D )

A。产成品成本 B。本步骤生产费用C。上步骤转来的生产费用 D.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15、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 D ) A。只登记直接材料费 B.只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直接费用 C。登记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D.登记直接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3

1、以下项目属于按支出的性质划分有( ADE )。 A、资本性支出 B、销售费用支出 C、产品成本支出 D、收益性支出

E、营业外支出

2、“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的内容有( AE )。

A。车间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B。广告宣传费 C。企业的业务招待费 D。印花税 E车间机器设备维修费

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 ABDE )。

A.定额的制定与修订 B.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C。 正确选择各种分配方法 D。 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工作

E.确定所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4、以下各账户归集的支出,最终可能应由产品成本负担的有( ABD )。

A。辅助生产 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 D.基本生产E.管理费用

5、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应包括下列项目有( ABC )。 A.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废品的残值

4

C.废品的应收赔款 D.废品修复的材料费 E.废品的修复费用

6、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所属项目的有( ABCDE )。 A.生产车间的保险费 B.车间厂房折旧 C.在产品盘亏和毁损

D.车间低值易耗品摊销 E.季节性停工损失 7、基本生产车间消耗的各种材料费用,按其用途进行分配,应记入的账户有 ( BE )。

A.“管理费用” B。“基本生产”

C. “辅助生产” D。“财务费用\"E. “制造费用” 8、按产品品种计算的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可确定( ABCD )

A。 可比产品及不可比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 B. 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和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 C. 可比产品及不可比产品的计划总成本 D。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9、通常采用的成本分析方法有( ABCD )

A。 比较分析法 B。 比率分析法 C. 因素分析法 D。 趋势分析法 10、采用限额法时,在( A DE )情况下,某种材料实际领料金额小于限额领料金额的差异为该种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 A。投产数量小于规定的产品数量 B.投产数量大于规定的产品数量

5

C。投产数量等于规定的产品数量 D.车间期初、期末均没有余料

E.车间期初、期末余料的数量相等

11、“废品损失”科目贷方反映的项目有( ABC )。 A.修复废品的费用 B.各种应收的赔款

C.转出的应由本月生产的同种产品合格的成本应负担的废品净损失

D.降价出售不合格产品损失 E.转入的不可修复废品的价值

12、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 BDE )。

A.辅助生产车间数量较少 B.制造费用较少 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 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 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13、在( CDE )情况下要求进行成本还原.

A。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按实际成本分项结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按计划成本分项结转 C.各步骤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D.各步骤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

E。管理上要求从整个企业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

6

14、广义的在产品包括( ABCDE )

A.各生产步骤正在生产中加工的在产品

B.本生产步骤已经完工,并已转入下一个生产步骤但尚未形成产成品的半成品

C.本生产步骤已经完工,并已转入半成品仓库但尚未形成产成品的半成品

D.各生产步骤已经完工,但并未结转入库的完工产品 E.半成品库存放的半成品

15、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相比,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缺点是(CDE )。

A.各步骤不能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B.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C.不能为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D.不能提供各步骤的半成品本资料

E.不能计算和提供半成品成本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凡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所有直接或

间接耗费,均应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 对 )

2、不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其生产消耗的燃料可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对 )

3、 对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应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项目,即“成本项目”。 (对)

4、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设置“自制半成品”账户,核算各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 错 )

7

5、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时,生产费用不需要在批内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错 )

6、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企业的在产品是是指狭义的在产品。( 错 )

7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成本计算单中不能分成本项目反映所耗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对 )

8、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均应直接记入“基本生产”账户。 ( 错 )

9、不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企业,其生产消耗的燃料可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对 )

10.间接费用的分配应该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标准的不

同,会导致分配结果不同,会影响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对)

四、计算题:(共55分)

1。某企业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一个是供电车间,给企业配送电力;一个是机修车间,为企业各部门提供维修服务,当月各车间发生费用和提供劳务情况如下表.

辅助生产费用和劳务情况

项 目 待分配费用 供应劳务总量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6 104(元) 4 674(元) 10 000千瓦时 950(工时) 8

各部 供电车间 门耗 用劳 机修车间 务量 110(工时) 1 500千瓦时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 8 000千品耗用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 行政管理部门 瓦时 300千瓦时 200千瓦时 【要求】

800(工时) 40(工时)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供电和机修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费用,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账户要写出明细账户,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项目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合 计 耗用数分配耗用分配 量 (千瓦时) 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 用

9

金额 数量 (工时) 金额 6 104 4 674 10778 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10 000 量 交互 分配 单位成本(交互 分配率) 供电车间 机修车间 -1500 0950 。 4。92 6104 +541 -916 5729 -110 -541 +916 5049 10778 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 费用 对外分配的劳务量 8500 840 6.01 对单位成本(对外分 外配率) 分基本 配 生 产成本 制造基本生产300 费用 车间 200 20 000 8000 0.674 5392 5392 202 800 4809 5011 管 理 费 用 合 计 135 5729 40 240 375 10778 10 000 5049 在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中,第一次交互费用分配率是待分配费用除以劳务供应数量总额。表中对外分配的待分配费用的算式为:

10

供电车间:6104+541—916=5729(元) 机修车间:4674+916—541=5049(元) 根据上表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机修 916 贷:辅助生产——供电 916 借:辅助生产--供电 541

贷:辅助生产——机修 541 (2)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 5392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5011 管理费用 375 贷:辅助生产——供电 5729 —-机修 5049

2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1000件,完工合格产品970件,可修复废品3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本月甲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48 000元,直接人工5 200元,制造费用7 280元.其中不可修复废品是在加工过程中发现的,回收残值180元,应向责任人索赔120元,可修复废品是在完工之后发现的,其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300元,直接人工100元,制造费用140元,本月生产工时记录为:完工产品5000小时,废品200小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11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废品损失计算表

基本生产车间 20××年X月 摘要 数量 生产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元) (件) 工时 (小时) (元) 合格品和废1 000 5200 品合计 费用分配率 废品生产成本 减:废品残值 废品净损失 300 0 10 200 48 300 48000 (元) (元) 5200 7280 60480 1 100 1。4 140 540 100 140 300 240 根据上列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① 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结转废品成本到“废品损失\"账户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54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直接材料) 300

(直接人工) 100 (制造费用) 140

12

② 回收废品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300

贷: 废品损失—-甲产品 300

③ 计算废品的净损失

废品的净损失 = 540– 300 = 240 ④ 将废品净损失转入合格产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损失) 240

贷:品损失——甲产品 240

3、制造企业生产的B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制成,产品的生产工时定额为14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8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6小时。本月A产品完工2 000件,月末车间有在产品1200件,各工序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为800件,第二道工序为400件。

【要求】计算各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和在产品约当产量 参考答案:

第一道工序完工程度=8×50%÷14×100%=28.57% 第一道工序完工程度=(8+6×50%)÷14×100%=78。57%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800×28.57%+400×78。57%≈543(件) 4、某企业生产D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2 8000 元,直接人工1 5200元,制造费用11 000元。本月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 48 000元,直接人工24 400元,制造费用22 300元,8月份完工产品24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在产品

13

的完工程度为60%,D产品所耗直接材料在第一道工序投入全部材料的70%,进入第二道工序时,再投入其余30%的直接材料。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D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并填制成本计算单. 参考答案: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约当产量=200×70%=140(件) 按按加工程度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200×60%=120(件)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8000+48000)÷(240+140)=200 直接人工分配率=(15200+24400)÷(240+120)=110 制造费用分配率=(11000+22300)÷(240+120)=92。5 完工产品成本:

原材料成本=240×200=48000(元) 直接人工=240×110=26400(元) 制造费用=240×92.5=22200(元) 在产品成本:

原材料成本=140×200=28000(元) 直接人工=120×110=13200(元) 制造费用=120×92.5=11100(元)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填制成本计算单: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D产品 20××年 月 单位:元

14

摘 要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累计 分配标准(完工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28000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15200 11000 合计 54200 48000 76000 380 24400 39600 360 22300 33300 360 94700 148900 200 48000 28000 110 26400 13200 92.5 22200 11100 96600 52300 5、.某企业采用分类法进行产品成本核算,A类产品包括甲、乙、丙三个品种,其中甲产品为标准产品。类内费用分配的方法是原材料按用料系数为标准,其它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其分配系数如下表所示:

分配系数表

品名 甲 乙 丙

用料系数 1 0。6 1.52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10 12 18 15

5月份完工产品数量为A产品2000件,B产品4000件,C产品5000件。本月成本及费用如下表所示:

甲类产品成本明细账

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 9000 106200 115200 108000 7200 直接人工 12000 108000 120000 94800 制造费用 13200 合计 34200 136800 351000 生产费用累计 150000 385200 完工转出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 142200 345000 25200 7800 40200 要求:(1)计算A类产品各费用分配率。

(2)编制A类产品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

参考答案:

(1)A类产品直接材料分配率=108000÷(2000×1+4000×0。6+5000×1。52)=9

A类产品直接人工分配率=94800÷(2000×10+4000×12+5000×18)=0。6

16

A类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142200÷(2000×10+4000×12+5000×18)=0。9

(2)A类甲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实际成本=2000×1×9=18000

A类乙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实际成本=4000×0.6×9=21600 A类丙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实际成本=5000×1.52×9=68400 A类甲产品直接人工费用实际成本=2000×10×0.6=12000 A类乙产品直接人工费用实际成本=4000×12×0.6=28800 A类丙产品直接人工费用实际成本=5000×18×0。6=54000 A类甲产品制造费用实际成本=2000×10×0。9=18000 A类乙产品制造费用实际成本=4000×12×0.9=43200 A类丙产品制造费用实际成本=5000×18×0。9=81000 甲产品成本=18000+12000+18000=48000 乙产品成本=21600+28800+43200=93600 丙产品成本=68400+54000+81000=203400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直接材料 18000 21600 68400 直接人工 12000 28800 54000 制造费用 18000 43200 81000 合计 48000 93600 203400 6.某企业本年成本计划和实际执行情况如下表: 产品名称 计产量 单位成本 成本计划 本年总成本 17

量单上本本按上年实际平按本年按上年实际平按本年计实年年年计划单计划单实际成位 均单位均单位划 际 实计实位成本位成本本 成本计成本计际 划 际 计算 计算 算 算 1。可比产品 500 600 120 110 100 甲产品 件 300 200 200 190 180 乙产品 件 小计 2。不可比产品 100 120 300 280 丙产品 件 小计 合计 要求:

(1)分析本年全部商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及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参考答案:

(1)本年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 140000—129600=10400元

本年全部产品成本降低率=10400÷(500×100+300×180+100×280)×100%=7.88%

(2)计划降低额= 120000—112000=8000元

18

计划降低率= 8000/ 120000=6.67%; 实际降低额= 112000-96000=16000元; 实际降低率= 16000/112000=14.28%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