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
案】
填空题。
1.在字母“a p q z n m t s”中,是对称的字母有( )个。 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对称轴最少的是( ) 3.仔细观察下图,然后填空。
方格纸上的梯形①先向( )平移( )格得到图形②,再向( )平移( )格得到图形③。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所有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 )
2.两个图形相对于某条直线如果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必须完全一样。 3.图形在平移过程中,它的大小可以变化,但形状不能变。 ( ) ( )
4.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不能完全重合,这条折痕就不是图形的对称轴。(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后,共有( )。 a.3层b.4层c.8层 d.6层
2.下面的图形中,能用其中一部分平移得到的是( )。
3.下面的文字中,( )是轴对称图形。 a.大b.双c.不d.月 四、解决问题。
1.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2.在下面图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对称轴吗?如果能,请画出来。 五、操作题。
1. 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 把图形b向右平移5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3. 把可以平移到与同一位置的长方形涂上颜色。 4. 想一想,画一画。 5.按要求画一画。
(1)将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4格。
(2)将梯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3格。
六、请根据给出的图形利用轴对称和平移设计自己喜欢的两个图案,并简要说一说自己的操作步骤。
图案(1)的设计步骤是: 图案(2)的设计步骤是: 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3 2.② ① 3.右 8 下 4 二、1.? 2.? 3.? 4. √ 三、1.c 2.b 3.a
四、1.略 2.5 2 2 无数 3 2 画图略
五、1.提示:先找到对称轴,再数出图形各顶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有几格,在图形另一侧画出它的对称点,最后把 这些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
2. 提示:给图c涂色。3. 提示:给长方形(1)、(3)、(5)、(7)涂色。 4.提示:先找到蛋糕的中心,将中心按要求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画出蛋糕。
【篇二: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标准
答案)】
ss=txt>班别:姓名: 座号: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 (3分) () 摔( )清( )()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三、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严阵以待杯水车新 精神饱满 一碧千里 b、美轮美焕翠色欲流 银装素裹 费寝忘食 c、襟飘带舞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天高气爽 d、叮零叮零天崖碧草 斗志高昂 七零八落
四、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请找出来画上“√”。(2分) a、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 ) .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
c、鄂温克姑娘端上温热的奶茶。( ) .
d、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 ( ) . 五、选词填空。(3分) 矗立 屹立 挺立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 )在茫茫戈壁上。 六、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
b、六月一日上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个个意犹未尽。 c、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
d、这次语文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七、判断。正确的打“√”。(3分)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两句中的“茫茫” 一词的意思不同。( )
2、《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
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
八、发挥合理的想象,把主客敬酒时的祝酒辞简要地写下来。(3分)
干部向我们敬酒,70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 1、干部的祝酒时可能说: 2、老翁的祝酒时可能说: 3、我们回敬他们时可能说:
九、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4分)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
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就是: 十、语文实践。(3分)
第一组课文引领我们走进祖国的西部,请你结合本组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谈
谈你对西部的感受。。
十一、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3分)
一天你亲眼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正在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你会说: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12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
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 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
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 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
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请用直线把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画住。这段话点明了白杨树的的精神是: (3分)
4、文段中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请
发挥想像,说说爸爸可能在沉思些什么呢? (3分)
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
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
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
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 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
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
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
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3分)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辽阔——()欢跃——()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 (2分)
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 2分)
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的作用。(2分)
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2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一、小练笔(5分)
有人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那么先进,哪里还用学习写信这种落后的方法,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用50-100字之间简短的一段话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和理由。(5分)
二、习作。(35分)
寒假里往往会发生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请你选择一两件最难忘的事用书信的方式写下来,告诉你的一个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吧。注意
书信的格式,还要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
【篇三: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及答案】
class=txt>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 ),100以内19的倍数有( )。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
3.( )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 ),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 )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
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1.因为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 )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a.36和9 b.210和70c.0.2和100d.30和60 2.自然数包括( )。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
a.合数 b.质数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个奇数要( ),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b.加2 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 )因数。
a.2 b.3c.1 d.不能确定 四、找一找、连一连。 五、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 个)。 9
因数: 倍数:
20 因数: 倍数: 25 因数: 倍数: 17 因数: 倍数: 21 因数: 倍数: 28 因数: 倍数: 2.按要求写数。
(1) 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奇数。 (2) 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偶数。
(3) 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3的倍数。 3.猜猜我是谁?
(1) 我是比3大、比7小的奇数。
(2) 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
(3) 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的数字之和是15。 4.用0、5、8组成三位数: (1)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2)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3)这个三位数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 5.不用计算,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余数。
6、有9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
六、(1)一个数是4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 。
(2)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3)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同时还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
七、新图书馆开馆了,小红每隔3天去图书馆一次,小灵每隔4天去一次,请问小红和小灵某天在图书馆相遇后,经过多少天她们有可能会在图书馆再次相遇? 参考答案:
一、1.9 18 27 3645 19 38 57 7695 2. 1 5 25 1 5 13 65 3. 13
4. 201 203205 207 209 390392 394 396 398 5. 2 9
6.偶数偶数 奇数 7. 12 3 8 6 4 8.0 1 35 9.2419 10.1590
三、d c b b c b
五、3、(1)5 (2) 13+2=15 (3)96 或78七、12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