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须熟悉车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和操作爱护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2.开车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中〕,工作时严禁戴手套,围巾。检查各手柄位置是否准确,应使变换手柄保持在定位位置上。 3.车工在开车前要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4.工作中必须经常从透亮油标中查看输入主轴轴承,及床头箱的油是否畅通。 5.不承诺在卡盘上,顶尖及各导轨面上敲打,校直和修整零件。 6.在取主轴顶尖时,不准使用铁器敲打,应用带铜的芯棒顶出。
7.工件在顶尖面加工时,应检查后顶尖座的固定程度,顶尖套要拧紧,不承诺使用已磨损的顶尖,在工作中对顶尖要做充分的润滑,如发觉顶尖过热或发响时,应赶忙停车检查。
8.用长盘卡活及卸活时,必须将扳手取下方可开车,在拆下卡盘时严禁用铁棒顶,以免损坏机床。
9.在车削各种内螺纹孔时,严禁开车用手试摸螺纹或使用棉纱擦螺纹,以免发生事故。
10.不承诺将被加工工件.工具或其他金属物品放在床身导轨上。
11.车刀不得伸出过长,车刀的垫片大小要和力风光积相当,在紧刀时,应将刀台螺钉拧紧,并不得少于2个。
12.严禁开车时测量工件尺寸,如要测量时必须将车停稳,否那么会发生人身和量具的损坏。加工重量大的工件时床面上垫一块木板,以免落下损坏机床。 13.装卸花盘.卡盘和加工重量大的工件时,必须在床面垫一块木板,以免落下损坏机床。
14.加工钢件时,冷却液要倾注在构成铁屑的地点,使用锉刀时,应右手在前,左手在后,锉刀一定要安装手柄。
15.事业自动走刀时,应检查互锁自停机构是否灵敏可靠。
16.机床加工偏心工件时,要加均衡块,用螺丝上紧,并用手盘动第二节 三转,查明无障碍时,方可开车。
17.切削脆性金属〔如铸铁.黄铜等〕,事先要擦净导轨面的润滑油并在床头前端导轨上放一块防护板,以防止切屑后损坏导轨面。
18.切削机床在车短螺丝时,第一检查机床正反车是否灵活,开关螺母提合是否松紧合适,必须注意不使刀架与车头相碰,而造成事故。
19.在进行高速切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9.1零件.夹具.刀具的固定要切实牢固可靠。 19.2切削钢料等韧性材料时,要有断屑装置。 19.3必须使用活顶尖。 19.4需要戴防护眼镜。
20.加工细长棒料时,后端伸出不应过长,车速不应太高,以免开车后把料甩弯伤人。
21.工作中严禁用手清理铁屑,一定要用清理铁屑的专用工具,以免发生事故。 22.用尾座顶钻大孔时,禁用铁棒插入手轮增加强力进刀,以免损坏机床。 23.严禁使用带有铁屑.铁末的脏棉纱揩擦机床,不准用压缩空气吹导轨,以免拉伤机床。
24.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以免发生事故。
25.用大刀架走刀时,小刀架的位置要放适当,以免使方刀架与卡盘相碰。 26.经常注意机床的润滑情形,必须按润滑表的规定进行润滑工作,必须保持油标线的高度符合要求。
27.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铁屑划伤.拉伤手指;刀具.工件撞伤.击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28.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28.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28.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8.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铣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铣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和操作爱护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2.开车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中〕,检查各
手柄位置是否适当,工作时严禁戴手套,围巾,高速铣削时应戴眼镜,工作台面应加防护装置,以防铁屑伤人。
3.铣工在开车前要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各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4.使用自动走刀时,应注意不要时工作台走到极端。工作前应详细检查,合理使用安全设置〔如限位挡铁.限位开关〕,是否灵敏可靠,否那么给予调正,以免发生事故。
5.铣刀必须夹紧,刀片的套箍一定要清洗洁净,以免在夹紧时将刀杆扭弯。 6.更换刀杆时,应在刀杆的锥面上涂油,并停车,操纵变速机构至最低速度挡,然后将刀杆在横梁支架上定位,再锁紧螺母。 7.变速时必须先停车,停车前必须先退刀。
8.工作台与升降台移动之前,必须将固定螺丝松开,不需移动时,应将固定螺丝拧紧。
9.装卸大件,大平口钳及分度头等较重的物件需多人搬运时,动作要和谐,注意安全以免重物伤人。
10.装卸工件.测量.对刀.紧固心轴螺母及清扫机床时,必须停车进行。 11.工件必须夹紧,垫铁必须垫平,以免松动发生事故。
12.开车时不得用手试摸加工面和刀具,在清除铁屑时,应用刷子,不得用嘴吹或用手拿,不准用压缩空气吹。
13.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以免发生事故。
14.工作台上压紧附件.零件所使用的螺钉,必须与工作台梯形槽相吻合,防止损坏工作台梯形槽。
15.工作台上不得放置工具或其它无关物件,操作者应注意不要使刀具与工作台撞击。
16.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铁屑划伤.拉伤手指;铣刀铣伤;工件撞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7.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7.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7.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7.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刨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刨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和操作爱护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2.开车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中〕,工作时严禁戴手套,围巾。检查各手柄位置是否准确,方可开车。
3.刨工在开车前要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4.开车前第一注意检查刀架是否超过工件的最高点,并将刀架固定螺丝上紧。 5.在装刀时,刀头不准伸出过长,一样为刀杆截面边长的2-2.5倍,刀具一定要夹紧,夹紧后切记把摇把取下。
6.利用工作台自动走刀时,应注意丝杆行程限度〔先用手摇动检查〕。 7.开车前应将工件夹紧.压牢,并将工作台.刀架等固定螺丝拧紧。 8.在刨削有角度的平面时,刀架退回其后部时,不应与床身相撞。
9.龙门刨床的工作台,在工作时,禁止清除工作台上放置的零件,如螺丝.压板.工具.刀具等,以防止落到机床导轨上,将导轨面砸伤。
10.龙门刨床工作中,严格注意勿使铁屑或脏物落到V形导轨面和平导轨面上,以免拉伤机床导轨面。
11.要切实注意龙门刨床工作台变向位置的挡铁,应紧固可靠,限位开关要切实灵敏,否那么会使工作台冲出导轨发生严峻的机器和人身事故。 12.对刀.调整行程.变速.测量工件和装卸工件时,一定要停车。
13.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以免发生事故。
14.工作台升降时麻蝇将各固定螺丝松开,加工时应将固定螺丝上紧。 15.液压刨床在开车前各手柄应放在空挡位置或最低速度处,液压开停手笔功能应扳到〝停止〞位置上,在停止主电机之前,应先将开停手柄扳到〝停止〞位置上。
16.刨床停止工作时,滑轨.工作台应停在中间位置。 17.牛头滑枕导轨,摆杆槽与方滑块的润滑,要保持良好。
18.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铁屑划伤.拉伤手指;刀具.工件撞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9.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9.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9.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9.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所使用机床及其他设备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和操作爱护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2.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女同志必须戴工作帽。检查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3.使用砂轮机时,必须戴眼镜,使用电动手砂轮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严格遵守砂轮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用钻床〔台钻.立钻.摇臂钻等〕时严格遵守钻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工作终止后,必须认真检查,不得将工件.工具等乱丢.乱放。
5.备件必须存放整齐,有锐利刃口的工具〔如刮刀.划针等〕,用完后应放于安全地点,不要将锋口暴露在人易碰到的地点。
6.所用流淌照明灯不准用高压灯泡,宜用36V低压灯。 7.使用电钻时应注意:
7.1人应踏在绝缘垫上,并戴绝缘手套。
7.2发觉电钻漏电或发生过热时必须赶忙进行检修。
7.3电源插头必须正确地插在插座上,严禁将电线直截了当接在照明灯或挂在开关上。
7.4电钻完全停转时,不得装卸钻头。
7.5取电钻时,不得提取电线或钻头。 8.使用手锤时应注意:
8.1打锤前,必须检查锤头是否有松动或斜,锤楔.锤柄有无裂纹。 8.2锤柄.锤顶面上不得沾有油脂,以免打击时滑出伤人。 8.3锤头产生菊花形飞刺,应磨出或修理后再使用。 9.使用手锯时应注意:
9.1装锯条时,注意锯齿方向必须朝锯齿推进方向,锯条必须松紧合适。 9.2工作物要固定牢靠,否那么全使锯条折断伤人。 10.使用锉刀时应注意:
10.1锉刀应装有木柄和金属箍,不准使用无木柄或木柄开裂,枪支的锉刀。 10.2锉刀和工作物,不得沾有油脂,锉活时不要用手试摸锉刀。 10.3锉刀不准当手锤或撬棒使用。 11.使用刮刀时应注意:
11.1刮刀必须装有木柄,严禁使用没有木柄或木柄枪支的刮刀。 11.2使用刮刀,不可用力太猛,以免滑出伤人。
11.3工作物上的切屑,应用棉纱擦去,不准用手去擦或用嘴吹。 11.4工作完毕后刮刀要放置适当,不要乱丢。 12.使用扳手时应注意:
12.1使用扳手前应检查扳手有无裂纹,扳手张开程度是否与螺钉或螺帽的宽度相当。
12.2活动扳手不可反向使用,严禁扳手接扳手操作。 12.3扳手和螺帽接触的地点,不得沾有油脂。 12.4使用扳手时不准用手锤打。
12.5使用套筒扳手,不准再加用管子加力,以免损坏扳手发生事故。 13.使用錾子时应注意:
13.1进行对面錾削时,钳工台上必须装置防护壁。
13.2錾削易飞起之物件〔如水泥地面.铸件毛边等〕要戴好防护镜,并躲开飞出之方向。
13.3錾削地面和墙壁时,要注意躲开电器线路,以免凿断电线引起触电事故。 13.4錾削铁块到最后一部分时,要轻打,并躲开铁片飞出的方向。 14.使用喷灯时应注意:
14.1喷灯不准在有明火的地点加油,喷灯里面的油不可流到别处来。 14.2喷灯点火时,人应大在喷灯的侧面进行,喷嘴不得正面对人。 14.3燃烧的喷灯,来可放在阳光下,用完后要赶忙闭上。
15.使用螺丝刀时应注意:
15.1一手持工作物,一手持螺丝刀时,动作要慢,不准猛力推进,以免滑脱伤人。
15.2不准锤击螺丝刀木柄,以免木柄破裂。 15.3必须选用与槽宽相应的螺丝刀。
15.4螺丝刀与螺丝槽接触的地点不能沾有油脂。
16.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锤头松动脱落伤人;工件撞伤;飞渣伤眼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7.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7.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7.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7.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磨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磨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和操作爱护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2.开车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中〕,戴好口罩,工作时严禁戴手套,围巾。
3.磨工在开车前要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4.经常检查床座导轨的润滑是否良好,充足,以防止其严峻磨损。
5.新砂轮一定要严格.细致的检查,发觉有一点裂纹时,绝对不许使用,在使用前应经平稳,然后装上,否那么不许使用。
6.砂轮和法兰盘之间,应垫上0.6-2毫米纸板,砂轮法兰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3。
7.砂轮直径使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应取下,再经平稳检查,
8.开始工作时,因砂轮是冷的,应慢慢的轻负荷进刀,使其升温,如此可幸免破裂。
9.砂轮在试运转和打磨时,人应站在侧面,打磨砂轮时应戴眼镜,金刚石应紧固在架子上,不准用手夹持操作,吃刀不能过猛。
10.工作台上不准放置工具.工件等杂物,砂轮起动转速稳固后,方可进刀,走刀速度和切削量应适当,不能过大。
11.磨削时如发觉火花减少或工件光如镜面时,说明砂轮差不多磨钝,应及时修正,否那么不许连续使用。
12.发觉手轮手柄失灵时,不得用刀硬扳,发觉轴承.液压油过热或运转产生异响及其它不正常现象,应赶忙停车检查。 13.严禁将磨床砂轮当做一般砂轮机用。
14.装卸工件,清扫机床,检查工件光洁度,应将砂轮退出,停车进行。 15.在平面磨上,磨厚度较高的工件时必须有适当高度的挡铁,一并吸牢。在平磨小工件时,应用辅助挡铁挡牢,平磨薄零件时,必须重新打磨砂轮,1毫米以下的薄零件不准加工。
16.开车时,不准用手清扫铁末,擦.摸工件。
17.如因工件材质不同,需要换砂轮时,宜将已换下的砂轮平放,不准立放。如砂轮立放,会使砂轮本身水份产生偏移,造成事故的发生。
18.在工作中不管使用大.小砂轮都必须利用安全防护装置〔如砂轮罩.防护板等〕。磨削外圆时麻药经常检查工件与顶尖润滑情形。
19.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以免发生事故。
20.有整流管的平面磨床,在开车前应预热10分钟,方可开车进行工作。 21.工作完毕后,工作台必须放中间位置,各手柄放到关闭位置。 22.严格按照润滑图表的规定,进行机床的全部润滑工作。
23.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冷却液.润滑油飞溅伤眼睛;工件磁吸不牢飞出击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24.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24.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24.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4.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插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插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和操作爱护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2.开车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中〕,戴好口罩,工作时严禁戴手套,围巾。
3.开车前必须先检查机床各部是否正常,开车后应空转第一节 二分钟再吃刀,以防发生事故。
4.工作中,工件必须夹紧,垫铁必须垫平,以免松动发生事故。 5.工作中应注意放在工作台上的工件和量具.刀具等不阻碍滑体行程。
6.使用自动走刀时应注意工作台上的移动情形,以免超出极限位置,将丝杆顶弯。 7.经常注意机床的润滑情形,润滑油必须保持油标高度。 8.不许在导轨或工作台上修正和撞击工作物。
9.机床在运行时,不要用手摸工作物的切削面,不要低头近视切削情形,清扫铁屑要用毛刷,以免发生事故。
10.在工作中不可把头俯在刀架行程内,以防发生事故。
11.在调整行程,测量和找正工件时,必须停车进行,以防将手碰伤。调整行程后,不要不记得锁紧螺母,再用手盘移动看行程是否适当。
12.装卸工件和清扫机床一定要停车,并把工件退回到远离插刀的位置。 13.装卸刀头,也应停车进行,并注意不使刀头脱落,以免发生事故。 14.完后,手柄一定要放到空挡位置,工作中严禁开车变速。
15.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以免发生事故。
16.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铁屑划伤.拉伤手指;插刀划伤;工件撞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7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7.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7.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7.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滚齿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滚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和操作爱护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2.开车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中〕,工作时严禁戴手套,围巾。
3.开车前必须先检查机床各部是否正常,挂轮架是否紧固可靠,润滑是否良好。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4.滚切正齿轮时,应将差动挂轮脱开,滚切螺旋齿轮时,应将径向自动进刀手柄脱开,并注意更换离合器。
5.在工作中应经常观看蜗杆的润滑情形,其油标应保持清洁明亮,油量充足,以防蜗杆的磨损。
6.在滚切过程中分度蜗轮副线速度不得大于2米/秒,工作台转速不得大于5.5转/分。
7.经常相互仪刀轴加润滑油,以防轴套与轴瓦发生研死现象。
8.在测量齿轮时,一定要停车进行,挂轮.换刀一定要关车,切断电源。 9.加工铸件时,要经常擦拭各导轨面,以防拉伤,现在禁止使用冷液。 10.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以免发生事故。
11.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铁屑划伤.拉伤手指;铣刀铣伤;工件撞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2.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2.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2.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2.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镗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镗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和操作爱护方法,不得超负荷使用。
2.开车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中〕,工作时严禁戴手套,围巾。
3.在开车前要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各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4.在使用吊车内.下工件时,不准在工作场地下站着或行走,吊钩要挂正挂牢,在吊件之前必须细心,严格检查所使用的绳索〔如钢丝绳.铁丝条等〕都必须安全可靠,吊运指挥要求明确,工作时必须认真检查工作台是否有障碍物,横具是否安装牢固,定位基准是否清洁,经检查后,可将工件放下,压紧螺栓.压板是否牢固,各滑动面经检查确无问题后,方可开车。
5.工件加工完毕后,必须将压紧螺丝全部松开,压板全部拿开,再次检查确无问题后,方可指挥吊车,吊下工件。
6.镗杆.镗头.溜刀架必须紧固可靠,测量工件时一定要停车,严禁开车测量工件,以防事故发生和造成量具的严峻损坏。
7.镗内孔时,铁末不准用嘴吹,不准用手去试摸运转的镗头.镗杆.小刀架等。 8.严禁在工作台上,导轨面及其它喷漆面上存放任何金属物〔如毛坯件及各种工.夹.量具等〕。不许在工作台导轨面敲打和校直工件,以免损坏机床精度。 9.经常检查本机床的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是否齐全或灵敏可靠,否那么给予调正,经常注意各部润滑情形是否良好,并及时在各润滑部位加油润滑,机床工作照明灯不准用高压灯泡。
10.在工作中严禁开车变速,如需要变速时,必须将车停稳,再改变转速,其变速手柄一定要搬到指定位置,否那么会将齿轮损坏。
11.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
以免发生事故。
12.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铁屑划伤.拉伤手指;刀具.工件撞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3.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3.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3.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3.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铆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铆工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不得超负荷使用。
2.工作前穿戴好劳动护具,预备好生产用的各种工具。
3.在使用剪板机.卷板机前要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4.铆工使用的各规格的钢丝绳.卡子等起重工具,保证没有断裂.断丝.变形,发觉有上述问题严禁使用。
5.使用砂轮机磨工件时,人应站在砂轮侧面,过重的工件严禁用砂轮机磨,并不准磨有色金属,砂轮机前应有防护板。
6.铆工在钻床作业时,认真检查各手柄的位置是否到位,钻孔中严禁戴手套操作,不承诺用手抓铁屑。
7.用大锤作业时,操作者要先看周围是否有人和物,并检查锤头是否松动,以防锤头落下伤人。
8.使用角向磨光机时,必须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9.多人作业时,要统一和谐,有专人指挥,防止人身.机损事故发生。 10.在2.5米以上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在梯子上作业时,要有专人扶梯。
11.在下料中,垫钢板要用撬杠撬板,防止将手放入钢板底下。
12.用錾子清理设备时,注意对面行人来往,以防錾削的铁屑飞出伤人。 13.操作者认真执行剪板机.滚板机操作规程,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两人以上进行配合作业。一人专门负责操作剪板机或滚板机的开关,当确保剪板者或滚板者的手和躯体各部位已离开危险位置,方可打开开关进行操作。
14.不准将各种零件.部件.半成品放置到天车安全通道上,以保持通道清洁畅通,安全生产。
15.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锤头松动脱落伤人;工件撞伤;飞渣伤眼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6.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6.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6.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6.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6.4着火:火势专门小时,可就近用盆或其他容器盛水浇灭火源;火势偏大时,可使用该工房的灭火器扑灭火源;火势专门大时,应一边用灭火器操纵火势,一边向公司消防队报警求助。
锻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锻锤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严禁冷锻和超负荷使用机床。
2.工作前穿戴好本工种所需的劳动护具,预备好生产用的各种工具。在开机前要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3.工作前必须检查锤头钻子间的楔子是否紧固,操作机构是否灵敏,螺丝有无松动现象,以及各传动部分的润滑情形,并做适当调整。
4.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以
免发生事故。
5.在每天初次工作前,应先空转2-3分钟后,再开始工作。
6.汽缸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75℃以下,大轴.轴承的工作温度应保持在60℃以下。
7.在试锤时,不准空打,应放上已加热的锻件或木块,否那么因巨震会使内部构件损害,锤头开裂。上下锤头停歇时必须垫一木块。
8.在使用操作杆时,要沉着熟练,操纵气锤的快.慢.轻.重.停止.开始,要符合撑班人指示标号的要求,在重打时,专门要注意其行程长短,以免冲坏活塞,发生事故。
9.夹持的工件,应注意夹紧放正,钳把不能够正对躯体,锻件放于锤面中心锻打,不宜偏移以便或一角,以免发生事故。
10.应将工具预热道250℃-300℃左右,否那么由于工具突然受到高温膨胀及空气锤的猛力打击容易损坏。
11.工件温度低于750℃时,不准连续锻打。
12.上砧面至下砧面之间最大行程距离不得大于说明书中之规定,否那么会使汽缸损坏。
13.不许锻打过薄的钢板及冷轧钢材,以免震断活塞杆,工件尺寸不得超过机器规定的规范。
14.当发觉底座垫板.锤头.锤杆或各种锻模上有裂纹时,必须停止锻打工作。如发生不正常的声音或漏气,漏油时应赶忙给予检查。
15.气锤因零件破旧而发生故障时,要赶忙停车,找修理人员检查。
16.在工作中,锻件需要冲眼时,锤头离开冲头距离不能过高,如冲头取不出来,严禁对人放倒冲模向外冲击,以免伤人。
17.工作停止时,必须把锤杆轻轻放下,关闭气门停车,确保安全。 18.冬季工作前,必须将砧子,锤头预热到50℃-100℃后,再开始工作。 19.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冲锤松动脱落伤人;工件撞伤.扎伤;热工件烫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20.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20.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20.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0.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20.4着火:火势专门小时,可就近用盆或其他容器盛水浇灭火源;火势偏大时,可使用该工房的灭火器扑灭火源;火势专门大时,应一边用灭火器操纵火势,一边向公司消防队报警求助。
钻床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钻床的结构,性能及传动系统,润滑,电气等差不多知识,严禁超负荷使用机床。
2.工作前必须紧束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中〕,工作时严禁戴手套,围巾。
3.在开机前要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4.在工作中如钻小而薄的工件时,需用手钳子夹住钻孔,严禁用手直截了当拿着钻孔,以免工件甩出伤人。
5.钻头接近加工面或钻孔快要钻透时用力要猛。更换钻头,清扫机床,取下工件要停车进行。
6.装钻头时,要把锥柄.锥孔擦洁净,装卸钻头时要用规定的工具,不得随意敲打。在钻头夹头中装上钻头后,一定要记着取下,松紧钻头用的钥匙扳手后方可开车。
7.操作者在工作中不许离开岗位,如需要离开时,不管时刻长短,都需停车,以免发生事故。
8.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钻头松动脱落伤人;工件撞伤;铁屑拉伤.划伤手指;飞渣伤眼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9.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9.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9.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9.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天车的结构,性能及差不多爱护,严禁超负荷使用天车。 2.工作前穿戴好本工种所需的劳动护具,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3.开动天车前,必须发出信号或警铃。
4.天车运行前必须将大钩提升距地面两米以上。
5.开动电机应缓慢平稳地旋转操纵器,天车向相反方向开动时,必须在停稳后再转动操纵器或按钮。
6.吊起重物,应距地面250-300毫米后,停止提升有运送重物的人员检查绳索是否挂牢,重物是否平稳,否那么将重物放置原位,重新起吊。
7.起重机运行时,重物必须提升,至少要高于重物运行线路上最高障碍物0.5米。
8.起吊重物时,天车必须停放在与重物垂直位置,不得钭拉或沿地面拖拉重物。 9.天车在工作时,如电器设备.制动装置和绳索发生故障时,应专门快将重物下放地面,并将制动器放到〝0”位,切断电源。如刹车失灵,重物无法放至地面时,必须在重物可能掉下来的地点加上圈围,并挂上天车已坏的牌子,再排除故障。
10.天车在工作时,如发觉任何一个部位有问题时,应赶忙停车检查。 11.严禁将易燃品〔如汽油.煤油等〕贮放在起重机上。 12.遇到以下情形严禁吊运 12.1信号不明确。
12.2吊具使用不合理或物件捆挂不牢。 12.3吊物上有人。 12.4抱闸或安全装置失灵。
12.5埋在或凝聚在地下的物件及带电设备。 12.6光线黑暗看不清物件。 12.7超过起吊的负荷。
12.8物件不平稳。
12.9棱.刃的物件,没有措施。 12.10没有专人指挥。
13.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天车通道防护栏不牢发生的高空坠落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4.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4.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4.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4.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4.4着火:火势专门小时,可就近用盆或其他容器盛水浇灭火源;火势偏大时,可使用该工房的灭火器扑灭火源;火势专门大时,应一边用灭火器操纵火势,一边向公司消防队报警求助。
电焊工.氩弧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爱护的差不多知识,严禁超负荷使用。 2.工作前穿戴好本工种所需的劳动护具,预备好生产用的各种工具。检查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3.工作前检查电焊机各部及电门,接地是否良好,启动电机正常后方可使用,使用时随时注意机温,如超过温升暂停使用。
4.工作前应对一切焊接件进行认真检查,是否有装过易燃易爆物品,并应做好防护设施,如安好防护挡壁等。
5.电焊机外壳必须妥善接地〔或接零〕,其接地电阻不得超过4欧姆。 6.电焊机要放置在易散热的地点,其温度不得超过70℃。电焊机要每台装一个电闸,不得混用。
7.一次和二次线路必须完整,易于辨认,其线路绝缘必须良好。
8.所用电焊钳,其手把必须完整,并有可靠的绝缘,必要时另加防护挡板。
9.电焊工应在电工指导下进行爱护修理,更换线路及其它电器元件,不准独自动手。
10.电焊机移动时,应将电闸拉开,完全切断电源。
11.在工作前应先检查电焊机接地是否牢固,需要工具是否完整无缺,排除因焊接而引起燃烧倒塌等一切不安全因素。
12.在焊接铜.锌等金属物或表面涂有油漆.颜料的工作物时必须戴口罩,工作地点必须进行整理,无杂乱物资,无危险因素。 13.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等保安措施。
14.在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别处必须有专人监护,不能超过20分钟,及时轮换,应用36伏低压照明,并有足够的通风。
15.不准焊接和切割受力构件和内有压力的容器〔房架.锅炉.气包等〕如焊割装过易燃易爆物品或油类的容器时应先清洗洁净,并将所有盖口打开,口向上方,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
16.在焊接工作场所内,不得存有火油.汽油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否那么不得进行焊接工作。
17.不要让不戴防护面具的人看电弧光,在清除熔渣或铁锈时应戴防护眼镜。 18.工作时要使用好防护用品,如绝缘胶鞋.手套等,严禁光着脚或穿短裤.湿衣服.湿鞋进行工作。
19.下雨天不得在露天场所做电焊工作。 20.不要把电焊钳乱丢,要放在安全地点。 21.焊接完毕及下班时,应整理场地,消灭火种。
22.在生产车间检修时,将旧设备清理洁净,经技安部门有关人员检查,批准动火后方可依照具体规定焊接。
23.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钢板划伤.拉伤手指;工件撞伤.击伤.烫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24.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24.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24.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4.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24.4着火:火势专门小时,可就近用盆或其他容器盛水浇灭火源;火势偏大时,可使用该工房的灭火器扑灭火源;火势专门大时,应一边用灭火器操纵火势,一边向公司消防队报警求助。
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爱护的差不多知识,严禁超负荷使用。 2.工作前穿戴好本工种所需的劳动护具,预备好生产用的各种工具。检查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3.氧气.乙炔瓶分开放置大于安全距离,以免发生危险。 4.氧气.遗缺瓶周围严禁烟火,以免发生燃爆危险。 5.点火时注意自身防护,防止灼伤躯体裸露部位。 6.切割时,不承诺在水泥地面上,要垫好铁板后方可切割。
7.下罐工作最长时刻,第一次不超过二十分钟,第二次不超过十分钟,以防中毒事故发生。
8.开氧气.乙炔瓶时,不承诺面对氧气表.乙炔表的总开关,以防气表迸出伤人。 9.氧气瓶.乙炔瓶使用时,要轻拿轻放,幸免撞击,不承诺在烈日下爆晒,以防燃爆。
10.三米以上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搭好防护架,梯子要放牢,并有专人扶梯。
11.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钢板划伤.拉伤手指;工件撞伤.击伤.烫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2.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2.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2.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2.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2.4着火:火势专门小时,可就近用盆或其他容器盛水浇灭火源;火势偏大时,
可使用该工房的灭火器扑灭火源;火势专门大时,应一边用灭火器操纵火势,一边向公司消防队报警求助。
塑料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爱护的差不多知识,严禁超负荷使用。 2.工作前穿戴好本工种所需的劳动护具,预备好生产用的各种工具。检查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3.使用钻床钻孔时,不准戴手套。 4.焊枪通电后不许用手试温度。
5.使用电钻和动用电器时需戴好绝缘手套,装卸钻头要断开电源。 6.在开坡口时,必须戴手套,以免熔化的塑料烫伤手部。
7.三米以上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搭好防护架,梯子要放牢,并有专人扶梯。
8.焊接罐体需照明时,只能使用36V低压电源。
9.使用砂轮机时,要站在侧面,不得用力过猛,要戴好眼镜,严禁磨有色金属等粘性物质。纱布专用砂轮是专磨塑料制品的专用设备,不准磨其他任何物品。 10.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划伤.拉伤手指;工件撞伤.击伤.烫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1.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1.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1.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1.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1.4着火:火势专门小时,可就近用盆或其他容器盛水浇灭火源;火势偏大时,可使用该工房的灭火器扑灭火源;火势专门大时,应一边用灭火器操纵火势,一边向公司消防队报警求助。
铅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爱护的差不多知识,严禁超负荷使用。 2.工作前穿戴好本工种所需的劳动护具,预备好生产用的各种工具。检查工房内是否配有灭火器,应会使用,并做到定期进行检查,有过期的及时更换。 3.下料前清除铅板表面的灰尘时,应将铅板表面润湿,以防灰尘飞扬引起中毒。 4.在容器内焊接时,别处应有人照管,并要轮换休息,休息时应清洗手脸及外露皮肤,在接班前应涂抹爱护脂。
5.用酸处理金属时,应戴好橡皮手套,穿好胶鞋,以防被酸烧伤。
6.在任何情形下,均应绝对避雨,防止熔化的铅遇水或淋湿的物质发生爆炸。 7.下班前应洗澡更衣,漱口方可归宿。
8.铅板下料现场应平坦洁净,下料时应穿软底鞋工作。
9.敲打铅板只承诺用木制工具,不得使用金属工具,以免损坏工件。 10.焊缝必须焊两道,第一道焊好后应用清水刷除残渣,并重新涂焊药,方可焊第二道。
11.三米以上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搭好防护架,梯子要放牢,并有专人扶梯。
12.工作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有防火.防晒.防冻的设施。人在容器内工作时必须设置通风装置,照明必须用安全灯。
13.对由于危险因素引起的事故,如:高空作业时安全带不牢靠造成的坠落;工件撞伤;飞渣伤眼;热渣灼伤等等。第一,应赶忙停工或停车进行救助,视伤势轻重确定是厂外就医.自行包扎处理依旧暂为休息。其次,分析事故发生是由哪种危险因素造成的。再次,分析引发该危险因素的缘故。接下来,依照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危险因素。最后,确保无安全隐患后,连续开车开工工作。 14.专门现象的处理及应对措施:
14.1触电:应赶忙切断电源,将触电人员移至安全场所;如临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体将触电人员与带电机器或线路隔开,并警示其他在场人员远离危险,再将触电人员拖至安全位置;按触电急救法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 14.2中毒:化工生产单位发生意外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露时,依照毒害气体的性质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14.3其他损害:如因意外情形显现其他损害时,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14.4着火:火势专门小时,可就近用盆或其他容器盛水浇灭火源;火势偏大时,可使用该工房的灭火器扑灭火源;火势专门大时,应一边用灭火器操纵火势,一
边向公司消防队报警求助。
制造中心设备加工时接触使用的原材料成品 〔一〕.乙炔
〔1〕.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亦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也用于氧炔焊割。 〔2〕.侵入途径:吸入。
〔3〕.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显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头痛,恶心,呕吐,严峻者昏迷。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注意。
〔4〕.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5〕.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假设不能赶忙切断气源,那么不能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乙炔的包装方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操纵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设施应采纳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旧。 〔6〕.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工程操纵: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样不需要专门防护,但建议专门情形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样不需要专门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躯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样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幸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7〕.理化性质:
熔点〔℃〕 -81.8〔119KPa〕
沸点〔℃〕 -83.8 相对密度 〔水=1〕 0.62 相对蒸汽密度 〔空气=1〕 0.91
饱和蒸汽压〔KPa〕 4053(16.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绝对值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1298.4 临界温度〔℃〕 35.2
临界压力〔MPa〕 6.14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80.0 爆炸下限〔V/V〕 2.1 引燃温度〔℃〕 305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 〔二〕氧气
〔1〕.外观与形状:氧气是无色.无臭.无味.无毒.不燃的气体.是强氧化剂,能助燃,其化学性质极爽朗,能同许多无素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与可燃性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容易爆炸,油脂与压缩氢气接触,温度超过燃点时可发生燃烧。
〔2〕.包装方法及运输方式:永久气瓶安装,充装压力为12.5MPa,用户自提。 〔3〕.毒性与防护措施:防暴晒.防撞击.防与明火接触。
〔4〕.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429kg/立方米〕,稍大于空气。临界温度-118.569℃临界压力5.043MPa,沸点-183℃,液态氧呈淡蓝色,熔点-218.4℃,固态氧为蓝色晶体。液体密度为1140(kg/立米)。气液比为798.4〔与正常沸点下的单位液体体积相等的标准状态下的气体体积〕。 〔5〕.理化性质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101.325kPa(1atm)时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临界体积 临界密度 临界压缩系数 偏心因子 液体刻密度 ,-140℃时 液体热膨胀系数 ,-140℃时 31.999 54.36K,-218.79℃,-361.82oF 90.17K,-182.98℃,-297.36oF 154.58K,-118.57℃,-181.43oF 5.04mPa,50.43bar,49.77atm,731.43psia 73.4cm3/mol 0.436g/cm3 0.288 0.022 0.876/cm3 0.00954 1/℃ 表面张力 ,-218℃时 气体密度 ,101.325 kPa(atm)和70oF(21.1℃)时 22.5×10 N/m,22.5dyn/cm 1.325kg/m3 ,0.0827 lb/ft3 -3气体相对密度,101.325 kPa(1atm)1.105 和70oF时(空气=1) 汽化热 , 沸点下 熔化热 , 熔点下 气体定压比热容 cp,25℃时 气体定容比热容 cp,25℃时 气体比热容比 , cp/cv 液体比热容 ,-173℃时 因体比热容 ,-243℃时 气体摩尔熵 ,25℃时 气体摩尔生成熵 ,25℃时 气体摩尔生成焓 ,25℃时 210.63kj/kg,90.57BTU/1b 23.88kj/kg,5.97BTU/1b 0.921kj/(kg• k),0.22BTU/(1b·R) 0.661kj/(kg• k),0.158BTU/(1b·R) 1.393 1.729kj/(kg•k ),0.413BTU/(1b·R ) 0.894kj/(kg•k ),0.214BTU/(1b·R ) 205.04j/(mol•k) 0j/(mol•k ) 0kj/mol 气体摩尔吉布斯生成能 ,25℃时 0kj/mol 溶解度参数 液体摩尔体积 在水中的溶解度 ,25℃时 辛醇 -水分配系数 ,lgKow 8.182(j/cm3)0.5 28.052cm3/mol 39.45×10-6(ω) --- 在水中的亨利定律常数 ,25℃时 4420.8MPa/x,43630.1atm/(x) 气体黏度 ,25℃时 液体黏度 ,-130℃时 气体热导率 ,25℃时 液体热导率 ,-150℃时 空气中爆炸低限含量 空气中爆炸高限含量 闪点 自燃点 燃烧热 ,25℃(77oF)气态时
201.74×10-7 Pa•s,201.74μP 0.071mPa •s,0.071cp 0.02571W/(m • k) 0.1206W/(m • k) --- --- --- --- --- 岗位要紧违章表现范畴
〔一〕.岗位通用要紧违章表现范畴 1.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无证上岗的。
2.在工作岗位上打盹.睡觉.干私活.串岗.脱岗.干私活做与生产无关的情况。 3.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和劳动护具进入生产岗位的;工作鞋拖拉着穿。 4.班前饮酒.携带烟火.没有关机的移动 等进入易燃易爆作业场所的。 5.穿钉子鞋进入易燃易爆工房;高处作业穿硬底鞋的。 6.在高空作业起重作业地点下面通行和停留的。 7.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带出生产区的。
8.在易燃易爆工.库房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工装的。 〔二〕.各岗位特有要紧违章表现范畴 1.钳工岗位:
〔1〕.泵.机床.风机等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清扫.调整等工作的,用湿抹布擦电机;
(2).生产线各类在用外表未按检定周期检定超期使用的; (3).在易燃易爆场所未经批准使用临时用电线路的;
(4).未经技安.消防部门许可,随意拆除.损坏和改装安全防护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挪用.丢失.损坏消防设施的;掩埋.圈占地下消火栓的;
〔5〕.泵.机床.风机等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缺损;未关好就进行开车操作的; 〔6〕.检修带电设备时配电开关不断电和不挂警示牌; 〔7〕.随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 〔8〕.超限使用设备;
〔9〕.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
(10).泵.机床.风机及附件法兰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 (11).随意开动查封设备;
(12).登高作业无人监护或违反有关安全规定;
(13).随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外表;
(14).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行灯; (15).带负荷运行时断开总开关;
(16).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电动工具工作; (17).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抛丢物件; 〔18〕.违反起重十不吊;。 〔19〕.货梯载人运行;
〔20〕.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终止工作; 〔21〕.在禁火区抽烟或未经审批动火;
〔22〕.开动情形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23〕.非岗位人员随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内逗留;
〔24〕.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披发或长辫,而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进入生产区域的;
〔25〕.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和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 〔26〕.高处作业位置在非固定支撑面上,或在牢固支撑面边演出以及支撑面外和在坡度大于45度的斜面上不使用安全吊笼的;
〔27〕.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穿化纤服装操作的; 〔28〕.未经许可进入油罐.储槽或井中作业的; 〔29〕.罐内作业无人监护,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 〔30〕.在石棉瓦等不牢固的建筑物上站立或行走的; 〔31〕.不切断电源就检修或清理传动设备的;
〔32〕.易燃易爆场所施工时,现场与其它设备.工房相连的管线,没有断开用盲板隔断的;
〔33〕.其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34〕.其他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35〕.其他违反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或严峻事故发生的行为;
〔36〕.备件必须存放整齐,有锐利刃口的工具〔如刮刀.划针等〕,用完后没有放于安全地点,并将锋口暴露在人易碰到的地点。 〔37〕.使用电钻时没有踏在绝缘垫上,没有戴绝缘手套。 〔38〕.发觉电钻漏电或发生过热时没有赶忙进行检修。 〔39〕.电钻没完全停转时,装卸钻头。 〔40〕.取电钻时,直截了当提取电线或钻头。
〔41〕.打锤前,没有检查锤头是否有松动或斜,锤楔.锤柄有无裂纹。 〔42〕.锤柄.锤顶面上沾有油脂,打击时滑出伤人。
〔43〕.锤头产生菊花形飞刺,没有及时磨出或修理后再使用。 〔44〕.使用手锯,装锯条时,没有注意锯齿方向和锯条松紧。 〔45〕.工作物要固定牢靠,否那么锯条折断伤人。
〔46〕.锉刀没装木柄和金属箍,使用无木柄或木柄开裂的锉刀。 〔47〕.锉刀和工作物,沾有油脂,锉活时用手试摸锉刀。 〔48〕.锉刀当手锤或撬棒使用的。
〔49〕.刮刀没装木柄,使用没有木柄或木柄枪支的刮刀。 〔50〕.使用刮刀,用力太猛,滑出伤人。
〔51〕.工作物上的切屑,没用棉纱擦去,而用手去擦或用嘴吹。 〔52〕.工作完毕后刮刀没放置适当,乱丢乱放刺伤人。
〔53〕.使用扳手前没检查扳手有无裂纹,没注意扳手张开程度是否与螺钉或螺帽的宽度相当。
〔54〕.活动扳手反向使用,扳手接扳手操作的。 〔55〕.扳手和螺帽接触的地点,沾有油脂的。
〔56〕.使用套筒扳手时,用管子加力,坏扳手发生事故。 〔57〕.进行对面錾削时,钳工台上没有装置防护壁。
〔58〕.錾削易飞起之物件〔如水泥地面.铸件毛边等〕没戴好防护镜,没躲开飞出之方向。
〔59〕.錾削地面和墙壁时,没注意躲开电器线路,凿断电线引起触电事故。 〔60〕.錾削铁块到最后一部分时,没轻打,没躲开铁片飞出方向的。 (61).使用螺丝刀时,一手持工作物,一手持螺丝刀时,动作要慢,不准猛力推进,否那么滑脱伤人。
(62).螺丝刀与螺丝槽接触的地点沾有油脂的。 2.电工岗位:.
(1).在易燃易爆工.库房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工装的;
(2).泵.风机等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清扫.调整等工作的,用湿抹布擦电机;
〔3〕.生产线各类在用外表未按检定周期检定超期使用的; 〔4〕.在易燃易爆场所未经批准使用临时用电线路的;
〔5〕.未经技安.消防部门许可,随意拆除.损坏和改装安全防护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挪用.丢失.损坏消防设施的;掩埋.圈占地下消火栓的;
(6).泵.机床.风机及附件法兰上传动部分防护罩缺损或未关好开车操作; (7).检修带电设备时配电开关不断电和不挂警示牌; (8).随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 (9).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
(10).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 (11).随意开动查封设备;
(12).登高作业无人监护或违反有关安全规定;
(13).随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外表; (14).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牌;
(15).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行灯; (16).带负荷运行时断开总开关;
(17).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电动工具工作; (18).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抛丢物件; (19).货梯载人运行;
(20).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终止工作; (21).开动情形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22).非岗位人员随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内逗留;
(23).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披发或长辫,而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进入生产区域的;
(24).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和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 (25).作业场所穿高跟鞋; (26).高处作业穿硬底鞋的;
(27).高处作业位置在非固定支撑面上,或在牢固支撑面边演出以及支撑面外和在坡度大于45度的斜面上不使用安全吊笼的;
(28).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穿化纤服装操作的; (29).罐内作业无人监护,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 (30).在石棉瓦等不牢固的建筑物上站立或行走的;
(31).接触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废旧设备和管线未经安全处理就使用和出售的; (32).不切断电源就检修或清理传动设备的;
(33).其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34).其他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35).其他违反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或严峻事故发生的行为; 3.焊工岗位:
(1).在易燃易爆工.库房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工装的;
〔2〕.自动焊机.焊机.磨光机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清扫.调整等工作的,用湿抹布擦电机;
(3).氧气.乙炔表.压力表未按检定周期检定超期使用的;
(4).未经技安.消防部门许可,随意拆除.损坏和改装安全防护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挪用.丢失.损坏消防设施的;掩埋.圈占地下消火栓的;
(5).原料.半成品.成品没有定置存放,占用安全疏散通道或危险品生产工房中安全疏散门.窗未打开或上锁的;
(6).焊机.磨光机防护罩缺损或未关好就进行开车操作的;
(7).焊机检修时配电开关不断电和不挂警示牌; (8).随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 (9).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
(10).焊机.磨光机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 (11).随意开动查封设备;
(12).随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外表;
(13).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牌; (14).带负荷运行时断开总开关;
〔15〕.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电动工具工作; 〔16〕.非岗位人员随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内逗留;
〔17〕.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披发或长辫,而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进入生产区域的;
〔18〕.易燃易爆场所施工时,现场与其它设备.工房相连的管线,没有断开用盲板隔断的;
〔19〕.在组织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未经安全评审,不执行〝三同时〞规定的;
〔20〕.其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21〕.其他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22〕.其他违反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或严峻事故发生的行为;
(23).没有焊接许可证焊接; (24).气焊操作不当回火事故 (25).气焊火焰灼伤事故;
(26).焊接处理不完全的旧设备发生爆炸事故; (27).焊接时设备内残存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损害; (28).雨天或潮湿地电焊作业触电事故;
(29).工作前检查电焊机各部及电门,接地是否良好,启动电机正常后方可使用,使用时随时注意机温,否那么有触电或损坏电机的可能。
(30).电焊机二次线圈及外壳没有妥善接地〔或接零〕,
(31).电焊机要放置在易散热的地点,其温度不得超过70℃。电焊机要每台装一个电闸,不得混用,否那么发生事故。
(32).一次和二次线路必须完整,易于辨认,否那么发生事故。
(33).电焊工没在电工指导下进行爱护修理,更换线路及其它电器元件,而独自动手。
(34).电焊机移动时,没将电闸拉开,没完全切断电源。
(35).在金属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别处没有专人监护,超过20分钟,没及时轮换,没用36伏低压照明,没有足够的通风。
〔36〕.焊接和切割受力构件和内有压力的容器〔房架.锅炉.气包等〕
〔37〕.在焊接工作场所内,存有油.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38〕.不戴防护面具的人看电弧光,在清除熔渣或铁锈时没戴防护眼镜的。
〔39〕.工作时没使用好防护用品,光着脚或穿短裤.湿衣服.湿鞋进行工作的。
〔40〕.电焊钳乱丢,放在安全地点的。
(41).焊接完毕及下班时,没整理场地,没消灭火种的。 (42).氧气.乙炔瓶分开放置没大于安全距离,发生危险的。 (43).氧气.乙炔瓶周围严禁烟火,否那么发生燃爆危险。 (44).气焊点火时没注意自身防护,灼伤躯体裸露部位的。 (45).切割时,在水泥地面上,没垫好铁板就切割的。
(46).开氧气.乙炔瓶时,面对氧气表.乙炔表的总开关,而气表迸出伤人。
(47).氧气瓶.乙炔瓶使用时,没轻拿轻放,在烈日下爆晒的。 4.管工.铆工岗位:
〔1〕.钻床.锯床等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检查.清扫.调整等工作的,用湿抹布擦电机;
〔2〕.压力表.安全阀未按检定周期检定超期使用的; 〔3〕.在易燃易爆场所未经批准使用临时用电线路的;
〔4〕.未经技安.消防部门许可,随意拆除.损坏和改装安全防护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挪用.丢失.损坏消防设施的;掩埋.圈占地下消火栓的; 〔5〕.随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 〔6〕.超限使用设备;
〔7〕.登高作业无人监护或违反有关安全规定;
〔8〕.随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外表; 〔9〕.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牌;
〔10〕.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电动工具工作;
〔11〕.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抛丢物件; 〔12〕.货梯载人运行;
〔13〕.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终止工作; 〔14〕.开动情形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15〕.非岗位人员随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内逗留;
〔16〕.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披发或长辫,而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进入生产区域的;
(17).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和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 (18).高处作业位置在非固定支撑面上,或在牢固支撑面边演出以及支撑面外和在坡度大于45度的斜面上不使用安全吊笼的;
(19).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穿化纤服装操作的; 〔20〕.未经许可进入油罐.储槽或井中作业的; 〔21〕.罐内作业无人监护,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 〔22〕.在石棉瓦等不牢固的建筑物上站立或行走的; 〔23〕.不切断电源就检修或清理传动设备的;
〔24〕.易燃易爆场所施工时,现场与其它设备.工房相连的管线,没有断开用盲板隔断的;
〔25〕.在组织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未经安全评审,不执行〝三同时〞规定的;
〔26〕.其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27〕.其他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28).其他违反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或严峻事故发生的行为;
(29).在使用剪板机.卷板机前没检查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的。
(30).铆工使用的各规格的钢丝绳.卡子等起重工具,保证没有断裂.断丝.变形,有上述问题而使用的。
(31).使用砂轮机磨工件时,人没站在砂轮侧面的,磨过重工件的,磨有色金属的,砂轮机前没有防护板的。
(32).用大锤作业时,操作者要先看周围是否有人和物,并检查锤头是否松动,否那么锤头落下伤人。
(33).使用角向磨光机时,没有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的。 (34).多人作业时,要统一和谐,有专人指挥,否那么有人身.机损事故的发生。
(35).在下料中,垫钢板要用撬杠撬板,不能将手放入钢板底下。 (36).用錾子清理设备时,注意对面行人来往,以防錾削的铁屑飞出伤人。
(37).操作者认真执行剪板机.滚板机操作规程,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两人以上进行配合作业。一人专门负责操作剪板机或滚板机的开关,当确保剪板者或滚板者的手和躯体各部位已离开危险位置,方可打开开关进行操作。 5.瓦工岗位:
(1).在易燃易爆场所未经批准使用临时用电线路的;
(2).未经技安.消防部门许可,随意拆除.损坏和改装安全防护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挪用.丢失.损坏消防设施的;掩埋.圈占地下消火栓的; (3).随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
(4).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牌;
〔5〕.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电动工具工作; 〔6〕.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抛丢物件; 〔7〕.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终止工作;; 〔8〕.开动情形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9〕.非岗位人员随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内逗留;
〔10〕.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披发或长辫,而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进入生产区域的;
〔11〕.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和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 〔12〕.加工过程有颗粒物件飞溅的场合不戴防护眼镜的; 〔13〕.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穿化纤服装操作的; (14).未经许可进入油罐.储槽或井中作业的; 〔15〕.罐内作业无人监护,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 (16).在石棉瓦等不牢固的建筑物上站立或行走的;
(17).在组织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未经安全评审,不执行〝三同时〞规定的;
(18).其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19).其他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行为; (20).其他违反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各类事故或严峻事故发生的行为;
(21).工作前没认真检查基坑.井坑.沟坑及安全边破.固壁支架.脚手架.安全网.防护板等,而发觉塌方和其他隐患没排除,就工作的。
(22). 砖.砂.浆等物体没堆放整齐,道路不畅通的,沟坑边缘堆放材料的。 (23). 在脚手架上砌砖.打砖时,面向外打的,向对面或脚手板下面扔砖块的。在高空作业没架设安全网,深坑及上下交叉作业,由下至上传砖没戴安全帽的。 (24).随意抽出脚手板或松动脚手架的。
〔25〕. 砌墙时没站在脚手板上进行,而堆砖或其他物垫脚的。
〔26〕.向深坑或设备内调运物料,敞口顶部没放置平台或围栏的,内部没设置防护隔离层的。
〔27〕.烟道弧形拱顶砌完后,砌筑强度没达到一定强度就拆除拱胎的。 (28).拱胎支架必须牢固,炉窖拱顶必须对称砌筑,在拱胎上堆放材料应平均,否那么发生事故。
(29).大中型炉窖球形拱顶,应索梁一环再砌一环。拱砖放射缝与水平夹角砌成 (31). 进入烟道.烟囱内砌筑时,没有人监护的。 〔32〕. 正在衬砌的设备内,搅拌耐酸胶泥的。 6.机械加工类常见违章行为
〔1〕.设备传动部分防护罩〔栏〕缺损或未关好而开车操作。 〔2〕.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和不挂警示牌。
〔3〕.进入机械设备内检修运转部件不设人监护或不采取断开动力源措施。 〔4〕.随意开动非本工种设备。 〔5〕.特种作业非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
〔6〕.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 〔7〕.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
(8).设备上有安全装置,而开车操作时不用。 (9).随意开动被查封设备。
(10).登高作业无人监护或违反有关安全规定的。
(11).随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外表。
(12).使用未经审批的临时电源或使用时不挂临时线牌。 (13).检修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不停电.不验电.不跨接地线。 (14).使用非安全电压灯具作行灯。
(15).带负荷运行时断开车间〔回路〕配电刀或总开关。
〔16〕.潮湿地面.容器内或金属构架内使用非双重绝缘的电动工具工作。 〔17〕.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高处作业往地面任意抛丢物件。 〔18〕.违反起重十不吊。
〔19〕.开动无卷扬限位器的起重设备工作。
(20).货梯载人运行。
(21).非岗位人员而随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内逗留。
(22).焊接未经安全清洗和充分通风的盛装过易燃易爆品的封闭容器和管道。 (23).在地面积〔渗〕水处倒装.运送.浇注酷热金属液。 (24).在禁火区抽烟或动火。
(25).物件堆放超高,不稳妥终止工作。 (26).开动情形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27).其它违反操作规程中相应条款能直截了当导致重伤以上事故或爆炸.火灾.倒塌中毒事故的行为。
(28).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披发或长辫,而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进入生产区域的。
(29).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和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带安全帽的。 (30).作业场所穿高跟鞋的。 (31).高处作业穿硬底鞋的。 (32).电气作业不穿绝缘鞋的。
(33).带电作业〔检修〕或使用双重绝缘电动工具在潮湿地区或在容器.构架内工作而不带绝缘手套的。
(34).旋转机床切削时带手套操作。
(35).带电拉高压跌落保险不使用合格绝缘棒和绝缘手套的。
(36).高处作业位置在非固定支撑面上,或在牢固支撑面边沿处以及支撑面外和在坡度大于45度的斜面上工作而不使用安全带吊笼的。 (37).浇注酷热金属液不穿带盖鞋或赤膊穿背心的。
(38).铸造.锻造作业赤膊穿背心的,操作旋转机床设备或进行检修试车时放开衣襟,戴围巾.头巾或穿裙子,系领带操作的。
(39).加工过程有颗粒物件飞溅的场合不戴防护眼镜的。 (40).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作业场所穿化纤服装操作的。
(41).其它违反防护用品使用规定有直截了当造成重伤以上或燃烧爆炸.伤人事故可能的。
一.制造中心设备加工时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
1.有被钢板砸伤.碰伤的可能性;
2.有被加工件切削下来的铁削飞出伤人的可能性。 3.旋转机床切削时带手套操作。
4.给设备刷漆时,假设有明火,有发生燃烧的可能性;
5.在焊接.气割.热处理.热锻压等工序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检修作业中有发生热加工事故的可能;
6.电焊作业中有电击损害.弧光引起的电光性眼炎和对皮肤的灼伤.烫伤.高处坠落.有害气体或烟尘中毒.中暑或在半封闭系统内引起的窒息.刺割损害.物体打击及电焊引起的其他损害事故;
7.冷加工过程〔包括车.铣.刨.磨.钻.铆.锯等内容〕它们容易造成的损害有着共同的特点:物体打击.机器工具损害; 〔二〕.预防措施
1.穿戴好相应的劳动护具。 2.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设备。 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床的性能。
4.各种加工工艺过程要有一定的防范措施。
二.修理钳工工作现场〔化工〕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 1.有被酸.碱烧伤的可能性; 2.有被有毒气体熏伤的可能性;
3.化工生产线药物处理不洁净,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4.有被物体打击和机器损害的可能 〔二〕.预防措施
1.进入化工危险工房,应按照进入化工危险工房的要求,穿戴好相应的劳动护具.关闭手机。
2.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易燃易爆工房机械设备安装.检修的安全规定和标准,杜绝违反规定的作业。
3.对进入现场工作的临时性.可移动的用电设备应通过相应的批准手续,方可使用。
4.假设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露时,作业人员应做好防护和撤离,如造成人员伤亡,应赶忙关心撤离现场,同时拨打急救 〔120〕。
5.现场交插作业时,要确定现场情形,做好防护措施,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6.进入化工工房安装.拆卸设备时严禁撞击.坠落.拖拉。必要时在操作中使用铜制工具。
7.现场检修时,发觉设备有遗留物料和粉尘,应让操作人员清理后达到安全标准,方可进行检修。
8.检修通过物料的设备时,必须见到由设备方提供的«设备安全处理合格证»
后,方可进行作业。
9.到化工单位检修,要有开工手续。
10.检修机.泵设备时要停车.断电.隔离.置换.清洗合格后进行。 三.修理电工工作现场〔化工〕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 1.有被酸.碱烧伤的可能性; 2.有被有毒气体熏伤的可能性;
3.化工生产线药物处理不洁净,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4.在电气装置及其邻近部位的电气作业有触电的可能。 〔二〕.预防措施
1.进入化工危险工房,应按照进入化工危险工房的要求,穿戴好相应的劳动护具.关闭手机。
2.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易燃易爆工房电器安装.检修的安全规定和标准,杜绝违反规定的作业。
3.对进入现场〔化工〕的临时性.可移动的用电设备应有专用的临时电源箱接通电源,并接好地线。
4.假设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露时,作业人员应做好防护和撤离,如造成人员伤亡,应赶忙关心撤离现场,同时拨打急救 〔120〕。
5.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操作和检修必须严格实行两票制〔操作票制.工作票制〕和监护制度。
6.现场交插作业时,要确定现场情形,做好防护措施,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7.进入化工工房安装.拆卸设备时严禁撞击.坠落.拖拉。
8.进入现场检修时,发觉设备有遗留物料和粉尘,应让操作人员清理后达到安全标准,方可进行检修,必要时使用铜制工具。
9.化工现场停.送电作业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执行,并告知工房负责人和操作人员,幸免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
10.到化工单位检修,要有开工手续。 11.防触电的差不多措施:
(1).采纳绝缘的方法来防止触及带电体。 〔2〕.采纳屏蔽或遮栏来防止触及带电体。 〔3〕.设置障碍防止无意触及带电体或接近带电体。
〔4〕.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在电气安全工作规程要求的安全距离之外。 〔5〕.爱护接地。 〔6〕.使用漏电爱护装置。
〔7〕.依照现场特点,采纳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 12.电气安全作业技术措施:
〔1〕.停电.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装设遮栏和悬挂标示牌。 四.修理管工工作现场〔化工〕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 1.有被酸.碱烧伤的可能性; 2.有被有毒气体熏伤的可能性;
3.化工生产线药物处理不洁净,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二〕.预防措施
1.进入化工危险工房,应按照进入化工危险工房的要求,穿戴好相应的劳动护具.关闭手机。
2.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易燃易爆工房机械设备的安装.检修的安全规定和标准,杜绝违反规定的作业。
3.对进入现场的临时性.用电.动火作业,应通过相应的批准手续,方可作业。 4.现场交插作业时,要确定现场情形,做好对应防护措施,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5.假设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露时,作业人员应做好防护和撤离,如造成人员伤亡,应赶忙关心撤离现场,同时拨打急救 〔120〕。
6.进入化工工房安装.拆卸管线时严禁撞击.坠落.拖拉。
7.进入现场检修时,发觉或怀疑管线中有遗留物料和不明物,应让操作人员清理后达到安全标准,方可进行检修。
8.检修通过物料的管线管件时,必须见到由设备方提供的«设备安全处理合格证»后,如需动焊,须有专人开具«动焊许可证»并采取措施,才可进行作业。
9.对不明的旧管不能随便使用,更换下来的旧管.管件.阀门等必须统一放在规定的地点,以待回收。
10.带压管线容器作业前,必须进行卸压,如未卸压,应告知操作人员进行卸压,然后方可进行修理作业。
11.到化工单位检修,要有开工手续。
12.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容器在检修前必须进行通风.置换.清洗.吹扫.安全处理等工艺处理,处理合格后方可交付检修。
五.修理焊工工作现场〔化工〕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存在的要紧危险因素 1.有被酸.碱烧伤的可能性; 2.有被有毒气体熏伤的可能性;
3.化工生产线药物处理不洁净,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
4.在焊接.气割等工序的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热加工事故。〔热加工事故:火灾.爆炸.烫伤.物体打击.机器工具损害.高处坠落.中毒〕
5.电焊作业中有火灾爆炸.电击损害.弧光引起的电光性眼炎和对皮肤的灼伤.烫伤.高处坠落.有害气体或烟尘中毒.中暑或在半封闭系统内引起的窒息.刺割损害.物体打击及电焊引起的其他损害事故; 〔二〕.预防措施
1.进入化工危险工房,应按照进入化工危险工房的要求,穿戴好相应的劳动护具.关闭手机。
2.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易燃易爆工房机械设备安装.检修的安全规定和标准,杜绝违反规定的作业。
3.对进入现场工作的临时性.可移动的用电设备.焊接工具应通过相应的批准手续,方可使用。
4.在作业现场假设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泄露时,作业人员应做好防护和撤离,如造成人员伤亡,应赶忙关心撤离现场,同时拨打急救 〔120〕。
5.现场交插作业时,要确定现场情形,做好防护措施,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6.进入现场作业前,焊割部位和作业环境必须由操作人员清理后化工技安员检查达到安全标准,开具«动焊许可证»由焊割执行人持有,方可进行作业。
7.焊割作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作业点和环境进行检查,发觉或怀疑焊割点有遗留物料和粉尘,应拒绝作业.并告知技安员,待查或安全处理后,方可进行作业。
8.动焊前需动焊各种设备.管线.槽罐须经化工操作员泄压.回流.清洗.断开.绝缘等处理后,开具«动焊许可证»安排看火人,方可动焊。
9.凡进入槽罐作业必须严格按工厂规定执行。关闭所有进出口阀,防护措施到位,槽罐外应有专人监护,作业不超过15分钟,并由设备方检查后出具«罐槽作业许可证»,需照明时电压不得超过24V。
10.在修理工房焊割通过物料设备.管线.管件等时,必须见到由设备方提供的«设备管线安全处理合格证»后,方可进行作业。
11.进入现场焊割作业,应选择远离沉淀池.下水井.排水沟等危险环境,必要时让操作工进行安全处理后,在进行焊割作业。
12.到化工单位检修,要有开工手续。 13.防止焊接触电的措施
〔1〕.防止人体接触带电体采取措施:隔离防护.绝缘防护.个人防护。 ①.隔离防护防护:电焊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
②.绝缘防护:电焊设备和线路带电导体,对地.对焊机外壳之间,或相与相.线与线之间,都必须有符合标准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防止绝缘损坏。
③.个人防护:使用干燥的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绝缘垫板.防护服等进行个人防护。
〔2〕.防止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触电采取:对焊机采纳爱护接地.爱护接零。
〔3〕.防止焊机绝缘损坏触电的措施:电焊机供电线路上应接有符合规定的熔断保险;电焊机运行时温升不得超过额定值;电焊机电源和操纵箱应经常清扫,保持清洁。
〔4〕.严格爱护焊机焊把软线的外皮绝缘,预防烧损割伤。软线中间的接头不得超过两处,外皮损坏或变质,应进行检修或更换。
〔5〕.电焊机工作电压不得超过相应暂载率规定的许用电压。 〔6〕.焊工要严格进行安全操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进入容器.锅炉.管道等狭窄场所施焊前,必须采纳安全灯.安全隔离变压器,还必须安排专人监护。
14.电弧光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1〕.弧光危害:焊接电弧可产生高热辐射和极亮的可见光,还发射出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
①.电弧产生的可见光线波长为0.00076~0.0004mm,短时刻照耀会使眼睛疼痛,看不清物体。
②.红外线对人体的要紧危害是在体内产生热作用。当红外线的辐射强度超过6.276J/cm*min时,人体被照耀的皮肤有灼热感。假设长时刻作用,那么人体温增高.头痛.眩晕或呕吐。眼受到强烈的红外线照耀时,会引起灼痛,当红外线波长在0.0015~0.00076mm范畴内,有导致白内障的可能。
③.紫外线的波长为0.0004~0.00022mm,它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损害。皮肤受紫外线过度照耀会引起充满性红斑,并伴有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眼睛受紫外线过度照耀后能引起电光性眼炎。
〔2〕.防护措施:
①.科学合理地选择防护面罩和滤光镜片。焊工面罩上的滤光片除了在外观质量.耐热性能.防紫外线性能等方面必须符合GB3609.3-83标准外,滤光片透过率要求不低于89%。选择护目镜片必须能隔离弧光中的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并能挡住热射线。
②.设置电焊防护屏;加强个人防护穿戴好个人防护服.防护手套.脚罩.
面罩等,不承诺有关人员将皮肤裸露在弧光辐射范畴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