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内容: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拉萨铁路接卸库至拉萨电厂输油管道工程 ,位于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东嘎镇。 1.2工作量:铁路接卸库预留阀至操作间管线长度为400m,管径为168.3×5,管线材质为20#无缝钢管。操作间至东嘎电厂油罐区管线长度为1000m,管径为114×4,管线材质20#无缝钢管。操作间至过渡电厂油罐区管线长度为500m,管径为114×4,管线材质20#无缝钢管。操作间至过渡电厂应急罐区管线长度为160m,管径为114×4,管线材质20#无缝钢管。站内管道焊接宜用氩弧焊打底,设备、管道焊接应采用与之材质相适应的焊条进行焊接。直缝电阻焊钢管,均采用20#无缝钢管。及对铁路接卸库柴油管线出口双转子流量计更换为质量流量计。对新建流量计、电暖器进行供配电及操作间设计。对新建管道进行防腐、保温设计。对操作间进行采暖、通风。 1.3气候:该区域气温:平均气温7.9℃,极端最高气温29.4℃,极端最低气温-15℃;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1.3mm,日最大降雨量41.6mm,最大积雪深度11.0mm;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4%;风速、风向:夏季平均风速为1.6m∕s,冬季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为16.3m∕s,极限风速23.7m∕s,年主导风向NNE向。 2施工难点 2.1管线沿线200m范围内无居民,属于一级地区。管道周围建有中石化油库,电力铁塔及变电所。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相关规定,埋地管道与工厂的距离不小于20m,与三级以下的公路的距离不小于5m。沿线穿越水渠4次,穿越道路2次,穿越地下电缆3次,因此施工难度大。 2.2本段管线弯管、弯头数量较多。 3工程特点 3.1该工程EPC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取消了旁站监理,改为监理巡检; 3.2取消作为第三方的无损检测单位,无损检测开始作为施工方的自检手段存在; 3.3监理部及EPC设立一级、二级飞检,用于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同时对施工单位进行测评。 4质量目标 4.1总体质量目标:单位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工程建设质量创国家优质工程; 4.2弯头、弯管对号准确率100%。 4.3管线现场焊接一次合格率96%以上。
4.4管道补口补伤一次合格率达到98%。 4.5管道埋深一次合格率100%。 4.6阴极保护:检查没有漏点。 4.7管道桩位准确率100%。 4.8试压、吹扫、投运一次成功,无事故。 5 HSE管理目标 健康:职业病、地方病、传染病为零, 安全:重伤、死亡、火灾爆炸责任事故为零,重大交通事故为零, 环境: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6施工技术要求 6.1焊接执行标准 (1) (2) (3) (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5-201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6-2011) 《钢制管道焊接及验收》 (SY/T 4103-2006)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SY/T 4109—2005) 6.2工序施工要求 6.2.1布管 a、 本工程管线材质为20#无缝钢管。 b、 布管保证管子应首尾衔接,为方便管口清理,相临管口成锯齿形分开。布管的间距应与管长基本一致,每10根管应核对一次距离,发现过疏或过密时应及时调整。 c、 管子两端距管口1.2-1.8m处设置2个土墩支撑,保证管底与地面距离为0.5-0.7米,便于组焊时焊工的操作空间和无损检测的空间。管墩可用土筑并压实或用装填软土的编制袋或草袋垒筑,所有管墩应稳固、安全。严禁使用冻土块、硬土块、碎石土、石块做支撑。 d、 在有斜坡地段布管时,要注意管子的稳定性,支撑墩的宽度应加大,管子摆放要平整。在坡度较陡峭的地段(坡度大于10°),必须等焊接前才能开始布管,防止发生滚管的现象。遇有冲沟、水渠、道路、堤坝等构筑物时,应将管子布设在位置宽阔的一侧,而不应直接摆放其上,待焊接到时,再提前进行布管。 e、 在吊管和放置过程中,应轻起轻落,不允许拖拉钢管,并保持管内清洁。 f、 在弯头、弯管或地下障碍物较集中的地段,应采用沟下布管,沟下焊接的方式,为了防止雨水、洪水造成的灌肠,当天焊接的管线,当天进行沟下布管。
6.2.2管道组对 a、 清管:管内清洁是业主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施工中必须注意管内的清洁,要求组装前安排专人使用清管器,清除管内的所有杂物和尘土。一半来讲,清管器在清完一根管线后,应及时将清管器放入下一根管线,防止清管器落到地面,沾上不应有的泥土,如清管器确实需要放置在地面上,需用编织袋进行铺垫,不得将清管器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b、 清口:组装前用棉纱和钢丝刷等工具,将去除坡口内侧及坡口两侧10-2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等清理干净,并检查管口是否存在压痕、裂纹及椭圆等缺陷,变形超标、不符合要求的管子不得组装。 c、 组对前按照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清理和打磨坡口。 d、 组对时,若存在错边,应均匀分配到整个圆周上, 严禁采用锤击方法强行管口组对。管道的坡口、钝边、对口间隙、错边量等尺寸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焊接规程的有关规定。具体规定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检查项目 坡口 管口清理 对口间隙 直缝间距 错边量 钢管短接长度 相邻或相反方向两个弯管中间直管段长 管线对接 规定要求 60±5 管口完好无损,无铁锈、油漆、毛刺 2.5-3.5mm 错开间距≥100mm 沿周长均匀分布,且不大于1.6mm 不小于1.0m 不小于1.0DN 不允许割斜口,组对偏斜角度不大于3° 检查方法 焊口检测尺测量 目测 焊口检测尺测量 钢卷尺测量 焊口检测尺测量 钢卷尺测量 钢卷尺测量 目测,量角尺 e、 为了防止雨水或洪水灌肠,在管道组对焊接起始端、每天管道组焊末端及待连头的管口必须在开口端装上一个临时管帽。 f、 管线焊接完成后,必须保证管底与地面的距离在0.4m,以便后续工序的施工;两管墩之间的距离不能太长, 6.2.3、预热、焊接 a、 管口预热的范围为坡口两侧各50mm,预热温度必须符合焊接工艺指导书的规定。温度测量采用数字显示红外线测温仪,并在距管口30mm—50mm处测量,需测量均匀圆周上的4个点。 b、 在下列环境中,除非采用挡风棚等措施,否则应停止施焊。 雨、雪天气
大气相对湿度大于90% 风速大于8m/s c、 焊接时禁止在焊道以外的地方引弧,避免地线打火产生弧坑。 d、 焊口焊接或返修完成后,焊工、质检员应对每个焊口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应符合以下要求: 焊缝表面应均匀一致,焊缝及其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焊瘤、飞溅、夹具焊点等缺陷。 焊缝表面不应低于母材表面,余高一般不应超过2mm,局部不超过3mm,且长度不大于50mm。超高部分打磨,但不能伤及母材,并与母材圆滑过渡。除咬边缺陷外,焊缝表面都不应低于母材表面。 焊缝表面宽度每侧应比坡口宽0.5~2mm。 焊后错边量不应大于1.6mm 咬边符合下表规定 深度 大于0.8mm 大于0.4mm,小于0.8mm 小于或等于0.4mm 长度 任何长度均不合格 在焊缝任何300mm连续长度上不超过50mm 任何长度均合适 电弧烧痕应打磨掉,打磨后应不使剩余的管壁厚度减少到小于材料标准允许的最小厚度。否则应将含有电弧烧痕的这部分管子整段切除。 每处返修的焊缝长度应大于50mm,焊缝在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得超过2次。 根焊道的返修焊缝总长度超过焊口周长的20%,需要割除整道焊。 当裂纹长度小于焊缝周长的8%时,可以进行返修;裂纹长度超过焊缝周长的8%时,带有裂纹的焊缝必须从管线上切除。 需返修的焊缝总长度超过焊口周长的30%,需要割除整道焊口 7焊口编号规定 焊口编号执行监理单位相关要求。 8必检点与停检点 停检点:凡列为停检点的质量控制对象,承包商必须提前48小时通知监理人员对其实施监控。如监理方未在约定时间到现场监督、检查,承包商应停止停检点施工,并按规定等待监理方,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不得超过该点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必检点:指施工承包商应提前48小时通知监理人员,在约定时间内,到现场见证并实施监督、
抽查,如监理人员未能在约定时间内到现场见证和监督,承包商有权进行该点相应工序的操作和施工。监理可在其后对该工序进行检查,以确定必检点的质量,如存在问题,监理有权要求承包商进行返工处理。 对于必检点,由现场质检员在通报监理,监理同意后可以开始进行施工,目前对于焊接机组的必检点有:作业带清理、施工便道修筑、布管、管材的组装、管道焊接、焊缝返修、管道连头;对于停检点,必须是监理达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后,才能进行施工,目前对于焊接机组的必检点有:施工前的准备、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试件焊接、切割、标识、拍照、送检、管道下沟、管道穿(跨)越工程。 9资料报验:焊接报验、材料报验 10现场质量检查记录 焊接机组施工现场必须进行的质量记录有:布管检查记录、环境检测记录、管道焊接记录、焊接工艺及层间温度记录、工序交接单、管道组对预热检查记录、焊缝表面质量检查记录、弯头(管)安装统计表、焊缝返修质量检查记录共九种表格。 具体的表格填法见现场施工记录表格填写说明。 焊接考核合格标准:参加百口考核的机组其焊口的RT和UT检测一次合格率不低于95%为合格;焊接外观一次合格率不低于92%为合格。 对于焊接考核合格的机组,可根据施工机组的能力,按正常流水焊接作业速度组织焊接;焊接不合格的机组应再进行一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不合格的机组将责令撤出本工程项目。 焊接机组将第一天焊接的焊口,由EPC现场代表或监理工程师随机指定一道焊口切割下来,进行相应的力学机械性能试验。在进行割口前一天,由质检员上报技术质量部,由技术质量部联系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后方可进行割口。 12单位工程划分 执行监理单位相关要求。 13竣工资料的格式规定 1) 页边距: 上边即上白边,又称天头,设定为30mm; 下边即下白边,又称地脚,设定为28mm; 左边即左白边,又称订口,设定为25mm; 右边即右白边,又称切口,设定为20mm.
2)页眉:如果需要在页眉处加入资料名称的,上边设定为24mm;小5号幼圆体,位置居中。 3)页码:小5号宋体,在页面底端,位置居中,设定为20mm,可使用“第X页共XX页” 的形式,也可使用 “—X—”或直接数字的形式,但同一本资料中不得混用。 4)字体字号:标题(章节小标题)一般使用宋体或黑体字,根据页面大小确定字号,一般不应超过2号字;正文使用小4号宋体字。 5)序号:使用汉字行列条目,使用黑体或宋体字;使用阿拉伯数字分层排序的,字体用同正文相同的宋体字,最多排列四级,例:1.5.3.2,如仍不足使用,可以使用小写英文字母作为最后一层排序。 6)行距:用小4号宋体字时行距的设定为1.5倍。 7)表格处理: (1)使用A4纸单面横版的表格,表头全在订口一边;双面横排的表格,奇数页码的表头在订口一边,偶数页码的表头在切口一边。 (2)表格内的字体一般应使用宋体字,以五号字为宜,若字数多,可采用小五号字。排列出的表格应以实用、美观为原则。 (3)表格边框线一般应选择在0.75磅以下;表格内线条比较多的,应选择磅值较小的细线;需要特别强调边框线的,边框线选择也不应超过1.0磅。 14补充要求 对于不是从整桩号开始焊接的,必须测量出开始焊接位置距整桩位置的距离,并做好记录上报数字化;对于变桩的位置,必须测出桩号距焊口的距离,做好记录并上报数字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