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过程与方法: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按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 机械效率的计算 重点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 备课时间 5月18号 授课时间 5月22号 新授课 学习课时 1课时 是否有课件 有 课型 主要内容 注意事项 注:问题启一、提出问题: 直接提升物体做工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工相发性,引起学生思考。 同吗? 二、演示实验: 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提升钩码和使用一个动滑轮 提升相同钩码,同样提升10厘米,计算两次做功 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结论:使用动滑轮比直接提升重物不省功。 推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利用演示实验 的测量计算结果 三、引入新概念: 1、有用功: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工作目的)。 2、总功:利用机械所做的功(实际付出)。 3、额外功:由于机械自重和摩擦的影响而不得不做的功(无用的付出)。 不同的机械有用功和总功的关系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呢?如何描述有用功和总功的关系? 四、机械效率: 在使用机械做工时,有用功占总功的份额越多越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 1、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W有2、 计算公式: W总 3、 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 五、演示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Gh1、实验原理: W总Fs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3、注意事项:竖直向上缓缓拉动测力计。 实验一:保持动滑轮重一定,改变钩码重力。 结论: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实验二:保持钩码重力一定,改变动滑轮重力。 结论:钩码重力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六、巩固提高,随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 有用功 机械效 机械效 率测定 总功 率概念 额外功 作业布置 课后总结 制作人:独醉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