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erson has at least one dream, and there is a reason to be strong.精品模板 助您
成功!(页眉可删)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1
中俄合拍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昨日在京首映。导演董亚春表示丰富元素让这样一部献礼片既有大片冲击力又有文艺片的细腻。
《战火中的芭蕾》以抗日战争中发生在东北\"最后一战\"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下的跨国爱情。影片主创团队堪称豪华,监制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是俄罗斯名导,1995年他执导的《烈日灼身》与张艺谋的《活着》一同拿到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更在1996年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昨天表示,《战火中的芭蕾》虽然是抗战题材的献礼片,但讲的是战火下的爱情和亲情,90后、95后年轻观众也看得懂,也能接受。在被问到是否会担心电影票房时,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回应,中国电影市场足够大,没有考虑过票房问题,如果看过这部电影,肯定会喜欢上它的。
影片导演董亚春就认为,影片主题并不局限于献礼,还加入了跨国恋、亲情、芭蕾等诸多元素,更加注重画面质感和艺术表现力,在舞蹈、音乐、美术和布景等方面也是强力投入。
战火中的芭蕾观后感2
看完电影,感慨太深了。一部和时下的抗日题材影视片完全不同层次的电影。电影一反常态,没有刻意去描绘中俄人民如何大刀阔斧手撕日本鬼子。也没有一句“打到小日本”的口号。而是着重表现战争给中日俄家庭造成的伤害、痛诉战争的'残酷,呼唤人们更多地关注人性。鹅儿的弟弟面对日本人时所表现出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及最后牺牲时的大义,让我想起了小萝卜头。鹅儿与安德烈纯真的爱情与战争的残酷无情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安德烈凯旋归来在人群中遇到鹅儿的那个片段,让我想起了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著名的红衣女孩片段。不过,这里的意义完全不同。白桦林中的天鹅湖舞蹈片段,及中俄联军与日本残留部队在白桦林中的厮杀将全片推向高潮,观众情绪一度伴随着音乐飙升至极点。鹅儿最后的独白竟然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第一只白天鹅白淑湘……
一部拍得极美的主旋律影片#战火中的芭蕾#,你绝对不能错过!
初稿有点凌乱,感慨太深。待我细细品味,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经典场景段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