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充
1. 从语言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功能角度来看,它是(交际)工具,也
是(思维和认知)工具,从自身的结构角度看,它是一种(符号)系统。 2. 语言的结构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
3. 音位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两类,后者又包括(调位)、(时位)、和(重
位)三种情况。
4. 音位变体主要分(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类。 5.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的基本特征。 6. 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是(连锁式)、(辐射式)和(综合式)。 7. 词义演变的结果主要是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和词义的深化。 8. 词义演变的途径主要是(引申)和(隐喻)。 9. 语法具有(抽象性)、(生成性)、(稳定性)和(民族性)。 10.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 11.语法的五级单位是(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 12.根据语言结构的特点,把语言分为(孤立语或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多式
综合语)。
13.转换的基本程序或手段是(移位)、(插入)、(删减)和(复写)。 14.文字的三要素是(字音)、(字义)、(字形)。 15.表音文字是(标记音位或音节)的文字体系,主要包括(音位文字)、(音节文字)和(辅
音文字)三种。
16.一般认为世界上最初的字母是(腓尼基)字母。 17.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8.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和(换位)。
19.语法范畴指的是(语法意义)的类别和归类。以名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
格);以动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时、体、态、式、人称);以形容词为核心的语法范畴主要有(级)。
20.基本词汇的特点是(全民性)、(稳定性)和(能产性)。
21.根据语言的形态分类,日语、韩国语、土耳其语等属于(黏着语);俄语、英语、法语
等属于(屈折语);汉语、越南语等属于(孤立语或词根语)。
22.(瑞士)的语言学家(费·德·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首先把语言现
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
23.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不同作用,可把它划分为(词根)、(词缀)和(词尾)。 24.转换生成语法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 25.汉语常用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虚词)和(词序),而形态丰富的语言常用的语法手段是
(附加)、(交替)、(重音)、(重叠)、(异干)等。 26.自源文字主要有(中国的甲骨文)、(埃及古文字即圣书文字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
和( 南美洲的玛雅文字),而英文、俄文、蒙文、日本的假名文字、韩国的谚文等都是(借源文字)。
27.拼音文字有三种类型即(音位文字)如(英文、俄文、韩国谚文),(音节文字)如(日
本假名文字、塞浦路斯文)和(辅音文字)如(藏文)。
28.拼音文字是采取借用其他民族文字形式作为本民族文字的,其主要手段是(头音原则)
和(字谜原则)。
二、名词解释
1. 语言 2. 言语 3. 符号 4. 征候 5. 能指 6. 所指 7. 历时 8. 共时 9. 组合 10. 聚合 11. 音素 12.音位 13.辅音 14.元音 15.对立 16.互补 17. 自由变体 18. 条件变体 19. 音质音位 20. 非音质音位 21.开音节 22.闭音节 23.语流音变 24.历史音变 25. 区别特征 26. 同化 27.顺同化 28.逆同化 29. 异化 30.顺异化 31.逆异化 32. 弱化 33.脱落 34.增音
35、换位
36、义素 37、语义场 38、语素 39、语法 40、句法 41、词法 42、构词法 43、构形法
2
44、语法意义 45、语法形式 46、语法范畴 47、语法手段 48、形态 49、屈折
50、内部屈折 51、外部屈折 52、词尾 53、词缀 54、性 55、数 56、格 57、时 58、体 59、态 60、式
61、人称(身) 62、级
63、语言的形态学分类
语言的谱系分类即发生学类型 64、句法结构
65、句法结构的隐性意义和显性意义
66、格语法
67、转换生成语法 68、组合的递归性 69、直接成分分析法 70、句子成分分析法 71、类推作用 72、异化作用 73、符号文字 74、图画文字 75、自源文字 76、借源文字 77、共变关系 78、社会方言 79、地域方言 80、亲属语言 81、语言的混合 82、语言的融合 83、克里奥尔语 84、皮钦语 85、双语
86、人工语言
3
87、世界语 88、蕴含 89、预设
90、预设触发词
三、辨别正误
1. 句子最重要的语法特征是具有主语和谓语。
句子最重要的语法特征是具有语调。 2. 社会的发展决定语言发展的方向。
社会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决定语言发展的方向。 3. 英语、日语、汉语、世界语都是自然语言。
英语、日语、汉语、克里奥尔语都是自然语言。
4. 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在结构上差别很大,而同一语言内部的几种方言在结构上差别较
小,这是语言和方言的本质区别。(方言指地域方言)
5. 语言的融合是指两种语言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语言的融合是指一种语言吞噬另一种语言的现象。
6. 在语言融合过程中,取得统治地位的民族的语言一定战胜被统治民族的语言。
在语言融合过程中,生产力发展水平高,文化发达的民族的语言能战胜或吞噬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文化部发达的民族的语言,而不取决于哪个民族取得政治的统治地位。 7. 汉语中的第三人称根据不同情况可写为他、她、它,这表明汉语语法也有“性”的范畴。
汉语中有男女、雌雄、公母等词,可见汉语也有性的范畴。 8. 义素是人类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是人类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9. 把用不同形态表达的不同语法意义加以概括分类就得到了句法范畴。
把用不同形态表达的不同语法意义加以概括分类就得到了词法范畴。 10.音位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1.用A表示形容词,汉语中“A”、“比较A”、“最A”的说法表明汉语中的形容词也有级
的语法范畴。
12.“人称”即“身”这个语法范畴并不是指语言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你们、我们、
他们”。 四、论述题
1. 语言符号的性质如何?
2. 动物内部的交际方式与人类语言有何本质不同? 3. 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4.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如何?它们有什么不同? 5. 举例说明汉语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6. 什么是音位?它与音素有何不同?什么是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同音位的关系怎样? 7. 什么语音的区别特征?确立音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8. 什么是音位体系?音位体系的演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9. 什么是语言意义?与言语意义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10.语义结构有哪些不同层次的单位?由哪些成份组成?句义结构的单位和成分有何不
同?试举例说明。
11.语用意义有哪些不同的类型?语境对语义有哪些作用?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义会发
生哪些变化?
4
12. 语法的抽象性与词汇的抽象性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13. 什么是语法意义?什么是语法范畴?什么是语法形式?什么是语法手段? 14. 比较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范畴、语法手段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5.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常见的语法方式有哪些?
16. 词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印欧语的词类划分标准同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有何不同? 17.说明句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18.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依据是什么? 19.如何确定一个语音片断是否是语素?试举例说明。 20.语素与词,词与词组间如何划界?举例说明。
21.以特定的语言为例,从历时的角度简述语法的发展变化的情况。 22.在语言发展变化过程中,新的语法成分会有哪些变化? 23. 汉字同拼音文字之比较。 24.试评文字发展三个阶段的理论。 25.语言与社会关系如何?
26.简释语言发展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7.简述洋泾浜语的形成、特点、性质及发展前途。 28.举例说明语言融合的情况(原因、过程、条件、结果)。
26、怎样全面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7、抽象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吗?为什么?
28、试说明词根语、黏着语、屈折语三种不同形态类型的语言其主要区别。 29、举例说明显性语法关系隐性语法关系。
30、试分析语言体系的层级性;指出“层”与“级”的区别。 31、什么是语音规律?汉语语音演变的规律怎样? 五、语音部分
1. 什么是语音?试比较它同其他声音的异同。
2. 从语音的生理属性方面看,音质的不同取决于那些条件? 3. 什么是音标?国际音标的优点是什么?
4. 根据下面的元音发音描写,注上国际音标。 (1)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 ] (2) 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 [ ] (3)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 ] (4)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 ] (5) 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 ] (6)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 ] (7) 舌面央中元音 [ ]
(8) 舌面后半低圆唇或不圆唇元音 [ ] (9) 舌面圆唇和不圆唇的前元音 [ ] (10) 舌面圆唇后元音 [ ]
5. 根据下列辅音的发音描写,注上国际音标。 (1) 双唇送气清塞音 [ ] (2) 双唇不送气浊塞音 [ ] (3) 舌尖中浊鼻音 [ ] (4) 舌尖前清擦音 [ ] (5) 舌尖后清擦音 [ ]
5
(6)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 ] (7)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 ] (8)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 ] (9) 齿间浊擦音 [ ] (10) 舌尖后浊擦音 [ ]
6. 描写下列各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举一个包含这个辅音的汉语词语或英语词
语。 (1) [p] (2) [f] (3) [t’] (4) [ŋ] (5) [Χ] (6) [t ] (7) [ġ] (8) [θ] (9) [h] (10) [ts]
7. 用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 (1) 比——批 (2) 兰——男 (3) 兹——次 (4) 日——儿 (5) 哥——摸 (6) 张——昌 (7) 希——号 (8) 鸡——欺 (9) 鹅——梅 (10) 门——灯 (11) 入——食 (12) 考——高 (13) 特——得 (14) 语——吴 (15) 洪——风
8. 什么是音位?它与音素有什么不同?
9. 什么是音位变体?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10. 音位划分和归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 11. 什么是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
12.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一个字母来表示普通话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和舌尖前/后不圆
唇元音[i][ ][ ]?这三个音究竟归并为几个音位合适?为什么? 13.试分析归纳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 k k’ x ] [ ] [ ts ts’ s] [ ]这几组辅
音分析为几个音位好?为什么?
14.汉语普通话里有哪些超音段音位?分别举例说明。 15. 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
16.什么是复元音和复辅音?它们在发音上有哪些特点?
6
17.什么是语流音变?主要包括那些现象?举例说明。
18.什么是语音规律?一种语言语音演变规律的作用是什么?语音规律有什么局限性? 19.什么是音位体系?音位体系的演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0. 在汉语拼音方案里,下面哪一组辅音音位在电脑输入法编制设计中可以共用一个键?
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b --- p , m –--n , m----l , f --- d , t -- p , g – j, k-- q , x---h, zh –--z, ch ----c, shi--- s. f----- ŋ
21. 下面每一组音位都是由同一个音类的若干音素加上一个异类音素组成的,同一个音类
具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的语音特征,如浊音、擦音、双唇音、鼻音等等。请把每一组中的异类音挑出来,并说明理由。 (1) g p b d (2) ǽ u ie ε (3) t z d h s
(4) g k b d p v t (5) f p m θ v b (6) z v s ζ g (7) m n b ŋ
(8) a u e w i o
22.什么是开音节和闭音节?什么是前开音节和前闭音节?like、book、student、bar
各是哪种音节?
23.什么是语流音变?什么是历史音变?用汉语普通话或你熟悉的方言材料、外语材料为例
加以说明。
24.普通话中的半元音[j] [w][ų]是不是三个独立的音位?为什么? 25.什么是尖音?什么是团音?是举几例说明。
六、操作演示题∶
1、 画出语言层级装置图。
2、 画出舌面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标准元音。 3、 用坐标图说明符号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 4、 用坐标图说明音位的双向聚合与单项聚合。
5、 分析下面单词中加粗并加横线的部分,指出哪是构词词缀哪是构形词缀。 Work-er work-ing student-s teach-er-s studiedi-ed write-s 6、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1)那位漂亮的小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一本非常有趣的俄罗斯童话故事。 (2)昨天她哭哑了嗓子。 (3)苹果他就吃了一个。 (4)那本小说他只读了三天。
7、运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句子∶
(1)那位漂亮的小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一本非常有趣的俄罗斯童话故事。 (2)昨天她哭哑了嗓子。 (3)苹果他就吃了一个。 (4)那本小说他只读了三天。
(5)我早就知道韩国明星张娜拉要在我们学校演出的消息。
7
(6)辅导员派我们布置演出场地。
8、运用变换法分化下面各多义短语和多义句∶ (1)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2)反对的是副排长 (3)这个小孩谁都欺侮。 (4)他在房顶上发现了儿子。
9、运用平行变换的方法区别出下面各组短语或句子在隐性语法结构上的不同∶ (1) a、反对的是他 b、反对的是程序 (2) a、鸡不吃了 b、烧鸡不吃了
(3) a、发现了敌人的岗楼 b、发现了敌人的侦察兵 (4) a、他在飞机上发现了蚊子。 b、他在灯泡上发现了蚊子。 (5) a、他在阳台上种花。 b、他在阳台上绣花。 (6) a、他在菜地里浇水。 B、他在车铺里打气。
10、分析下面句子里划线加粗成份的语义指向∶ (1)这三本书他都读完了。
(2)这本书他们三个人都读完了。 (3)这三本他们三个人都读完了。
(4)天空中五光十色地升起了一簇簇气球。
(5)他喂猪喂得肥。 (6)他喂猪喂得出了名。 (7)他喂猪喂了三年。 (8)他喂猪喂得多。
11、说出下面句子的预设和蕴含∶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