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For循环语句

For循环语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For循环语句

江苏省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黄树金 221321

一、教材分析:

For循环语句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程序设计ABC第三节的第三小节的前半部分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程序设计的基础。由于教材只是通过一个应用题引出了循环结构,并应用For循环结构实现了程序和编写,没有给出其语句格式和执行过程。我认为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对此进行简单模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和理解这部分内容。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理解其执行过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熟练地运用这部分知识。因此本部分内容分两课时完成,这节课主要讲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及其执行过程,下节课再讲其实际应用。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对象为高二的学生,由于他们在高一下学期数学课上已经学过程序设计的三种方法及其流程图的画法,但没有上机实践。而且他们已经对VB程序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刚学习了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3)掌握循环变量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以及循环结束后的赋值变化情况 4)能用For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2、能力目标:

1)通过解决一系列难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For循环语句。 2)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根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1、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 2、理解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如何确定程序中的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五、教学方法:

“点拨、分析、归纳、概括”等探索式教学方法。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引入 教师活动 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实例1 屏幕显示:实例1、编程求1+2+3+„+10的和想想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是如何来编写这个程序的。 提出问题: 1、用这种方法能不能编写出求1+2+3„„+100的和,1+2+3„„+1000和的程序? 2、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呢? 3、观察程序找出其共同点、不同点 教师提示: 实际这10条赋值语句在重复着同一个操作,都是将s加一个数和赋给s,如果用变量x表示每一个加数,那么这10条语句就可以用一条表示:s=s+x,然后让x的取值分别为1到10这10个自然数,重复执行这条语句,就可以实现该程序的编写。这就要用到循环结构。循环结构的作用:在一定条件重复执行一条或多条程序代码。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For循环语句。 1、用For循环语句给出实例1程序代码,并说出其功能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循环变量 学生活动 学生稍后给出: s=0 s=s+1 10条赋值 s=s+2 语句 „„ s=s+10 print s 设计意图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稍后找出共同点:都是将s加上一个数的和赋给s;不同点:s所加的数不同。 学生接受新知识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学生熟悉的例题,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而引入课题。 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 S=0 终值 初值步长 For X=1 to 10 step 1 S=S+X 循环体 next X 循环变量 print S 2、提出问题:是否可以实现求1+2+3„„+100的和,1+2+3„„+1000的和?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程序稍做修改,解决以上问题,让学生对循环结构的功能有感性的认识,引发学习兴趣。 3、进一步提出问题:根据刚才的学习,能不能总结出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 4、师生共同总结出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让学生多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由个别到一般,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强化对For循5、针对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设置如下练习:指出下面程序中的错误 1、求1+2+3+4+5+6+7+8+9+10的和 s=0 For i=1 to 10 step 1 s=s+i next j print s 2、在VB窗体界面上输出1~10这10个自然数 For i=1 to 10 print i 3、求10+9+8+7+6+5+4+3+2+1和 s=0 For i=10 to 1 s=s+i next i print s 4、求9+7+5+3+1的和: S=0 For i=9 to 1 Step 2 S=S+i Next i Print S 根据练习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学生通过观察或上机调试找出每个程序中存在的问题,理解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学生根据练习,先总结出1)For语句与Next语句必须成对出现,而且循环变For循环语句的语句格式,量的名称要相同。 以强化对其理2)当初值小于终值时,步长为正数;当初值大于终解。 值时,步长为负数;只有步长为1时,才可以省略 step 1。 教师补充: 3)循环变量必须为数值型, 初值、终值:都是数值型,可以是数值表达式。 4) 循环体:可以是一条语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 环语句的理解。 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掌握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已经掌握了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下面我们再来看其执行过程: 1、动画演示实例1的执行过程,用表格列出循环变量x、累加变量s的变化,并画出其流程图(图1)提醒学生注意当循环变量的等于终值时,还执不执行循环体。 2、由个别到一般,师生共同归纳出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并画出流程图(图2) 开 始 0→S 1→X X<=10 Y S+X→S X+1→X 输出S 图2 结 束 N 图1 3、阅读(调试)程序,完成以下问题 S=0 For i =2 to 100 step 2 s=s+i Next i print s 问题1、该程序的功能是: 问题2、程序运行后,s和i的值分别是: 问题3、循环体执行的次数是: 问题4、退出循环体的条件是: 巩固提高 用For循环语句编程求1-2+3-4+„+99-100的值 1、教师在教室内察看学生出现的问题 2、指出常见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 学生观看实例1的执行过程 学生积极思考和教师一起归纳出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学生根据自已对For循环语句执行过程的理解,通过上机调试和与同学讨论完成任务 让学生对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演示,让学生自主分析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加深对循环语句的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通过教师对常见错误的分析,加深对For循环语句的理解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先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如何确定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并复习分支结构 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小结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出FOR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流程框图,进一步强调如何确定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循环体 课后思考 1、循环变量的步长值能否为0,如果为0,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2、循环变量是不是一定要出现在循环体中,参与运算? 3、对于“循环变量的值超过终值”,这名话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步长为正,为负两种情况) 4、循环体被执行的次数是由什么决定? 1、完成形成性测试题六、七两部分内容,并通过上机来验证。 2、预习教材上应用For循环语句的例题 作一小结。 主观能动性 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外作业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For循环结构的理解,为下节课讲For循环语句的应用作准备 八、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中掌握新知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