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探索 兰永平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 减少,多余操作减少.发现错误能力增强。本阶段要求教师在学生 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实作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训练 中加强对技能由单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讲解,并要求学生把 各项子技能做出整体匹配。由于在上一阶段学习者已经牢固掌握 了关于技能简单、局部的要求,本阶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 学习者将局部、分散的知识结构汇总成某一专业领域内连贯、程序 化的工作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观察,及时纠错,以防止 错误动作养成习惯,影响整个操作技能的形成。在各个工序的动作 技能形成的基础上,按照整个工艺过程,通过训练把局部的基本动 学生专业技能,并熟练掌握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操作体会成功的感觉,从 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借 助于心理学观点以及我的教学经验.剖析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特点 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关键词】中职 汽修专业操作技能 一.加强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中等职教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抄照搬普教教学方法,在教 学中只强调传授按严格学科体系形成的书本知识,而相对忽视运 作连贯起来,形成动作系统,进而掌握复杂的操作技能。在这一阶 段中,要让学生学会把各个基本检修动作有机衔接起来,逐步消除 动作间的过渡和干扰,增强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使动作品质不 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并使之成为自动化动作。 3.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者熟练地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 能,各子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完善,并达到高度自动化,操作熟练。这 一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 就造成了今天的部分中职生在走出校门后,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 知识结构不过硬.专业技能不扎实的社会现实。在复杂的工作环境 中,原来被认为”动手能力强”的广大中职校学生在面对灵活多变 的现场问题时变得手足无措。 阶段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理论的传授者、讲解者,更多的是学生 既然目前广大中等职校教学存在这么多弊端,那么我们应该 如何来改变这种局面,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 中,通过提高学生操作和运用技能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呢? 二.加强操作技能培养的理论依据: 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和 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按操作熟练程度、工序完成的质量、速度和 工作协调程度来评价自己的技能,调节自己的活动,最终形成协调 和完善的操作技能。这一阶段训练中,训练作品要具有典型性,质 量要求要高,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时,训练的多样性、趣味 性会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提高训练的主动性、自觉性,为整个技 在解释操作技能的含义之前,让我们先对技能的内涵做一表 述。”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 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基础,通常是在完成各学科任务中得到提 高和完善。只是由于职教教学中更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所以这两者 就成为紧密的联合体,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才能 提高学生的技能。所谓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 力.具体归结到中职学校教学中就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 能的掌握提供保障。比如专业篮球运动员,由于平时经过长期、大 量的训练,建立了牢固的技术基础,一旦投入到比赛中 那种心理 上的紧张感顿时消除,跑位、传球等技术一气呵成,应用自如,并且 能够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正常发挥其水平。熟练的汽车修理工,应 掌握发动机、底盘、汽车电器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训课,遇到故 障,做到心中有数。 四.加强培养学生汽车修理操作技能的有效措施: 格训练,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操作技能是否形 成的依据是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前学会了什么,学习后 又掌握了什么。 三.加强操作技能培养的三个阶段: 1.首先要掌握汽车修理技能鉴定的标准,并贯穿到理论课和技 能操作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国家已经对汽车修理行业情况进 行了细化分类,并制定了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作为教学 一依据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我们可以把中等职业教育汽修专业 操作技能的获得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这一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所要学习 的技能。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要在教师示范、言语描述和操作分析 线的教师,应该掌握鉴定标准,并落实到教学中,教师可对一些 技能的标准通过理论教学来进行解释,并在具体的操作运用中来 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来开展教学活动,确立 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各部分子技能及子技能 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操作技能的关键点在哪里,从而理解整个操 作技能的编制程序。学生在学习某项实际操作技能前,先要让他们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方式. 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认知、感知阶段掌 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时,充分 贯彻技能鉴定的标准,制定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了解操作的全过程以及全过程可分解成多少个简单动作.了解操 作要求、操作的工具等内容,以及操作过程如何自检、如何防止出 错、如何注意安全等等。 2.理论联系实际阶段:在上一阶段.学习者已经初步掌握了完 整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练习,加强有用的反应,排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特别在教材的处理上,应更加灵活 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和技能鉴定标准,编写学生学以致用 的相关教材,确定学生能够消化的授课方式。教师应设计与教学相 关的问题给学生质疑,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阅读、分析及解 决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 理解,使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方向性.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 除无用的反应.学生把各个子技能形成大的连锁:这一阶段特点是 操作技能依赖视觉减弱,而增强了肌肉的感知力,子技能之间干扰 ——153—— 学到了技能。我校汽修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单薄,理解能力 有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教材,选用图解较 多的汽修专业书。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汽车发动机 构造与维修》这门课,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每一个机构,每 一识来讲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学生才不会 感到学习汽修专业的枯燥无味,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 果。为此可采用案例剖析法教学,让学生觉得原来深邃的实际知识 和日常生活很密切。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 个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对每个模块的零件及工作原理 趣,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所谓案例剖析教学 法,是以”实例剖析”为载体,在教师的指点下,依据教学目的的需 求,把教学目的要求的一些实际知识和要求学生必须把握的技艺 融入到实例中去,教会学生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例如:电控发 动机故障教学中,通过直观检测法,能够快速有效的确定基本故障 方向,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试车,找出故障原因。直观检测法主要包 括下面四个方面:第一、问(了解故障出现的情形、条件、如何发生 及是否已检修过等与故障有关的情况和信息,确立基本的故障检 测方向);第二、看(观察线路是否有松脱断裂;有无烧损引起的绝 缘体起皱、破裂、电极烧蚀、熔化:火花塞有无积炭、积油、积灰等沉 积物;油路是否漏油、进气管路有无破损漏气等),以及了解电控发 动机的电控系统类型、车型,在进入更为细致的测试和诊断之前, 消除一些一般性的故障原因;第三、摸(用手摸一摸可疑线路插接 器连接有无松动;摸一摸火花塞的温度、喷油器的振动来判断火花 塞、喷油器是否工作;摸一摸线路连接处有无不正常的高温以判断 该处是否接触不良等);第四、听(听听发动机工作时的声音;有无 爆燃、有无敲缸、有无失速、有无进气管或排气管放炮等现象)将一 些较为显露的故障迅速地找出来。这样通过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 可通过动画课件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但直观地看 到汽车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并能真正弄清汽车发动机每个模块零 件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真实体验到汽车维修就在自己的胸中、手 中。比如在曲柄连杆机构教学时,我采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现曲 轴飞轮组和活塞连杆组之间的运动关系,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见到 发动机内部的工作情况,这比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效果直观、形象。 又如.当我们要解说汽车的点火系统时.可找来汽车点火系统的有 关零部件,把点火线路接好,在讲课前,先让学生观看火花塞点火 现象。使学生在观察火花塞点火现象中发生兴味和疑问及求知的 愿望,我们再依据这些现象,一步一步向学生说明点火系统的任务 原理、如何衔接线路及如何维修点火系统。然后再到实训室进行的 这些零部件拆装和现场讲解这些零部件工作原理.在老师指导下. 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装,建立初步的认知。这样既提高学生学习兴 趣,又让学生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基 地或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对一些昂贵的、新颖的、庞大的机器设备 有直观的认识。 2.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 个主体,两者配合的协调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现代科学 实践中不断出现新的技术难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有 积极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愿望.也要求教师要有长远的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面广,到达操作技能培养目的。 4.建立实训基地或与企业合作,是解决培养的学生与实际脱节 的很好方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更应 加强实践教学。中职培养的学生应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与企业 目光,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在 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个 别差异并认真地分析其产生原因,针对各种差异采取不同措施。因 为技能形成不仅取决于练习的数量.更取决于学生本身的条件和 特点。有些学生在练习中自觉地按照教师讲的内容和操作方法进 行练习,进步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反在操作技能的练习中也伴随 着反馈.多次的练习与反馈使学习者知道练习的成败,使每次练习 都有收获。在操作技能培养过程中,应经常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技 巧进行检测.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以便下一步对教学进行调 合作办学,也可以使学校直接面向企业办学。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为专业设置依据,制订培养方案。目前,我校已经率先建立汽修实 训基地一科马汽车美容中心和美容美发实训基地~水之语美容会 所,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专业实训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操作技能 也更加与市场接轨。为了加强技能培养,多安排学生到汽修实训基 地学习,到校企合作的汽车修理厂观摩、学习,这也是解决学生遇 到真实场景手足无措的很好办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并与社 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参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 去,在真实的场景中辨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使学生的 整。一般可以从局部动作训练开始进行量化评估,每一个基本动 作、每一个工件都及时认真进行评估,会对整个技能形成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教师也可以采用现代化及多媒体等设施对学生的操 作技能进行反馈。在学期期中、期末考核中,把具体的操作技能的 要求和熟练程度作为考核标准,让学生知晓,不仅可以使学习者对 操作步骤有细微的辨别和观察能力,也可以使学习者更轻松自如 地运用所学的操作技能。例如,发动机拆装是一个典型的任务进 操作技能臻于熟练。这样,才会使学校培养人才更贴近市场、贴近 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艳丽.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课堂教学效果兴趣调控手段方法之管窥 I21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 程,在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教学中,以两大机构五大系的拆装教学为 项目.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发生理性看法.同时在人手进程中发 生疑问,让学生找出他们缺乏的知识和“还不可以处置”的情境。这 时,教师就可针对学生给予逐一解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 学生感兴趣,积极学习发动机结构、特点、分类等知识。 3.采用案例教学法,目前中职学校汽修教学的现状是:偏重理 [31庄志镐.动作技能训练中的”优化组合”.职业技术教育 [41于斌.浅谈职业教育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论教学,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懂理 论,而没有动手操作能力,那就相当于纸上谈兵,这样的学生毕业 出去难于立足社会,这样的办学不会有多大社会效益。我们必须改 进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把复杂的理论变为通俗易懂的知 一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