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墨量墨马 型 硫酸二甲酯泄漏事件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on divulging ’ ent ofdimethyl sulphate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应急调查中心 陈明 —厂…… 蜀匿 Q 。 。 , llll:圈 下游安徽省。 安徽省环保局于7月26日接报后,组织省环境监察、监 测人员及专家组连夜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工作,紧急通知阜阳市 环保局立即对沙颖河界首、太和、颍上段水质开展同步监测。 阜阳市和淮南市政府要求沿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巡河检 查,并在颍河入淮口设置三道拦网,组织群众沿岸巡查。淮南市、 蚌埠市环保部门加大了对淮河干流水质监测频次,对界首市七 渡口、太和县颍河断面水质pH每半小时监测一次,对阜阳闸上、 颍上闸上每小时监测一次。河南、安徽省境内未发现或打捞到 类似的罐装桶,水质监测未发现异常情况。原国家环保总局咨 询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化学专家,专家分析,一是淮河汛 期期间流速较大,如该罐未破损且顺流而下,将可能会进入江 苏省境内洪泽湖;二是如该罐已破损出现泄漏,将被稀释降解 于水体,少量的硫酸二甲脂泄漏,不会引起水质较大变化,难 以检出。 事件二:31 8国道湖IJ1I'1段运输硫酸二甲酯槽罐车泄漏 2006年9月6日2时30分,一辆装载约9吨硫酸二甲酯 的槽车在行至318国道湖州段时,发生车祸,造成罐体破裂, 车载硫酸二甲酯全部泄漏,进入附近的池塘。该池塘面积约为 667平方米,与外界河网不连通。事发地附近1 000米左右有 河道,通往西山漾,下游8 000米处有饮用水源地。 事故发生后,湖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 浙江省环保局接报后,派出应急工作组带领有关专家迅速赶赴 现场,协调、指导应急处置工作。事故现场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对事发地进行交通管制,对事发地周围500米范围的两个 自然村的8栋房子内的村民进行疏散;二是向被污染的池塘投 碱,加速水解;三是在事发地周围筑坝,防止泄漏物进入周围 河道;四是在事发地周围进行布点监测。事发地下风向400米 处没有明显气味,泄漏的物质被围堵在池塘内,没有进入水体。 接到浙江省环保局报告后,原国家环保总局高度重视,立 即部署有关部门核实情况,提出意见,指导地方环保部门应急 防控工作,并派出华东环保督查中心专家协助、指导应急处置 工作。同时,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将硫酸二甲酯泄漏应急 处理技术指南传给地方环保部门,要求浙江省和湖州市环保部 门:一是要对事发地水域进行跟踪采样监测,并及时上报监测 数据;二是全力做好事发地周围的污染控制工作,鉴于事发现 场正下小雨,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加固加高坝体,确保 安全,防止污染扩散;三是经专家论证,对池塘内泄漏物加快 水解处理后,转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四是及时向下游政府 及环保部门通报有关状况,并实事求是的公布信息,确保社会 瑚 l l2ll:l蟊圈。。。。 。 。 。 : 。 稳定;五是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群众饮 用水的安全。 据湖州市环境监测站连续监测显示,9月6日15时 至7日8时,事发地及下风向各点位大气中均未检出硫 酸二甲酯(检出限0.033毫克/立方米);事发地池 塘内经采用碱液法水解后也未检出硫酸二甲酯(检出 限0.002毫克/升)。但因使用碱液过量,造成pH值 11.02超标(国家标准pH值6~9)。事故发生地路基 土壤中未检出硫酸二甲酯(检出限0.05毫克/千克)。 事故地附近的8户居民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均 未检出硫酸二甲酯,居民家中的食物已进行集中处理, 未发现村民中毒及不良反应现象。7日下午15时,疏散 的22名村民(8户)也已返家。 由于事发地池塘与外围地表水相隔离,泄漏的硫酸 二甲酯被控制在池塘内,该事故未对其他池塘和地表水 等造成污染,也未对下游8 000米处饮用水源地造成影响。 当地村民饮用水为自来水,未受影响。按照国家环境应 急专家提出的建议,当地政府将水解处理过的碱性废水 (约30吨)抽出,并转移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随后, 对池塘内的底泥与事故发生地的路面固体残留物进行焚 烧处理,彻底消除污染隐患。在池塘废水抽吸处理结束后, 将对池塘进行填埋,并对事发地周围居民周边种植的农 作物进行铲除后做填埋处理。 事件三:湖北汉宜高速交通事故导致硫酸二甲酯泄漏 2006年5月18 Et凌晨4时,汉宜高速公路245千米 处发生8车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一辆装载24吨硫酸二 甲酯的罐车,因强烈撞击导致液体全部泄漏,事发区域 环境空气和地表水体污染。造成44人中毒,其中消防官 兵13人、交警9人,群众22人。 国家应急专家组连夜赶到现场后,立即组织湖北省 和宜昌市的专家对事故处置方案进行论证,实地察看了 现场处置工程的进展情况,对采样点的选择和处置中应 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核实。在应急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 如下处置措施: 现场封锁:事故发生后,湖北省环保局迅速派人赶 到现场,与宜昌市和枝江市政府及安监、卫生、消防、 公安交警、驻宜防化部队等一起开展工作,迅速启动了 应急预案,对现场进行封锁。 清消处理:请求防化部队用400千克军用消毒剂清 消处理事故现场路面、车辆;用石灰2吨、烧碱1.5吨 lr~一 岛 对事故附近涵洞、沼泽地、农田和堰塘进行处理。 划定隔离区:划定污染带周围300米范围为隔离区. 对隔离区内18户57人全部疏散撤离,拉起隔离线,j 各路口立起了警示牌,禁止人畜进入,隔离区安排专 24小时值守。 开展应急监测:每天取样3次,送防化部队化验 根据监测情况,决定投药量和投药时间及隔离区解除f 间。5月21日19时,农田污染区的高浓度污水COD i 度每升达到84 900毫克,对污染区外300~500米的 个井水进行监测,COD浓度每升在6.32~8.56毫克. 达到地面水I类标准,说明围堰外地下水没有受到污染 对污染区内和围堰外的稻田进行土壤监测,污染区点1 区域表层至以下50厘米范围内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j 染,围堰外稻田的土壤没有受到污染。 公告群众:对施救人员和附近群众宣传硫酸二甲l 为高毒类危险化学品,并告知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Q 也 ! l2ll::;;I;;l!I固 :泄漏的24吨硫酸二甲酯除一部分挥 ,过高速路边的涵洞流入约2 000平方 经验启示 有约100吨水已被污染。枝江市政 存在问题 推土机筑起土坝,防止污染的水进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规和标准不健全 我国化学品 环境安全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未完善,还停 了直径30厘米PVC涵管,将原来 留在对具体环节的控制上,缺乏综合性的法律法规。尽 田的通道引开,防止雨水通过涵洞 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化学品各管理部门职 责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涉及部门多,管理工作交叉、 在污染的农田里开挖了收集池,集 不同步,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管理效能,许多政策措施 目的高浓度污水,送至湖北化肥厂进 难以落实。部f-IN定的单项管理办法存在很大局限性, 污水的同时,向农田污染区投放烧 往往不包括危险化学品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危 治理,降低硫酸二甲酯的浓度。 险化学品分类标签体系、危险化学品限量标准、重大化 现有法规执行不力 危险化学品管理环节多,有些 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存在管理漏洞。执法能力薄弱,执 土:收缩隔离区,严控警戒区,将 学危险源鉴别标准、化学品测试技术等缺乏基础性研究。 0进行完全隔离,严禁非污染处置人 行充分混合。 ]区污染的泥土彻底旋耕,并投放约 法规缺乏可操作性,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有些规定已 衄 —1 国曩叠蟊马 业 应。一些产生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 法手段简单;一些地方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严重。 统一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危险化学品应急系统 没有能力建设一套完善的处理装置,而社会上又没有专 尚未建立 多数部门主要是从控制事故的角度进行管理, 业化的处理机构,危险化学品大都贮存在厂内,采取临 没有充分考虑事故引发的污染问题如何预防和处置。环 时的简易防雨、防扬散措施,一些关闭、破产企业遗留 境污染问题只能在事故发生后,由环保部门采取相应的 的原料、废品、废弃物长期得不到安全处置,环境风险 应急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污染危害, 越积越高。 加强部门协调,明确各自职责环保、经贸、公安、 而不能根据事先掌握的化学品流向采取预防措施,更不 几点启示 能从“源头”控制污染事故的发生。化学品分析测试、 急能力等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化学品分析测试实验室、 学品管理基础硬件设施不健全。 危险化学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特点是企业多、规模小,技术、工艺、设备水平落后, 生物监测、风险评价、信息收集交换和污染事故防范应 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强联系,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明确在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经营、运输、进出 险物品从生产、运输到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特 化学品风险管理专家系统、全国化学品信息网等危险化 口、直至废弃后的处置等各环节的要求,加强对化学危 我国化学品产业结构 别是对运输化学危险物品的船只、车辆要加强安全检查, 实施全程监控。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建立一 能耗高、产品回收率低、化学物质排放量大,尤其是作 支高素质的化学品管理执法队伍。加强危险化学品防治力度 鉴于硫酸二甲酯、氰化 坊式企业众多,结构性污染十分突出。目前,这些企业 和产品淘汰、替代步伐缓慢。如含汞血压计、温度计、 使用。 物、汞、三氧化二砷等危险化学品用量大、事故多、对 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开展对此类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联合执 电池、灯管和汞触媒等产品,在我国仍大量生产和广泛 人体和环境危害严重,环保、监察、公安、交通、质量 危险化学品处理处置能力不足当前的突出问题是 法检查。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污染与危害的防治,将 危险化学品处理设施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相当数量的 那些毒性高,使用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品种首先列 处理设施存在二次污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往由 入防治内容。对国际公约列为禁用或限用的品种,应制 企业自行处理生产中所产生危险化学品的模式已经不适 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逐步淘汰。 开展涉危单位普查,建立企 业数据库按照“谁污染谁付费” 原则,向危险化学品企业收取排 污费,并逐步提高收费标准,促 使企业安全处置危险化学品;对 产生危险化学品而不处置的,要 限期整改,逾期仍不处置,依法 指定其他单位代为处置。要有计 划地集中建设一批地区性集中处 理处置设施。 建立国家和地方化学品污染 事故应急系统 通过政策导向促 进化学品行业健康发展,扶持先 进企业,鼓励开发新品种。加大 化学品基础研究投入,开展国内 化学品安全管理技术支持体系研 究,加强我国危险化学品分析测 试、风险管理、环境监管的能力。 一一